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参军
古今
根正拿起新挂包,小心地吹那粘在绣花上的土,又用手不住的轻轻拍打,这会,他妻子爱香就跑进来了。一进门,瞧见丈夫那样爱惜她给做的挂包,本来想笑,可是心里急的了不得,没顾上笑,就凑上男人的耳朵边说:
“你们说,不是不让老二去吗?你看他,裤腿扎得好好的,还把被子往木棍上搭咧…………。”
“我去看。”根正把挂包往炕上一撂,边走边说:“昨天就说好了他留下,我去。哼!真淘气死啦!”
还没跨出门口,爱香就一把@住他,轻轻说:“这回就让你老二去吧!往后你再…………。”
“我是村上的武委会主任呀!咱自己不带头,叫谁去呀!”根正想挣脱妻子拉住的手。
爱香又说:“咱也是妇救会员,不是不叫你去,是怕你们弟兄两个,又为参军闹那个冲突!”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天不亮便刮开了大风,村上的八音乐队,却老早就在风声中吹,在风声中敲了。昨天夜里通知今儿前晌开会,现在已是早饭以后的时候了,所以根正和爱香都急得不行,三步合成两步走出房门,一齐向北屋去看他家老二。离北屋丈把远,见老二穿一对上路的新鞋,头上的手巾比那回也缠的齐整,裤腿扎得紧紧的,被子叠成长条挑在棍子上,慌忙地从屋子里冲出来。猛见他哥哥和他嫂子,便一下扭过头去,对着屋门,不说一句话。根正抓住他兄弟的肩膀,急着给讲道理:“不是昨天早说好了!你年纪还小,现时不去,过二年参军也不迟呀!”那老二本是瞒着老人和哥嫂,想偷偷去报名参军的。可巧还没出门就碰着他们,心里着实不痛快,所以任他哥哥怎说,他总是把挑着的被子对着屋门,不回头,也不答话。
老二今年十七啦,叫个根义,是村上的青年队长。他知道他们高家,是几辈子给人家地主当雇工。灾荒年,他才十二、三咧,瞧见爹跟人家磕了几十个响头,那个恶霸地主三升粮也不肯借,结果把娘也给饿死了。他一直哭了几年,心上就是有仇哩!八路军来了,才算过了几天好光景。年时穷人闹翻身,他和他哥哥一直是积极的,啥事都做在头前,斗得那些富人低头喊老子,穷爷们从此再不受地主那个制,谁家也分得了十来八亩地,大伙都说他们弟兄是模范。这回因为争着参军,他们弟兄已经红着脸吵了几回了。今天他哥哥用其他的理由来说他,他也没个说的,只好不答话。可是当哥哥提到武委会主任应当带头的那会,他就炸了,立刻扭过来争辩:“你们武委会主任要带头,我们青年队长没面子,就不该带头!”
根正没有话能说服他家老二。看着太阳爬过了墙头,风和八音乐队又吹打得人心慌,他嘴里一直吹气,急的老跺脚。这会,爱香又上前来说了:“我说兄弟,你才十七哩,还没娶亲,在家吧!你哥哥要去就让他去,这些闲气有个啥争头!”
“没结婚才不念家哩,又没有人拖尾巴,当然该我去……”
老二这一说,爱香立刻红了脖子,向她丈夫了一眼,鼓嘟着嘴,转身就走。
谁都没有话说了。在墙外射过来的树影投在院里,跟着狂风一齐在画着大圈子;弟兄俩个心上都急得不行,但谁也没个好法子能够走开。
“根正,收拾好了没有?人家全集合到了指挥部,等着欢送你们哩!”是爹回来了,在门外就叫着根正。
见了爹,弟兄俩一齐赶上去争吵;你说你该去,我说我要带头,闹了老半天,依然不得解决。当爹的已经失去了光彩的眼睛,这会又喜得转着满腔热泪,喊着俩个孩儿:“根正、根义,你们弟兄俩一齐去吧!我——我们——高家出了——你们两个好汉——”他兴奋得直喘气,咳嗽一阵,又拉住他们说道:“我活了六十多了,就没过过咱解放区这个好世道;快去抵住那旧世道;打垮了……老蒋………再回来!”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狂风不刮了,树影也只是轻轻的摇。爱香把根正的被褥、挂包、装手榴弹的口袋,一齐抱到院子里来,爹便退到粪堆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各自咳他的嗽。根正赶快给爱香说:“问题解决了”。老二得意的拐着他嫂子的臂膊,打断哥哥的话说:“嫂,你看,还是我说的对!”
嫂子故意岔开兄弟这话,问道:“就这样去参军?没个挂包,也没个装手榴弹的?”
根正接过爱香手里的东西,把挂包和手榴弹袋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把手榴弹袋递给老二,说:“这个给你使吧!”
老二撅起嘴唇,偷看一下哥哥手里的绣花挂包,随手便把手榴弹袋拂在地上,嘟嚷着说:“我不要。”
大家都了解老二的心眼,但可都没有说话。赶后,还是根正向妻子投了个眼色,又向老二那边努一努嘴,同时抖了抖手中的挂包,意思是问给他不给?爱香理着自己的头发,只管笑,不做声。根正知道妻子不会有意见,又走过去,将挂包挂在老二肩上,笑着说:“这个就给你,我要手榴弹袋好了。”老二前后左右比着挂包挂的地位,对着哥嫂,怪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时候,门外有急燥的脚步踏着土路,跟着跑进来两个妇女,一看是雪花和小鱼。她们两个都是妇救会的积极分子。雪花还是那个旧脾气,走起路来不住的摇着身子,一进门便飘到高家弟兄一家人面前;可是小鱼今天倒像有些不同,脸色阴沉沉的,脚步也不及往常踮的快。他们两个,是村长叫来请参军的新战士去开会的。爱香正要过来和她们招呼,雪花却已经扯住了根义身上的挂包,笑个不住的说:“真不赖,还绣了花哩!”
“人家参军啦!没绣花的物件,还嫌不好哩!”
他嫂子这样补充两句,根义就觉得脸上烧热,扭着背过去,好久不看她们。
“哦,快来吧!我们还得到东头叫老李去!”雪花忙得什么似的,转过来就想拉着小鱼飘走。可是小鱼要走不走的,却说:“你一个去吧,我随他们到会场来。”(未完)


第4版()
专栏:

  到前线的路上
张卿
这次因为一些事情到前方跑了一趟,沿途所见那种战时的紧张、活跃的气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赴观台途中,在起伏山峦间的蜿蜒汽路上,飞起了层层的尘土,毛驴、扁担、担架塞满了道路;身穿土色布单衣、腰悬手榴弹、扛着步枪的青年们,大踏步的奔赴前线,雄纠纠,气昂昂,一种英俊的气概,隐伏于眉宇之间。我故意向走在我身旁的一位青年问道:
“你们这些人都是到那里去的?”
“上火线!”他连头也不回,耸了一下肩,扬着头这样回答了我一句:
“你们没打过仗,到火线上不害怕么?”我紧接着又问了一句。可是他却没有回答我,只是笑了一笑,就迈开大步走过去了。突然从后面抢过来另一个对我说:“同志!你大概没上过战场吧?咱们的民兵可行啦!你不看没受过正式的军队训练,打老蒋可不成问题,包围起老蒋的军队,保管跑不了他一个!”
这天的下午,约四五点钟光景,我们到了观台。在村边的岔道口,修得有一个砖砌的烟囱,冒出缕缕的黑烟,四面座着四口大铁锅,这是招待伤员同志及来往军政人员喝水的。我走近锅旁,正欲坐下,旁边突然闪出两个儿童,将手里提着的砍刀一顺,站在我的面前:
“同志,路条!”他们的响亮的声音,几乎把我吓了一跳。查过以后,很客气地说:
“你喝水吧!”说完他们一转身就跑开了。
晚上,我们在观台住宿,看见招待站的门外,在人丛中横躺着几个伤员,七八个青年妇女正忙着招待。她们给伤员们喂水、洗脸、喂鸡蛋,小心地服侍着为人民流了血的战士。
在我面前的一个负伤同志,他坐在担架上靠在一个妇女的怀中,她用手托着那缠满绷带的受伤的头部,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胸口上,另一只手喂着另一个妇女端的一碗挂面汤。她小心地喂着,用自己的手巾拭着滴在脸上的面汤;一面还不断地问着:
“同志,太热吗?淡不淡?你多喝些!”
“可以,我自己拿匙子喝吧;你不………”从那个妇女的胸前发出了轻轻的微弱的声音。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很久很久,我没有说一句话,怕打扰了他们。我的心完全沉没在这庄严的人民的感情里面。


第4版()
专栏:

  小学教员史传品
宣传生产发家
士敏四区卜里村群众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以后,少数旧中农脑子里存在着“怕发财”的思想。所以就不好好闹生产,每天早睡迟起不积极劳动。他们认为能保持住现有的土地就行了,闹得多了没好处。还有个别得到果实上升为中农的翻身户存在着“不愿发财”思想,认为当个中农有吃有穿就可以,再闹得多了,当不上基本群众。这种以贫为荣的思想也阻碍着大胆发财,积极劳动的行动。小学教员史传品同志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就编了许多打破怕发财思想,和提倡劳动、起家发财致富的宣传品,像:
(一)耕者有其田实现啦,
房屋土地回了家,
大家互助齐生产,
发财致富莫要怕。
(二)翻身后生产要抓紧,
得了土地只算翻了半个身。
努力生产赶上石振明,
丰衣足食才算全翻身。
教学生念会并进行讨论,使学生先认识清楚了然后回家和父亲、母亲、亲戚、邻居宣传漫谈。唱歌说快板……。
二年级学生何丙芝回家向他父亲舅舅宣传,他父亲说:“我以前不敢闹生产,怕闹不好了惹麻烦,现在知道劳动发家最光荣,今后要好好生产,再不胡思乱想了”。他祖父六十多岁,过去不上地,现在天不明就去犁地。史传品同志就编了板话在大众黑板上及时表扬。他除进行一般的宣传以外,拿村上的具体事实编成快板用对事不对人的方法打破群众的具体顾虑。他发现八尖沟柴××怕发了财还要斗争,他就编了一段快板,并拿村上何元洛劳动起家没斗他的事实给他比较:“有些人想不开,害怕生产发了财,自己劳动闹好了,他还觉得不应该,咱村何元洛劳动发了财,不但没斗争还说人家是英雄。”经这样宣传以后,怕斗争不敢发财的人转变了,都积极生产起来,八尖沟柴××也参加了互助组。二流子何××整天串门,不想下地,他女人教他去割柴火,他把谷草(一斤卖洋六元)拿回来当柴烧,他女人劝他,他不听,史传品同志就把他的事实编成“看过改”“妻劝夫”两幕广场剧,只演事实不指名字,利用午间或群众集会时表演。二流子何××果然改过了,积极的参加互助组去劳动。
群众怕发财思想打破了,生产情绪比往年更加热烈高涨,不到十天工夫,十二个互助组都恢复起来,一百五十个男全半劳动力参加了互助组。史传品同志又宣传行署的奖励生产条例,编成板话歌子让学生唱,这样各个互助组挑起竞赛运动。积极分子田必成和他女人定出按家计划,并提出挑战,“男人保证女人不吃糠,女人保证男人不穿烂衣裳。”
十里村群众的思想顾虑打破了,互助组完全恢复起来,可是村上军干烈属,以及到前方参战的民夫,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土地还不能种,史传品同志为减少劳力缺乏和鼓励前线参战民夫,他动员住校三十九个十二岁以上的儿童分成三组,组织起来,帮助家庭生产帮助军属,学生讨论后提出三个争取模范条件:
(一)尽各人的力量互助劳动,不调皮,不偷懒,保证做得好。
(二)能按学习生产结合的计划完成任务。
(三)能在本自然村,起一定的宣传作用并能推动大家。
儿童们首先帮助家庭生产,然后帮助贫苦无劳力的军烈属及参战民夫,从三月十二日开始到四月十二日,一个月时间共送粪七千八百八十担,割柴九千七百五十斤,给十二家军属送粪六百二十担,割柴一千四百二十五斤。(参战夫的尚未统计),群众反映说:“小孩子组织起来,能顶大事。”省了全劳力优军和帮助参战民夫的劳力负担,群众欢迎,干部欢迎,参战民夫家属欢迎,儿童家长亦欢迎。学校生产推动解决劳力缺乏起了重要作用。民夫家属给前方写信“教他安心在前方参战,家里的地教员儿童给种上了。”民夫前方参战劲头大,村上的生产又不耽误,组织儿童等半劳力互助生产是不可忽视的。
儿童在生产时,用传学制的方法,进行学习,每隔一天,各组有一个人到学校学习,回到组里利用休息时间,再教旁人,大的儿童每天作日记。轮到第二个人学习时,汇报各人学习成绩,五天全组到校测验一次。十岁以下的儿童(共十九个)分成两组上午上课,下午帮助家庭生产,群众反映说:“学习生产两不误,这是个好办法。”(转载自太岳四专署文教会特刊)


第4版()
专栏:

  “信”和“慰问袋”
丰年
吴清山给他老婆写了两封信,都不见回信。这次他非常气愤的给她写第三封信。他提着笔手颤动的写着:
“梅香:咱连着给你去了两封信,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大概你没有接到信吧?要不大概你很忙,没空给我写信?哼!我知道你对我有了意见!现在实行民主,男女平等,有意见给咱提吗?何必不理人呢?你有了什么心事咱们离……也可以。”
他写到这里感情冲动的写不下去了,也不写自己的名和日子,摺了摺装到信封里交给军邮了。
一个月过去了。他的心乱七八糟的猜想着他老婆。五月一日太行山慰问团到我们这里来。人们看见许多慰劳品高兴的又蹦又跳。老李是个解放战士,看见拉着两大车慰问袋觉着又希罕,又高兴,他便跑回家喊起来:“唉呀!拉着两大车慰问袋,快出来看呀!”
吴清山正休息,他听见老李喊叫立即就跑出来看。
他跑出大门,离拉慰问袋的大车还有一丈远的时候,一眼看见车后尾上一个慰问袋角上写着:“梅香赠”,他的心马上跳起来了。两三步便跑过去,一下就把慰问袋拉出来。袋上面左边写着:“给‘和主’部队吴清山同志。”当中用大字写着:“祝你身体健康,杀敌立功。”右角上写着:“梅香赠。”他看完喜的实在遏止不住心里的笑,但他又害羞,尽量不让笑在面上。他的心咚咚的跳的更加厉害。他颤抖着手把袋口解开。一看里面有仁丹、肥皂、核桃、柿子、梨、还有针和线,并且还有一封信。这时围在他周围的人们都嚷起来了:“你老婆对你真关心,想的真周到。”小金成是解放战士,这些东西在中央军那边他从未见到过。他觉着有点希奇。他扒着吴清山的肩膀说:“把信念给俺们听听吧!”
吴清山羞羞答答的红着脸不念。大家一致要求他仍是不念。收发一下子夺过去大声读起来。这时吴清山的脸红的像关公一样。
“清山:你来的信都收到了,你别生气。那几天村里工作就是忙,所以没给你回信。我对你没有一点意见,不过我看了你的信你对我好像有怀疑。我给你保证,只要你打老蒋,别说你才出去二年,就是二十年,海干石烂也发生不了一点问题,你在前方安心好好杀敌立功吧!
我再告给你个好消息,想你听了一定高兴。这次咱又分了三亩地,家里的生活你一点也不要挂念,有吃有穿。有了困难民主政府就给咱解决了。母亲身体也很健康,我也很好,都不必挂念。好了,以后再谈吧!
只有打垮反动派老蒋,我们才能团圆过好日子。”
收发念罢,大家都高兴的嘻嘻的笑起来了。都说:“老吴你有这么个好老婆,真是你一辈子的福气,你看人家多进步,说的多么有理。”说罢大家仍裂着嘴笑,开着他的玩笑。
小金成人小心眼可不少。他不相信他老婆这样好,民主政府对军属这样关心。他问老吴:“你老婆上过学没有?”他想如果她没上过学,这信不知谁给她编的哩。
老吴说:“人家上过高小,学问比我还强哩”。他听了这话,又看一看那两大车慰问袋,他相信了。他默默的想了一会说:“解放区的老乡们就是不一样,对八路军就是好,对军属这样关心,往后天天让我吃糠,我也要和蒋介石这小子干到底。让俺家也得到解放。”
老李也说:“把老蒋打垮了我也要把家搬到解放区来住。”


第4版()
专栏:

  赵金银汤阴还旧账
钧策 化波
五月一号那一天,
打下汤阴进城关,
人民军队纪律好,
老百姓的一根汗毛也没人粘。
有许多爱民故事讲不尽,
单说说赵金银把旧账还:
赵金银当的是个司务长,
他就在八四部队第六连。
前年收复汤阴县,
部队驻防城西关。
只说是和平谈判不打紧,
冷不防蒋家军偷偷摸到城门南。
二话不说开炮干,
我们忍让过西山。
赵金银心里干着急,
还有手续没清完。
岳庙街买下青菜八十斤。
拿了蔬菜欠下钱。
从此他心里常盘算,
这笔欠账啥时候还?
好像石头胸前压,
足足压了一两年。
今天打开了汤阴县,
人人喜笑在心间。
赵金银心里更欢喜,
到头又有这一天!
第二天早早进城去,
岳庙街来把旧账还。
赵金银,急忙行,
进了北门向南门,
枪炮俘虏一大堆,
那有心情看分明。
怀中掏出日记本,
本子上面写的清,
照着日记往前访,
一直访到崔家门。
进门就向崔六掌柜喊,
掌柜在屋里吃一惊:
一夜房门关的紧,
一早也没出门庭,
偏偏有人把我喊,
看他像个八路军。
莫不是清查特务和汉奸,
莫不是闯了啥事情?
小心小意开门看,
来人满面笑盈盈,
不等掌柜开口问,
赵金银首先说分明,
他把那欠账事儿讲一遍,
崔掌柜好容易这才记起旧事情。
崔掌柜又惊又喜又稀罕,
八路军一来就把老账还:
“事情过了两年整,
我早就不记在心间,
事情说到也就算,
千万不要给我钱。”
赵司务长忙开言:
“崔六掌柜多包涵:
前年情况来的紧,
不是我故意不给钱。
今天实意要还你,
你若不要我心不安。
欠账压的时间久,
这二年实在叫你受艰难。
前年钱贵粮米贱,
不当给你老价钱。
按前年的米价钱折米,
应该折成十七斤半,
另外再加二斤半,
算作两年红利钱,
这是小米请收下,
人民军欠下人民理应还!”
掌柜收米喜满面,
赵金银还账心畅宽,
心上揭去青石板,
你看他走起路来也轻便。
从此崔六逢人便讲这件事,
赵金银美名到处传。


第4版()
专栏:

“根正根义你们兄弟俩一寄去吧?打垮老蒋再回来。”
·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