194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一个铁路工人青年团的成长
方举
(一)
德石、正太铁路的青年团,是由几位业余的青年工作同志从一九四八年六月份开始着手工作的。当时,在生产中、在业余学习班、球队、剧团中已组织了一部分青年工人,并且已发现了一些积极分子。团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到十月份止共有团员七十三人,建立了临时团委会,建立了两个支部和八个小组。
在德石、正太铁路的青年工人,约占全体员工百分之二十,分散在三百公里沿线各站和各个部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大部分是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开始做工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从日本人办的半工半读的技术学习班里培养出来的,因此受欺骗蒙蔽较深。有的曾经被迫被骗加入了国民党三青团。所以在石家庄才解放的时候,对我党我军曾存有恐惧、怀疑的心理。二、一般工龄较短,技术和文化都较低,大多数还不能够掌握熟练技术,因此在生产上、政治上的地位也低,这就促使着大多数青年成为学习技术和文化的积极分子。青工对家庭的负担也较轻,精力旺盛,这就更增加了青年学习进步的机会。三、他们的阶级觉悟虽较差,但容易接受真理,经过了一个时期的启发和教育,就能觉悟到过去被压迫、欺骗而痛恨敌人,就热情的拥护共产党。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较易发扬。
 (二)
根据以上青年工友的特点,我们首先通过职工会和已有的积极分子,建立了联系,并且团结他们参加了石家庄市的青年“反美扶日”运动,听取了从平津来的学生关于学运的报告,参加青年晚会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提高了青年工友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要求。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运用黑板报、印发文件等方法,进行了关于青年团的宣传。当时就有三种反映:第一种反映是迫切要求入团,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认为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就应该参加团。第二种反映是:认为自己有缺点,不够资格,要求团能给以帮助。第三种对团怀疑,说:“参加了团以后是否有个人自由?……我们作工吃饭,不参加党派!”
第一种反映的人虽然是少数,但这是建团的主要对象。我们就在八月一号吸收了几个团员,连同干部党员在内共十三人,同时就建立了团的支部。对第二种反映的人是积极教育,目前已有个别的参加了团。对第三种反映的人,继续不断的进行着教育,现在在他们的思想上已起了变化。
团成立以后,就依靠着团支部和团员,联系广大工人群众,逐渐发展团的组织。为了满足团员与青年的要求,我们曾建立并领导了如下的几种活动:
一、组织了团和非团员联合的“劳动青年社”。出版壁报,宣传团与教育青年。
二、团与工会联合组织了“铁路青年剧社”,共有三十二人参加。并且还举办了两个球队(有四十人参加),曾组织了全路性的球赛与几次晚会。
三、组织了几次团员与非团员的座谈会,征求非团员对团的工作的意见,宣传团与群众的关系,并征收新团员。
四、先后恢复与成立了各种学习组织。如机务段与机厂的技术学习班,补习数学和“机车原理”等。在局内的学习班则分甲、乙、丙三组,分别补习“应用力学”、“测量”、“工程常识”、“土木构造”等。组织了局内的勤杂人员的学习班、教学识字、珠算、常识等。并在附属医院中协助成立了学习认药名、“解剖”学等的组织。各种学习组织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都是自愿参加的。教员由团员、团的干部和聘请的工程人员等担任。
经过了上述这些活动,青年团已在群众中生了根,团结了五百个以上的青年,大批的先进青年申请入团。许多青年已认为参加青年团很光荣。认为青年团是自己的大家庭,是保证青年进步的团体。
为了培养团的干部,提高团员的觉悟,同时也为了满足团员的政治学习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政治思想的学习与教育,建立了团内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和学习生活;除了在学习组织中进行了一般的政治教育外,并学习了列宁“论青年团的任务”、“人民解放战争两周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提议”等文件;此外对派赴新区工作的团员,则进行了关于党的工商业政策的学习,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经验缺乏,曾因加强团内的政治学习,为了巩固团,而忽略了团在各种斗争中,将工作与学习结合着教育青年群众,因而减弱了团在群众中的活动,缩小了团在群众中的影响。到十月份,我们才纠正了这个偏向。
 (三)
团除了在团结群众提高文化、技术、能力上曾发挥了一部作用外,在其他方面也曾表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团和职工会共同发动了生产运动,巩固了劳动纪律。曾发动青年工人参加机厂打@锯的竞赛。在六次劳大决定解放区职工捐工捐薪援助蒋管区职工弟兄时,工务段的青年团小组首先和分工会配合,并协助工会出版了快报,领导全段职工,响应了号召,并起了带头作用。又如铁路医院的青年团在改变医护作风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司机司炉工人会议上,有一个工人说了许多落后话,团员马上就对他讲明了谁是真正为人民的事实,教育了这个工友。九月敌机不断轰炸石家庄时,团员们大部分参加了各部门防护团,在抢救被难者中出现了不少模范。十月末,蒋傅匪军妄图偷袭石家庄市时,在党和行政的领导下,临时团委会领导了石家庄市的团员们参加了纠察队,并起了骨干作用。参加了监视嫌疑分子的工作,在机厂车辆所,当拆卸了机器,决定转移时,需要工人护送车辆,所主任征求工人自愿报名,团员魏贯、、雷来江,就带头报名,影响了两个工友也报了名,完成了任务。十月,在铁路职工会首届代表大会上,有三个团员(当时只共四十四名团员)当选为工人代表(每五十会员选一个代表)。出发到榆次的团员,曾很认真的积极的宣传新区工商业政策,在修复铁路的工作中也是积极分子。
总起来说,六个月来,开始生长的铁路青年团,在摸索中已有了初步的基础,开辟了今后工作的宽阔道路。虽然许多工作还只是开始,许多问题尚未摸到正确解决的办法,许多困难尚待克服,但我们相信今后铁路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顺利前进。


第4版()
专栏:

  神勇炮兵
徐灵
步兵某旅把“百发百中”的大旗,奖赠给野炮二旅西海二连。
十二日夜晚,他们协同步兵向淖马要塞挺进,这三千斤重的野炮,通过到处是泥洼而漫长的深沟,然后要爬上高山,全连指战员脱了棉衣,用几根粗绳往上拉运,工人出身的排长刘文华领着喊:“同志们加油拉呀!”齐声和着:“加油拉呀,@吓!………”“打下太原城呀!活捉阎锡山呀!………”拉一步要在斜坡上打眼停住,拉到石咀子下又要从倾斜六七十度、高二三百公尺的斜坡滑下,每下一步要打制转机。天是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要极端小心而仔细,稍不注意,连人带炮就会滚下沟去。人们又担心又吃力,紧张的工作者,汗水湿透了衣服。就这样,从黄昏到半夜,野炮在深山里爬上爬下,穿过了浓雾和黑暗。
在子弹纵横飞舞的前沿,李连长亲自领着选择阵地,很快的构筑工事,架柱子,上大梁,累得满头大汗。炮进了阵地,又急忙垫架尾,平两轮,瞄好目标,挑好弹药,熟练的动作迅速的完成了准备工作,人们才进入避弹室里去。但是,接着紧张的讨论开始了,计划着火力步骤。李政指提出:“要发扬一千五百米开炮命中,要为人民在这里立功。”炮手、弹药手、测量员,都热烈地响应着:“保证掩护步兵夺取淖马!”
拂晓,战斗开始了,炮口连续猛烈地喷出火光,打得敌人不敢抬头。突击队前进,被敌人封锁了道路;可是一颗炮弹飞去,把敌人那挺机枪轰在空中,截成两断,勇猛的步兵,随着冲上去。敌人又运来一挺机枪,没等放稳,又一颗炮弹早把那机枪阵地炸翻了,连人带枪埋葬了。突击队就趁烟尘登上前沿,但是前沿上投出一堆手榴弹“轰轰……”的炸开了,英勇的炮手转动升降镙,迅速发射,炮弹落处,又把敌人前沿的投弹槽打翻了,爆破员便勇敢的爬上去了。
这时杨家峪、双塔寺敌人炮群用几十发炮弹射向二连阵地,轰得满地乱颤,射来的机枪子弹,穿透了车辐,在防盾上、炮筒上乱跳,可是我们的炮手并不理它,瞄的瞄,打的打,打得敌人炮群惊惶失措,昏头昏脑的东一炮西一炮,山炮弹、野炮弹、榴弹炮弹……漫天飞舞。
敌人几百发炮弹射在二连阵地周围,打塌了火口,十九岁的耿小渣一看堵住了炮口,急忙和曹武群跳出去整理好,但刚打两炮又被敌人打坏了,他俩又跳出去整理,炮弹在跟前炸开了,他俩勇敢的爬下又急速的起来整理。炮手们越紧急,就越仔细瞄准,沉着发射,那猛烈的炮火落在敌人集团阵地上,敌人越恐慌就越打不准。被制压的敌人看着就要毁灭的炮碉不能掩蔽了,就拉着炮狼狈地跑了,敌人炮群阵地就为我们占领了。
阎匪穷凶恶极,从双塔寺发射出毒气弹打在二连阵地傍,那散布着难闻的酸臭味,直钻进口鼻,大家把早已准备好的防毒品和浸尿的手巾堵住口鼻,挣扎着泪眼,克服了难以忍受的窒息,他们心想:“只要能动就不能让炮停止发射”。步兵接近沟沿,炮火急速转向主碉,头一炮从枪眼打进去在碉后钻出来,登时就开了个烂疮口,步兵叫着好冲了上去,步兵旅首长赞扬着说:“真是神炮指哪打哪!”
反扑的敌人被督战刀逼着扑了上来,机动的二连一个榴散弹几十个就倒下了,剩下的连滚带爬拼命的跑回去。紧跟着又是一群冲来,炮一响缩回去再也上不来了,步兵冲上去,胜利的全部占领淖马要塞。
从尸堆里爬出未死的俘虏。吓的他一开口就说:“好厉害的炮呀!”……俘虏来的阎匪营长,他伸出两手来比喻说:“你们步兵进到手腕,炮火就打到手背上,等步兵冲在手背上,炮火立刻转到手指上,真没见过这样好的配合!”
步兵同志议论着,“听说有神炮,这大概就是神炮。”
步兵同志们以友爱和敬意,送来羊、香烟,慰劳炮二连。


第4版()
专栏:

  一个哨兵
行型
劲风扫着落叶,
明月照着东山;
林立的洋灰碉,
缩短了脖子,
在炮火中震战。
太原城头的灯光,
凄凉的贬着白眼!
 ×   ×   ×
碉堡前孤独的哨兵,
想想过去,
看看眼前,
这个会说话的哑巴,
心里正想念着他可爱的家。
——忽然,
对面山坡一阵喊:
“过来吧,不杀还优待,
解放军的政策宽又宽!”
他——会说话的哑巴,
硬起头皮四下看,
风似的绕过外壕,
逃出了危险圈;
托着一支七九枪,
还有三十余发美造弹。
他耸耸肩膀,
轻快地擦着脸上的汗。
 ×   ×   ×
十分钟后,
一刻钟前,
温暖、冷酷,
天堂地狱不一般。
他笑了一笑,
随即眼泪擦不干;
——“我叫田和顺,
老家在孟县,
参加民兵闹翻身,
穷人翻身喜心田;
不想阎匪来到第一天,
把我绑架去——
民卫军里把碉看。
碉堡象坐监牢狱,
一天顶十年!”
×  ×  ×
——倒不完苦水,
诉不尽的冤:
每顿三两粗小米,
驻地榆叶都吃完。
当官的吃的米和面,
士兵们吃的照影饭。
当官的说声是“伪装”,
打你个死去又活来——
不被活埋是高看!
………
碉堡上日夜盼,
果然还能有今天!
咬牙晃晃七九枪,
不报此仇誓不回家园!
×   ×   ×
劲风继续扫着落叶,
明月仍然照着东山,
林立的洋灰碉,
越缩越小,
在炸药的风暴里崩散;
古太原的夜市,
露着半边焦黄脸!
           (寄自太原山东)


第4版()
专栏:

  晋绥青年工人赵举进发明造炮弹零件机器
解放区的工人,正在发挥着他们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为改进技术、提高生产而努力。晋绥青年工人赵举进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个好榜样。他发明了一部制造炮弹某一部分机件的机器,对炮弹生产贡献甚大。该新机器只有旧机器体积的五、六分之一,产量增加百分之六十,产品质量完全合乎标准,没有废货。特别重要的是新机器容易掌握,新学徒只需两三天时间即能学会使用。旧机器则只有技工才能掌握,需半年至一年才能学会,而且即使是熟练工人也难使所有产品完全合乎标准。因此,新机器的发明,大大改进了炮弹某一部分机件的生产。晋绥军区后勤部特致函嘉勉该机器的发明者赵举进同志,奖以农币一百万元,并号召全体后勤职工学习他钻研技术、改进工作的精神。该机器已定名为“举进式”机。
赵举进现年二十四岁,共产党员,原是岢岚县掌头村的一个农民的孩子。当他还是十六岁时便进晋绥后勤部某工厂做工,工作一贯积极,八年如一日,曾连获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生产功臣等光荣称号。在他没有发明新的机器之前,虽然已是熟练工人,但生产量总是停在一定的水平线上,无法突破。他常对人说:“是不用力吗?不是。我是用尽全力工作的。是做工误时吗?也不是。我总是早上工、迟下工,连去大小便都是跑步的。但产量为什么总提不高呢?”他为此苦恼了好久,下工后常常在机器旁边走来走去,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机器本身限制了增加产量。于是他便用尽心思设法改造机器。他天天在地上和纸上学着画图样,甚至连夜里做梦也在设计。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钻研,他终于想出了全部机器的构造,制就了图样。当他的试制要求很快得到厂部的批准后,他就动手制造。为克服材料的困难,他利用每天下工后的休息时间,亲自到仓库中去拣出可以利用的废货,回来加以修理装配。这时,他虽然听到个别工友取笑他“小毛猴还想成精”的闲言,但毫不灰心,抱定“功到自然成”的决心。经过两个月的苦心制造,他终于装成了新机器。晋绥军区后勤部在致赵举进的嘉奖信中说:“你的创造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群众中蕴藏着广大的创造力,问题在于领导者怎样去组织与发挥这一创造力,和群众怎样自觉地来锻炼与使用这一创造力。第二,发明和创造并不限于具有专门的技术和知识的人(自然有专门的技术和知识的人更有条件去发明和创造,因此必须学习专门的技术和知识),问题首先在于钻研不钻研。”


第4版()
专栏:

  河间东诗经村
 建团前的准备工作
张曙光
河间四区东诗经村,共有四百多户,从十五岁以上到廿五岁以下的青年却有三百二十八人,以前因为没人管,青年们大都任意游荡,给群众印象很不好。
但自从今年麦秋以后,村里从事整理组织时,青年委员和三个青年小组便建立起来,接着当秋收种麦工作布置下来后,青年委员褚凡侦他们三人看到各部门都忙着有工作做,只有青年没人管,所以便自动地去找村里的宣传委员会,和他们商量决定青、宣合并,一块儿干村里的宣传工作,五天写两次黑板报,随时作广播,而且青年小组的李连第把从前不做活的李书峰教育得愿做活了,青年委员褚凡侦又帮王凤章家耩麦子,在秋收种麦中,青年们的确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也改变了群众从前对青年的认识。
青年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参加了群众工作,初步基础打下了。十月初五日,青年工作小组下乡到了这村,了解到青年的情况,这时村里的青年组织已进一步的扩展开来。两个宣传组、一个种白菜组,和其他的一共有由四十四个男青年组织的五个小组;而卅六个妇女青年,也组成了六个纺线组,一块儿纺线。于是首先便在他们中间找了七个积极分子,和他们漫谈,了解他们的要求,提出建团计划,并且通过他们去领导那些青年组织。如当李崇、李凯等他们三人伙着在一块纺线的时候,就去找他们谈心,随时宣传,因为教他们识字、认假票,李崇他娘说:“这么着,咱们开茶馆不作难了,你们好好的学吧!”抓住积极分子,为群众作有利益的工作,青年群众渐渐被团结起来了,家庭也非常欢迎。这个村就由七个积极分子的活动串通到二十四人,他们都慢慢了解青年团是干什么的,对自己有多大益处,因此多半都想加入团了。群众对青年团也有好印象,有的自动地要求自己的子弟参加,如孙志九向褚凡侦说:“你是青年头吗?叫俺小子参加吧!两个都够上了。”
青年们更是渴望参加,如李书启说:“咱们多久才建立呢?心里老想着!”
工作组根据青年们的要求,提出建立青年团筹委会,经过宣传酝酿和两个会议的讨论,投票选出了七人,组成筹委会。接着又召开积极分子会议,讨论入团条件。
在会中纷纷提出了意见,筹委会都分别采纳,拿到各部去讨论,并把这些条件广泛宣传,让大家来报名。
从东诗经村团的建立使我们了解:要使团为大众所欢迎,团的建立一开始就应密切的和群众青年生活联系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