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从恐惧到热爱:
一个被俘蒋军的自述
刘宝龙
当我被迫放下武器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快要毁灭了,我也将随之而毁灭。我闭着眼默坐在俘虏群里,数里外前线激烈的枪炮声时隐时现,我们这俘虏群也随着迅速地扩大起来。一会,一位八路军来到我们跟前,给我们散发了一些纸烟,简短地说了几句话,大概是叫我们不要骇怕,八路军优待俘虏等。天哪!我那时怎么能够置信呢?在听讲的时候,我用力瞪大了模糊的双眼,然而讨厌的夜使我不能看清讲话者的面部表情。我觉得这大概就是宣布死刑的前奏吧!我的心身颤抖了!我开始悔恨我的身份。但是尚可聊以自慰的是我在被俘前已经换了士兵服装,我把身上所有的证件、戒指、手表等物埋藏在我坐的地方,并给自己想好了捏造的名姓:我叫许得生,是六连的下士副班长。
当我稍稍清醒过来的时候,四个八路战士押解了我还有其它几个军官,向着不可知的方向走去。我何尚不知方向呢?只是死占据了我的一切,我不分东西南北了。此时天已大亮。我也不觉得肚饿,但我却想把一切都吞了下去。当我觉察到嘴里一种特异的涩辣时,吐出来的东西原来不是食品,而是在俘虏群里坐着的时候发给我的香烟!
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武装士兵押送几个俘虏军官向着僻静的山沟走,除死之外,还会有好的结果吗?我几次想跳下山岩,算是结束了我这可怜的一生。我认为痛快干脆的死去,会比即将到来的命运——活埋、万刀剐、——好的多。这样的事在统治区我曾听说的不少,说这就叫作优待。我知道这样的“优待”今天要轮到我的头上了!我几次要求战士就在眼前把我们枪毙了吧,何必叫在死之前受这样的折磨呢?可是他们却温存地用好言安慰我。不!简直说是不断地刺激我吧,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安慰还是刺激。或者就是要我顺从地无声无息地死去。然而我终未自杀,我的勇气还不够。我希望着一个侥幸的幻影,在将死之前,我对生是万分的留恋啊!
我们被解到东窑,再由东窑解到元康。在每一段路程里我都怀疑前面就是屠场。我带着无限恐怖的心情走向坟墓。负责管理我们的八路军都是笑容可掬的。是的,谁不爱看笑脸呢?但我此时却对这个笑脸十分的厌恶。笑,比加于我的任何刺激还要难受!我知道他们笑的意义是胜利;骄傲。当然,应该骄傲。但在笑的背后是钢刀!目前的我正犹如一只被缚待宰的小鸡,随时随地有刀锋加颈的可能。我厌恶一切,愤恨一切,但同时也留恋一切!
六七天的时间过去了,八路军没有杀我。这使我开始怀疑了。——虽有负责人多方的解释说共产党是宽大的,但我不能相信呵!——我希望这不可知的命运赶快到来,但总是迟迟不决。许多问题在我脑子里打着问号,我猜测判断,但找不出所以然来。我心里想:多神秘呀!中国共产党!
极端恐惧之后,跟来的是重病:发着高热,第二天便不能起床。恐怖、怀疑、重病之下,我开始伤感起来:在战场上没有打死可谓“不幸”中之大幸,然而今天我将因病而死在这遥远的北方。当我与世永别之时,谁又能给我远在江南的母亲及妻子捎一封信呢?她们知道了我的死耗又该是如何的痛苦呢?这是谁使我骨肉离散,江南河北,苍苍茫茫、遗魂异乡?……
夕阳的余波闪进窗里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病体。我依墙而卧,斜望着那窗外蓝蓝的天空,憧憬着我那故乡美丽的春光和我所怀念的母亲和妻子。这是我发病的第七天了。高热已退。我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的病生活了?也不明白是怎样过来的?我只发觉在我的枕旁有数支打过的空针瓶和许多食品;我的士兵服不见了;身上穿的是粗布军衣,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想询问一下,屋子里又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难道是阎王殿吗?不会,一旁还有许多散乱的被褥和远处传来的歌唱声。
人们都喜盈盈地回来了。他们看到我已恢复知觉,便都喊了起来:“老天哪!你醒来了,你病了六七天,可是把医官,队长忙坏了,每天不知来看你多少次,给你打针。要不是照顾的周到,你早就进了鬼门关了!”这时我一切都明白了,但衣服又是谁给我换上的呢?我正想说话,院里突然传来一声熟悉而又兴奋的叫喊:“许得生醒过来了?!”我现在听着这个名字心里非常难受。许得生,也许能得到生存,并且将会生存得更好,更有价值。我刚要回答,闪进门槛来的是通讯员,他一进门就说:“队长叫我给你去请医生,医生说下一点钟来,现在一点半了还没来,我正要走,听说你醒过来了,我就先来看看……。”没等他说完,站在一旁和我一块来的老张插上嘴说:“你那衣服还是队长的。你病了以后,虱子都爬到外面来了,队长就让他(老张指着通讯员)把你现在穿着的这件衣服送来,并亲自跑来看着换上的。”这时我惭愧地默默地望着身上草绿色的军衣说不出一句话来。
五十余岁的少校副官李长亭在一边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母亲对亲儿也不过如此吧!”是的,母亲对儿子又能怎样呢?我细细地咀嚼着这个题目。
队长来了,全屋内的人都用一种亲切的目光望着他。但是我却把被子一拉盖住头,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但再也不是害怕。我知道队长不爱多说话,但一进门我就听见他很镇定地质问通讯员:“叫你去请医生,怎么还在这个地方?”
通讯员似乎没趣的说了声什么,便蹦跳着跑出去了。
队长坐在我的身旁伸手揭开了我的被子按着头,慢慢地开口道:“我听说你已经退了热,便来看看你。这几天因为不断地增加人,忙的也顾不上多来,医生也同样忙的很……”又是老张插嘴道:“还要怎样哩?我们这些人有啥资格受这样的待遇?”队长笑了笑说:“是的,严格讲起来那的确是这样。不过人民对你们宽大,就是要挽救你们。因为你们过去对人民是有罪的。如果死心蹋地替反动派当走狗,人民对他也就不会宽大了。”我望着屋里的人都惭愧的低下了头。队长笑了笑又说:“好吧!他才好了,你们大家多招呼招呼他,我还有点事。”队长起来要走。这时我只觉得眼睛湿润,眼前模糊一片,于是我把走到房门口的队长叫住。我这一叫,人们都惊讶地望着我,大概是我的喉咙里有些哽咽吧!我紧紧地握住了队长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队长,我对不起共产党和人民,对不起你,我现在要向你诚恳坦白地说出我的内心话,并甘愿受到严厉的处分!”
“是不是关于你的阶级职务和历史问题?”
我不明白他怎么就猜透了我要说的话。我随即回答:“是的!”我觉得我的声音很低,但队长却说了:“病刚好,先休养休养,以后慢慢再谈。不过我知道你的大概情形,只是因你害怕,并且又在病中,所以没有谈。我知道你不叫许得生,你的真名姓是谢大胜,乳名叫阿狗,从前当过中校副团长,到被俘时你被降成了连长。住高小出来因为家贫又遭荒年你还讨过饭,后来才当兵。去年部队整编,你被编余,在军官队里和别的几个人抢过一家饭店;盛世才四汽车金银财宝被军官队抢光了,你也是其中之一,……嘿嘿,是不是?”他笑了。但所有在场的人都似乎呆了。我更觉得全身都沸腾起来。队长又说:“其实每个人的情形我们都是了解的。你以前不坦白,也不能怪你,这是旧社会、蒋介石给你的影响,希望你们以后努力学习,明白一些道理。好,我就走了,等会医生来了再给你看一下,赶快把身体弄好。”
我呆呆地望着队长的背影,脑子里乱的很。我怀疑他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而且既然知道我的身份,为什么仍这样地关照我,我不相信这是历史上的现实事情,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事吗?这是为了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将永远跟着你前进,只要你不摈弃我。……


第4版()
专栏:大家谈

  对大众黑板的几点意见
毛茂春 赵德新
最近在乡间走了几趟,看见不少黑板报,这表明村干们是注意了文化宣传工作,但是却注意得不够。比如:有一个村的黑板报上,写的是刘伯承将军给人民日报的周年祝词。另一个村的黑板报,一两礼拜没有更换。有些村把新华社的社论和报纸上的新闻,原封不动的搬到黑板报上。还有些大众黑板上,尽贴的是广告传单。同时也有不少村庄,就根本没有见到过黑板报。
大众黑板报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应当好好提倡、利用和掌握,使对村的工作起推动作用,同时普遍进行时事教育。在这里,我提出几点意见,来和各村研讨。
(一)明确目的:村里的黑板报,我们觉得应当是指导与推动村里工作的工具。它应当为中心工作服务。它的对象应当是村中群众。弄不明白这个目的,黑板报是办不好的。
因此,黑板报的内容,我们觉得首先就当多登出村中的工作和运动。如防旱备荒的模范;生产互助的英雄;支援前线的积极分子;和各种工作当中的典型事例,(好、坏)都是好内容。材料越和群众的实际生活连系的紧,群众就越爱看。
除了登本村的材料以外,还可以而且应当登出区、县以及国内外的新闻(主要是国内)。近来大反攻的捷音频传,黑板报上应当经常登出综合性的军事报导(一周战绩,一月战况等)。这样,能使群众比较系统的了解一下形势。若零零碎碎的说今天解放××城,明天收复××镇,容易把群众弄的抓不住重点,看不清全面局势。
(二)形式:从篇幅上说,我们觉得应该短小精干,简单明了。因为一般说,群众的文化程度是低的,原封的抄个社论和新闻,他们接受不了。应该把它变成群众容易听懂的字句。从形式上说,应当多登出快板、鼓词、小调等群众最喜爱的形式。字体要写得清楚好看,不写草字。
还有黑板报应该常换,老不换,群众就感到没味。起的作用也不会大。我们觉得最多五、六天应当换一次。有集市的地方,可以每逢集日换一下。
(三)专人负责大家办报:负责办报的同志(小学教员,或民教委员等)应当深入群众,多发现典型材料。最好能发动大家办报,大家写稿,大家说稿,写自己的事,写给自己看,使黑板报真正成为开展推动村上工作的火车头。


第4版()
专栏:

  姊妹复仇
古维进
王玉英的娘家在济源二区游击区××村,有父、母、哥三人。去冬敌占济源,玉英的父亲和哥哥被南岭的倒算队活埋,母亲气得上了吊。母亲临死时抓住玉英的手说:“王家的人死完了,你妹子翠英的男人又成了个倒算队,要报仇就靠你了!”
玉英永远记住母亲的话,每天想着怎样代父母报仇,后来当了村妇救会秘书(当时在这个游击区许多人都不敢干的),又动员丈夫参加民兵。他努力工作着,等待报仇的机会。
今春蟒河沿岸进行土地改革,群众害怕南岭的倒算队卷土重来,都不敢要地,当地的民兵游击队便开到南岭打倒算队。
南岭是济(源)孟(县)交界的一条土岭,地形复杂,倒算队住在那些山庄窝铺里,每晚还转移住地,前头又有龙台(孟县属)敌人正规军据点掩护,因此游击队活动非常困难,曾派出许多侦察,都没有摸住倒算队转移的规律。
王玉英听到游击队开过来,要到南岭打倒算队,非常高兴,告丈夫说:“报仇的机会来了。”丈夫说:“是呵,就是人家还有困难,探不清情报。”玉英说:“这个容易,我妹子翠英住在那边,叫她帮个忙。”丈夫说:“说得容易,她丈夫是倒算队,她还不是倒算队的脑筋。”玉英说:“这倒不一定,难道父母之仇,她都不报?”于是玉英秘密给翠英捎去一封信,叫她来一趟。
翠英今年三十岁,比姊姊小五岁,自从嫁给倒算队李××,很少和姊姊来往,只是去年姊姊给她写过一封信,告说父亲和哥哥就是他丈夫这一伙倒算队害的。当时翠英很伤心,有时想起娘家没有一个亲人,心里不免难过,便想到姊姊家里看看,但是,丈夫是不允许的,因为害怕她走漏消息,甚至怕她染上“八路军的思想”。今天她接到姊姊的来信,恰好丈夫不在家,便即动身下山。
姊妹见面,谈到父母被害,大家眼眶一红,痛哭了一场,玉英说:“父母之仇,一定要报!”翠英点头。玉英又说:“咱王家没有人了,要报仇就靠咱姊妹俩。”翠英说:“咱们女人还能顶什么事?!”玉英说:“要干就有办法!”随即把游击队要到南岭打倒算队,以及要求她帮忙搞情报的情形说了一遍,翠英立刻发愁的说:“这个使不得,你想,如果闹不住他们,丈夫知道我干这个事情,那还了得!”玉英说:“保险闹住了,你不看八路军,要打济源城就拿下来了,要打中王村也拿下来了,要说对付这般倒算队,就不成问题。”翠英半信半疑,突然另一个顾虑又来了:“就算是把他们闹住吧,他(指丈夫)还活得成?……”说到这里,凄然泪下,玉英给他解释说:“不必操心呀,他是次要分子,再说,你帮助探好情报,有你一份功劳,将功折罪,保险能宽大他了。”但是,由于翠英长期住在敌人那里,马上很难相信这话。玉英复仇心切,越说越激动了:“妹子,你就不想咱父亲和咱哥怎样死的?人家迫他们刨好坑,把他们推下去,他们探出胳膊想出来,人家铁锹劈下去,斩断两条胳膊……这个冤气多么大!妹子,咱好容易得到这个报仇的机会,你要不干,我就不认你是我的亲妹子,往后你就再不要来我家走亲戚了。”这话,针一样的刺住翠英的心,翠英呜呜地哭。这时玉英又给她进行时事教育。反复说明八路军的宽大政策,翠英渐渐打通思想,燃起复仇的火焰,终于抓住玉英的手坚决地说:“好,要能闹住他们,咱就干吧!”
当下,姊妹研究如何给游击队送情报。在敌人重重封锁下,要给游击队送情报是困难的,姊妹费了一番心血,约好游击队进攻的时候,用暗号代替情报的办法:(一)在翠英的家——曲沟山庄的窑顶上,摆三个瓦,就是曲沟,金留庄,元沟都有人有枪;(二)摆两个瓦一个砖,就是元沟,金留庄有人有枪,曲沟有人没有枪;(三)摆一个瓦,就是曲沟有人有枪,元沟,金留庄没人没枪,同时又商量好当游击队进攻的时候,翠英必须进行的一切事情。
游击队搞不清情报苦恼了几天,忽然听玉英说到妹子可以帮助这件事情,实在高兴,第三天夜里,游击队便悄悄绕过龙台敌人据点,向着敌人心脏地带突进。
在龙台后头二三里地的一片重重叠叠的土岭里,有一条山沟的窑洞,射出明亮的灯光,灯光下,马将牌正打得热闹,一个姿态匀的女人,被打牌的人呼唤着泡茶,那就是翠英。这一场赌博是翠英拉拢成功的。当上午翠英看见丈夫闲着唱曲子,便说:
“为啥不打牌热闹热闹呢?”
“对,你不说我就要忘记了。”
翠英随即出去邀来一批倒算队,一凑人数,正好两场。
现在翠英一边忙着给他们泡茶,一边焦急一件事情:她被他们缠了半天,还没有机会到窑顶把规定的暗号布置起来。忽然翠英心生一计:故意打掉一个茶壶。输了钱的丈夫把她骂一顿,她就顶嘴,丈夫打了她两个耳光,她便哭着闹着,一边便趁机跑到窑顶布置了暗号。于是就悄悄地从窑顶下来了。
游击队爬到窑顶,找见了翠英摆的两个瓦一个砖,马上明白下面有人没有枪,元沟、金留庄有人有枪。战斗力强的游击队都去收拾元沟和金留庄,剩下的人就从窑顶摸下来。
一阵急急的拍门声,把屋里的倒算队吓的乱作一团。
“谁?”
“你的老子!”
“到底是谁?”
“你的八路爷爷!”
倒算队吓的往地窖、床底里窜。
“开不开,老子的手榴弹扔进去,把你们通炸死。”
“哎唷,老总,咱家啥没啥!……”翠英一边假装哭求着,一边出来开门。游击队进去一共捆了八个倒算队,连同元沟、金留庄逮捕的计算起来,共捆了倒算队长阎福旺以下二十四个人。
这个消息,轰到蟒河两岸,许多村庄随即结束“打通要地思想”的会议,人们兴奋的说:“现在剿了虎窝,用不着再打通什么思想,干脆到地主家里搬回剥削咱们的东西!”于是土地改革运动,就如火燎原般的开展了。


第4版()
专栏:

  蒋军的幽默
 “瓶子里找八路”
高树基
四月五号,我们部队路过汤阴×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名叫王坤,给我们讲了一件笑人的事情。
有一晚我病在炕上,来了个中央军,一手提枪,一手提灯,进了家里,一声不吭,翻箱倒柜,没有一个地方不翻的。桌子上放着个油瓶子,他拿在手里扭来扭去。我问他找啥?那个家伙瞪着眼说:“你管着!找八路!”哼!真是天下少有的事,瓶子里能藏人?我活了五、六十岁,不用说没看见过!听都没有听过!……他扭了好久,原来是想倒去瓶子里的半斤油!


第4版()
专栏:

  苹果治痢疾
朱茂辑
近日患痢疾及泻肚子的很多,读者来函询问治法。兹介绍一个简易的治法,请大家试一试。      
            ——编者
                    
为什么苹果可以治痢疾呢?这因为:
甲、苹果里含有果酸、麦牙酸、脂酸、乳酸及单宁酸等酸类。麦牙酸有防腐作用,能防止细菌的发育,单宁酸能具有收敛性,能止泻。
乙、苹果中的糖质能产生热力,还能增加胶质性,可以防止上吐下泻。
丙、苹果中的纤维质,功用能使粪便变成海绵质,经过肠道时,便有解毒作用。
丁、苹果含有维他命甲乙丙三种,甲种维他命有保护肠粘液膜使回复正常的作用。乙种维他命能增进食欲及维持肠胃之紧张力。丙种维他命有解毒作用。
戊、更重大的原因,是因其含有植物胶质。植物胶质可吸收细菌及毒素,吸收水分,扫净肠中之毒物,形成一种胶性保护膜,并有缓冲作用,可以保持肠中碱性反应之正常。
用苹果治痢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须把新鲜苹果用冷开水洗净,拭干水,剥皮去了核,放在清洁的钵子内,磨成红棕色的浆状物,每小时给病人服一至四小调羹,连服二日二晚。在此期间,禁食其他药品及食物。孩童只可饮温开水,成人略喝米汤。


第4版()
专栏:

  祭狗灯
寇彬
恶霸地主郭洛工,灰青着脸,全身发着抖,呆立在群众中。从怒潮般的人群里,跳出了一个形容憔悴的老农民,一把扯住洛工,声音颤动着喊:“郭洛工!穷人的命,竟不如你家的狗呀!……”全场的人立刻肃静了,静听老农李小申的老泪横流地诉出他的苦:
“这是十五年前的事。我在秋季里一滴血一点汗挣来了几升谷子,夜晚我在月亮地里,把它推成面粉,打算吃几天。你那只狼一样的大花狗,竟把我的面子吃了个一干二净。我真恼了:人欺侮咱吧,你狗也来欺侮穷人了!我仗着自己是人,把你的狗打死了。郭洛工,你叫我赔狗命,你叫我住看守所。人穷志短,我怕死,我托亲的、告厚的、给你说好话。穷人,咱这没法子的穷人,终于接受了你苛毒的条件。披着大花狗皮游街。郭洛工!那时你真把我吓迷糊了,我竟不知道我还是个人!”小申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停了一停,又嚎叫起来:“石冻腊月我给你点祭狗灯。你叫我在村西半里地的一个土地庙里,每天晚上给燃着一盏祭狗的灯!那是燃的我的血油呀!一年短工的工价呀!半尺厚的雪我也去点,北风刮坏人,我也不敢间断……,郭洛工,你看看把我糟踏成啥样!”
会场里翻身的群众,再也忍不住愤怒的烈火:“打倒恶霸郭洛工,他叫穷人点狗灯”,雨点似的拳头打在郭洛工身上。


第4版()
专栏:

  蒋区雇工谣
熬活,熬活,誓死不给地主熬活。
现在的地主比过去更涩的多。
死气麦茬短把杓,想吃稠的@不着。
要水烟一摄摄,要火香一撮撮,
要钱去胡推胡躲,
要的紧了,给两个抽。
    (孔庄潘、佐民权)


第4版()
专栏:

  阳城城关的街头黑板报
文著
阳城城关的街头黑板报,办的很好,识字的人愿意看,不识字的人也喜欢听。它有下面几个特点,值得各地学习和参考:
一、定期换版,每隔五日必换一次,如遇特殊情况,材料多而且重要时,还临时扩大篇幅,多出一块。所以内容新鲜有趣,反映也很及时。
二、分别采集材料,统一整理稿子,全城关的六个小学,都专门建立有黑板报的通讯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黑板报的换版缮写。通讯小组,是由师生共同组成,教师担任小组长,各在各的工作地区,经常进行深入的采访,广泛的搜集材料,写成稿子,再把各处的稿件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后,各小组负责写在各街头的黑板上。通过黑板报这个武器,各街关交流了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互相推动。
三、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也丰富具体。除了结合中心工作,发出动员号召,表扬模范人物外,还有时事战争消息,医药卫生常识,农副业生产常识,防空防毒等切合群众实际需要的各种知识。前些时,旱象严重,黑板报就号召群众担水点种,开渠浇地。东关小学生学习努力,生活活跃,黑板报就大大的表扬。西关学生看了后,也就紧张起来,向东关小学看齐,提高了学习情绪。黑板报的文字通俗简要,群众一看就懂,并且大部分是采用群众中的小调、快板等形式写出。如表扬纺织模范的快板,这样写着:“南关新成妈,织布是行家,她给人织布,人给她纺花,变工互助好,落得人人夸。七十五匹布,今年新计划,除了织布外,还要种庄稼,有吃有穿有钱花,喜得全家笑哈哈。”
四、字体很工整,版面设计艺术,干净醒目,每次换版时,总要用水把上期的洗刷干净,用毛笔写上很整齐的白字,并有清楚的标点附号,战争消息还附有简明的插图,用红、蓝等色描绘,所以群众都愿意看。
五、栏位固定,读者便于找寻,爱看那一类的东西,可以一找就到。
由于群众欢迎,爱看爱听,所以它不仅宣传了时事,进行群众教育,而且在推动中心工作上,也作出很大成绩。另外,小学生学会深入群众,搜集实际材料,师生都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推动了教育工作本身的向前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