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美强力渗入英国各地
 英美矛盾日益激烈
【新华社陕北十三日电】莫斯科讯:“美国大举进攻大英帝国”,这是苏联作家列明对美英矛盾的描画。列明指出:美国垄断资本家以反苏作为烟幕,从经济政治与军事三方面渗入英国各地。在中东,美国正加紧扩张中;在加拿大,美国已把它作为泛美同盟的第二十二国;在印度,特别关心尼泊尔小王国,并已承认其独立;在南太平洋,则要求澳国与纽西兰的岛屿作为基地。由帝国特惠制度而建立起来的英帝国的经济统一,正受着美国的总攻击。英国已决定最低限度必须增加出口百分之七十五,否则收支就不能平衡。但美国则坚持取消特惠制,至少亦应缩小其范围,因为战时大英帝国所属各国曾与美国扩大贸易,美国不但要保持这些市场,而且要更加努力的把英国挤出这些市场。此种情形,难怪英国报纸与议员高呼着保护有关英帝国生死存亡的特惠制度;英国进步民主人士,甚至某些保守党政治家也反对美英某些独占集团将英国交与美国资本去掌管的政策。
【新华社陕北十三日电】莫斯科讯:真理报外交评论家维克托罗夫十日著文评论艾德礼六日在英国下院的声明称:艾德礼所引述的一堆数字证明了,一年前美予英之贷款,远没有使英国经济情势缓和下来,而是由于贷款条件的施行,结果是象一个圈套套在英国国民经济的颈上,而且越套越紧了。作者于分析美国贷款之种种苛刻条件后称:不难看出,美国债权人尽量使他的债务人在可能最大限度上依从他,尽量使贷款成为强大经济与政治压力的工具。作者继称:艾德礼想用美国已同意修改贷款条件这一远景来抚慰他的群众,可是这个远景是颇可怀疑的。马歇尔六日向记者称:对英贷款条件可能放宽,并可不经国会批准即付实行。但美财长斯奈德则紧接着即行否认马歇尔所谓可不经国会通过之说。美国报纸说:英国正精心地夸大其困难,以自美国获得新贷款,作为鲁尔谈判中让步的补偿。因此,美国对艾德礼讲演的第一个评论说明,艾德礼企图以其演讲软化铁石心肠的美国债权人,这并未成功,可是,英国政策的领导人所不企望的目的,即将英美“友谊”的反面却显露给世界舆论界了。
【新华社陕北十三日电】据塔斯社十日电引证美报言论证实美国正狂妄地从政治与经济方面干预英国。纽约时报称:“英国至今一味强调着自己的孱弱和匮乏,从华盛顿去访问的人已数次明白地说,英国最好在急需品的生产够用后,再去实行工业国有化。”该报透露:“华盛顿官员利用英国的困难,以迫使英国政策更加向右转。”纽约先驱论坛报称:克来顿将和澳洲的复建部长德曼赴伦敦,与英商务大臣克利浦斯会谈美国“援英”的问题,而以英国完全取消帝国特惠权为条件。下午报以另一恣态写道:“英国经济困难大部是由于供养庞大军队造成的,工党政府虽以反帝国主义纲领而当选,但仍企图保有远非英国能力所及的帝国主义雄心。”暗示要英国把它“远非能力所及”的地位让给美国。


第3版()
专栏:

  美国独占鲁尔控制欧洲
 鲁尔煤产会议揭幕英美关系仍极复杂
【新华社陕北十五日电】华盛顿讯:由英国拖延达三周之久的英美鲁尔煤矿会议,在美国坚持下,已于十二日在华盛顿召开。据八日美国务院发言人称:此次会议仅限于技术方法增加鲁尔煤产问题,至于钢产等问题,则将留待下次会议处理。英方所提之英美占领区财政问题也不在议题之列。在会议召开之日,与美国高级官员所表示的“乐观”相反,“英方官员表示他们并不以为在会上可以找出一确实可靠的方法。英国的态度是增加煤产问题要看占领事务上某些基本问题——如财政负担、粮食及运输等问题的解决而定。”(美联社十二日电)
【新华社陕北十五日电】综合报导:毁弃波茨顿协定的美英鲁尔煤产会议之召开,乃是美帝国主义独霸欧洲的一个实际步骤。因为欲控制欧洲,必先控制欧洲工业所赖以复兴的动力——英占领区的鲁尔煤产。(一九四○年德国煤产一千九百万吨的百分之七十出自鲁尔,它供给德国工业四分之三及欧洲工业所需煤量的一半。)但这一会议曾几经波折,延期三周之久,其间美英法三国曾表演了一幕紧张而复杂的斗争。当英国困于经济危机出而为“马歇尔计划”积极奔波时,美国乃趁机在七月十七日左右向英国提出了“鲁尔计划”,宣布鲁尔是“马歇尔计划”的基石,率直要求英国让出鲁尔控制权,公然要胁:“或者接受‘鲁尔计划,’或者放弃从‘马歇尔计划’下取得援助的希望。”并提出立即于七月下旬初召开美英两国鲁尔煤产会议。英政府对此一方面具有三怕,一怕其原来企图(以鲁尔为其经济一部分以挽救大英帝国的颓势)之破灭;二怕德国再起致威胁其所追逐的西欧领导权;三怕舆论的压力与失掉工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又恋恋于“马歇尔计划的进一步援助”(艾德礼语)以拯救其经济困难。因此对会议采取拖延政策,同时在唐宁街十号的办公桌前大表“愤激与惊慌,”并拉拢法国一起向美国争吵。同时放出“要寄希望于十一月四外长会议”等空气,来缓和舆论与向美国讨价还价。在此情况下,美国则要了又一套花枪,以“表面的让步”,务使其已上钩的鱼不致有脱钩而去的危险。于是八月四日美国表示已在考虑放宽贷款条件,并可予英国以新的短期贷款;六日艾德礼“经济战争”宣布之日,马歇尔并亲自出马急急宣布贷款条件可以放宽,并可不经国会通过即付实行。九日他并对英国所坚持的法国出席英美会议以讨论德国工业水平问题作了形式的让步;英美鲁尔煤产会议这才于十二日宣布开幕。但从这次会议程序的安排,显示美国之所谓让步是“把绳子先套上再说”的一种策略,他要英国先开会接受美国鲁尔计划,然后再举行放宽贷款条件的其他会议。
目前迹象证明:会议召开后之英美关系,仍极度复杂;据法新社伦敦十一日电,伦敦已发出预告:“在这几次会议(指鲁尔煤产、修改美英贷款条件及德国工业水平等会)中提出的问题圆满解决前,马歇尔计划之实行将是不可能的。”


第3版()
专栏:

  美对英设下新圈套名为谈判实则侦察
【新华社陕北十六日电】综合报导:马歇尔以放宽对英条件为使英国接受其新的套绳之企图,已日益明显。据美财长斯奎德十二日称,英美关于修改财政协定的谈判,将于十八日开始在华府举行。并称:“谈判将以现有之贷款协定为限,而并不讨论新贷款。”关于谈判之美方目的,美代理国务卿罗维特十五日向记者称:“谈判将使美方获悉关于英国经济情况之更多详情。”据法新社十二日电称,美国若干官员透露:美国将要求来华府讨论修改贷款协定的英方代表团,首先充分解释英国在如何花费美国之贷款。该电并称:这些官员甚至怀疑艾德礼所建议的修改(即修改“不歧视美货”与“金镑自由兑换”条款),是否能对英国局势有很多帮助。华府某些观察家认为,美国此种表示,显露华尔街图趁机探悉英国的内部情况,作新的对英扩张计划。并图拖延修改贷款条件之谈判,逼使英国在正于华府进行的鲁尔煤产会议中接受美国控制鲁尔之计划。据塔斯社十四日电,伦敦每日邮报纽约访员对此有类似感触称:“金元是独裁者,金元正在发出蛮横的诘问”。“我不认为美国今年有百分之一、二的机会对英作进一步的援助,而且就是明春开支票也需要有奇迹才行。”


第3版()
专栏:

  英共召开群众大会抗议政府反动政策
工党议员对艾德礼普遍不满
【新华社陕北十三日电】伦敦讯:十日,英共伦敦区党委在海德公园召开数千人之群众大会,抗议工党政府反动的内外政策。与会者满怀激愤,一致通过决议,明确指出:“政府宣布的‘紧急措施’,绝不能解决面对英国的危机,这种措施只是继续目前之灾难政策,并把新的严重困苦强加在人民身上。”决议要求:“停止这个阿谀美帝国主义的灾难政策”,“与苏联建立密切的合作”,“英国自希腊撤兵”,“与佛朗哥绝交”………。并呼吁立刻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增加工资,缩减利润以抑低物价。会上通过另一决议,猛烈谴责荷帝国主义屠杀印尼人民的政策,及英政府对荷兰的助纣为虐。会后,二千工人举行游行示威,沿主要街道向伦敦中心区前进,工人高举旗帜,上书“不要把英国出卖给华尔街老板!”游行者并选派代表,亲赴艾德里住宅及荷驻英大使馆表示抗议。
【新华社陕北十四日电】伦敦讯:企图进一步压榨人民以挽救英经济危机之艾德里经济计划,激起工党议员之普遍不满。十一日,英工党议员举行党团特别秘密会议。据路透社讯:工党全部议员(三九三名)中有一百五十名不满艾德里经济计划。会中议员们率直的批评艾德里计划,要求对实行钢铁工业国有化及裁减英国武装部队两问题作出决定,以对付经济危机。结果,以八一票对七七票(一百票弃权),通过实行钢铁工业国有化的提案,贝文对裁军问题亦被迫作了同意的首次表示。伦敦有资格的观察家认为:艾德里计划不仅不能解决英国经济危机,而且招致了政治危机,艾德里日前曾有辞职之说,内阁不可避免的将有某些改变,否则不能遏止工党内部对现政府不满的高涨情绪。这些不满分子的人数,据路透社称:比以前“反对派”所集合的人数为多。工党议员的“左翼”集团,并将在国会休会期间(本月二十日至十月下旬)仍以一种委员会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


第3版()
专栏:

  美图控制意大利工业
 意企业界惊恐不安
右翼报纸不再吹嘘美对意援助
【新华社陕北十四日电】罗马讯:意大利企业界对马歇尔计划惊恐不安。所谓欧洲经济复兴会议之“合作委员会”,目前曾向意大利送致经济“调查表”,根据这个表的填写,在美国主使与英法同意下,它们已为意大利拟制了一个工业计划,迫使意国放弃钢铁、造纸、机器、摩托、化学等工业,而代之以小型造船、罐头及酒之类的生产。意大利企业界认为这个工业计划对意国工业是一致命的危险,他们并向政府呼吁,防止外国干涉意大利经济。那些曾经替马歇尔计划捧场的右翼报纸,现在也极端小心沉默,不再吹嘘美国对意的“援助”了。
【新华社陕北九日电】华盛顿讯:在积极扶植德日再起声中,美国官方顷又公开宣布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与支持意大利之重建”。此项诺言乃美国务卿马歇尔在其三日致电意外长史佛卓祝贺意制宪会议批准意大利和约中所宣布者。贺电中又称:“和约中若干规定与美政府之建议及愿望不符,意大利今后能在联合国范围内或通过有关国家之双方协议,加以必要之修正。”马氏上述言论,显示美国今后将与意大利另订双边条约,以推翻美国签字其上的对意和约。马氏贺电中又透露:马氏所感兴趣者并非该项和约之获得批准,而系由于该约之批准,已撤除了意大利与其他国家直接发生关系之“障碍”,打开了废除是项和约的方便之门。


第3版()
专栏:

  美英单独“调停”阴谋破产
 安理会通过邀印尼出席
马都拉岛印尼军击退进犯荷军
【新华社陕北十五日电】成功湖讯:安理会于十一日起继续讨论印尼问题,经两天激烈辩论后,十二日以八票对三票通过邀请印尼代表出席安理会。至此美英荷帝国主义借口印尼共和国为一非独立主权国,以便单独由美英“调停”之阴谋,遂告破产。在辩论时,印尼前总理沙利尔及其助理亦在座,苏联代表葛罗米柯亟力支持印尼关于发言权之请求,印度代表亦力主安理会必须根据国际法承认印尼系一主权国。所谓印尼“不足以担负起其国家义务”之说法,仅系荷兰片面之词。安理会于结束此一问题之辩论后,进而审查印尼所提由国际仲裁委员会调停印荷纠纷之申请书。
【新华社陕北十六日电】日惹讯:印尼总理沙利佛丁于六日严词拒绝美国单独“调停”之建议后,美国仍不死心,美驻巴达维亚领事福特为首组成的使节团,复于十一日飞日惹,与苏加诺、沙利佛丁会谈三小时,就美国“斡旋”事探询印尼方面的态度,福特于同日飞返巴城。印尼共和国于十二日举行会议,决议再度拒绝美国单独“斡旋”,并坚持请求安理会以国际仲裁方式解决印尼问题之原议。美国反动派表演了一幕自讨没趣的丑剧。
【新华社陕北十六日电】日惹讯:印尼共和国政府顷发表公报,谴责荷兰破约继续进犯印尼之罪行。该公报称:自八月四日至十二日止,荷兰破坏停战协定达二九二次,计:荷机飞越印尼领空侦察一八一次,空袭共和国城市八次,地面武装部队向共和国阵地炮击二十次,自海上炮击十五次,陆地攻击十五次,局部军事行动二十次,扩张领土二十二次。为了粉碎敌人破约进攻,印尼军进行反击,在马都拉岛荷军以装甲车和大炮配合发动攻击时,已被印尼军击退,并迫使敌人仓惶逃窜。在中部爪哇、苏岛南部等地区,印尼军的阻击战正在开展中。


第3版()
专栏:

  “泛美联防会议”揭幕
 美洲各国深感恐惧
【新华社陕北十六日电】综合报导:美国操纵下的“泛美联防会议”,定于昨日在巴西京城里约热内卢粉墨揭幕。参加会议者原定二十一国,但因古巴声明暂不参加及尼加拉瓜新政权之尚未为大部与会国家所承认,实际参加者可能不足此数。会议需时约半月,议事日程据美新闻处称:“只有一项,即将一九四五年三月在墨京通过的察晋尔特贝克联防法案之原则,制定为一条约。”意即签订所谓“共同防卫协定”,但根据美国对此次会议的周密布置及其重视,如美财长史奈德在会议前夕曾去巴西“考察”,回国后即对巴西石油和铁矿蕴藏的丰富表示“深受感动”。又如八月一日,国务院宣布以马歇尔为首的庞大代表团的名单,其中包括著名反动派范登堡、美出席联合国代表奥斯汀等人。据息美国将借此会议加紧对巴西等国的经济扩张,且力图把南美各国完全变成其卫星国。据法国新闻社华府电称:“美陆海军部及国务院认为,一般的军事同盟公约并无用处。珍珠港事变后,许多美洲国家并未随美参战,便是证明。它们相反,只有西半球军备很快标准化(即美国化)和交换(即美国派遣)指挥官,才能使南美均听从美国”。美国所叫嚣的“共同防卫”乃是美国要南美各国“唯美国之命是从”的圈套。此次会议是在“设立防范共产主义屏障”(康纳利语)的借口下召开,但据巴西大众论坛报透露:“美洲各国对美国独占资本对它们独立的威胁,已深感恐惧。它们怀疑这希特勒式的运动是否会妨碍各国的利益”。此显示美国奴役美洲之企图,势将遭到南美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第3版()
专栏:

  美国片面限制古巴蔗糖入口
 激起古巴反美浪潮
【新华社陕北十四日电】纽约讯:当“泛美会议”将于八月十五日召开前夕,美国片面限制古巴蔗糖入口的行动,激起古巴全国性的反美浪潮,并引起中南美其他国家的深切注意。自美国会通过限制蔗糖法并具体规定减少古巴食糖入口百分之二十八以来,古巴驻美大使曾数度与美国交涉,并声明除非美国不作反古巴的经济行动,古巴将不参加“泛美会议”。但杜鲁门仍不顾一切于九日签署该法案。古巴报纸对此一致指出,美国此法旨在对付古巴;对于国民经济百分之八十依赖糖业的古巴,这是“远比军事侵略更厉害的经济威胁。”古巴各政党社团,包括社会党、劳工联合党、全国律师协会、糖商协会及外长缪诺兹、劳工部长索卡拉斯等,均纷纷抗议美国此种歧视法案。古巴参院议长菲南德斯称:“美国这种行动,破坏了国际法,严重威胁古巴的主权。”菲氏指出:古巴将要求美国撤退驻军;并归还其军事基地。民主党领袖勃林格称:“美国新法证明美国正在实行帝国主义政策”。许多古巴右翼报纸亦承认:“这是使古巴经济隶属于美国的措施”,“与美国所标榜的睦邻政策相背驰。”据悉,拉丁美洲其他各国报纸均以显著地位刊载此事的演变。


第3版()
专栏:

  美英关系
苏联·塔金著 陈@译
译者按:此文系从本年一月份苏联新时代杂志英文本译出,时间虽嫌过久,然而其观点及统计数字仍有现实意义,且比较详尽而有系统。故特全部译出,以供读者参考。
  美英关系的三个阶段
一般说来,二次大战以来,美英关系的历史可以分成三个很显著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德国进攻波兰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苏德战争爆发)的战争初期,这时候英国几乎完全仰仗美国,特别是在法国沦陷以后。这时英国既无好的军队也无好的军备,缺乏食物和军事物资,工业刚刚才转入战时编制。美国则宣称完全同情英国,罗斯福并且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一九四○年夏,英国从美国获得了大批的来福枪,(那时候英国甚至于来福枪都缺乏。)紧接着英国以她在加勒比海及其他地区的八个基地,又向美国换得了五十艘旧的驱逐舰;并且也得到了卡车、机器工具、食物以及其他战时最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英国必须拿出储金的一部分以偿付从美国所获得的物资,(当时租借法案尚未实行);具体地说,这是英国资金的流入美国。
那时候,许多英国人不安地说,假如照这样情形下去,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将要发现她自己在经济上成了美国的“附庸”。但是在法国失败以后,英国的困窘迫使她只能向美国吞吞吐吐的表示她的不安的态度。许多美国人却公开地说:战后英国将成为以华盛顿为中心的“美英联盟”的欧洲前哨。
到德国进攻苏联时,美英关系走入第二阶段;希特勒在东方的挑衅不只减轻了对英的军事威胁,而且实际上使英国消除了对美国的完全依附,她现在有了两个强有力的盟国(美、苏),而不是一个。她依照传统开始在两者之间实行摇摆的策略。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美国也参加了战争,英国的处境便有了更多的改善,因为一个中立的美国和一个战争中英国的力量的对比,当然不及英美同样都是参加战争的国家那样对英国有利。
战争中期,英国已经能够相当的增强了她的国际地位;她的军事情况、工业与经济资源都发展到顶点。到战争末期时,英国在“三强”会议中的地位已经完全平等于苏美,并且有着独立的外交政策。
德日失败后,美英关系进入第三阶级。世界正面对着许多战后问题的处理,英国从战争中挣扎出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被削弱了,但是尚不至于影响她的世界地位;如果措施得宜,英国可能很容易的保持着在战争中期的国际地位,并且采取一种独立的外交政策。
然而,恰恰相反,在战争结束以后,获得权力的工党政府固执的转而反苏,并且热中于“美英联盟”。由于美国在经济与军事上的力量都优于英国,于是英国自然地成了美国的“追随伙伴”。这与一九三九——四○年的情形相较,她现在这样作并不是没有他法可想,而是因为工党政府有意地追随邱吉尔及其伙伴们所拟制的反动路线而将它施于外交之中。英国的再度倚赖美国,从美英贷款协定中十分明白的显示出来,英国简直作了一个上当的买卖。
什么是“美英联盟”的隐秘目的呢?邱吉尔的撑腰者及其在美英的伙友非常明白,主要是想在战后世界建立起美英的“领导”;换句话说,是替独占资本家们建立一个联合的世界主权。
事实告诉我们,此种阴谋已经不是准备时期,而是日益以一种顽固政策的形态出现。不用说,这种政策是穿着反共产主义的外衣的,而实际上则是损害那些不接受“美英联盟”统治的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一种强权或者一个强权集团的统治世界的阴谋,常常是反动而又幻想的。今天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世界已经起着剧变,独立的国家不仅知道自由的需要,而且他们的独立有了很大的增强;殖民地与附属国的人民对于解放的要求也有了巨大的增涨,他们决心至少要取得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
“英美联盟”的英国支持者竭力的说,在现在情况之下,大英帝国的力量不能无助的赢得世界霸权。他们是按照“追随伙伴”的角色来安排自己的身份的,而且把他们的国家去配置在美帝国主义的战车上。
这仅是美英关系的一方面,这一方面的因素使得两国的关系密切起来。
但是美英关系还有另外的一面,它的许多因素显示出美英之间的矛盾,带给两国间很大的阴影。
美英经济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收支差额常是保有赢余的。例如在一九一三年,这种赢余的数目即达一八一、○○○、○○○英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经济情况开始恶化,并且立刻从收支差额上表现出来。在二十年代,虽然困难不断的增长,英国仍能设法弥补亏空,但是在三十年代一九二九年经济危机以后,英国的经济情况就迅速的变得更坏。足够的材料说明一九三四——三八年五年间的收支差额,每年平均要亏空一九、○○○、○○○英镑。
这种情形,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更加急剧的发展,一方面贸易日益衰落,另一方面那些“看不见的出口”也迅速的减少。
在那些看不见的出口中,最主要的是国外投资的利润与船舶运费的收入。一九三四——三八年那些看不见的出口的收入,每年平均总数为三二八、○○○、○○○英镑,其中国外投资的利润占一九二、○○○、○○○英镑,运费亦占九二、○○○、○○○英镑。但是在战争期间,英国耗去了她的国外投资将近一半。一九三八年的投资数目四、○○○、○○○、○○○英镑相较现在则仅仅二、○○○、○○○、○○○英镑多一些。换句话说,她从这项来源所得的收入,大约要减少至一半。至于船舶的收入,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陷于严重的危险。
这里有一些雄辩的数字:一九三九年资本主义国家一千吨以上的商船的总量为六二、○○○、○○○吨,英国有一七、○○○、○○○吨,占百分之二十七;美国有一一、○○○、○○○吨,占百分之十八;其余的国家则占三四、○○○、○○○吨。然而在一九四五年,世界商船总量超过七二、○○○、○○○吨,英国则仅有一一、○○○、○○○吨,占百分之十五;美国却有四三、○○○、○○○吨,快要占百分之六十;而其他的国家只占有剩余的一八、○○○、○○○吨。这意味着英国现在已经遇到一个可怕的船舶劲敌美国,其结果使她的海运业的收入,急剧地下降。
战后,英国一样的面临着收支平衡的极大困难。如果亏空的情况不消除,英国就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负责者。因此国外贸易极大的影响英国国民经济,束缚了她的整个经济生活,特别是对于通货的稳定。
然而如何才能消除收支的不平衡呢?
今天英国只有设法减少入口与增加出口。换句话说,英国必须减少她的贸易差额到一定程度,使战后那些锐减的看不见的出口增加到足以补偿此种差额。
如何才能减少入口呢?英国唯有设法使粮食与制造品的输入减少,那些输入在一九三八年时曾超过英国入口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原料入口的节制是很难实行的,因为英国极其需要用它的制造品去增加出口。
出口如何才能增加呢?唯有大量的输出制造品。英国在一九三八年时,制造品的输出曾是占输出总量的百分之七十的。
如果英国的收支平衡要有健全的基础,上述那些就是最基本的条件——内在的条件。
然而也必需备有外在的条件,那就是英国必须给她自己的出口货物安排下一个很大的市场。据英国经济家的估计,英国要把赤字的收支差额转变为结余的收支差额,必须要比一九三八年的出口增加;一九四七年应该增加百分之五十,一九四八年则需增加百分之七十五。根据报纸的报导来推断(例如敦伦“经济家”一九四六年八月三日的报导),去年年中英国的出口已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并且还能再继续增加,所以英国必须找寻市场。她能不能找得着呢?主要的关键就要看美英关系了。
战前大英帝国市场的情况是怎样呢?
一九三八年英国出口货物的百分之五十是运往帝国所属各地,百分之三十三运往欧洲,百分之十二运往美洲,百分之三强运往亚洲各国。因此英国战前最有价值的市场就是英属各地与欧洲。
今天的情形仍和一九三八年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帝国市场的重要性更比一九三八年增强了,因为欧洲在战后已变成了极端的贫困。
所以,那是很明显的,英国如果要改进收支差额,必须去保卫她的老市场,并且还要努力去开辟新的市场。
但是美国对于市场的需要也不下于她。美国在战争中工业生产增加了将近两倍半,如果使这种生产量回到战前的水平,就会招致经济危机。
什么是美国战前的市场呢?
在一九三八年,美国出口货物百分之四十三是运往欧洲,百分之三十四运往美洲其他各国,百分之十九运到亚洲和大洋洲,百分之三运到非洲。所以,美国主要的市场是在欧洲和美洲其他各国。
现在,即使美国获得了更多重要的市场,美洲其他各国的市场仍是不可缺少的。欧洲由于战争的关系,已很大的减低其重要性,虽然美国最近曾费了不小的力气去恢复它和去扩张美国的地位。因此,美国的企业界竭尽一切力量去为他们的货物开辟新市场,他们特别注意中国和大英帝国的市场。
在中国,他们已经把英国挤到次要的地位。对于大英帝国市场,则正准备了一个猛攻的决战。在一九四五年的美英经济协定的条款中,英国如果不是完全废弃帝国特惠制度,至少在实际上是极大的减弱了帝国市场的保护,它将使英国让出百分之五十的出口市场。(⑶⑷)
这种特惠制度的废弃或增大的减弱将引致英国某些工业的减产。它很恰当的说明了美国在“机会均等”的口号下,如何达到掠取英帝国市场的目的。
随此而来的是什么呢?
随此而来的是美英在经济上的一些矛盾,最主要的是市场的竞争,特别是欧洲市场与大英帝国内部的市场;还有那海上贸易的争夺。
美英军事与改治的矛盾
然而,美英的矛盾还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军事与政治两方面也是这样的。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自然是关于海军问题。如所周知,英国对于海军军备的每一件事都是极端敏感的。因为大英帝国在全球的领土,都是靠海军去开创与保持。直到一九一四年,英国战略的基本原则仍是维持其海军力量至必须等于其他两个海军强国(美、日)的总和的程度。这个原则虽未公布,而在实施上确是执行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这种情形,一九二二年的华盛顿会议,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所有与其同等的海军力量。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海军力量实际上并未达到与英国相等,但这对于英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现在美国海军的力量已两依于英国的时候,英国究竟是个什么态度那是很容易了解的。因为海军的问题关连到大英帝国的前途。
空军的情形也是一样的。我们虽然很难找出实际数字来说明美英空军力量的对比,然而美国空军力量数倍于英国及美国飞机生产量的远远超过英国,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交通上、军事航空与民运航空的重要性日益增长,美英间现在已因此引起了的矛盾,将随着时间的前进而愈加剧烈的发展。不要奇怪在这样矛盾之下美英在战后还订立了航空协定,因为那种协定不会存在得很久的。
海陆空军基地的问题,也是美英矛盾的一部分。英国在全世界拥有好几百个这样的基地,然而在英国基地的旁边,却有着美国的基地网,而且还在继续扩大。美国的基地或者与英国的基地平列,或者交叉在英国的基地之中。英国一点也没有办法来阻止这种情形,当然她会很不愉快。
在原子弹的问题上,英国处境也是不很好的。因为原子弹的秘密,似乎给予英国的也是秘密。难道还不容易了解吗,美英关系是充满了什么潜伏的危险!
美英关系另一个危险的地带,是殖民地与资源问题。英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她拥有五亿三千万的人民。美国却恰正走上扩张的阶段,他在世界各地都要与英国发生冲突,即使说此种情形不会引起美英间的严重斗争,至少也会使他们不可能相安无事。
所有这些,如果再加上美英在拉丁美洲、欧洲、近东、印度、马来亚和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的不间断的政治斗争,那么美英军事与政治矛盾的一幅图书就非常清楚而明白了。
美英关系新阶段的开始
根据上面的观察,美英关系实在是复杂的交织着矛盾与结合两种因素。
结合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战争中的惯例,当与共同敌人作斗争的时候,美英两国尽力在重大问题上求得协调。
第二个原因是由美英的反动分子为了建立“美英联盟”的世界霸权而在战后联合起来,反对世界民主力量。邱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就是此种情形之明证。工党政府把英国配置于美国战车之上,并且早已提倡一个美英联盟。例如两国军备标准化的谈判中就显示出来。
然而最近,美英利益矛盾的增长又显示出了是一种趋势。因为两国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被时间掩蔽着,并不是没有存在。当战争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的时候,当反苏的叫嚣已经徒劳无益而且日益变为民主力量反对美英统治世界的阴谋的时候,美英利益的矛盾就愈加显露。
此种情形最明显的迹象是去年十一月美国的选举和英国国会中工党议员的“反叛”。
去年美国十一月的选举,共和党获得了胜利,因而它现在控制着美国整个的国会。有很多根据可以相信在明年十一月初总统的选举中共和党也有可能获胜。然而共和党的政策,常常驱使美国的私利去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处于敌对的地位,英国也包括在内。没有理由去怀疑行将到来的经济危机会使美国此种政治路线更加强化,而且经济危机的作用同样的会发生在英国身上。
从英国利害观点上着眼,将近三分之一的“反叛”工党议员去年在国会辩论英王演说时抨击了英政府的政策。
实际上,此种抨击在英国下院已经好几次的听到了。但是过去只是工党的左翼集团对于贝文政策的攻击,而且他们的主要论点是主张英苏密切合作的必要。然而这一次,英政府的反对者中,不仅是左翼集团分子,很多对政府的批评者都是工党内部其他集团甚至右翼集团的代表。这些人之中有着克罗斯曼,米卡尔·佛提等毫无亲苏色彩的人物。“反叛派”领袖克罗斯曼及其他许多人的主要论点是要把英国从美国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克罗斯曼以一个“反叛者”的身份在伦敦的一个集会上说道:
“我们不能同意美国所谓的‘自由贸易’的意义,允许美国去输出她的失业,统治世界市场,损害其他国家,及以政治压迫的方式给予我们贷款。如果我们在美苏两国的任何一边,我们都会变成弱小,如果我们均同美苏合作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我们就会强大。”
这些话非常真纯。我们知道,克罗斯曼并不是要求苏联的友谊,他很显明的热心于英国望风转蓬的传统政策。但是有一件事他是很明白的,即英国应尽可能不将自己配置在美国战车之上。
另一个“反叛者”米卡尔·佛提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反苏的分子,特别是关于伊朗问题上。可是现在也和克罗斯曼一样的看法。他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英国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是一切外交政策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他说:
“去获得一个世界对英国有什么利益?价如得来以后又被白宫或华尔街拿去。”
自然还不能从这些工党议员的“反叛”得出一种适当的对未来的结论,但是它是广大群众对艾德礼与贝文外交政策恐慌增长的一种征兆。广大群众正在开始更清楚的了解英国今天迫切的问题,是在国际关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抑或变成美帝国主义在欧洲的前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