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典范
朱总司令生活散记
林间
这里所记的,都是由和朱德将军相处很久的先前的卫士潘开文同志和李树槐同志口叙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朱德同志除了肩负着领导中国解放区的数百万人民军队的训练和作战外,留给他的生活的游息是很少的。他在日常生活上,为我们竖立了艰苦的典范。他的私生活是那样的平凡和简朴,除了每天繁忙的批阅电报、公文和出席会议担负在肩上外,他过着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他保持着一定的习惯,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通常是到户外去散步一会儿,然后就一直留在他的办公室里,让每天足足够看上六七小时的一小捆公文忙着。依照规定的时间吃饭,在前方时是和每一个战士用同等的膳食,小米饭加上一些炒煮后的萝卜或洋芋菜;在延安自然要好些,他和他的警卫员们在总部门前开辟了一亩多地,几乎能够从光华农场弄到的品种都弄来了,这样一小块菜地栽培了四十多种品种。他和警卫员一同劳作,他们掏地,他就点籽;他们浇水,他就用镐拨水沟,在这样的农事劳作中,他向大家经常讲到四川作务庄稼的方法,因为他生长在农家,知道而且做过。这样,公家不曾供给过他的厨房的蔬菜。为了防止浪费,他领导着组织了一个经济委员会,厨师、管理员、卫士长全参加了,每月的结账他亲自过目后,就召集大家研究出节省的办法。总司令经常到厨房内去察看,在这所小厨房内备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罐子,他指导厨师如何将新鲜的蔬菜制成泡菜。
他在延安总部有三孔窑洞,简单的分做卧室、会客和办公用。会客室起初只放着一张小桌子和几个小凳子,一九四一年的大生产运动后,方添置了沙发。就在这布置简朴的会客室里,他接见中外记者和来宾。每逢星期天总会有一群和他相处过的干部来这里玩,这样就免不掉要总司令招待了;但是,所有熟悉了的人都知道总司令是简朴的,他不愿加重公家的负担,只令他的厨师多加几盘青菜,反正吃饱就很好了。有些干部在筵席上都各自谈到自己对于吃的嗜好,但是等他们问到总司令喜欢吃什么时,总司令说:“我什么都能吃。”自然,更确切一些说,他是主张少吃肉而多用些青菜,因为肉吃多了于营养无益,在现在也费钱。他似乎喜欢吃泡菜、辣椒和腊肉。
抗战初期在前方时,他很喜欢同战士们打蓝球和排球,他的警卫员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会这些,他们叫他“青年领袖”。在延安最近这几年,球场上就很少看见总司令了。他的唯一娱乐是跳舞、下棋和玩扑克牌。在出席公共宴会时,他也听平剧和音乐。他的精神十分健壮,我在晚会上从来没有看到他合过眼或是显出困倦而侧在沙发上。在他倡导军队屯垦政策后,他一年有两次出巡:春天,他在南泥湾去察看军队的开荒,秋天则是去观赏他们的收获,他常常到农民家里去,观察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一个叫唐老汉的四川农民和总司令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此后,他将他的牛借给军队耕地,总司令一到南泥湾他就来看他。此外,他常常到工厂里去参观。近年来他很嗜好打猎,这种运动大半在清晨和傍晚举行,每礼拜最多两次。他打猎时起初所骑的是一匹枣红马,一九四四年中外记者参观团来延,他将他送给一位记者去骑用。以后他骑的是从晋察冀战斗中俘获的一个日本联队长的大洋马,但是,在进行大生产运动时,他将它送给运输员去拉大车。
他的穿着很随便,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夏季是一套灰布军服,冬季棉衣外不过加了一件皮大衣,在送行克利浦斯夫人到机场时,他的足上登了一双“毡窝”,这都是道地的陕北出产。
他是不吸烟的,但从前并不如此。大生产运动时提倡节约,他的坚毅使他将它戒掉。
近年来,总司令跟前的警卫员已换过将近二百名,当这些同志们调赴工作或是学习的时候,差不多每个人他都要亲自对他们安排一番,他谆谆的嘱咐他们,甚至于讲到他们的结婚问题。他主张谈恋爱择对象,不要追求形式,要选择一个真正能够劳动和工作的,否则,对自己是个累赘。


第4版()
专栏:

  记石寸金
穆之
题着“劳动光荣”四个字的门匾,使记者在黎城霍家窑立即找到了太行区头等劳动英雄石寸金的住宅,一个小四合院,南房已被敌寇烧毁,北房的柱子上绕满了以多产著名的金皇后玉茭,金黄色的穗子和对面污黑的颓垣,造成了幸福与灾难的强烈对照。
石寸金今年五十四岁,个儿不高,红润润的脸,一种自然的洁净与醇厚的朴质异常吸引着我。
围着融融的炉火,他和我谈着他的生平。
共产党八路军的到来,像一条红线把他的一生划成两半。
在四十六岁以前,他曾整整当了三十四年雇工,最后的结局是从祖宗坟地到日用饭碗都被债主劫夺一空,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抵押给债主当长工还债。
四十六岁的时候(二十八年),民主政府宣布了开荒自由,这些荒地原来都被地主霸占着。他先后开了十几亩荒,从此开始了他的新的生活。卅二年在减租减息中,他清理了所有旧债,收回了押给债主的土地。经过三十三年互助生产,他的生活就变得富裕起来,这年他曾以模范的劳动事迹被选为太行区二等劳动英雄。前年,在查减中,他最后收回了地主隐藏他的三十几张文契和借据,并买下了承典地主的十二亩土地,去年他达到了耕一余二。
现在他有三十几亩地,喂三头牛、二头驴,雇着一个工人,已成为劳动发家的新富农。
“从前地主剥削得我好苦,”他说,“他们还骂我死皮不要脸呢!”
融融的炉火照红着他的脸,这个脸现在显得如此安祥与恬静,我想起了整个太行区农民的命运,也想着整个中国农民的命运。
石寸金对我讲他第一次耕种自己的土地。
“我一辈子没有种过自己的地,一下种上自己的地,你想……”他不知怎样说才好。
白天他就借了一把锋利的宽镢,准备第二天清早上地。晚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天总是不明。后来他突然站起来扛上镢出去了,他以为天明了。出去一看,月亮还正高。趁着月光他就在坡上刨起来,天明村里的人去看他时,他已开了六七分荒地,平常一个人一天也不过开四五分。村里人告诉他,在半夜里只听得坡上乱响,都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现在还在周围各村流传着。
石寸金和我去王村找一些材料,他指着沟里成片的好地对我说:“那些原来都是地主的,现在已变成了穷人的。”在一块地旁边,他忽然站住说:“这一片是我的。”
我看到他的眼睛在怎样闪耀着喜悦的光彩啊!
“地是根本,”他兴奋的说:“有了它就能发家,没有它,永无它不能翻身!”
我仔细翻阅他的一部发家史,那恰恰也是他获得土地的一部历史,从开荒、减租灭息到查减,他一步步获得土地,他也就一步步富裕起来。
他向我赞叹着新解放区的人民,现在实行耕者有其田,他们一下就得到了土地,而他却是在五六年中间慢慢才获得的。
“他们比我发展还要快得多呢!”他羡叹着。
在谈到他的耕一余二时,他显得更加兴奋了。
“要不是政府号召发展副业,”他说,“不要说耕一余二,耕三余一也勉强。”
他告诉我去年如何组织了运输队,妇女纺织,……仅运输他就赚了六十石粗粮(二十斤斗),他全部副业收入是九十四石多,比前年增加约八十石。他去年的总收入是一百五十八石。
使他能抽出大部分劳力搞副业生产的原因,他归功于全村组织起来,订立了全年生产计划,对每季的活也都作了精确计算,大家紧张的竞赛,这使他免去浪费很多劳力。
他告诉我另一个使他收入增加的原因是农产量的提高。去年政府农林局叫他去学习了半个多月,回来后他又细心研究,农作技术大大提高。去年他的农业收入是六千四石多,比前年要增加约二十石。
但他最高兴的恐怕还是他的模范家庭。他去年在家里实行了民主管理,他告诉我怎样在家庭会议上检讨了过去专制的错误,怎样以民主方式确定了各人的职务(他负责种地,他媳妇管家务,他兄弟负责运输,兄弟媳妇负责纺织。)怎样定了奖励制度,又怎样自动给工人增加了工资,并以各种方法照顾工人的生活……
“去年我也没有想到能闹耕一余二,我原来的计划是耕二余一。”他纵声的笑着。
他向我详细的谈着,但我在想着别的一些事情。我想,一个农民今天能计划与计算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懂得了试验与研究,我想,民主施行到一个家庭里。……我也想,一个政府对人民的生产比对征收还要关心。


第4版()
专栏:

  四姐妹拜寿
·韩塞 何迟 胡可合作·
甲:我说我就说!(唱《北风紧》调)
丁:感情:你男人是个炊事员!哼!你就忘不了个做饭!
甲:你个死丫头!就会耍嘴皮子!
老:大丫头的办法好,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可打不了胜仗!
甲:爹!我喝酒吧?(欲饮)
乙:(阻之)大姐你别忙!我还有支援前方的好办法呢!
老:你等会喝!先听你妹妹说!
乙:(唱《北风紧》调)种棉花,纺棉纱,
织成白布又染了它,
做军装又把鞋底子纳,
密密的针线赛芝麻;
同志们,爬山过水,
咱们后方为了他。
军装里塞上一封信,
叫他勇敢把敌杀。
丁:他!他!你就忘不了他!哼!
乙:哟!谁呀?
丁:你的那个张连长呗!
乙:死丫头!我说的不是他!我说的是穿衣裳的他呀!
丁:哈哈!张连长不穿衣裳?光着屁股打仗呀?
乙:(气状)就光着屁股,……不!不!我说的是穿我做的那件衣裳的他呀!你个死丫头!
老:算啦!算啦!碰上谁是谁!碰上张三就是张三,碰上李四就是李四!
乙:(打老)爹!爹!你帮着她说,不行!我得喝酒!(欲饮)
丙:(阻之)你先慢着!哼!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哩!
老:对!对!大丫头叫前方吃得好,二丫头叫前方穿的好,三丫头是怎么个支援法呢?
丙:(唱《北风紧》调)
军队来,誊上房,
我给同志洗衣裳,
冬天给同志烧暖炕,
热天烧上锅绿豆汤;
同志们,来来往往,
要粮要草俺帮忙,
同志们住在俺村里,
就像回到自己家乡。
老:好!好!三丫头的办法不赖,叫军队住的好,办法是强!
丁:哼!办法好,办法强,有一个人儿扛机枪!
丙:你是个棘藜刺!你是个刺儿王!你又好来你又强!(追之)你个小死丫头子!
老:算了!算了!都好!爹不好!
丙:那该我喝酒啦!(欲饮)
丁:(阻之)哟!你先慢着!顶好的办法还在后头哪!
老:那四丫头你也来一段吧!
丁:你们听着!(唱《北风紧》调)
左手一篮大鸡蛋,
右手一袋细白面,
羊肚子手巾头上拴,
高高兴兴上前线;
向同志,问声好,
再给伤员喂茶饭,
同志们吃了慰劳品,
管叫蒋介石早完蛋。
老:好好!叫前方同志精神上痛快,也表一表咱们老百姓这份意思!同志们一痛快就多打死三头五百的顽固军!
丁:这回可该我喝酒了!(欲饮)
丙:(阻之)咱们评评理!八路军不住房子不冻坏了么?还是我的办法好 !誊暖房。
乙:八路军不穿衣裳可是不行!叫爹说!
甲:八路军不吃饭可是更不行!还是我的办法好!爹!你说呢?
老:(沉一会)好!都好!(数快板)
四个丫头说得好,你好,你好,你好,你也好,
谁的办法都挺好,吃好穿好住好精神好;
后方支援好,前方打的好,
打的好,打的妙,打的真是呱呱叫,
反动派,跑不了,早晚叫咱们消灭了,消灭了。
(白)你们看怎么样?我看这么着吧!都好,都喝酒!
甲:爹!你光说我们办法好,你又是怎么样支援前线,也说给我们姐儿四 个听听呀!
老:(笑哈哈地)问我么?姜,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你们听 着:(唱《酸枣刺》调)
五盅酒,先斟下,
细听爹爹把话拉,
送信带路抬担架,
老头儿更得爱国家。 合唱:大家来,喝杯酒,
预祝咱们的胜利大,
前方后方一齐干,
早日胜利享荣华。(饮酒)
(锣鼓声大作)
四女:听!(唱《酸枣刺》调)
(后台唱)
老:(接唱)女儿们,随我来,
随我出村瞧一瞧。
(锣鼓中绕场一周)
丁:(唱)大骡子,五尺高,
拉着大炮往前跑。
丙:(唱)大炮响,忽隆隆,
打退蒋军享安宁。
乙:(唱)战士们,情绪高,
三八大盖上刺刀。
甲:(唱)干部们,把盒子挎,
保卫边区功劳大。
众:(合唱《锯大缸》、即《钉缸》调)
好一队人民子弟兵,
开上前方打顽军,
一个一个真英勇,
一队一队好威风,
子弟兵来老百姓,
团结起来不放松,
好乡亲来好弟兄,
坚决消灭进犯军。
老:别唱啦!军队来啦,也不说慰问慰问去!把你们送我的鸡呀肉啦的都带上吧!
众:对!咱们去慰劳吧!(各持礼品拥下)
老:(望众女下,自语)嘿嘿嘿!这丫头们!
(吹过门《酸刺刺》)
丫头们,真不离,进步分子数第一,
从小儿,就淘气,长大改不了旧脾气。
我老汉,心欢喜,生日过的真如意。
这回戏,演完了,诸位多把意见提。
(鞠躬退场)
——续完——


第4版()
专栏:

  苏联文化消息
“苏联青年作家联盟”开大会
莫斯科现正举办青年作家联盟会议,由少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尼可拉·梯海洛夫主持开幕礼。苏联作家联盟秘书长亚历山大·法捷耶夫报告《苏联文学与艺术的观念原则》。会议的计划是审查有天才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一切与会者之实际作品,约全在分组会议上讨论,最好的小说、故事、诗歌和戏剧,将由苏联作家联盟推荐出版。
(塔斯社电)
书籍出版倍增
苏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五年计划中,准备大大地扩展印刷工业。苏联国家出版公司协会将大量增加小说、科学、技术及农业著作的出版。建设新印刷公司的计划已经拟好了。将在乌蓝拉托夫设立的印刷公司,每年将出版书籍七千五百万册,共出版之多等于一九四六年加入协会的一切出版公司出版的数量。一九四七年要出版的书籍,将要是一九四六年的两倍。
欧美出版大批苏联作品
据苏联作家协会外文部副主席亚历山大目前报告,过去五年中,在欧美出版的苏联文学作品,计达一千二百部。一九四五年在英国出版了的苏联作品,几与二十年来在英国出版的苏联作品总数相等。西蒙诺夫描写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日日夜夜》一书,在美销行五十万册。
(新华社电)


第4版()
专栏:

  延安街头诗选之四
再上前线
闹革命,打日本,
咱们都是好汉。
去年咱才脱下军装回家闹生产,
我的谷子黄满山,
狗日的竟想来强占,
放下锄头归队去呀,
给卖国贼个颜色看!
(亚)

这杆枪是我的枪,
我的命在枪身上,
凭它要和顽固干一场!
背上枪,上山岗,
各处放哨保家乡,
顽固你敢来进攻,
我一颗子弹要换一条命!
(马佐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