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纪念“五四”及文艺节
边区文联 边区文协分会
“五四”运动到今年已经是二十八周年了。而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于三十四年又定“五四”为文艺节,现在也是第三届节日了,正当四月下旬各解放区赢得一连串的胜利,从此转换战局,美蒋已无法挽救他在全国战场的颓势之际,我们来纪念五四及文艺节,特别感到意义重大,感到欣喜和兴奋!
如毛主席所提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现在历史证明了,也只有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力量才能把这个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担子担起来,二十余年如一日,坚苦奋斗,前仆后继,始终高举这一面光荣的大旗走在最前面!以今天的情形来看,我解放区军民一手拿枪与美蒋坚决作战,一面毫不松懈彻底的实行土地改革,前后方一条心,轰轰烈烈地大踏步前进,难道不就是更好的证明么?
五四运动高喊的民主与科学,今天都有了更充实的内容:为人民服务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毛泽东思想。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新文艺运动,到今天,也同样获得明确的方针: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与工农兵结合。
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毛主席曾作这样的估计:“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任何历史时代。”正因此,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特别是到特务头子卖国汉奸蒋介石统治时代,才惟恐不力地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凶残的绞杀与镇压!远如革命文化界先烈李大钊、瞿秋白、胡也频等七作家之牺牲。近如李公朴与闻一多之被难,以及千百万青年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之被禁锢与残害,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留下一页悲壮的血染的历史,使灾难深重的民族丧失了一批最优秀的儿女,遭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流血也阻制不住新文化的前进;十年的围剿却“剿”出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他成了“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雄的旗手!”
不过,因为大部分文化工作者出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对于自己思想意识改造的觉悟程度不够,一方面又遭受到反动统治者残酷的镇压,也确实限制了他们与工农群众的结合。例如革命文艺运动,喊了十多年的大众化也不能得到解决,实际上局限于小资产阶级,造成了革命文艺运动最严重的缺点。
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有其伟大的成绩。但如果到现在还不能解决这个基本问题:与工农结合,为工农兵服务,这运动就不可能再向前推进一步!在毛主席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以后,解放区的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比如就边区来讲,我们的农民作家赵树理同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解放区文艺界大放光彩,提供了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方面。尤其是经过土地改革,广大群众翻身后展开自唱自乐的文艺运动大踏步地走进文艺领域来,带来了一片新气象!而前线战斗中也还有自士兵群众中生长起来的,象李文波营长那样优秀的通讯员……这种种事实,都足以证明与工农兵群众结合后的新文化、新文艺一定有非常烂灿的前途!
但我们现在还更须要时刻警惕,今天文化界及文艺界的同志们,在面向工农兵、与工农兵结合这一点上是否作得很好呢?思想上对这一点又是否完全认识得很清楚呢?不会的,尤其对于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来讲,这原是一个长期改造的过程。
毛主席早在三九年,在五四运动纪念文上就如此严重地指出过:“……知识分子如果不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失败,就是这个原因!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之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并且实行结合工农民众,他们最后分界仅仅是在这一点……”
今天我们来纪念五四及文艺节,回忆过去的历史,特别经过毛主席那样明确指出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教训,返顾今天解放区文化工作的一番新气象,再展望前途,当应如何努力前进呵!
纪念五四,我们要承继五四这伟大光荣的任务,我们要真正作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而奋斗到底!如毛主席对文化工作人员所说的:“到民众中去,变成民众的宣传者与组织者!”
特务头子的蒋介石末日快到了,纪念五四,还应该不要忘记他绞杀文化先烈的这一笔血债,鲁迅先生有句名言:“血债要用同物来偿还!”今天,我们的笔杆是与枪杆结合着的,我们相信蒋介石这笔血债一定能得到清算的!
边区文化界,文艺工作者全体同志们,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罢,为建立人民大众的新文化而努力罢,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第4版()
专栏:

  农村剧团的地方性与农村性
赵树理
最近又一度看了人民剧团与光明剧团的出演,使我想到农村剧团的地方性与农村性。
这两个剧团都是从地方秧歌戏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在晋冀鲁豫太行军区的农村戏剧运动中说来,他们的历史较久(仅次于太南的胜利剧团),经验很丰富,创造性很大。他们都能以自己创造的形式(是秧歌、旧戏和话剧三种成分的混合形式)表演当前的现实内容,因而都很为当地地方政府所器重,为当地群众所欢迎。可是近一年来,他们因故离开了生根的地方,使他们在发展上受到了几点限制:第一、因为有些人不愿离开地方跟着剧团走,分散了一部分人力。第二、已经减弱了人力的剧团又离开了地方,因为语言、歌调和风俗习惯等不为新到地区的观众熟习,就不能发生充分应有的效果。第三、不熟悉新到地区的环境,随时随地搜集材料创作新剧本,不如在本地那样容易。第四、为农民演的戏,不一定合乎非农民观众的口味。因为有这种种限制,使他们的进步赶不上他们自己与观众们双方共同的要求。
从上述的各种限制看来,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研究:农村剧团应不应局限于一定的地方一定的观众?使他们能起作用的圈子放大一点是不是也算一种提高?
从农村戏剧运动上着眼,以先进地区的成绩作为示范来推动落后地区是必要的,所以一个好的农村职业剧团,应尽量扩展其出演地区。按晋冀鲁豫边区说来,太行、太岳两军区的农村戏剧运动开展得相当普遍,使传播封建毒素的纯粹旧戏旧秧歌的市场大大缩小,而河北平原或接近河北平原的地区则仍是旧戏占着正统,到处用满清时代统治阶级所批准的剧本来教育着我们新时代的人民,虽有些有志改造旧剧的同志们在那里多方努力,可是这也是一种社会风气,非少数人力在短时期内所能转移,这就需要有丰富的改造经验和成绩的农村职业剧团逐渐扩展到他们的附近来影响他们。
从戏剧的一般作用上着眼,农村剧团不必把观众局限在“农村”的圈子里,因为我们解放区的部队、机关、大部分驻在农村,而他们自己的剧团也不多,仍然要看农村剧团的戏。但既然是农村剧团,其主要的观众仍是农村人为多,所以在剧本的创作上和演唱技术上,仍应使其适合于农村,只要真正作到好处,也能为非农村的观众(如机关部队人员)所欢迎,军区文工团去年在邯郸演出广场剧,观众在马路上跟来跟去挤得水泄不通,便是一例。
能使演出的地区和观众范围扩大,是剧团本身提高的标志之一,不但是客观的要求,也是农村剧团(尤其是农村职业剧团)主观的愿望。可是这种扩大,仍得根据地方与农村的特点逐渐往大处扩,否则效果不大,本身还要受到损失。如人民剧团与光明剧团原来都生长在山西的襄垣和武乡,后来演得好了,走到河南的武安、涉县,仍到处受到群众的欢迎。可是人民剧团归了后勤部走到人地生疏的新解放区邯郸,就感到诸多不便;光明剧团归了太行行署,机关人员看起来就觉着不很得劲:这便是脱离了地方与农村的基础造成的结果。
现在人民剧团又回了襄垣,预料没有什么问题了,而光明剧团留在太行行署会不会还有问题呢?我以为即使有也不会很大。这剧团在太行行署是归教育处领导的。从领导机构上看来,他主要的任务是在于社会教育方面,在于为所属各地的农村剧团示范,借以开展各地的农村戏剧改革运动,而给本机关及各直属机关人员演戏,仅仅是个附带的任务。光明剧团所演的戏,在太行区除了豫北、冀西、晋中等边沿上几个少数县分,其余的地方都已看得惯了,地方性的限制不大;既然为了给各地的农村剧团示范,农村性也不坏事;虽然给机关人员看来不尽合适,却也不一定完全不合适,况且一年也轮不着看几次,迁就一点也就过去了,请原谅这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至于将来他们会不会把出演地区和观众范围更扩大一些来更完满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呢?那自然会,因为他们日在提高中,其成绩的大小完全看自己的努力和其他方面的帮助。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不论自己努力也好,其他方面帮助也好,忽视了原有的地方性和农村性,便是脱离基础的提高,不会比重新成立个剧团更省力。


第4版()
专栏:

  农村剧团的提高
荒煤
看了人民剧团的戏,又参加了座谈会,学习到不少的东西。单从这个剧团的历史来看,也可以很好的说明:人民的新戏剧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固然,他们的团员本身就是农民,所以他们表现农民占有着非常优越的条件。但如果没有这两点:
一、团结与改造了民间旧艺人,以民间形式(襄垣秧歌地方戏)为基础,吸收了话剧的许多东西。
二、密切与斗争结合,迅速反映现实。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创造一种为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来表现群众的斗争,那么,就不可能从“富乐意”旧戏班子进步到今天的人民剧团,也就不可能成为“农村剧团的旗帜。”回顾一下太行太岳的较好农村剧团,凡是受到群众热烈的爱戴与拥护的,莫不如此!
但尽管是这样,有些农村剧团得到发展以后,却往往会有偏差,甚至走完全相反的道路的。这就是发生了一个所谓“提高”的问题。农村剧团经过一定的发展,必须提高,不仅自己要求提高,群众也要求你提高。但一般村的农村剧团与职业化的农村剧团是应该有区别的。例如,职业化的农村剧团较之一般村农村剧团就提高了许多,这是因为:一、职业化促成演出的经常性。二、一方面为了跑台口非排大本戏不行,这就使得演技与编导方面更加熟练。这是客观上促成他们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般村农村剧团就不应该向职业化农村剧团看齐了。如现在有些村农村剧团以相当可惊的巨款购买布景、服装、幕布,动不动就排演大戏,如血泪仇白毛女等,这其实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的不熟悉,演技的不熟练,人力的不足,都无法产生很好的效果的。反之,倒不如演本村实事,简单朴素,反映迅速,与村工作结合,而获得很大的成功。
再如职业化的农村剧团,如果完全向部队某些文工团看齐,不着重反映本地区现实,而演一般的大戏,其结果也是一种脱离实际,如同我们文工团去向大都市看齐,不着重反映解放区而演一般的大戏,其结果是一样的。这都不能叫作提高。这种所谓“提高”都是脱离了自己的基础的,即不以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为主,也不以反映群众斗争为主。这种提高既不能从群众中来还回到群众中去,又一定不能反转来指导普及,这种提高就完全错了,有时,这种倾向的继续发展,甚至会从单纯的追求旧的演技而沉湎旧戏。现在太行已经发现这样现象:有一些职业化的农村剧团演旧戏比新戏多,演旧戏比新戏起劲(当然一部分是因为迎合观众以及生产赚钱的原因)。最近看到一个材料:(见农村来信其二)涉县向堂铺一个村子就以二十八万元去请一个旧戏教师。详细的情形及原因还不清楚,但发生这种现象无论如何是非常惊人的了。
因此,职业化的农村剧团如果不走向正确的提高的道路,非但对村农村剧团发生很坏的影响,剧团本身也一定产生停滞与落后的危机,就会形成一个新“戏班子”。演戏是以生产为目的,既以生产为目的,有时即难免不迎合观众的趣味,被点戏,被点角;而演员在生活上也就可能恢复些旧毛病了,如有个剧团在黎城演戏三天,索价十余万元,出演时,要往台上送酒菜,抛花生红枣,三天戏下来,共开销三十余万元。这不也是一个可惊的现象么?
所以,今天农村剧团的提高问题,更重要的恐怕是在政治上与思想上的提高罢!(艺术上的提高当然也须要,但没有政治与思想上的提高,艺术上发展就必然受到限制。)也就是要使得原来的好作风,密切与斗争结合,迅速反映现实这个作风更大加发扬,不过要提高创作的思想性,求得表现群众斗争的更深入、更典型、更生动活泼。
如何帮助农村剧团,特别是职业化的农村剧团在政治上、艺术上提高一步,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其中具体问题很多,须要大家来好好研究一下。我觉得象现在有些领导机关首先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生活问题,使他们在一年中间有所休整的时期,加强政治上的教育;这就很好。另外,如果有相当修养的文艺工作者放下包袱参加到他们剧团里去,真正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帮助他们整理与总结一下经验,共同研究与创作,那就更好!我们的农民作家赵树理同志曾一再与我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自己有这个愿望,而且非常热烈地期望有同志能去这样作!
过去我常想:部队上及较高机关的文工团、职业化的农村剧团、以及村农村剧团这三方面之间的工作学习的交流与影响,若能够正确的取得协调和融洽,我想今后边区的戏剧运动当更向前推进一步,而且对于这三方面的剧团也都是提高一步。这种提高也才是有群众基础的。可惜这三个环节到今天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看了人民剧团的戏以后,在座谈会上也听到大家谈到提高的问题,最近又从夏青同志自乡间的来信了解了一些农村剧团的情形,我那种提高的思想就又活跃起来了。
襄垣人民剧团的传统与作风都很好,并且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希望他们回去以后,能真正作到“农村剧团的旗帜”,把自己提高一步,同时把一般农村剧团提高一步。我所谈的这些,其中若还有一两点可供参考,则为愿已足。


第4版()
专栏:

  前方来信
(其一)
……从这几天和张副政委、陈斐琴同志等的谈话,并看了这里出版的一些报章书籍,觉得有些意见值得提给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这些问题。
我们一出门,就感到开展音乐工作在今天是如何迫切的需要。一路上和我们同车的有一班警卫团的战士,一路上他们都要求我们教他们唱歌。我们要他们唱歌,他们唱的不是“老古董”,就是非常不象样的小调,如有一个小调是拿“张生戏莺莺”的调子配上自卫战争内容的。来这里后和副政委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已作了两次号召,但还不能搞起来。他把这问题看得很严重。
…另一方面,我们深深感到前后方文化工作连系的不足。前方的文化工作是相当蓬勃的,有很多收获,有很多的经验,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过去我们对这些都完全是隔膜的。拿前后方发表的反映战斗的作品为例,前方认为好的作品,我们一点也不注意,在后方我们认为好的,在这里又表示非常冷淡(事实上,我们看一篇作品的好坏应该首先看它对实际所起的作用)。这里认为最好的一篇通讯,是卢耀武写的《多余的耽心》,作者是一个旅的连络部长,这作品曾得这里通讯奖金甲等奖,刘师长说它是自卫战争以来最好的一篇通讯,并受到总社(延安)的表扬。
其他这里认为好的作者和作品,有李文波(他是一个营长,工农出身,原宣传员,这里正在出他的作品的小集子。)他已成为干部写稿的典型,他的代表作是《袄袖上的血》等。(平原文艺二期曾转载)三纵九旅教育科长王若的《无比的爱》,还有《黄河里拉大炮》,《一封血泪的信》,《起死回生》(可惜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作品都找到),都是受战士欢迎的好作品。
这里长东西是吃不开的,这里称一千五、两千字的作品就是长东西,两千以上的就是“大地主”了,普遍的作品都是几百字到一千来字,长的东西读的人很少。”
(曾克、葛洛)
(其二)
“……最近前方准备出版一些小册子,歌集与诗已各出一册,歌集我翻了一下,共十三首,第一首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二首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他虽是新的,但还没有旧的吃得开。至于歌,张副政委有这样的意见,秧歌是不适合部队唱的,部队需要雄壮的歌。
音乐工作者非常缺乏,大家需要文艺工作者!”
(胡征)


第4版()
专栏:

  边区文联发起征求前线歌词
为适合前方战士普遍需要,边区文联特发起征求前线歌词,其办法如下:
一内容:凡与前线有关主题,如野战军进行曲,立功运动,军民关系,尊干爱兵,互助等以及参军,拥军优抗,支援前线等均所欢迎。
二、歌词可单独应征。曲谱节奏须雄壮有力,适于齐唱。
三、来稿一经采用,每首歌词先由文联发给稿费一百五十——五百元,曲谱每首二百元——六百元。曲每全首(连词)三百五十元——一千元。发表时稿费仍归作者。在前方流行获得欢迎者,一经前线反映,另发奖金以资鼓励!
另音乐工作者可即日起来信登记,文联收到歌词后当油印写发,以供谱曲。


第4版()
专栏:

  成功在什么地方
——评《李有才板话》的演出
羽嘉
人民剧团这次在某镇演出《李有才板话》,得到全场观众一致的赞扬,甚至有些人看了以后,兴奋地连着谈论好几天,这表明了《李有才板话》演出的成功,对观众感染的深刻。但《李有才板话》演出的成功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是剧本写的好?是导演手法好?还是演员技术高?我想,这都是它成功的一面,最基本的还是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熟悉,真实地体验了农民的情感。这是剧作者、导演、演员在农村生活方面有了深刻学习体验的收获,真正做到了写剧、导演、演技三位一体的集中表现。因而,使观众感到舞台上的人物逼真生动,不是生硬的做作。
李有才的真正老诚,老秦的胆小贪利,小福的纯朴热情,以及阎恒元的奸诈,广聚的凶恶,得贵的仗势欺人,都演得很成功,不论在外形、语气、动作、台风、以及连贯的情感,都非常深刻突出,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向新社会转变时的农村现实,使观众的情感受到强烈的刺激,引起对剧中人的憎恶或同情。这些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人民剧团的同志们多年辛苦努力的成果。倘使今天的一般农村剧团都能在艺术上提高到这样程度,一定会打破一些人对农村剧片面看法,使他们不再认为农村剧没有意思。希望人民剧团的同志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的向前进步,同时,多方面去帮助别人,推动今天的农村戏剧工作。
从《李有才板话》的演出中,证明了农村戏剧运动,并没有停留在粗糙落后的地步,而向前提高了。但是不是说已经很够了呢?不,还应继续向前发展,从对农民主活的熟悉而更进一步地去体验土地改革后农民思想上的进步和情感上的变化。同时更应进一步地去体验农村干部和农民出身的战士的思想情感。因为农村中不仅有农民,也有农民出身的干部和保卫人民翻身果实的战士,若不广泛地去向他们学习,就无法在舞台上表现他们。在这次的演出里,就表现了这个弱点。小元由一个朴素的农民变成一个脱离群众的村干部的过程太简单,情感也不够真实。张工作员的只顾表面工作,不求深入了解群众,也表现得不够明朗。县农会主任老杨的踏实精神,善于接近群众的好作风,善于发现问题的工作方法,应突出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他没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反而吃老秦家专为他借的白面(按理他应争着吃糠窝窝),这就说明剧作者、导演、演员对村干和刚脱离贫苦阶层受恒元利用的小元的性格和情感体验得不够。如果人民剧团的同志们能把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更广泛地扩大到农民出身的干部和小元一类的立场不坚定的农民中去,将会收到更大的成功。


第4版()
专栏:

  农村来信
夏青
(其一)
“………最近也了解了一些职业剧团的问题。他们工作得很有成绩,如上面说的黎明剧团、屯留剧团及其他很多县的剧团,但是据我这半月来所知道的,也有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在某些职业剧团中,旧戏演的多,新戏演的少;旧戏演的起劲,新戏就演的差一些(因此观众看的劲头也就随之差劲了)。一个是花费大,戏价高。据黎城文教科徐科长和我谈,某有名新剧团,在该县某处演戏三天,戏价了要十余万元,吃喝、汽油、化装费、零星化销(包括在演戏中途从台下往台上送上盘酒菜,往台上撒花生、红枣等等)也十余万元,全部约三十万元。据事后他们与村干部研究,这三天唱戏的花费,超过该村全年的负担。真是吓人!某一中等人家,在这三天内连摊派及请亲友看戏,全部花了五千元;如果再算上目前春耕时的宝贵劳动力,就更加惊人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后应更加重视职业剧团的问题,希望能专门派人进行这项研究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艺术上提高一步,是迫切需要的……………。”
(其二)
“………根据现有材料来看,现在职业化的剧团,问题很多。据不久前二分区教育会议的总结材料上看,演旧戏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甚至很多过去禁演的旧戏,在赚钱的诱惑下,也出演了。……在农村方面来说,大请教师之风甚炽,向堂铺曾花了二十八万请了个旧教师。长乐村用二十万请一个旧教师排了一个旧戏《吕蒙正赶灾》,左权、武乡有好些村庄也是如此。在群众方面来说,他们所以爱看旧戏,愿花大价钱写戏,则是与翻身后的大吃大喝有关。这个问题确是值得研究。
在群众文娱活动上,根据十个县的总结材料来看,今年的成绩是惊人的,规模之宏大、雄伟,确非往年可比。可惜只是一时的。而这一运动的光辉成就与正确的政治与组织路线,不能为职业化的剧团所采纳,而互相结合起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两者是背道而驰的,确使人惋惜、焦虑。根据这样一种情况,我初步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过去我们恐怕都没有把春节文娱活动给一个适当的估价,把它明确地作为指导本年度的群众文艺活动的一个起点;而又使得职业化剧团,如何来继承春节中这一切光辉的成就与创造。我想在今后找更多的材料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第4版()
专栏:

  对于歌的意见
任白戈
“……对于歌子问题,仅仅提供一点意见,即内容可以写广一些,除爱国自卫战争以外,如关于土地改革及解放区民主自由之歌颂等均可,前方战士正关心后方家庭生活等等,这类歌子作得好,亦将大大激励他们的热情与斗志,歌曲要雄壮,合乎军人气谄,最好节奏能在部队行进中齐唱。……”


第4版()
专栏:

  冀鲁豫文联开干部会讨论工作方针
四月十日冀鲁豫文联召开全体干部会,讨论编辑方针、剧运方针以及民间艺术、思想领导等问题。会议连开五天经过大家热烈发言统一意见为:(一)“平原文艺”以区、连级以上干部及中学以上程度者为对象。“新地”以区、连级以下干部及中学以下程度为对象,并向着以适合广大工农兵口味的方向努力。“画报”以广大工农兵为对象。此三刊物均以反映边区现实,结合群众为原则。(二)文艺工作团以开展本区农村剧运为方针,根据本区现有的民间艺术加以改造,创造更适合反映本区现实的新形式。京剧班改造的民友剧社,以创造新观点的历史剧本,及排演新观点的历史剧为努力方向;内中评剧组向着排演现实剧方向努力;高调班改造的群众剧社,向着出演现实剧方向努力;各地新生的农村剧团均禁止买旧戏箱穿古装演历史剧,提倡以各种形式出演自己生活现实的戏剧为原则。(三)民间艺术部,以联络并改造广大的农村艺人吹的、唱的、弹的、拉的、画的、刻的等,使之为边区现实服务,前半年以改造洋片为中心,后半年以改造年画为中心。会末并规定大会四个月开一次,有临时急务可随时召集。
(冀鲁豫二十二日电)


第4版()
专栏:

  文艺通讯征稿条例
为更多地了解各地区前方文艺活动及农村秧歌、戏剧、鼓书等群众文艺活动情况,并借以交流经验,取得联系,边区文联特在人民日报四版创刊文艺通讯,暂定半月一期,希各地区文联、宣教部门、文工团、剧团同志多多予以帮助,踊跃赐稿为盼!本刊欢迎下列各种稿件:
一、各种艺术活动之消息报导。
二、农村剧团、秧歌队、鼓书队的组织与工作情况之调查研究。
三、各种艺术活动之点滴经验及创造,如改造旧戏旧艺人等。
四、书报介绍,文艺短评,各项有关文艺活动问题的讨论。
来稿务求注意实际,短小精悍;情况的报导及调查数目字等希力求精确,来稿寄武安冶陶邮局转边区文联编辑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