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进一步明确创作方向交流经验
文联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一致认为应向赵树理创作方向学习
【本报特讯】边区文联在中央局宣传部指示下,为更进一步明确文艺创作方向,研究与解决文艺工作方面尚存在的某些问题,借以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更积极参加伟大的爱国自卫战争、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特于边区文联驻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到会者有中央局宣传部王中青,太行文联高沐鸿,冀鲁豫文联王亚平,新华书店赵树理、王春、章容、苗培时,人民日报袁勃、郑之东,人民文艺工作团刘仰峤、邵惟,边区文联荒煤、黑丁、鲁藜、夏青等数十人。会议进行共十六天。大会首先讨论赵树理创作。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实事求是的研究作品,并参考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对赵树理创作的评论及赵树理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的自述。反复热烈讨论,最后获得一致意见,认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及其成果,实应为边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
其次解决文艺创作方面尚存在的某些问题。大会提出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改造,提高与普及,内容与形式等问题。经过大家热烈讨论,最后认为这些问题实质上还是文艺工作者是否下决心彻底改造自己,即刻放下包袱为群众服务的问题。
会议第二个引人注意的讨论内容,是王亚平同志关于冀鲁豫文联民间艺术部的工作报告,他们在改造旧艺人、民间艺人方面有了相当重大的收获。全体同志感到过去对于农村文艺运动注意都还不够,特别是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帮助领导,决定今后各地区文联应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向冀鲁豫文联看齐。
此外,会上检讨了各地区杂志编辑工作经验,认为一个杂志能否办好,主要依赖与现实斗争密切结合,语言形式力求群众化,与广大读者建立密切的通联工作。如新大众、文艺杂志即是如此。大会最后两日,谈及一般文化工作、文联今后工作、文化工作者与其他方面工作关系等问题,一致主张文艺工作者应多多参加一般通俗文化工作,向封建文化夺取阵地。
会议闭幕时,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磐石同志赶来参加,对大会讨论各项问题有详细指示,对赵树理作品极为推崇,认为他的作品政治性强,对农民对“小字辈”的人物充满热爱,对地主阎恒元一类人物充满憎恨。整个作品阶级立场非常明显,希望大家学习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对文联任务,磐石同志着重提出两点:一、应该总结典型经验,把好的东西拿出来提倡。二、每个同志拿出作品给人家看。下乡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改造自己。下乡就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向群众的艺术创造与成就学习。三、当前中心工作是战争、土地改革、大生产,你反映了这三种工作,你就是第一位工作。反是,脱离当前政治任务、中心工作、空喊埋怨“不重视文化工作”是无济于事的。最后荒煤同志宣布会议胜利结束,希到会同志将会议内容、精神带回各地,借以推动与开展边区文艺运动。此地应特别提出的,是一年来部队文艺工作有很大开展,深入连队,反映了自卫战争,产生了很好的作品,涌现出许多作者,但因会期仓促,未赶及邀请参加,深致歉意。大会闭幕后,人民文艺工作团特演出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赶猪等延安秧歌名剧助兴。


第2版()
专栏: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荒煤
我们这次文艺座谈会,首先讨论了赵树理同志的创作,大家认为:要检讨一年来边区的文艺创作,最好对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他的作品可以作为衡量边区创作的一个标尺,因为他的作品最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经过好多天热烈的讨论与研究,所接触到文艺方面的问题很多,但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我们都获得一致的见解。最后,大家都同意提出赵树理方向,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
赵树理同志的创作有那些是我们应该向他很好学习的呢?根据我们的了解,有以下三点:
第一、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政治性是很强的。他反映了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基本矛盾,复杂而尖锐的斗争。他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来写的,爱憎分明,有强烈的阶级情感,思想情绪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
赵树理同志的几部重要作品,无论其主题与题材都各不相同,但他的笔都尖锐的掘发着农村现实中的基本矛盾:一面是兴旺、阎恒元、李如珍之流,地主恶霸及其狗腿们,在军阀混战、抗战、敌伪统治时期,甚至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面,无不牢牢相靠,纠缠在一起,尽其一切力量盘踞在人民头上,保持其吸血统治;一面是一群被“压碎”了的贫苦农民及新生的一代“小字辈”的人物,他们遭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逐渐觉悟团结起来,一旦投身到斗争去,就以不可抑止的热情与力量,爆发了大翻身运动。而且被锻炼得那样钢强和坚定,产生了铁锁、冷元等广大群众的代表人物,新农民的形象。这两个对立的阵营在树理同志的笔下划分得非常清楚。他的作品,从小二黑结婚到李家庄变迁,就是描写了这两个阵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时间与事件中所发生的斗争,不可避免的,微妙复杂、尖锐残酷的斗争!
赵树理同志的笔只要一触及地主阶级,就极其深刻具体的揭发他们的阴险凶毒,活灵活现的刻划出地主阶级可憎恶的典型。当笔转到农民及小字辈的人物身上时,笔下就处处流露出了充分的同情和热爱,笔尖跳动起来,他把这些在苦难中斗争中生长起来的新农民写得多么亲切可爱啊!他对于这些人物只有歌颂,歌颂他们的年青与热情,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以及对地主的仇恨。他对落后的农民也有讽刺,但是同情的,宽大的,希望他们改变的。即连如“二孔明”,我们也不能丝毫感到是可“憎”的。
赵树理同志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解放区农村伟大的改变过程之一部。无论故事的安排,人物的心理、行动、思想情感的描写,都从不使我们感到很不自然,矫揉造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认为这就是因为他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一同生活,一同斗争,思想情绪与人民与他所表现的农民的思想情绪完全融合的结果。这也就是智识分子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学习的一点。
固然,树理同志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熟悉群众生活,但他养成了这一种作风与习惯:住在村里就参加驻村工作,住在农民家里就首先了解自己的房东,随时注意调查研究,他和一个农民一样的和农民生活在一起,非常具体的了解人民。这一点也是应该很好学习的。
第二:赵树理同志的创作是选择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的民族新形式。
赵树理同志创作的最大特点:在全部叙述与描写时也运用了简练而丰富的群众语言。这些语言在描写群众的心理,行动,以至写景,同样被证明是很生动,很有魄力!这些活生生的口语在创作中全部的运用,特别在今天来表现当前农村激烈的动荡,斗争的生活,新农民的形成……较之生硬的智识分子气味语言,又如何显得新鲜,明朗,活泼而有力啊!
惟有群众的语言才能创造群众所欢迎的民族新形式,因此也才能反映当前的群众生活与斗争。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是很好的证明。我们认为:树理同志创作上语言形式方面所获之成就,是由于有以下的特点:
一、选择群众的活的语言,树理同志选择用语时,首先考虑群众听不听得懂。他以前写文章,先考虑他父亲(一个贫苦农民)是否能听得懂,以后先考虑他儿子(一个区村干部)是否能听懂。凡是群众口头不常用的词句,他在写作时就尽量避免用;必须选用时,一定加以注释。总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运用“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
二、着重写故事。群众的习惯与传统是不容易接受没有故事的读物的。树理同志的作品故事性都强,也因之,他在结构方面主张第一要“顺”,流畅、有条理、有头有尾,其次要“连”,连结一气,头绪清晰,单纯。
三、不论人物、风景都不作单独冗长的叙述与描写,都是夹杂在行动中来叙述描写。人物的心理与个性也是在自己的行动中来表现,或者通过旁人的观察(有阶级性的)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心理与行动。总之,他所描写的人物与环境都是被着重的安插在斗争的行动中间,不作与现实斗争无关的叙述与描写。
这些特点:除了说明赵树理同志创作表现方法上也贯彻着群众观点,也说明了他很熟悉民间形式,尊重民间形式。他的创作很明显的批判的接受了中国民间小说的优秀传统,然而他以今天群众的活的语言描绘了当前的斗争现实,经过自己的提炼,他创造了一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是通俗化的。但我们却不能以为,仅仅是通俗的语言、文字就能产生新形式,过去有许多通俗化的工作经验已经证明了。丰富的现实内容必须经过相当的艺术加工,又突破旧的艺术形式,才能产生新形式。换句话说,丰富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是一致的,谐合的。树理同志的作品就是如此。他的作品,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大众化与艺术性是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他的创作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很好的艺术。
第三:赵树理同志的从事文学创作,真正作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具有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和长期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精神。
十五年前,赵树理同志就有过这样的思想,也曾做过这样的写作:要“夺取封建文化阵地”。他感到中国当时的“文坛太高了,群众攀不上去,最好折下来铺成小摊子。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作品先挤进“笑林广记”、“七侠五义”里边去,然后才能谈得到“夺取”。赵树理同志早先从事写作的目的就是如此。
十余年来,树理同志坚持通俗化工作,在小报纸副刊,在街头,在剧团………写过不少小说、快板,小戏及其他文字,生活与工作都曾遭到相当的挫折,但始终如一坚持了夺取封建文化阵地的志愿。工作中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名誉、地位,也不想把自己的创作当作“艺术”——那种脱离群众的艺术。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成功一个作家,才立志写作,他写作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群众的,为了战斗的,为了提出与解决某些问题的,现在是如此,抗战前就是如此的,因此他不多写,更不乱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
这两句话是毛主席文艺方针最本质的认识,也应该是我们实践毛主席文艺方针最朴素的想法,最具体的作法。
赵树理同志的创作就是最朴素、最具体的实践了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因此他获得如此光辉的成就!这是他在生活、思想情感与创作准备各方面都早已成熟,又经过长时间实事求是的奋斗与努力的结果。
因为以上我们所能共同认识到的几点,我们觉得,应该把赵树理方向提出来,作为我们的旗帜,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
当然,方向不是模型,向赵树理同志学习,走赵树理方向,绝不会限制了文艺创作更进一步的自由发展,限制文艺创作的形式的多样性。
赵树理同志的创作,创造了一种新形式,这新形式也仍会继续发展,更趋完美。单纯的从形式来模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文艺工作者今天的根本问题仍是与工、农、兵思想情感相结合,也惟有如此,才能最后的真正的解决了形式问题——自然,智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还必须决心,毫不留恋的抛弃那种用智识分子语言来表现的形式。这也还不是那样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今天来回顾一年来的边区创作,我们应该肯定:从爱国自卫战争及土地改革运动中所涌现的一大批新的作品,都有了新的气息,都比较朴素生动,更接近口语化,或多或少都发掘了群众的语言,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较之今天这样伟大变动的现实来,我们的创作的成绩就太微小了。为了更好的反映现实斗争,我们就必须更好的学习赵树理同志!大家向赵树理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吧!


第2版()
专栏:

计算收成帐
节约不放松
南马庄打破雨后麻痹
【本报潞城讯】七月廿八号雨后,南马庄部分群众说:雨下透了,这可不用吃糠菜啦,表现自满麻痹,干部为了打破群众落雨后的不节约思想,继续贯彻节约,积极生产,更有力支援前线,刨倒老根,大家研究计算了一下全村收成帐,如果今后不缺雨,谷、玉茭也只有六、七分收成,棉花只有四分收,再加今夏已少收,基本还得节约,决定用算各户收成帐来打通群众思想,继续节约,全村不留一点空地,撒晚菜补窟窿,三天突击完成,并决定从二十八号到八月二号,为纪念“八一”周,回顾八路军的功劳及成绩,江李珍说:“八路军在前线牺牲流血刨老根,我要在后方加油生产,用实际工作纪念‘八一’,我全队原计划三天种完菜,现决定两天突击完成。”金牛说:“我除干合作社工作外,这几天抽空要突击种菜”。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这五天中,必须人人起早搭黑加劲生产,用实际功劳来纪念“八一”。“八一”那天举行座谈,总结了前三天成绩,计全村两天半突击种菜八十五亩六分,每户平均种菜七分多。大家又决定要继续贯彻节约。(史土长、刘树德、杨复胜)


第2版()
专栏:

庙沟大岗互助组
推行“节三余一”
【本报太岳八日电】士敏庙沟大岗互助组提倡“节三余一”备荒,即节约三月余一月粮。比如组员冯世良吧,他全家四口人,去年打了十八石粮食,原计划吃到今年阴历六月底。今年夏收,看到麦子歉收,秋苗不足,灾荒已成,就订了一个节三余一的计划,他家过去每人每月连吃带花,平均需杂粮五斗,每人每天平均吃用小米一斤三两。自阴历四月起,每天每人节约小米五两,不走亲戚,不用灯油,尽量减少一切家庭杂支,四、五、六三个月已节约下小米一百一十二斤,可供一个月的食用,今年夏天收的三石四斗麦子,每斗掺糠二斗半,早上晚上做@@吃又可节余一个月的粮食,这样便可以一直吃到今年阴历十月底。


第2版()
专栏:

企之大名等县
一月打井千余眼
万亩旱地成水田
【本报冀南八日电】莘县、企之、大名、肥乡四县,不及一月打了一千四百余眼井,一万四千余亩旱地变成水田。企之县并提出“家家有眼井”的口号,继续开展打井运动。成磁县在“每三亩地一眼井”的竞赛中,仅大郭一村,十二天即打起九眼井。大名县突击抢种五万亩晚苗中,凿成近四百眼井。此种打井增产运动,正普及于交春以来雨量不足的三分区各县。
【又电】肥乡天台山荣获“打井旗帜”的称号,该村打井、锄苗、复查三不误。打井时缺乏井砖,即向地主复查清算,索回许多墙砖及近百万元血汗钱,解决打井困难。组织老汉妇女半辅劳力上地锄苗,男劳力打井时抽半天时间上地,突击锄苗,晚苗已统锄过一遍。
【本报安阳讯】全县成立水利会,专管水地及开设水利以与旱荒斗争,自六月五号成立后,到七月二十二日共四十五天,将每道渠上成立了水利会,进行了输道突击浇地下种,消灭了水荒地,所有水地都下了种,并开了二十一道支渠,能浇一万七千多亩地。
【新华社晋绥五日电】洪(洞)赵(城)民主政府协助群众修复通利大水渠,沿渠十万八千亩耕地将重获灌溉而成良田,预计每亩产量可由一石激增至六石,总产量可增加五十余万石,预计短期内即可竣工,该渠位于汾河西岸,北起赵城经洪洞达临汾边境,在日寇占领时期因失修为洪水冲塌。其后阎锡山之“兵农合一”暴政复将居民迫走。蒋军盘踞该地时曾由地主豪绅组织水利委员会,从联总骗取麦子四万七千石,一工未动全部粮款皆被侵吞私饱。闻此次抢修中阎军不时来扰,均经当地军民敌退。


第2版()
专栏:

挥动锄头定年成
临城赵庄基点竞赛锄苗
【本报讯】临城五区赵庄基点干部会上,干部在立功运动的鼓舞下,提出全基点不荒一亩苗的口号,现全基点七个村均突击锄苗,他们说:锄头上定年成哩,早锄一天比晚一天强。古道村发动了大竞赛,全部劳力参加,组织了联合突击队,除整工的锄外,晌午不休息,先把军属的地锄完,五天又把全村第二场雨抢种的一百二十四亩苗完全锄完,南沟在锄苗中有许多户没粮食吃,村长霍振把自己的三石谷子,一石玉茭借给无粮户吃,解决了困难,推动了全村锄苗运动,很快完成百四十二亩苗。店上五十三岁的魏那比男子锄的还快,冯棉妮把孩子留下去给军属锄地,他说:“人家在前线为咱们打老蒋我现在翻了身出个工算啥!”羊工小群等四人留下二人放羊,二人也去给军属锄地。据赵庄、古道等七村统计,共种一千五百三十八亩,已锄一千二百七十二亩。现只留下些小苗了。(临城生产小报)
(又讯)临城西柏畅村经过总结点种抢种成绩,大家都说要不是村干部领导开渠点种,苗子怎样能长这样高,大家一致讨论给村长等干部记了功,并选出了贵保成等六个模范。经过立功表范后,群众生产情绪更加高涨,干部为了再立功,群众为了争英雄,全村向彭家泉提出锄苗挑战,条件是:一、全体干部亲自参加互助,起带头作用,及时解决互助组的问题,二、小苗保证不荒一亩,大苗不叫受旱。三、在锄苗中把互助组巩固起来。彭家泉接到挑战书后,马上即应了战。为了便利评判,现由区干与两村干部共组成评判委员会,现两村均在分头突击中。东竖村在早锄一寸顶上粪的口号下,全村所有劳力参加育苗,早晨天还黑即到地,全村共参加男九十六名,女五十八名,儿童三十名,四天把全村九百七十二亩苗都锄完了。(临城生产小报)
【本报讯】元氏西北村周花根周二群组第一遍锄苗已告一段落,经大家计算,共完成锄苗一百零九亩,省工三十五个。在这一段的突击锄苗中,该组妇女王菊子,已成了全村妇女中的模范,别的妇女不敢和男人在一块锄,怕跟不上男人,但王菊子却和男人在一块锄,不但不落男人后,而且有时超过男人,有的群众说:王菊子真是能干,和男人样,她一直干了七天,但王菊子没有说过疲劳。在他的影响之下,全村三分之二的妇女都参加了劳动,同时周花根还改造了懒汉周增辰,他是民兵,过去非常懒,全村人们都叫他懒汉,有一次轮不着他下去换班,但他为了逃脱劳动,要求下去,在这次突击锄苗中,他家参加了周石元组,因他懒,家中又缺其他劳力,结果被挤出来。当时周花根就去改造他,首先说明被人家挤出来的原因,是因“懒”,又说明不劳动的耻辱。自此以后,周增辰决心转变,立即参加了周花根组,在这几天的锄苗中,周增辰并没有落在别人后边,自此,大家都说:谁也不能叫增辰懒汉了。(元氏农民生活报)


第2版()
专栏:

新华书店新书畅销
半年出售五十万册
【本报讯】新华书店发行科,于上月中举行科务会议,检查上半年发行工作,各分店都有不少的经验与创造。首先主动寻找读者,实行普遍的合理的分配,使出版物能够很快的送到读者手里。各分店门市部重视了黑板广告与新书简报,图书目录的宣传方式。普遍的作了流动供应,到集镇上庙会上,到各乡村学校,按不同对象,带去不同的书籍,有的分店并组织热心的读者,成立读者会,读书小组。如邯郸分店派人到磁县流动,除售书外,并组织了三百多个读书小组(约有二千多人)。集体订新大众和建立了邮购关系。此外并注意了开展新区的发行工作。四月以后,到安阳等地随部队组织了流动供应,使前方英勇战斗的将士们,得到文化食粮。半年来共出版了一百八十四种新书,共计五十六万六千余本,售出五十四万余本,发行数占出版百分之九十六。工作中大家发挥了热情,争作人民功臣,批发股曾以三人担任五个人的工作,在一礼拜内就发了十五种新书。在他们的影响下,机务同志们也集体立了功。(振华)


第2版()
专栏:

浮山崔村妇女
努力参加生产
【本报太岳八日电】男人去参战,女人闹生产,已在浮山四区崔村行政村实现。该村总结上半年生产,妇女生产成绩惊人。该村男全半劳力有不少在外工作或经商,再加今年参战任务较重,妇女在家担负了重大的生产任务,全村妇女能参加劳动的全半劳力是一百八十五人,共成立了二十二个互助小组,六十八天,共计下种锄苗割麦三千三百七十五亩,占全村土地百分之五十一。担粪担土五千四百四十担,抽空纺线一千四百三十四斤,织布二万五千尺。张村妇女郭花峰组成绩最大,推动了其他互助组。她组有十三个人,七十六天,锄麦十八亩,担粪四十五担,耙地十三亩。出牲口圈两个,担粪一百担;种棉花十八亩,担水点种玉茭棉花二十一亩,大豆十二亩,锄大麻豆子十亩,担大粪九担,割麦千亩,抽空纺棉花九十六斤,刷线五十二斤,织布一千一百尺,做大小鞋袜九十七双,裤子小衫三十八件,另外还给本村合作社弹花织毛巾赚洋一万六千一百七十五元,家里的活如磨面摊麦场作饭喂牲口往地里送饭,也都做的很好。组长许莲英自己的男人到前方去参战了,她和三个小孩起早搭黑的干,每天早起先摊好自己的一场麦,然后打钟催别人起来上地割麦,因此男人们都说:“今后放心去参战,家里妇女能做活。”


第2版()
专栏:

册井的纺织潮
李庄
【本报记者团九日电】记者于五日下午九时行抵沙河井镇,在长约百米的一条街上,目睹三个妇女纺花集团,拥有纺车三十三辆同时转动,嗡嗡作声。每个集团共有一盏油灯,许多纺车旁边还放着饭碗。纺妇们含笑回答记者“为什么这样积极”的问题时说:“我们妇女就要靠这辆车子渡荒哩”!此时暑退风来,街上无一乘凉妇女,小女孩和老太婆都在勤劳纺花。记者访问东北街村长及政治主任,据称:该街共五百二十余人,有纺车九十五辆,织布机二十四张,能劳动的妇女几乎每人平均一纺织工具。他们说:现在纺织利润最大,纺一斤线可得工资五斤米,该村纺妇每天每人平均可纺六两,日得工资米二斤。据他们估计该街妇女纺织收入,相当农民收入总数三分之一。记者问:“为什么这时候能把纺织搞好呢?”彼等稍一沉吟即说:“这都是翻身的好处,现在纺织利润最大,抗战前地主们把持棉纱店,一斤花纺成线顶多能赚两斤米,线是廿六两秤,米是十六两秤,还不容易卖出去!这时候合作社发花收布给工资,一切问题都没了。”又说:“这里三十一、三十二年都是大灾荒,老百姓有了经验,今年咱们一动员,妇女们就说:“得好好干,那两年还有老财,政府还能帮助咱们向他们借粮,现在老财也没了,得靠自己。”妇女积极纺织又打破传统习惯,过去伏天都要纳鞋底子,今年也不纳了:“渡荒要紧”!妇女们都这样说。


第2版()
专栏:

发展中的平顺文化社
平顺文化很落后,特别是六七区辽阔的山地,有的地方从来未成立过学校,见了个识字人觉着十分宝贵。文县课本也很缺乏,买点纸墨笔要跑很远。几年来群众经过翻身和大生产,生活改善,迫切的要求文化,教育科适应群众需要,首先解决文化食粮的供应,决定成立文化社。配备有经验的教员常振基等担任这一工作,首先发动教员入股,公家又帮助,共积十五万元。于去年二月间正式开始,他们亲自动手修房子,亲往回担新书,岳苏民每天跑一百八十里路,不觉疲劳,杨日明到处找木刻工人翻印小学及冬学课本,在一年半的奋斗下,除发行全县三万二千余本外,又卖到壶关新华书店一万二千余本,又翻印冬学课本五千余本。此外还不断的担担下乡给教员学生很多便利。如七区达驮村,有五十七个自然村,周围四十里路没一个识字人,现在男女小学生和青年都买上了课本学识字,有的已会开路条,写简单信。文化社使各地买新书文具又便利价格又低,因此发展很快。社员已由一百五十名增到六百三十名,股金由十五万元增到二百零三万元,干部及杂务人员由四人增加到十二人,又创办了石印及油印机。文化社在平顺文化事业的开展上,起到相当的作用。(龙之庆)


第2版()
专栏:

把机关当成自己家
记模范炊事班长李来仲
【本报涉县讯】县政府炊事班长李来仲同志,在县府机关评功中,被选为一等工作模范。他任炊事工作已八年多了,把机关当成了自己家,火房里的一切家具粮食,都是靠他来管理,有些同志在吃饭时剩半碗饭,他觉着倒了可惜,把剩下的饭自己吃了。他说:“这就是咱的家,咱要不节省点,怎能过好时光哩!”夏天,天气很热,两担水的大锅,每天得烧三四锅,别的同志怕热,拉一会休息一会,他怕休息会大还得多烧煤,就趁空坐下拉火。每月节省煤约三万多元。机关养的猪,别的同志都不愿喂嫌脏,李来仲同志不嫌脏,也不怕麻烦,去年冬天下大雪,在院里给猪煮饭,由于他热心养猪,使机关伙食得到很好改善。总务股的粮食楼上,老鼠很多,每天检查,粮食总要损失十几斤,李来仲便到处探访,捉来了三只猫,别人说:“老李,你真是没事干啦”,他不怕麻烦养着猫,保让下了粮食。炊事班里挑水夫是个哑巴。常是赤脚、露脖,到冬天还换不上季,来仲同志给他计划节省,省下待遇的钱缝衣服穿。哑吧体会到来仲是他的亲人,有了钱就叫他放起来。这种友爱精神受到大家赞扬。(华峰)


第2版()
专栏:

东北各地学生
暑期参加群运
【新华社东北三十一日电】东北各地学生,在暑假中,纷纷下乡,帮助群众翻身。哈尔滨市六百余大中学生及四十余位教职员,参加暑假农村工作团,二十八日赴市郊各区协助土地改革工作。黑嫩省二百余学生,自动组织战地服务队,廿七日赴新收复区帮助群众进行清算复仇斗争。松江省立师范组织之暑假宣传队,深入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宣传。
【本报太岳六日电】晋南新区各县学校在我民主政府领导下,已纷纷复课。上月六日,万泉、稷山两县复学的,计有中学两所,高小十一处,小学二百五十二处,仅万泉一县经常到学的男女中小学生即达八千余名。许多曾在蒋阎统治时不愿送子弟入学的人,现在都纷纷送子弟入学。特别是女生人数大大增加,约占全数二分之一。这些学校已废除体罚制度,由学生组织学生会,自己领导自治。


第2版()
专栏:

冀鲁豫邮局集中力量
组织农村发行网
【本报冀鲁豫六日电】冀鲁豫邮局开展“四快”运动后,邮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做到了迅速准确。过去一年来的邮政工作,是处在紧张战斗环境中,有一段时期比较着重军邮工作,而普通邮件,则表现混乱;自今年一月展开了立功竞赛运动和七月开展的“四快”运动(编的快、印的快、发的快、送的快)以后,工作渐有转变,各局普遍执行了夜班,做到风雨不息,昼夜不停,歇人不歇报,使工作大大改进。在联系速度上,普遍提高一倍,有的提高到二倍至三倍,二区站更冲破黄河天险,在敌人碉堡封锁下,一夜步行突过一百四十华里的封锁线,保证了三、五、二分区的干线联系。班长赵福恩同志,创造了二夜连走二百八十华里的最高纪录。二地委二专署曾予嘉奖。他们真正作到了宁叫人等文件,不叫文件等人。文件随来随发,白天不能联系,就在夜间出班。有的作到靠地道坚持,不离开地区。黄河北岸十县,报纸到农村一般的快一天至三天,三个站在规定的联系速度上提前六小时,近虽连日下雨,仍能保证按时出班,按时到达。各局集中力量组织农村发行网,仅六、八分局各县及二分局的范县、寿张共十四个县中,建立农村和小学发行网,即有四百四十二处。


第2版()
专栏:

东北翻身妇女动态
【新华社东北五日电】哈市妇女参加清算敌伪配给店运动中,人数达参加群众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少妇女被选为清算委员会委员,仅新阳区即有十余人。在支援前线工作中,妇女积极参加,半年来动员了百余医师护士赴前后方医院服务。发动了万余家妇女参加纺织、做鞋、缝衣工作,并组织千余妇女参加识字班。在公营企业和铁工部门中,已出现了大批的妇女劳动模范,哈市铁工厂女工魏忠秀,曾两次获得奖章,在二千三百多人的工友中,被选为一等劳动英雄。
城乡纺织运动正在积极展开,齐齐哈尔已有纺户二千四百余户,准备发展至一万户。哈尔宾东传家区即达一千四百余纺妇。吉林、河清、图门等地,七月初旬以来,增加纺妇三千六百八十余名。延吉市八道乡李善淑一家四口,去年十月初经动员参加纺织以来,织布五百四十码,除自家穿布四十码外,买水田七亩五分,小米七石二斗,还余廿七万五千元,足够一年吃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