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安阳一区干部带头推动群众
突击点种中酝酿复仇
【本报安阳讯】一区一面大力支援前线,一面由干部带头推动群众担水种棉,并结合这两种工作,继续开展反奸复仇查田运动。下堡村武委会主任杨有贵担水种棉七亩,村长杨芬春担水种棉数亩,由于他们两个的带头,群众就议论着人家干部还担水点种,这样好事,咱为什么不做。于是全村有二百多个群众跟着干部行动起来,七天内担水种棉五百余亩。此时,领导上立即将干部带头与种棉数目向各外村传播,下庄村干部也学习下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村长农会主任各参加一个拨工小组,推动一百五十多个群众在五天内担水种棉二百五十亩。紧接着全区就有九个村点棉二千二百二十九亩。现已有十三个村正紧张的点种中。此外,有许多村子,白天点种,黑夜反奸清算,果园河西村干部白天和群众相跟去地担水种棉,在做活中,用乱扯的方式启发诉苦,夜间在农会讨论斗争对象的罪状,泉门群众则继续查田,又查出地主隐蔽棉花二千五百斤、粮食一百二十三石、衣服五百余件,牲口十头、骡子两头、羊三十只、口袋五十五条、被子三十一条、毛毡五十五条、大缸五十个。现该村群众,正在白天担水种棉,夜间进行查田分果实。 (县委会)
【本报讯】内邱二区宋村干部号召防旱备荒,担水点棉。组织群众讨论进行办法,这个说井里没水掏井,那个说水桶不够用找个洋桶、茅罐、瓦罐穿上绳也能用。最后决定从十日起,妇女儿童齐动员,组织起来担水点棉,并计划十天完成三百亩,会上群众越开越带劲,最后并提出竞赛要超过任务。第三晌午(一天半)的统计全村男整劳力一百二十四个,半劳力六十四个,女整劳力二十四个,半劳力一百三十六个,辅助劳力五个全部参加了担水点棉运动,共掏井十几个,点花二十四亩。五郭在点棉中,组织了十七组,提出了每组全要种十五亩棉,三天计划完成两顷五十亩,干部分别参加到每个组里起带头作用。小校儿童在这三天内,全部参加点棉运动,提出尽先给军属点花。全村具体计划,具体分工,青壮年担水,老年刨坑,儿童下种,到三天各组总结了一下,完成了三百一十四亩,超过计划六十四亩。又讨论提出口号:“天不下雨咱们尽管种,坑里多浇水、保证能种成!”康难看组提出:“我们不但点种棉花,天如再不下雨,我组再担水点种高粱二十亩。”群众每天黎明即打钟起床,往地里走,已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点棉运动,大家情绪很高。 (内邱小报)
第2版()
专栏:
侯庄棉苗全部出土
匠礼全村雨后抢种三千亩秋地齐露苗
【本报太岳十九日电】高平侯庄群众于一日下了二指半小雨后,迅速突击抢种。妇女孔小娥等四十二人也踊跃参加互助,拉耧、踩籽劲头很大,贵发女人虽是小脚亦不甘落后,穿上男人鞋子,用脚尖圪挑着大鞋往前走,三天内抢种谷子二千一百零四亩,芝麻一百零四亩,高粱七十四亩,棉花、大麻因担水点种,苗子早已全部出土,碧绿可爱。
【本报太岳十九日电】阳城匠礼村重整互助,全村男女总动员突击抢种。五月一日落雨后,村干部配合互助大队召集群众大会,动员突击下种,会中一致决议,全体妇女一律停止纺织下地做活,煤窑工人及小学生停工、停课三日,参加农业生产。改变过去之组织形式,大组分为小组,按活随时集中分散,不浪费人力和时间。先耕军、干、烈属及参战民夫的地,然后才耕自己的。从三日开始,全村所属三个自然村庄四十三个互助组,男女全半劳力七百五十三人,牲畜一百卅九犋全部涌向田间。各个组内男女老少皆有精细分工,男人摇耧,女人牵牲口、儿童踩籽。南井沟小组部分妇女亦能掌耧下种,所以完成得最早,并以十犋牲口帮助王坪等小组,军属与参战民夫家亦争相劳动,杨小定是军属,不仅自己不受优待,还去优待烈属。原喜合参战去了,他女人自报奋勇互助,种上自己的全部土地,影响其他妇女互相竞赛,全村儿童除踩谷外,并配合三民高学生,三天将军、干、烈属及参战民夫麦地九百四十亩锄完。至八日全村三千五百零九亩土地即全部下种。现在遍地谷苗露土,尤其是军属及参战民夫的庄稼最好。群众个个兴高彩烈的写信告慰前方参战人员,并派代表带慰问信九十余封与慰劳金六千元赴前方慰问他们,告诉他们说:“庄稼已经种好了”,参战农民在全村鼓舞下,亦写回信说:“后方的生产由你们干,前方的任务我们一定完成”。
第2版()
专栏:
县长带头点种
肥乡村村嫌水桶少
【本报肥乡讯】本县群众见久旱不雨恐失农时,随纷纷担水点种棉花,政府亦发动党政民武分头下乡领导帮助,张县长等到郭家堡等村给群众浇水担水,群众见县长及干部们还给自己做活,情绪更加提高,各村街上没有闲人,遍地人都在忙碌着,不是车响亮着浇地,便是农民们汗流夹背的担水阴坑。挖坑的挖坑,埋坑的埋坑。男孩有的赤着身子用瓢淘水阴坑,女孩提着篮子点花籽,小学生们成群结队点种他们的校田,并集体帮助军属种。到处听说没有水桶使,到处听说井水干了,全县已经形成点种高潮。 (德符)
【本报临城讯】本村群众听到县委号召生产后,正值天旱不雨,他们都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立即突击点种棉花,并尽先给军属点种。三区薛冢庄(新区)薛文志说:“过去是靠天吃饭穿衣,现在就靠群众力量只要干就沾。”他和干部薛立花等四人先给军属种花五亩后才种自己的。城东关干部全体出动给军属点种。二区黑城干部带头,两天半给军属点花八十多亩,一高师生于一天两早晨完成自己种花十五亩任务后,又帮助军属群众点种。县府亦全体担水植棉。岗西、北驾回二村百分之九十的人参加点种棉花,他们组织起十四个换工组创造以瓮装水、用车往地拉的办法点种三百余亩。五区孟家庄(老区)两天完成九十五亩,石家兰牛小三说:“共产党号召大生产,生产下还不是为自己。”他每次担满两桶水还觉得不沾,又用手多提一桶。在他的影响下,六十多岁的老军属宋老岗也参加点花。现全县不论新老区都进入突击担水点棉的高潮,仅据岗西、北驾回、孟家庄等十个村的不完全统计,从七日至十日三天内点棉一千五百余亩,现全县正在为完成点种两万亩棉花而奋斗。
(纯一)
第2版()
专栏:
壶关各机关纺花二百斤
【本报壶关讯】壶关各机关团体响应中央局艰苦奋斗迎接光明号召以来,除自动节约外,每个同志都积极参加生产,县府通讯班段连成同志已纺花七千多,公安局在高局长亲自动手影响下,三十三人已纺线六十余斤,各机关现已有八十人成了纺花熟手。县委侯中南同志纺的洋线,每两可卖百余元,现已纺花二百余斤。在此影响下,城关商人已有十四个学会了纺花。(如龙)
第2版()
专栏:
元朝等县农民日夜挖河防灾
【本报冀南十九日电】元朝宁南等县积极兴修水利,防旱防灾。元朝三万翻身农民于四月突击挖浚马颊河,使七千亩泽国变成良田,可增产三十六万斤粮食。农民们自动掀起竞赛热潮,元朝张庄群众夜间挖河,张鲁荣誉军人争先立功。景县范庄小学学生每夜披星戴月进行突击。每个小学生每天挖掘两万斤土,使工程提早完成。宁南北沙河两岸的二万三千挖河农民,并节约小米八万一千二百斤。人民歌颂运河说:“这真是万古千秋的功劳。”
第2版()
专栏:
潞城县委会紧急号召
防旱备荒!
【本报讯】潞城县委会向全县发出紧急防旱点种备荒号召称:天旱不雨,造成春旱,更加春风刮地皮一天干一指,春天不种籽,秋后饿个死,说不好媳妇一辈光,种不好籽一年光;回想我们四三年向旱灾作斗争的经验,人定胜天,乘着现在还有些垧土,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大变工大互助,突击下种向春旱作斗争。靠近漳河沿岸的村庄,把水渠修理好,精确计算,白天黑夜浇地,务求不浪费一点水。四区故漳一带应大力互助,把水车按起来,轮流浇地;五区有些地区比较下湿,也应抓紧时间突击下种,其他旱地应担水点种,特别是棉花更不容缓。各学校要将大儿童放假回家下种,各商号要除留下营业的人都动员回家下种,各机关团体尽量组织人、畜力帮助群众突击下种,各种人都要抓紧季节,在下种时要突击竞赛立功,克服等待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要实行节约备荒,克服浪费、大吃大喝的思想。(潞城小报)
第2版()
专栏:
浮山抽派百余干部
到新区领导翻身
【本报太岳十九日电】浮山县农会抽调老区干部及三民高学生一百三十五人,组织翻身突击队,赴一、三两新区领导土地改革。本月五日临行前集会讨论新收复区政策的执行问题,确定方针是先打破群众顾虑,提高斗志,控诉蒋阎军罪行,找出封建祸根,总清算齐翻身。最后大家并约法三章为民立功:(一)坚持岗位,积极工作,处处为群众打算。(二)时时向群众学习,掌握政策,发扬创造。(三)艰苦朴素,不购买群众斗争果实。
第2版()
专栏:
昆吾群运继续推进清查地主隐蔽财物
【本报冀鲁豫十九日电】昆吾县提出进一步开展清查运动后,各区纷纷召开大规模的农民大会,动员组织半个月,即进入高潮,农民与地主揭破了脸,查出大批物资。三区西北小区群众,联合起来对刘砦、粱庄等村大地主进行突然清查,从一块棉花地里刨出十几石粮食,从粪堆里查出很多包袱。全区共计清查出七百零三石粮食,五百余件衣服。在群情高涨的时候,又提出清查自己的口号,郭庄女干部李玉峰,自报了她家存藏地主的一个大包袱,紧接着各户又查出很多东西。农民在斗争中提高了觉悟,进一步认清了地主的阴险狡猾,史家楼从未斗过的隐蔽地主王清贤也斗了。七区习城砦群众,查出了地主陈凤亭用一石粮食收买村干任小法的阴谋,把这事揭出后,不只任小法变了,其他人也醒过来,报出存地主粮食十一石,包袱十二个,反过来又进行了对地主的斗争。这时,群众迫切要求成立武装,保卫果实。三区史家楼史明光说:“要想报仇,非有枪杆子不中。”随着即有牧文方等十二青年参加,五六天内全区发展民兵达千人以上,并建立了小区联防的领导。从这次复查运动中,普遍建立了各种组织,特别树立了贫农骨干,广泛建立了妇女组织;七区千余妇女斗争了地主女恶霸,二区东南小区成立了妇女翻身委员会,分班到白板村开展工作,四区两万多人的农民大会上,妇女即占一半,现清查运动正在继续深入中。
第2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战争服务
豫北前线参战医生日夜随队防疫治病
【本报豫北前线讯】太行分社记者报导:活跃在豫北前线为战争服务的各县参战医生五十余,从战争以来便日夜不息的在积极支援前线,他们随着各民兵团、担架队、运输队在紧张的行军途中,前后往来治疗,惟恐因疾病增多而影响参战,“全力为战争服务”,已变为大家一致的行动。各队医生在进入战地时,多普遍向队员进行了救急和卫生防疫的教育,武、涉、平等县并在各队进行卫生检查。平顺六大队的医生集会研究防疫后,给大队全体每人吃了一付防疫药,他们的口号是“未病先治”“紧病紧医生,治病如打仗。”队员们如有病他们照料上亲如弟兄,吃药喂水不离身旁,每夜当病号睡好后,自己才去休息。涉县二支队医生申智仲、李永太他俩已连续参战三次,每次参战他都首先报到。翻了身的申智仲此次听说参战刨老根,他便从自己家内拿了一万元买了药品到前方来,先后由他手看好的轻重病号已有百余人。李永太并治好彩号六人。他们的活动除主要在后方外,担架到那里他们亦到那里,前线战地都有他们活动的足迹,同时在集体诊断中技术也大有提高。在民爱民运动开展后,医生为新区群众看病的事实更增多,豫北新区群众普遍传诵着“新世道来了,新医生见病就给治,不请又不送。”特别使许多老乡感动而称赞的是:看病不要钱。林县破路团医生郭发生、傅万春他们在淇县柳河村先后看好了十多个病人,吃药照料分文未取。申智仲、李永太先后在安阳前柳江、王佑等村看病时,邻村许多老乡骑着毛驴找到队上来,郑树春小女有个骨疔疮很久治不好,以前请医生,医生非要一石米不行,疮已经久未愈,当申医生给他治好后,他便感激的到处宣传:“八路军里有活神仙,穷人也能看病了。”太行三分区一团医生张耀忠,他在柏落村给一个军属看好病后,那军属便连忙给他男人写信,叫他在前边多杀几个顽固头,报答下八路医生的恩。”(程光)
第2版()
专栏:
钱部长创石膏绷带疗法骨折残废减至百分之十
【本报豫北前线讯】太行分社记者报导:野战医院钱部长经过几个月的苦心试验和研究,创用石膏绷带新疗法,解决了医疗上最复杂和困难的骨折伤,使战争中最多的骨折伤得以迅速治愈,残废数由以前的百分之五十减少到百分之十以下,实为人民解放军医疗上一重大贡献。本月六日,记者随太行慰问团到达野战医院时,钱部长正在带病检查第二批治疗中的骨折伤员。据钱部长谈:应用石膏绷带,是减少骨折残废的唯一办法,此次在豫北前线是试用中的第二次。过去是用铁夹和木板等来使骨伤固定,但只能达到相对固定效率,凡骨折伤在廿四小时内抬到医院后,将骨伤对正,三日至五日后,上石膏绷带,使骨折伤求得绝对固定后,骨折端处便可由充血(血肿期),形成假骨,渐而化骨以至痊愈。石膏绷带制法是将作好的石膏粉装在一个盒内,在盒下部横剪一个板缝,以现成的绷带由孔中拉过,布上自可容有了石膏粉,然后卷起在温水中浸过至气泡冒完时拿出,以两手握绷带之两端,将多余水分挤出,依骨伤部分和位置,将绷带缠上数层。为加强支持力量及节省绷带,可用柳条架缠起来,外面再涂以石膏糊。有传染可疑或脓汁多的伤口可用开窗绷带,这个疗法最大好处:一、减少病人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可使骨不动伤,求得绝对固定,因碎骨而产生的副伤亦可减少,并可达到适合新骨生长的要求。二、节省人力手续简便:以前骨折伤检查或换药时得几个人抬,现上好后即无麻烦。三、很经济,我们有的是石膏原料。不论从医疗及经济条件和效果上都是好的。接着钱部长讲:这个骨折伤疗法是我们医疗工作上的新发展,对前方士气鼓舞很大,方法虽简便,但却更需要每个医务人员高度发挥全心全力为伤员服务负责的精神;在上上石膏绷带后(特别在后一周内),要时时细心观察,看位置是否太紧,紧则血达不到(血液循环障碍)或松(松达不到固定效果),不合适时要重上绳,不能有丝毫马处。治疗后期新骨形成后,可活动活动。初期如骨缩短到五生的外,却可应用牵引使其整复,保证新骨减少缺陷。最后,钱部长讲:这个新疗法,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行,最好是以短期训练班方式让医务人员来实习应用。现钱部长正在继续研究特殊创伤(如耳、目、口、脊骨伤等)的治疗,如获成功,则新疗法便达到较完美的境地。 (程光)
第2版()
专栏:
继续贯彻大胆放手发动方针
把生产运动推向高潮
太行三专署
一月来由于各县在大胆放手发动的方针下,从县到村,从积极层、落后层到全体农民,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思想发动。受损失的中农得到补偿以及政策的宣传教育,农民的发家顾虑与怀疑,已初步得到解决。加以农事季节迫近,急待下种,农民在发家要求(特别是翻身户)上虽有些障碍,但想发家是基本的,不是根本不生产,尤其是当大部分群众行动起来的时候,也正与“要发一齐发”的思想相符合,在新翻身农民中即使对发家稍有怀疑,但同时对上级号召却依然热烈响应。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农民都自觉与不自觉的参加和被卷入运动,打开了生产的第一关,顺利的开展了全面的春耕互助下种运动。但这个运动还只是开始,均未形成一个热火朝天的高潮;因此不能有任何满足,仍须继续贯彻大胆放手发动方针,用全力去教育和组织群众,把运动造成一个热火朝天的高潮。
目前却有部分同志单从运动的开展或群众口头上说:“不怕了”,“想通啦”。认为彻底解决了思想问题,一切都好搞了,这便是为现象所迷。实际上农民这种顾虑,虽然不是本质思想,却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绝不是一下可以能解决彻底。目前有部分人把这些思想顾虑隐蔽起来,在前些时普遍流传不敢发家的空气,也不多存在了,这是最容易引起干部错觉和自满的客观因素,还应警惕。
农民思想上既隐蔽着还有顾虑怀疑(虽然是部分的不像以前那样普遍严重),那末对今后实现耕三余一,争取户户有余粮,依然是个大障碍。如长治北董有几户前几天就说可不怕斗争啦,想买牲口就是没钱,但最近该村贷款十八万元(农业)他却不要了。壶关晋庄村一个翻身户多分了半亩地(全村平均数)就不高兴了,这是一个证明。
因此在干部思想上必须明确认识群众思想上还有不敢发家的顾虑潜伏着,必须在生产运动中贯彻放手发动、消灭耕三余一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发动基本对象是老中农,在方法上就不能完全照旧的做法(大会动员),主要方法首先应该以培养贫苦出身的新翻身户,以英雄新富农自己积极的发家行动影响全部农民。其次是依靠互助组,从订计划、生产情绪、生活表现,各方面看他是否真敢大胆发家,计划的积极与否,生产劲头的大小,生活的奢俭,都会具体说明一个人发家思想到底是打通了没有。如表现不大胆,就须从教育中推动其积极经营发家。领导上的深入政策宣传,表扬新富农也有一定的作用。
运动开始我们已打开了思想障碍的大门,造成了群众性的春耕运动,今后仍是更艰苦的发动过程,打通思想要贯彻全年与每个发家行动上(不是孤立做)。如果不明确这一点,不坚持这一点,普遍达到耕三余一的方针,结果必然只是一个空口号;同时在这方面,还需要各地创造更多的经验。
第2版()
专栏:潞城
抓紧积极面推动生产
潞城五区从四月中旬动员大生产,经过一个月的摸索,群众生产情绪逐渐高涨起来。在摸索的过程中,发现区干部对今年翻身后群众生产情绪有着两种认识,因而产生两种做法,得到两种结果。这次区干部会上清算了发动生产中的两条路线。
崔宽心同志检讨说:去年春天,我在村工作时,是解决了割韭菜思想再组织互助。今年到西天贡工作,一去就问永盛(政治主任)“谁家是割韭菜思想?”永盛说:“今年没要紧,”我就批评永盛说他工作不深入,让派饭的给我往中农家派,派了几天还找不见割韭菜思想,我认为群众不说老实话,又觉得自己没出息,连个割韭菜思想都找不到,以后把区上提的八个口号在大会上动员几次,叫大家“翻身再翻身、发家再发家”,“劳动创造好时光”,群众生产情绪一天比一天高。生产搞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怎样搞起来的。有个群众说他扁担开了花,担卖柿子换了个老牛。我不表扬积极发家的,光抓消极面,脱离了干部也脱离了群众,工作吃了亏。
陈保富同志检讨说:联合办公室让我了解群众生产情绪,我就抓了一个思想多的村,斗争中斗了中农的村。我去的时候,中农已经补偿了,调查好几天,调查不出割韭菜思想,心想群众不说老实话,就转移到李村调查,发现了几户割韭菜思想,心里非常高兴,心想“我可找到你了”。这一段在李村沟工作,发现金顺赊饭铺四千元,就在大会提出享乐思想,群众说:“一块羊肉满锅腥汤”,我越批评,群众越不满意。以后广播电台表扬了金顺驾辕和妇女拉车拉粪,金顺情绪非常高,妇女情绪也非常高,大家动起来了。梁马斗说:“你别看参战走了四十多个全劳力,妇女儿童干起来,比他们在家也不弱”。前天我在街上走,看见许多家都锁了门,妇女们推车拉粪搓粪干的一股劲,这才懂得应当抓住积极面。
每个同志都作了检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工作中也曾抓住积极面,才把运动搞起来,不过当时认识不明确。张庄介绍了开展干群生产立功的经过。高家庄介绍了广播电台表扬积极分子起的作用,使大家在认识上明确起来。
领导上根据大家意见总结了一下:
两种认识:一、翻身运动后,割韭菜思想和不敢发财思想是群众生产中主要思想。二、翻身运动后,生产发家是群众基本要求,割韭菜思想和不敢发财思想是少数人,个别人的思想。
两种做法:在掌握思想上:一、抓消极思想,找割韭菜不敢发财思想,找不见就批评干部,埋怨群众,觉得自己没本事。二、掌握积极的思想因素,提出动人的宣传鼓动口号:“发家再发家、翻身再翻身”,“劳动创造好时光”,“步步登高,扁担开花”,“榆钱青,整顿互助起五更;榆钱黄,男女老少种谷忙”。
在掌握积极分子上:一、找到割韭菜思想,就“扣思想”,企图打通几个,把他培养成积极分子,实际上是在落后分子中挑积极分子,是在麻杆里挑枪杆,蹶子里选将军;真正的生产和翻身运动的积极分子,因为没有割韭菜思想,就被认为不老实,打官腔,扔到一边。二、号召翻身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变成生产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号召功上加功,开展生产立功运动,表扬新涌现的步步登高和扁担开花的积极分子,这样做已经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依靠这些人,去串通发动少数有割韭菜思想和不敢发家思想的人。
作风上:一、批评多,行政命令多。二、鼓励多,表扬多,广播电台、大众黑板活跃。
两种结果:一、束缚着群众生产情绪,脱离干部和群众费力搞不好。二、运动迅速开展,群众干部情绪高涨,工作顺利进行。
(廷贤、绍全、新芳、柳村)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生产经验
潞城四区土地改革运动后,农民生产情绪高涨,但在土地改革中执行政策上多少有些偏差,所以也引起了极少数人的复杂思想,由于这种情况,便产生了两种观点,两种作法,两种结果。
第一种观点和作法是:正确的估计了土地改革的成绩,抓住了群众生产积极要求发家致富的一面,克服土地改革运动中遗留的一些思想问题,把群众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积极性转到生产中来,这便是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中的一种作法。但如何提高群众这种热情呢?具体经验是:(一)普遍而深入的开展生产宣传鼓动工作,提出成为农民行动纲领的口号:毛主席领导咱们翻了身,又领导咱们生产发家。农民没有地受穷又受气。耕者有其田,翻身万万年。万物本是土中生,地是农民活命根。过好时光靠劳动,拔了穷根栽富根,劳动发家最光荣。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要想翻透身,组织起来刨地根。说不好媳妇是一辈,种不好庄稼是一季。春天不下籽,秋后气个死。干部起带头,生产不发愁。种地是根本,地是聚宝盆等具体而适合农民的口号。这些口号,说明了开展大生产运动必须向土地作斗争,来启发农民劳动生产发家的积极要求,克服了新区翻身后自满思想,及老区的耕三余一不成问题思想。并且克服了等吃斗争果实不劳动,以及怕斗争不敢发财思想。(二)开展魏之胜、刘聚宝运动,发扬新英雄主义。在开展魏之胜运动当中口号是:劳动英雄魏之胜,生产显才能,农副业结合又分工,合作社里组织了各种人,今年生产要搞好,开展魏之胜大运动。开展刘聚宝运动的口号是:技术能手刘聚宝,各种庄稼种的好,长的好来打的多,技术研究作用高。人人都要学习他,争取能手显英豪。由此普遍开展了新英雄主义的竞赛,掀起了生产大浪潮,发扬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运用广播台、大众黑板,表扬英雄模范,掀起生产热潮。(四)自上而下的贯彻今年生产方向的教育,以农业为主,结合副业,贯彻全年全面全力的生产运动,要求家家户户不留一户的达到耕三余一,家家户户有余粮。动员群众明确方向的经验是:一、回忆灾荒年饿死人的痛苦与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启发群众年年有余粮的思想。二、精确计算家当,订按家计划,启发群众以农副业结合的生产方向。(五)解决新区翻身农民自满思想的经验是:号召翻身再翻身,土地改革打垮了封建揭了农民身上的石板,打开了发展生产的道路,不等于完全翻了身,彻底翻身还必须好好搞生产。(六)解决不敢发家思想经验是:发现典型人物、典型思想来讨论分析。如黄研北街解决魏根喜的思想,具体说明道理,解除他的思想怀疑。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具体的补偿被损害的中农利益,使他看到已斗的又补偿起来,就不怕了。而主要的是以农民的积极性来克服他的消极性,这样也容易发现与掌握积极分子,以积极分子的力量来克服落后分子的思想。(七)在群众热情的基础上,明确今年的生产方向,号召组织起来,这种组织起来,是要群众自动自觉自愿的组织起来,才容易巩固。
另一种观点和作法,是把个别看成全面,把特殊看成一般,抓住了个别人的消极不敢发财思想,而忽视了广大群众积极生产要求的一面。因此他的作法是首先就去发现遗留问题,解决遗留问题。正因他的看法作法不同,抓住的问题也是消极的一面,其结果是邪气压倒正气,发现不了积极分子,问题解决不了,产生这种作风的原因,是旧作风老一套,背上经验主义的包袱,所以在今年的生产运动中,正确的估计群众的生产热情,批判接受过去的经验,放掉经验主义的包袱,大胆放手的发动群众尽量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这是开展今年生产的主要关键。
(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