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冀鲁豫八专区疏水种麦五千顷
十万群众齐动员挖河开沟百余里
济源三区贫雇带头 扩大麦田万亩
【冀鲁豫十二日电】濮阳内黄疏水后;扩大麦田五千顷。据八专署综合消息:入秋霪雨滂沱,本区地多下洼,因而积水成湖,尤以濮阳、内黄为最,专署于九月份即极注意排泄积水事宜,九月十四日成立治河委员会,专门负责治水工作,自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三日一月零三天的努力,计动员民工十万零五百名,用粮三十万零一千五百斤,柴四十五万一千斤,共挖河长一百零一华里,疏通了三条河、开辟了三条新泄水渠,扩大麦田五千余顷,每亩以三石计算,明年可增进收量一百五十余万石,抵一个中等县全年的收入。
【本报太岳十二日电】济源三区贫雇带头扩大麦田,现继续增种。自上月十八日召开干部及贫雇代表会议后,各村便普遍展开增种反攻麦运动,现据三十二村统计,半月内已种麦四万二千四百零三亩七分,较去年增加麦田八千八百二十四亩二分,加上新开荒地种麦二千五百七十七亩六分,共一万一千四百零一亩八分。所以能如此迅速完成秋种扩大麦田,主要原因是各村以贫雇为领导核心,组织起来,坚持突击抢种的结果。留村村干部在区上开会回村后,即与贫雇小组讨论决定:(一)保证不留一亩荒地。(二)男女老少一齐下地。于是贫雇回去便积极调查耕种的各种困难,将斗争对象梁法哲暗藏的两缸麦刨出来,解决了二十四户贫雇农的麦籽困难。北官庄各个互助组长都是贫雇,他们打通了群众各种思想障碍后,连夜打上灯笼,领群众抢犁抢种。各村大部妇女白天上地打圪塔,拉砘,黑夜回来磨面,节省了畜力。其次,贫雇的各种困难得到了适当的解决,仅麦籽一项,据十七村的统计,从斗争果实中与向有粮户调剂出三十石六斗七升,并向银行贷了二百七十余石。至于贫雇的牲口困难,更得到了照顾,如程村互助组提出贫雇有劳力者还工,没劳力者便作为照顾,由互助组保证把贫雇农的土地与自己的一样种好。因此今年全区贫雇种麦已超过已往任何一年,与中农种麦数量几乎相等。据马村统计,全村贫雇七十六户,二百零一口人,今年种麦四百零三亩,每人平均二亩零五厘,中农七十三户,一百零四口人,种麦四百四十三亩五分,每人平均二亩一分七厘。同时,各村在紧张的耕种中,又先尽军干烈属及参战民工的土地种好,如马村等六村的二百七十三户军干烈属及参战民兵的土地亦在十六天中种上。再次,号召大量开荒,并解决了荒地负担问题,由群众根据土地性质讨论决定,免除负担年限,然后由村公所发给荒地证明书,写明免除年限,共分五等,由一年至五年,如特别坏的,可以延长到十年不负担。王寨群众讨论到“穿心箭”(草名)地时,有人说:“种上这地倒霉。”后来讨论,除免十年就有人去开了。本月二日,该区又召开干部会议,号召“最后将一军”,在七天至十天内,继续挤时间、挤土地、挤人力、挤畜力,增种“反攻麦”。


第2版()
专栏:

  豫北边地七县战胜蒋灾
两月灭荒十万余亩
【本报太行十二日电】豫北边沿诸县九、十两月来灭荒工作获伟大成绩,且大部已变为麦田,对弥补今年歉收将起很大作用。这些地区经过日寇八年蹂躏,特别近二年来,蒋匪的残酷掠夺压榨,土地大部荒芜。据四专署(辖沁阳等七个县市)统计,即有荒地二十万亩。安阳荒地占整个耕地面积六分之一。再加今年旱雹造成严重的灾荒。今年夏季我军解放该区后,当即抓住群众吃饭、要地、种地的要求,进行了救济,抢种(秋田)抢收(麦子)与反奸霸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天旱与蒋匪的继续蚕食掠夺,收成仍差;安阳全县计算:今年秋天每人可收到八斗秋粮,按最低生活一人一天半升谷,只能吃到明年二月初,若按现在一人一天一升谷的水平,只能吃到今年十一月底。如果把全县荒地全部消灭完,全县要种一半土地的麦子(三十万亩)明夏可收十五万石,一人一天半升麦,才能够四个月吃,刚接上秋粮。这就是说度过今年,是不成问题了,要想度过明年的青黄不接时期,就得下决心消灭荒地,扩大麦田。两月来经民主政府领导与帮助,及群众有组织有计划的突击,截至上月中旬止。据安阳、博爱、沁阳,修武、温县、武陟、淇县等七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已灭荒地十万零四千亩,且大部变为麦田。获得如此成绩的原因:(一)是领导上的亲自动手,与具体的解决了群众的灭荒种麦困难。如四专署在上月七日,曾颁布了灭荒种麦的奖励办法,解决了群众的怕不保险,怕负担出租子等思想顾虑,增强了灭荒决心。四、五各专署区级各机关,均组织有灭荒种麦突击队,直接深入村里,组织领导这一工作,四专区地委、专署等八个单位,组织了五十六个同志,十月十日下乡突击,并以武装支援边地群众灭荒种麦运动。五专署组织二十多人员和畜力,到安阳水冶灭荒。冀南银行分行在灭荒运动中,贷给贫雇群众两千万元,以解决农具,畜力的困难;分区贸易公司,为照顾群众的种麦困难,以六百石麦子比市价低二成,卖给贫苦群众。安阳、武陟、沁阳等县,均给贫雇群众借贷了大量麦种,并进行了县、区劳力大调剂。博爱县、区、村均成立有秋收、种麦、灭荒委员会,下设劳畜力组织部、武装保卫部、调查统计部、农具种籽调剂部、宣传鼓动部等五部。专门领导这一工作,全县五万亩荒地,计划去年种过的全部种上,生荒消灭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十一月十五日完成全部种麦;(二)群众在“灭荒彻底翻身,增加支援反攻力量”的口号下,进行了普遍的组织起来,在互助中强调了自愿结合及等价交换,统一计划,开展了热烈的灭荒种麦运动。如博爱二区下水磨村男女劳力五百二十七个,参加互助的现已有四百零八个,在互助中强调了自愿结合及等价交换,大部是以人订分,二人顶一畜力,统一计划。安阳侯家洼二十三头牲口组织起来,三天犁完全村五百二十亩荒地;该村妇女三十人,在妇女主席张巧只、牛文秀军属申永祥带领下,组织了三个拉耧队,共八张,一天种荒地麦五十亩。武陟四区南官庄,经过翻身收回七百一十九亩地,大部长了蒿草,劳力又少,大家感到问题严重,于是全村便进行了大动员、大互助、男女一齐出动,三天功夫即把荒地蒿草全部拔完,全村一百零一头牲口,组织了四十九犋,每犋每天犁地二亩,七天即犁完了。小磨庄开始每犋牲口只犁一亩多,经过检讨等价不公,规定一犋牲口一天三升料,生活按排由民主讨论,从此一犋牲口一天犁地增至三亩。(三)武装掩护,村与村的互相支援,亦是此次灭荒运动中的特点。如沁阳二区后边村庄灭完荒后,调集牲口六十犋,劳力一百二十个,到苏庄、阎庄武村等帮助突击三天,灭荒×千余亩。武陟边地七区由武装掩护抢种,据马村等三村统计,已灭荒种麦近两千亩。上月十七、八、九号,修武、沁阳等县开全县扩干会,总结与布置了灭荒种麦工作,修武提出:消灭一亩荒地,等于消灭一个敌人”,“多种一亩麦,多一分胜利”等口号,三区则提出:“争取每人要为消灭五亩荒地而斗争”。现各县仍在继续突击中。


第2版()
专栏:

  教育要为贫雇服务
 阜平开展“查学”运动
【新华社晋察冀九日电】冀晋区阜平,日前召开全县小学教师座谈会,进行“查学”运动。查出过去大部村庄小学教育工作,走了地主富农路线,形成“农民出米,地主富农上学”。广大贫苦儿童关在学校门外。由于过去领导上只以办好富裕村镇的学校作装饰,在分配教员时,往往最好的教员派至富裕的大村镇,山沟小道贫困村子,则派没经验的教员。某些贫苦村子请不起教员,领导上则任其自流。空喊组织贫苦儿童入学,或强迫入学,致使很多贫苦农民受到处罚,并被骂为落后。同时大量作用地主富农出身的教员,这些教员本身未经改造,因此只照顾地主富农子弟,对贫苦儿童则看不起。会后阜平县委特提出明确树立教育为贫雇服务的思想,并指出今天对学校不是精简停办或缓办,而是要大大加强,要发动贫雇农民起来查学校办学校。


第2版()
专栏:

  枣强马町庄等村
小型合作搞副业
【本报冀南十二日电】枣强马町庄地多沙碱,加以夏季天旱,秋收不强,一般群众在按家计划中发觉了食粮缺乏,生活困难。在自愿结合条件下,组织了小型的合作社搞副业,以补食粮的不足。有张学起等七个人组织了一个干粉坊,买了四个猪喂着,挖了个大猪圈,从十月四日开始组织,于二十一日业已开张磨粉。又有马金锁等四人开了个豆腐坊,每十天赶四个集,卖老豆腐两锅,挤空一天做两个豆腐下乡卖,还喂两个猪。同时还有张学田、马荣水等十人创立了一个中药铺,每股暂定五千元设在大太湖村,日内即可出诊。该县唐林群众组织力量搞副业。全村一百七十八户,组织了一个合作社,主要为解决翻身农民春荒中的困难,现入股的已有一百三十五户,每股杂粮十斤,入什么粮食还什么粮,三个月结帐一次,股东有意外的事可随便抽股,并还帮助解决抗属一部分困难。七号开始,共收谷子两万斤,杂粮九十斤,职员四十名,成份全是中贫农,决定人七钱二,提奖一成。共分四个组,一个运输组,三个粉房组。三个粉坊能喂猪三十口,在三个月能积粪四十五大车,顶牲口粪九十车;该社已开始营业。


第2版()
专栏:

  家庭分红人人生产
模范军属不用代耕
【本报冀南十二日电】衡水北增庄模范抗属耿惠臣实行家庭生产分红。自家的活全部做过来,不用代耕。耿系贫农成份,人八口,地三十八亩。他家的活按照全家的人口分工互助,并实行奖励办法,按年岁大小,做活多少、活轻重、每月底全家会议评判总结一次,进行分款批红,全家生产情绪十分高涨。因此,全家一切活都作得过来,不让村里代耕优待。群众要帮着他做活的时候,他总推说:“我家里能做了的活,就自家做,做不了时,再去找你们吧。”他家坚决不让优抗组给担水。优抗组把水桶藏起来,不让他自己担,坚决给他担水。事后他就在开会时说:“我家里有人做,你们可以帮助没有人的。”群众背他常说:“咱不给惠臣家干活,真过意不去”,今年秋天惠臣为了快收秋早种麦,提早把二亩高粱收割后,优抗组没等惠臣家知道,就拾了茬子送到他家去了。惠臣很感激遂挤出工夫帮助旁人做活。他见到张文拳的母亲是个拐子,家里需要人做活,他便把她的一亩半地耕好给种上了麦子,并说:“谁有困难就找我,我一定想法给你们办。”群众都十分护拥,人人称他为“模范抗属”。


第2版()
专栏:

  晋、阳、沁等地妇女开始进行纺织
【本报太岳七日电】晋城县政府近订出今冬五个月全县纺织计划:一、全县有劳力的妇女六万七千余人,要人人学会纺花,其中三万二千多个会纺的,每人平均要求今冬纺十斤棉花。新学纺的,要完成八斤。作到家家纺花,庄庄织布。二、大量培养织妇,尽量作到既能纺、又能织。每八个纺妇中,要有一个织妇;老织妇在五个月内要完成十匹布,新织妇完成两匹,争取五个月内人人都能穿到一匹布。全县增加织布机四千张。三、提高质量,提高技术,要纺的细、匀,织的平、密。四、原料主要依靠群众自己解决,纺织与运输结合,运输队要大量上西边运棉花,政府与贸易局调剂棉花十万斤,发放纺织贷款二千万元。五、各村合作社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小型木匠厂,制造纺织工具,县区村合社都要帮助群众解决纺织工具的困难。六、提倡纺织妇女与家庭分红,对纺织妇女多表扬与奖励,开展纺织立功运动。
【本报太岳十一日电】阳城董封秋种秋垡完毕,妇女开始纺织。该村于三日召开互助大队会议,总结了秋种秋垡后,各分队妇女皆提出要立即转入纺织运动,大家说:“今秋打的粮食不够明年春天吃,我们要在今冬好好纺织,不吃家里一颗粮食。”三分队妇女王喜然勇气十足的说:“固隆郝小穗当了全县的纺织英雄,咱就不能?”在她的鼓励下,立即有十四个妇女自愿结合组织起来,要每天纺五两,保证今年纺线三百斤,织布一百五十匹,争取赚利四十五万元。四分队四十九个妇女,即有三十人会纺花,十人会织布,她们很有信心的谈:“今冬我这个分队,要保证织一百匹布,除吃饭与化费外,要赚二十六匹布,买米十石,解决明年春荒。”五分队的军属妇女也高兴的组织一个纺织小组,解决明春吃喝困难,全村十六个纺织小组,一百二十三人已转入纺织运动,保证今冬纺花一千九百二十斤,织布九百六十匹。
【本报太岳十一日电】沁水四区为发展纺织,于十月二十七日召开全区小型纺织工厂技术指导员讨论如何培养纺妇。纺织技师郭景山说:“我们愿意叫学徒赶快上机,赶快学会,但是新学徒刚来,每天织丈把布,旧学徒能织五丈,可是他们就要出师了,这样一天出不了多少成品,合作社就要赔钱,这是矛盾的。”经过讨论后,规定旧学徒不能全部出师,留下一两个等新学徒能织两三丈布时,旧学徒再完全出师。又以算帐的方法解决了不愿学徒出师的思想,一个旧学徒在厂里能织五丈布,但把他放到闾里可教三个至四个学徒,再以四人教会十六人织布,比一人老在厂里织布五丈的利益大得多。这样打通了大家思想后,就纷纷订起了立功计划,其中以区联社的教师侯长胜的计划最好,除服从上级领导和群众关系搞好外,特别是不保守技术,耐心教会心笨的学徒。在四区范围内,无论小机和平机一律照顾,十一月至十二月底保证出学徒一名,至明年二月底,保证出师五名,并要发明一张一天能织十五丈布的连二机,统计全区保证四个月内教会出师三十名。


第2版()
专栏:

  自弹自纺自织
 竹里等村生产度荒
【本报赞皇讯】四区南延庄、西竹里、南竹里等村在完成收秋种麦之后,在民主政府贷款的扶助下,开始轧弹棉花,开展纺织。群众在自愿的结合下,展开合伙生产运动。西竹里村自由合伙成了四个组,十六户集游资十万元,贷款十四万元,从高邑元氏往回担棉花,供给小型社的轧车风弓用,轧弹出来棉花,又供给本村的妇女纺织。仅二十一天,就赚洋廿万元。在生产中,群众自动提出“只要风弓轧车转,不缺西竹吃的饭”,群众一听到风弓响就唱着“只要风弓轧车响,不缺咱西竹吃的粮”,大家的口号是“冬季生产忙,明年好渡荒。”南竹里男子合伙成了四个组,妇女合伙七个组,集游资五万四千元,贷款十九万元,不到一个月,就赚了二十二万四千余元,还集存了花籽一千多斤。如妇女刘西的,两个人在五天之内,织布赚洋七千元。群众在这些自发的合伙生产中,自订农商分工办法,跑外的每天顶两个工,吃到公伙。在家的给跑外的干一天营生,顶一个工,耕一亩地顶两个工。这样互不耽误,都很满意。分工组织紧密,保证有担、有轧、有弹、有纺、有织、有卖、有赚。南延庄妇救会主任范喜妹,为了领导生产,带领了五个妇女集体打了一个窨子,在一块纺织。现在各组所赚的利润,都已超过原本。(刘宽)


第2版()
专栏:

  邢台县联社派遣技师下乡解决纺织困难
【本报邢台讯】老区纺织运动,已普遍开展,各村购买不少轧机风弓,因群众技术不熟练,大部村不会使用,有的村机子不断出毛病,有花弹轧不出来,群众很着急。县联社根据群众要求,特派马仁生、姚堂小两个技术同志下乡日夜奔忙收拾机子。马仁生同志尽心研究改良工具,在西庄村把人力弓(日轧百余斤)改造为水力弓后,增产九倍,日轧一千斤。在宋家庄把畜力弓改良后,由日轧二百斤达到六百斤,增产两倍。弹机由一天弹六十斤,增产到二百斤。各村的群众都争抢着找老马、叫老马,群众吵嚷“老马太少了”。为推广技术,在九区社召开了短期弹轧花工人训练班,进行了交流经验,推广技术。(张青、乔永广、王从周)


第2版()
专栏:

  线细布密送给南征军
 故城妇女赛织军布
【本报冀南十二日电】线细布密寄慰南征军,故城妇女竞赛织军布。四区村干会上,东高才妇会主任孙大喜说:“织军布是妇女应尽的义务,我保证俺村纺的细,织的密,够尺寸,还得都能交上。”随向杨福屯提出挑战,杨福屯妇会干部除应战外,又说:“如俺村的布次于你村时,俺保证打着锣鼓送给你一面光荣旗。”前土庄妇女干部又向西牟挑战说:“军布织的好坏,也全看妇会干部负责不负责。我除保证俺村织的好,提前织完外,我自己织出个样子,叫大家看,还每天到各组检查一遍。”西牟村妇干也立即应战。代屯妇会主任在全体妇会员会上,动员大家织布时说:“要不是军队在前方打老蒋,咱就不能分土地、有饭吃,咱妇女把布织好,使军队不受冷,也算报答了军队的恩情。”全体妇女热烈响应。为了提前把布织好,卢家圈除组与组发起挑战外,妇干又具体分工,领导各小组,督促检查。万小麻妇会首先统计纺织人数,订立计划,首先纺好线的及织好布的分布到各组去领导大家。前孟町、师黄村把会纺的、会织布的分开,组成小组。吴梧茂村八十名妇女自动报名,自愿结合,组成二十个纺织小组。一百零五匹军布,迅速分配下去。前孟町小白奶奶,六十多岁,决心要在这次织军布中争模范。他说:“别看我年纪大,我还得把棉花拣干净。纺细线织密布,还保证四十天内织完两个布。”谨卢营刘张氏说:“上次织军布时正赶我有病,没织,想起来,觉着对不起八路军。这次我自己保证织两匹,一定得按期交上。”又临清市妇女做军衣支援前线,二十八天内已完成八百三十多套军装。


第2版()
专栏:

  冀中纺业发达
【新华社晋察冀十日电】冀中高阳、任邱、蠡县、安新、清苑等地纺织业蒸蒸日上,据统计,仅高阳、任邱两县即拥有大小纺织铁机近万架,纺车三万余辆,每日可产各色布六千余匹。任邱一县参加纺织生产之男女群众几占全县人口百分之二十一。高阳、安新、清苑等地织布厂出产之各色宽面布行销于冀中、冀南、渤海等地,颇受欢迎。高阳中兴等十九家染厂,试用土产新法染制青、蓝色布经久不落色,较之舶来品毫无逊色。据高阳商会统计,使用土产染色,单硫化青一项即可节省一百四十亿元之巨。


第2版()
专栏:东北生产建设简讯

  延吉农民用电碾米 松江省使用拖拉机
◇牡丹江省送电设备较一年前增加三倍多,送电区增加六处,送电线延长至四十六万米。哈尔滨市中心十里左右的郊区已全部送电。
◇延吉智新区人民翻身后,经济生活改善,合作社集资修成一小型发电所,除农民电灯用外,尚供本区之榨油、碾米等轻工业。
◇牡丹江省鸡西矿区产煤较半年以前已增加两倍,日产达四千吨,现正为年底以前完成四十万吨煤而努力。麻山煤矿经过整顿,掀起生产竞赛后,一日出煤达一○二九吨,较过去已增加四分之一。
◇安东造纸厂在职工努力下,伪满时代需五十天始能修好的机器,现在五天中即全部修竣,现已恢复生产。
◇吉林省林业局已成立五个林业所及两个机器锯木厂,日产林木二百四十余立方米,森林铁路除铁岭一带已修好约一百六十余里外,其余亦均在修建中。
◇牡丹江省穆棱、五林两地翻身农民纷纷组织农隙采金队,两月来各人除去生活费外,尚余八十余万元。采金农民成立有工会,五林金矿区的二十二个采金队并建筑一个七十八间房屋的工人新村。
◇内蒙古锡盟乌珠穆盐池,生产效率逐日提高,现日产盐达十万斤。
◇松江省府在尚志(原珠河)建立了用拖拉机耕种的省营第一机械化农场,该农厂拥有拖拉机、开荒机、碎土机共十七架,五架火犁现已每日出动垦荒,争取地冻前开荒三千亩。并计划明年播种一万垧。(新华社东北十一日电)


第2版()
专栏:

  威县清河农民 踊跃交纳公粮
【本报冀南十日电】支援前线打老蒋,邵家那突击打场缴公粮。清河二区邵家那村宣布秋征后,邵传增等四组酝酿说:“咱们前方的战士拼命流血,保卫咱的胜利果实,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前方战士拿命换来的。咱们赶快将谷子打好晒干,一说缴时,咱一齐交上”。四组突击十天,谷子打完晒干,单等开征。群众会上,群众共同议决:给他四个组各记一大功。威县二区徐固寨翻身农民踊跃缴纳秋季反攻粮。自区布置秋耕后,该村即召开群众会,通知大家准备,提出:“没有砂子没有糠,支援前线打老蒋”“早打快缴争作缴粮模范”等口号,群众情绪极高,纷纷议论。如新升中农王老文说:“咱们要把粮食弄干净,一定不能掺假凑数。”贫农石汝梅说:“这是给咱们的军队纳粮,一定要缴好粮,叫咱们军队吃饱,好打老蒋。”家家户户忙于打场、晒干粮。有的互助起来种麦打场互相结合,白天种麦做别的活,晚上打场。石君灵说:“咱早早把粮食准备好,缴时咱就很快交上了,争个模范,还保证粮食干净没假。”于二十号早晨喇叭筒一喊“开征了”,各家推的推,扛的扛,争先恐后往村公所里送。有的多缴三斤二斤,就自动不要了。缴者陆续不断。一天多,全村公粮缴完送区。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面汤生铁染黑布办法林东、作和等同志:
关于面汤生铁染黑布原投稿人答复如下:
生铁沤面汤,除了豆面汤不能用,其它面汤都行,粉房的粉条汤也好;每碗一斤重的面汤放四两生铁。热天放在阴处,冬天放在火边,烂上半个月,浮面上有一层灰色皮就成了靛。黑叶,羊耙苗,八角叶(是长治五龙山上生的一种植物,叶子有八个小角)除以上三种外,另外有彩树叶、毛香壳(是彩树的果实)小行山(是平顺山长的一种植物),这三种也能用,染时只用一种。一尺布用黑叶或毛香壳,一两至两半就很行,其它二两就行,越多越好。一尺布用斤半至二斤面汤,染时先将布使白水洗过扭干。再使植物打底,打一遍底,在面汤内搓一遍,每遍晒干再染,有三四遍足能染好(多染两遍也行)。最后使白水洗一遍,染出来布不出硝、漂亮,据此地群众实际经验,能多穿两水(黑矾染的布少穿两水。)


第2版()
专栏:

  铁工赵西朋
君谦
赵西朋三十六岁,范县二区陆集人,家中人四口,原来只有二亩地,抗日期间,在民主政府扶植下,才逐渐增加到九亩地。他从十七岁即学铁工,后来在陆集开过洋车铺和铁匠炉等买卖,因为他聪明,又富有研究性,就学会了造枪的技术。一九四三年到军区军工厂一所造过枪,至今年旧历三月十五日,才到濮县造船厂做铁工。他刚到造船厂时,大老张是铁工组长,也是个铁工模范,赵西朋就一心要和大老张比赛,决定先追着大老张干一段。那时候他和大老张都是在高炉上,先炼铁条再转给低炉打造船的铸子。第一天大老张打铁条一十八斤,他就打了二十六斤。大老张看他是个劲手,怕他追上了。第二天加劲就打了三十七斤,赵西朋就打了卅六斤,从此以后,不管大老张每天增加到多大数量,他总有意识的做的比大老张只差一点,大老张老是怕被他追上或超过了自己,一个劲的加油,赵西朋也就一个劲的紧追着不放松,一气比赛了十三天,大老张回家后,他就被大家选为组长,领导八盘高炉和九盘低炉的三十铁工干起来。赵西朋常对大家说:“为了治黄河,为了打老蒋,咱要有多大劲使多大劲。”起初从各地集合来的工人,常要计较待遇,吃喝,在他的模范作用之下,现在一般工人的觉悟都提高了,都能积极工作而不计较待遇与吃喝了。经他的细心研究,打铁条的高炉以前每天每炉只能打二十多斤,现在已增到五十多斤。打铁铸子,低炉以前每盘每天只能打七、八十个,现在已增加到一百七十多个,而且他又很爱惜公物,随时将落在地上的碎铁收拾起来。以前大家不大修整炉子,很浪费煤;他来后常叫大家修理炉子,将炉槽做得窄一些,每天便能节省三十多斤煤,这些还不算,而最突出的,则是他对于技术的改良与创造:一、改造铁锤——以前铁工用的铁锤,常不耐用。不耐用的原因,是由于锤顶需要加一部分钢,那部分钢是做成一块饼子贴在顶上的,这块钢常因剧烈的震动而掉了。赵西朋则将钢仲碾成条后,盘三块在锤顶上铁条的中心再楔上一个钉,用火一齐烧红后,再用锤将铁条及钉一锤,顶的铁便钻入钢条里,两两一交键,这种锤用力使用时,钢顶再不会因震动而脱落了。二、截铁轨——用铁轨打铁条、打钉铸,需要把他截成一段段的;但截这种东西,却极费劲,不用火烧或烧得不到火候,固然不易截断,如用火烧得过了,也因烧软而不好截。赵西朋研究出用铁轨烧到手不能拿的程度,截起来便极省力了。这样又省了煤,以前别人截铁轨时,每天要用百斤煤,他却能省三十余斤。三、改造锚头——船上的锚头,是不容易造的,许多人造的锚头,每每不管用,即是因伪锚头上的齿如弯得不够角度,抛锚时便抓不着地,纵抓住地,也常投断了齿。弯得过了限度,便又打滑,也把不住地。赵西朋初次造的锚不管用,他感觉得丢脸,就下决心要将它改造好,拿着尺子,悄悄走到船上,细心度量管用的锚和自己造的锚,研究了三十多个锚头,终于找到了病根。原来管用的锚,柄长二尺,中齿弯的角度齿尖距柄是六寸半,两个边齿的尖头距柄是五寸五分,提环的尖头距柄是四寸五分;而自己造的各齿则弯度不够,中齿尖头距柄有八寸。回来将自己造的一改造,就管用了。因而,今年他修了五十多个锚,没有一个不管用的。(冀鲁豫分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