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辛庄煤矿细密考工工资评定较前合理
工人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本报讯】安阳辛庄煤矿机务工人的工资,过去因为领导上存在着重视体力劳动,轻视技术劳动的错误观点,所以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表现了严重的平均主义:有技术的工人工资不高,没技术的只要劳动态度好,工资就高一些,技术工人因此不满,而煤矿领导上则说他们“落后”,这样更助长了新老工人、无技术与有技术工人的宗派对立。为解决这一问题,十一月份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机务工人(包括机工、钳工、模样、翻砂、开车、烧火、开泵、铁工、木工等)中进行考工、评工。开始时曾在工人中进行动员,号召工人在考工中比技术、比效率,说明考工不只是在一件活上来比较,而是干什么就考什么;还制定了考工簿,把每天工作的结果、质量好坏、效率高低、成绩和错误都分别记入考工簿,同时宣布了各类别、各等、各级工人的各项具体标准与工资,分别张贴在各工作间。但在实际进行中,只分配了两个干部去作,每天只能登记一下工作结果,有了时间到各工作间检查一下工作情况,对开车开泵的效率与技术,修理工的技术熟练程度、成品质量好坏等,都没有在工人中引起足够的注意。该矿领导上发现了这些情况后,月中组织了一次大检查,将十天的考工结果在工人中作了总结性的报告,宣布了每个工人的考工成绩与缺点,并强调声明这次考工要决定今后六个月的工资,从十一月份就要按新标准实行。经过这次检查,把考工推进了一步。王福子过去开泵不用心,调去烧火还是不负责,从宣布他的考工结果、受到批评后,除完成本身工作外,还经常帮助修理匠作活。程四子开泵时睡觉,也承认了错误,保证以后不再犯。开车工人由每小时提升二十次提高到二十二次,对高车检查也较前周到,发生毛病能随时报告修理,烧火的都注意了捡炉火。开车工人蔡更生因开车太不注意,使高车出险,两个工人被跌伤,降为三等三级。经过严格考工,又正确地评定了各种工人的等级,确定了工资数目。在评定中依据一个月考工的实际记录,强调了技术与效率,这样就跳出了宗派的圈子,走上了正确的方向。技术工人情绪提高,都自动要求多负责任。修理技工高占魁并给工厂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评定工资过程中虽然仍有某些工人互相抬举的现象,但有考工的实际材料与明确的等级标准,所以偏差不大。工资最后评定的结果是:最高的一零五@(@是一种计算工资的单位。一个@等于二斤米、一斤麦、一斤半煤末、五钱油、五钱盐、一方尺布的总和。),最低的三十@。
                     (辛庄煤矿)


第2版()
专栏:

  阳泉成立职业学校培养工矿建设人材
【本报讯】阳泉市自解放后到今年五月间,已将阳泉市周围平定县属之产煤铁区,划归阳泉市管辖,以便大量发展工矿商业,现全市共有一万七千一百七十一户,男女七万零一百四十二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靠煤铁矿生活。解放后,在我民主政府积极扶助下,工矿业已逐渐恢复与发展;因之工矿技术干部及经济干部极感缺乏,八月间市委会召开该市各部门负责干部座谈会,研究培养工矿人材,解决阳泉当前与将来的干部问题,并决定创办职业学校一所,专门训练采矿、冶金、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等干部,为人民的阳泉市各矿厂及国民教育服务。职业学校已于十月十日开课。计职业班两班,录取七十九名,训练班(设工矿、会计、师资各一班)共一百二十八名,开学后在教学上工矿班因一时尚无专任教员,聘请工矿部门及政府干部兼课,开始时曾因干部忙于本部门工作,不能按时上课。编印教材缺乏参考书籍实习缺乏矿物标本,理化缺乏实验仪器,对原定教学计划,很有影响。职业班部分自费生问题也有困难,据该校副校长王岱岭谈:职校创立以来,遇到许多困难,现正积极设法解决。


第2版()
专栏:

  同义工厂制造农具
服务农村后营业大发展
【冀鲁豫电】清丰城关区坑李家同义铁工厂,在政府银行贷款扶助下,面向农村需要,大为制造农具及手工工具,营业大发展。该厂魏技师原在邢台平议锅厂工作,去年因故回家,今年正月也与本村群众酝酿计划开设铁工厂,经两月的筹备,迄三月十九日正式开工。其产品计有犁铧、犁镜、耧铧、大小车串、车轴、键、铁炉用的大小砧子、油镜以及轧花车、弹花弓、轧面条机的大小车轮和牙轮等三十余种因皆为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所必需,故销路甚畅,生产随之扩大,由二十多天开炉一次、出货一千斤增至半月开炉一次出货一千五百斤。该厂资金三千七百元(新币、下同),另有家具股四千元及十个人的人力股,政府银行于四月间曾以七分低利贷给该厂七千元;十一月初又以定货不收货的实物保本办法,贷给三万七千五百元,即定该厂犁铧二百五十张,以实物月利一分计算,每百张犁铧有出一张犁铧价值的利息。至十一月份结帐,该厂八个月来共红利二万七千元。因其生产符合农村需要,所以发展前途广大。现该厂正拟扩大经营,惟附近生铁不多,尚需设法向外路采购,如国营贸易机关在原料上能予以扶助,则更能很好发展。


第2版()
专栏:

  用战地实例教育民工
黎涉民工支援前线效率加强
【晋中电】参加太原战役的太行涉县、黎城远征民工,加强军事常识学习,避免不应有的伤亡;并进行反逃亡的检讨,结果节省了民力,提高了效率,保持了队员情绪经常饱满。开始时,涉县民工干部存有较严重的自满麻痹思想,认为队员久经锻炼,又曾参加过平汉、豫北、上党等大战役,此次绝对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所以领导上就没有很好的去了解和研究此次支前的特殊情况(如成员成份复杂、天气寒冷、事先准备极差等),来对民工进行教育。而在接受任务不久,一大队一人牺牲,二人负伤;再加生活寒苦,因此有些民工思想上发生了波动,个别的动摇、开小差。但这并没有引起一些干部的注意,还认为出不了大问题,甚至对支队部的指示也不加研究。直到三大队往前线运输军火被敌炮弹炸伤数人后,才引起了各级干部的普遍注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队员的害怕恐慌,一是开小差人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支队部干部协同大队干部,首先研究了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军事常识不懂技术所致。检讨出这些原因后,各连联系实际进行普遍的检讨和回顾,同时又请较有军事常识的队员讲解防空避弹方法,结果使大家认识了炮弹不是那么可怕。三大队一个队员说:“那天如果咱们要分散开,听见炮声了快爬下,一定伤不了”。又一个队员说:“他们讲的对,炮弹过来都能先听到声音,如果事先留意,一听见了就隐蔽到岩下,准没事。”经过这样讨论讲解后,大家一致认为炮弹可以躲,损失可以减免。在这个基础上,又讨论了今后的办法:(一)各级干部切实负责,认真接受任务;同时干部要先选好道路和地形,确定运送办法,及行军顺序。(二)通过封锁线前,先让队员停一下,一面引起队员精神上的注意,同时告诉队员应注意事项。(三)到了我炮兵阵地,队员要原地放下弹箱立时走开,少数干部交任务。(四)每次任务完成后,都要对指挥行动进行检讨。经过这样实施后,效果很好。如一大队某连向阵地送炮弹要通过两处封锁线,但来回数次都安然度过。很多队员说:要早有这个办法,也保准出不了事情。一大队的三连队员很兴奋的说:“象这么着,我们再干两个月,什么也就学会了。”这样不仅去掉了大家的恐慌心理,而且运送效率大增。有一天晚上,叫二、三连去送弹药,二连去的早,把三连的数目都完成了。
在处理逃亡问题上,他们首先研究了开小差回队人的思想变化过程,研究出这些民工基本上是不愿开小差的,而个别开小差的原因,一是由于恐慌害怕,一是被别人所煽动,一是由于领导上有缺点。另外,一些民工在开小差前,大都作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特别是光荣与耻辱,个人与大家的问题;即在逃跑后,在路上也是有很多顾虑。根据这个基本思想情况,在队内发起了普遍谈心运动,号召大家谈心事,说实在话。干部首先检讨了自己,这样启发了大家的热烈发言。五大队一连张小根说:“我在阳曲住时开了小差,说起来真丢人,我刚走到村就碰见了一个熟人,当时我连头也没敢抬,就躲到另一家去。第二天,村里召开军属和参战家属会,解决秋耕问题,我家也参加了,当时我很感动。第二天,村里就把我送了回来。现在我非常后悔,今后决不再开小差;并且从明日起,我一定要以功赎过。”三连李洛五说:“我想开了,大家都送炮弹打敌人,我装病等吃,良心上有愧;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干,保险不装病了。”
黎城为了巩固民工,提高思想认识,特提出“吃苦想灾年”、“参战想逃反”、“争取光荣”、“立功成模范”等口号。并健全会议汇报制度。现该两部已于二十天前完全消灭了逃亡,民工情绪高涨,提出两次任务一次完成。据涉县四大队四天的统计:共运器材(长板)四千五百四十四块,原须用工二千二百七十三个,但他们只用了二千零七十二个即完成了,节省了人工百分之八。黎城一连一排,一次接受了一百四十四人的任务,但他们只用了六十八个工即完成了,节省人工百分之五十二。


第2版()
专栏:

  同蒲路员工逃脱阎匪压榨
决心为人民铁路服务
【晋中电】被阎匪压榨下的太原同蒲铁路员工,纷纷逃来解放区,参加工作。晋中战役后,阎匪将我释放返回之员工收编,在头额两臂用针刺上“剿灭共匪,坚决灭共”等字样。太原告急,又把所有年在十七至四十七岁之员工,编成“总体参战甲乙组”。十一月二十三日,复将太原同蒲铁路管理局工役二十四人抽出,补充匪军,逼迫替阎贼送命。十月份以来,除将员工薪金普遍减少七成还拖延不发外;每人每月仅发杂粮四十斤。带家眷的员工们无法生活,以卖衣服糊口。太原运输段车工马守谦了解我党晚政策后,不顾敌人欺骗宣传,冒着阴雨于十一月二十日夜逃出,途中敌人哨兵尾追的枪弹,将他的裤子打穿,他说:“宁死了我也要到解放区工作”。原太谷工务段工头王俊杰,副工头戴双喜等四人,曾六次出逃受阻未成,终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晚,爬出外壕,越过铁丝网、地雷群冒着生命危险,突破封锁,欣喜到我军阵地,受到解放军的保护与招待。近三个月来,前往晋中段管委会自动登记要求分配工作者有八十六名已有六十二人,依原职原薪分配各段站工作。


第2版()
专栏:

  鼓励民兵自卫队积极参战
太行重订奖励办法
【太行电】为表扬激励民兵、自卫队积极参战支前,太行行政公署、军区人民武装部,特于日前公布太行民兵、自卫队奖励办法修改草案。该草案首称:凡民兵自卫队单独作战和配合军队作战、参战、支前中担负战场勤务,完成任务获得重要成果者,或在战斗状态下,主动积极保护一切工厂、商店、仓库、铁路、矿井、学校、营房、医院以及名胜古迹等公共建筑资材,维持秩序有成绩者,不论个人或集体均应呈报上级政府和武装部,视成绩大小给以名誉和物质奖励。继即规定了民兵、自卫队作战中,所缴获胜利品之处理办法:(一)凡单独作战缴获之重要文件、轻重炮、电台、电话机及其他民兵不能用之重要军用资材、武器应交上级武装部给以奖励。(二)凡因作战缴获敌人之大量辎重资材,如大量粮食、衣服等须交上级政府及武装部,按成绩提奖百分之二十至五十,给缴获之单位或个人外,余交上级政府及武装部。凡夺获敌人抢去人民牲口及财物,经原主认领者归还原主,由领牲口主酌情给以草料费;(三)其他枪械、弹药等一切军用物品,如为民兵缴获即应归民兵,(个人得的归个人使用,解职时须交民兵队部,不得为私人所保有,集体得的归集体。)任何团体或个人,均不得强占或没收;但如所获数量过多,应归上级武装部,除提奖缴获单位及个人百分之十至三十,其余由上级武装部统一处理。(四)凡军队击灭敌人而继续追击战场上遗下之胜利品,民兵、自卫队配合打扫战场时,其胜利品归军队分配。(五)凡属军队或上级奖励个人或集体,任何人不能再认为非法或没收,但个人受奖之武器必须登记,不得出卖或转借。


第2版()
专栏:

  加强民工政治教育 解决参战实际困难
太行六分区武装部研究改进参战工作
【太行讯】太行六分区武装部,为了更有力的支援战争,克服参战工作中的缺点与偏向,特在区干轮训队中对参战工作专门进行了研究讨论,明确了逃亡的基本原因,提出了今后具体做法。过去的参战工作,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未得到迅速适当的解决,致参战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第一、由于平时对参战的管理教育及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因而产生了很多偏向。一般民工缺乏完整的阶级觉悟,只有一般的打倒封建得土地的阶级觉悟,没有进一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阶级解放全国彻底翻身的政治觉悟。因此只看现在不看将来,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只看到自己眼前没有敌人,即不愿外出参战。
另外是缺乏参战的思想、组织、物质等准备工作。有的地区(如沙河)不敢在群众面前进行参战的思想动员,正由于不进行思想准备(或做的不够),而组织、物质的准备,也就很差。到时就手忙脚乱,不是命令、便是抓球,或是雇佣;并且对民兵、民工的鞋袜衣服,连队的干部及事务人员的配备,都来不及做好。出发后,增加了各方面的困难,影响参战情绪。
第二、由于对过去参战中的实际问题未得到适当解决,因而在动员群众参战上也受到很大影响。如有的前后方变工不公道,工帐不清,甚至不算;有的对英勇参战的民工没有进行表扬,对少数破坏分子或开小差的分子未有进行适当处罚和教育;有的村劳力负担不平衡,引起参战多的民工不满;有的地区对参战伤亡的民工及其家属照顾不够。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参战工作都有很大影响。为了克服参战中这些缺点与偏向,今后更有力的支援战争,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必须在群众中广泛的进行时事教育和前途教育,使大家明确只有打倒国民党反动集团解放全国,才能保卫与巩固自己的翻身果实,才能永远过好时光。
(二)加强平时的参战准备工作。不断利用各种形式(干部会、检阅等),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除进行个人或集体的物质准备外,必须配备能胜任的军政干部,选择有经验的事务干部及事务人员管理生活,这是巩固民工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认真解决过去参战中存在的问题。各县根据不同情况,规定合理的参战变工制度。这一工作如能做好,参战生产的矛盾即可求得大体解决。
(四)严格组织纪律,建立赏罚制度。
(五)认真的执行抚恤条例,对参战牺牲或负伤的家属给予很好的照顾。
                   (太行军区人民武装部)


第2版()
专栏:

  冀中万余民工支援察绥前线
【冀中电】冀中人民积极支援察绥、太原前线。全区一万三千三百余民工,数十个担架连,正为前线奋力服务。博野、新乐等地担架团团长、政委均由县委副书记、武装部长等主要干部担任。民工出发前各县都召开了欢送会,出征民工的情绪都极饱满。安国南仕庄远征察南八个月才回来的王印登,这次也跑到村中队部报名。中队部没派他,他又跑到县武装部要求。他说:“出勤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保护我的饭碗。”出征中,各地党员纷纷带头。无极、饶阳、博野、宁晋、束鹿等五县出征民工二千六百四十二人中,其中有六百三十四名是共产党员。
【又电】冀中十一分区远征太原民工指挥部,最近给全体民工家属写回来一封信。信上报告了他们如何参加太原战役及在外边的生活情形后,特别叮嘱民工家属不要挂念他们。信中说:“太原早已被我四面紧紧包围。攻破城垣、消灭阎匪,已不会很久了,希望你们在家搞好冬季生产。”


第2版()
专栏:

  辛庄煤矿关于工资标准与劳力组织等问题的初步经验
辛庄煤矿从八月下旬起,实行了按件计资。在工资标准上、劳力组织上、数量质量检查上、以及计工收工上,碰到过很多复杂问题。经过三个月的实验、摸索,虽有些问题解决的还不够妥善,需要今后继续摸索,但是这个新的制度,在绝大多数工人的思想上已经习惯了。从十月中旬秋收种麦结束,工人逐渐满员后,生产已经走向正规。十一月份又经过调整工资,整顿井下劳力组织,严格纪律教育,产量已由十一月初的每天一百六十吨增加到二百多吨。三个月中的发展变化,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加以研究说明。
    一、工资标准问题
确定工资标准,首先必须把一般工人的生产效率,作比较确实可靠的调查了解,才能订的恰当。如果生产效率估计高了,工资标准就会相对降低,结果多数工人会感到失望。如果生产效率估计低了,工资标准就会相对提高,形成高工资政策。适当的标准,应当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甚至百分之八十的熟练工人都能达到或稍有超过,这样才能刺激起广大工人群众增产的信心。
对于生产效率与工资标准的结合问题,从开始到现在曾经过四次修改,起初在我们领导思想上对于一个标准工生产效率的要求,存在着宁失之于高,不失之于低,高了降低好办,低了提高就困难了。相反地,在工资标准上,却存在宁失之于低,不失之于高,低了提高好办,高了降低就困难了。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对于生产效率的调查材料,是把去年冬季生产运动达到最高潮时的纪录,以及劳力较强、技术较好的工人的效率当作标准。至于工资标准,起初我们定的较当时现行标准稍高一些,比较石门会议定的标准还有些低。实行结果,只有少数人能达到或超过标准,多数人达不到。工人反映说:“馒头挂到树顶上,眼看着吃不到嘴里。”“出了力干不够制度。”形成开始时期工人的思想混乱。随后领导上接受了工人的意见,召开了井下干部会议,重新审查修正了标准,情绪才走上安定。
其次,过去历史上工资政策的平均主义,对于工人思想的影响,也必须足够地估计:“都是个工人,要怎样,都怎样,平等待遇。”这种观点,在工人思想上长时期凝固地存在,尤其是半农半工的矿工,这种思想最凝固。我们主观上要想打破平均主义,碰了钉子也收不到希望的结果。开始我们认为井下掘进工、支木工,讲究技术,工资标准应该高一些。搬运工是简单体力劳动,只要有力气,谁都可以干,工资标准应该低一些。结果形成了劳力组织上的困难。都去下棚子,没人拉@辘。以后在修改标准中,又碰到这个提一提,那个也得动,只要有一个地方秤不平,劳力就很难组织好。十一月间,又经过一次调整工资,充分发扬了民主。由工人自己提意见、定标准,经工厂管理委员会作最后审查决定。评定结果,井下的掘进、支木、搬运、把钩、钉道等几类工人,几乎全部是同样一个工资标准——二点七七@。只有劳动条件比较坏的地方,如有水区、回采区才比较稍高一些——三点零二@。看起来非常平均主义,但因为是按件计资,实行结果,各种工人的劳力强弱,技术好坏,却有很大差别。我们曾统计了十一月下旬夜班工人所得工资比例,虽然标准工资定的平均,但劳动结果有很大差别。最高有达四点五@到六个@的(掘进工、支木工多)最低有零点八到一点九@的,一般都能达到或超过标准。
    二、劳力组织问题
井下的劳力组织是个最费脑筋的问题,解决不好,就要影响生产,我们这里曾经发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第一、劳力组织上的不协调现象。如果井下没有一部分长期固定矿工作为骨干,或是不了解工人的技术高低、劳力强弱,在组织劳力上都会发生不协调现象。我们开始实行按件计资,正是秋收开始,工人不能固定,有时缺乏@辘,有时缺乏老镢,今天来了强张三,明天又换了弱李四,生产队长派活非常困难,@辘少了,老镢刨下煤拉不出来,还得用镢往外撩;@辘拉不出来,推筐的装煤也赶不上。老镢少了,@辘、推筐都没煤搬运。有时某种工人负伤或有其他紧要活需临时调动,也会发生同样困难。抽调了搬运工,采掘也要受影响,抽调了采掘工,也必然影响到搬运。后来经过研究,确定以老镢为主体,组织配备其他劳力,采取自愿结合办法,强老镢配备强@辘,弱老镢配备弱@辘。但因受了农忙工人缺乏的限制,不好选择配备,直到十月间农忙结束工人满员以后,不协调现象才比较减少。但是还有一部分临时性的农村工人轮流到班,其中还来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劳力不顶一个成工,却占了一定的生产岗位,做不到时间就筋疲力竭,既妨害他本身发育,又影响别人生产,最近经过审查,把现有童工分配做其他轻活,今后不再吸收新童工。至如何组织使用这部分临时性的短期矿工,完全克服不协调现象,还是尚待继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固定岗位与机动灵活问题。以老镢为主体来组织配备其他劳力,强与强结合,弱与弱结合,这样组织劳力,今天考虑还是比较合适的办法。但是既有一部分临时性的短期工人,他们的劳力技术,不容易了解掌握与合理地组织使用,如果完全固定了岗位,就会象以上所举的:一处发生了障碍,要影响别处。不固定岗位,则不能发挥专长,提高技术与效率。在农忙劳力缺乏时,曾抽调下棚工去刨煤,结果他的效率只当熟练老镢的百分之五十,我们也抽调过抽筐工人去拉@辘,结果累得直不起腰,还不如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孩子拉的多,这样对工人对生产都不利。现在我们在劳力组织上,采取了基本上固定岗位,发挥专长,非不得已的特殊情况,决不轻易变动。特别是老镢、下棚等比较带技术性的工作,更应固定化、专门化。但在同一地区工作的搬运工,就不一定死跟住一个老镢进行工作。如果甲洞有存煤,乙洞不够拉,则@辘组长可以调动乙洞任何一个搬运工到甲洞搬运。这一办法实行后,采掘与搬运中间不协调的现象克服了。
第三、小组的组织领导问题:这个问题曾起过争论。依巷洞划分小组,比较集中,但小组长既不脱离生产,他顾了自己工作,就无法检查领导。因为一个巷洞,各种工别都有,谁都是站在自己岗位整天工作,不能够了解掌握全面。如果依巷洞组织小组,必然要流于形式,不起作用。
如以工别组织小组,则井下地区很大,同类工人,各区各巷都有,也无法实现领导。不设小组,生产队长与技术员直接掌握也忙不过来。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实验结果,工作最分散的掘进工、支木工,由生产队长直接派活、检查。这两种工人,不设小组。大巷搬运工,与煤洞搬运工,依工作地区划分小组。小组长带头工作,督促检查。既不影响他本人生产,又起了领导作用。
总之,井下的劳力组织,是一件非常精密的组织工作,我们过去在这个问题上绕的弯路不少,只将几个较大的问题,加以综合研究整理,以便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摸索改进。
    三、数量质量检查问题
实行按件计资,除了在工资政策本身就带有奖励数质量的意义外,主要靠对工人的经常教育。工人一般常犯的毛病是重量不重质,所以我们检查的重点是应先质后量。特别是巷洞的规格与支木的规格更应仔细检查,因为这是关系井下安全与否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实行按件计资后,巷洞规格上的毛病是又窄又小不够规定尺寸,这样虽然不致影响井下安全,但是不够规格就要影响棚木的架设,不是费工就是费料。支木一般的毛病,是柱窑打的不够深,也有该用粗木头,为了省工用细木,小材大用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到巷洞的坚固与安全。检查棚木与巷洞应由技术员与生产队长在日常工作的指导中多负责任,教育工人。同时实行必要的处罚。但处罚只应是对个别屡犯不改或错误比较严重的工人,如果一般都以处罚来解决问题,容易与工人形成对抗达不到改进工作的目的。
    四、计工收工问题
一个规模较大的工厂工作时间都有一定的接班换班制,中间没有间隔时间。单人按行按件的计工收工的办法,如果先后次序排列不好,时间组织不好,或是计工员不熟练,都会影响做工时间。同时计工不单是完成数量的计载,而且要计载质量的好坏以及是否符合规格,然后才能按量、质积计算工资。也就是说记工必须结合数质量检查。如果让计工员在一个钟头内完成每个工人工作结果的记载而又不致影响井下生产时间,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多设计工员则完成计工的时间可能快些,但脱离生产人员多了,又要影响成本提高。我们三个月的实验过程是这样:
两个记工员一个担任白班记工,一个担任夜班记工。质量检查主要由技术员与生产队长负责。但因为技术员生产队长负不到责任,记工员下去之后要协同技术员与生产队长作一次普遍地检查才按每人数质量开始登记。每逢八点换班,记工员六点就得下井。工人看到记工员下去,生产情绪就起了变化,刨煤洞的老镢有的怕排量时折算吃亏不再向前镢进,而采取泥墙的办法所帮顶刷的齐齐整整等计工员收工。@辘有的怕拉不够整筐不给算数凑够数也等着收工。结果在两个钟头时间内由于工人等待收工,不能正常进行生产。
以后为了少占工人生产时间,计工员改变为七点下井,责成技术员与生产队长对检查质量负全责,搬运工人小组长与井口对正筐数,记清每一人工拉多少向记工员汇报登记。记工员在井下只是排量一下掘进工的进度,其他工人全依靠技术员队长与小组长的报告。这样改变后,计工时间缩短了,工人可以班接班地进行劳动。但做到计工的精确无误,特别是质量记载,还有相当距离。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实行按件计资中比较复杂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虽然经过三个月的实验,但在这几个月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漏洞,有待今后继续研究改进。
                       (辛庄煤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