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47-01-07

1947-01-07新闻联播 文字版

毛泽东同志的儿童时代(初稿)

第3版()<br/>专栏:<br/><br/> 毛泽东同志的儿童时代(初稿)<br/> 萧三<br/> 这是作者应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的《民主青年》杂志之约而写的未定稿,因为广大读者迫切而热情地盼望知道自己所热爱的领袖——毛主席的生平,特转载于此。<br/> —编者<br/> 农家子<br/> 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青吉乡。韶山冲有十里路长。在这南国风光、山青水秀的冲里。有一些稀稀落落的房屋(注一)住着毛、孙、李、邹、彭、郭几姓人,也有少数姓庞、姓蒋与姓钟的。他们大都是务农为生,忠厚朴实善良的老百姓。<br/> 韶山这座山并不高,但是树木菁菁很是秀丽。它是南岳山七十二峰之一。据传说舜皇帝曾经到过这里。虞舜的音乐叫“韶乐”,所以虞舜到过的山就叫“韶山”。<br/> 韶山冲有“上南岸”和“下南岸”,(又叫上下“南院”)在下南院的前面有一条通湘潭和湘乡县城的路(湘潭七都和湘乡二都四都接界)。上南岸前面是桥头湾,一条小溪从桥头湾经过石桥,(这里有小铺子,卖油盐杂货猪肉…………)湾湾曲曲围绕着韶山和上下南岸,缓缓地流过去。在这山环水抱的上南岸,有一栋朴素的瓦房,一进两横,住着两家人,一家姓邹,一家姓毛。当屋正中为界,各住一半。公历一千八百九十三年——清光绪十九年,阴历癸己十一月十九日在这所屋子里诞生了毛泽东同志——今天中国人民英明伟大的领袖、导师,我们的毛主席。<br/>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公,本是一个贫农,身材高大,晚年蓄有胡子,体格和个性都很健强。他自处勤俭,为人精明,善于经管家务。少年时代因负债过多,只好出外当兵。后来回到家乡,做些小买卖等,克勤克俭,集下了一点钱,就把自己的十五亩田地买回来了。毛家这时五口人;泽东同志的祖父、父亲、母亲、他自己和弟弟泽民。父亲凭每年食用的剩余积成资本,又买了七亩田。祖父去世了,添了弟弟泽覃,还是五口人。现在剩余更多了,家产渐渐发展起来了,加之父亲作些贩运谷米和贩猪的生意,于是由中农成为了富农。(注二)<br/> (注一)湖南一般的乡村,不似他省村落之连楣接屋一大片。<br/> (注二)照湖南农家的计算,“一身一口,七担二斗”,因此五口人每年食用需要三十五六担谷子。每一亩田可收四担谷子(每担一百斤),十五亩田可收六十担,除消费外,可余二十四五担。二十二亩田能收八十四担,除食用外,可余约五十担。据说,顺生公财产多时不再买田,只给别人进押佃钱或租佃,他取利息,这样他的资本又增加了二三千元。<br/> 六岁就开始劳动<br/> 父亲顺生公用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作贩运谷米和猪的生意——由本乡运到湘潭、长沙等大城市去出卖。家里就备一个长工耕田。农忙之际,如插秧、踹田、秋收打稻,有时还雇几个零工。此外许多的事就叫自己的妻室和儿子劳动。在冬天磨米忙的时候,又临时雇一个短工,所以这时候吃饭的便是七个。吃的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br/> 毛泽东同志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在田地里劳动了。到十三岁时,他白天要在田里作一个成年所作的工作,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因为这时候,他已经是全家“最有学问”的人了,即是说识字最多。但他吃的只有糙米饭和蔬菜,逢每月初一、十五,家里给雇工们吃点鸡蛋和鱼之类(很少吃肉),他和母亲及弟弟是没有份的。<br/> 从小就耕种田地,从小就受了劳动的锻炼,毛泽东同志所以深深的知道中国农民生活的痛苦与要求。毛泽东同志自己就是农民出身。<br/> 一位贤良的母亲<br/> 泽东同志的母亲姓文,湘乡四都唐家坨人,中等身材,方正的面庞,和善的眼睛,是一个具备着温良恭俭让五德的女人,她常怜情穷人,肯给人帮助,每逢荒年旱月,她背着丈夫,把米施舍给饥饿的人们。她的贤良在乡下是有名,同时她的治家节俭也是有名的。(注)人们说:毛家外有顺生公之经营,内有文氏之节俭,所以建立了可观的家务。她除抚养儿童外,要做一般农妇做的一切事情——做饭、拾柴、纺棉、缝补、浆洗…………<br/> 泽东同志非常之爱母亲,孝母亲,对母亲是一贯非常温顺,体贴入微的。母亲的一切美德,对泽东同志的影响最大,最深。<br/> 传说着两个这样的故事:<br/> 有一年,秋收时节,农人们把稻谷打了下来,都摊在坪里晒着。忽然天下起雨来了。大家忙着收谷子。幼年的毛泽东同志且不收自己家里的谷子,而先帮助一家作佃户的去收。父亲生气了,泽东同志说:人家家里(注)很苦,还要还租,损失一点就不得了;我们自己家里的自然不大要紧些…………<br/> 一个冬天,泽东同志离家去学校读书。路上他遇着一个穷苦的青年,在风雪的冷天里还只穿着一件单衣,冻得打颤。泽东同志和他谈了几句话之后,就脱下了自己的一件夹衣给了他。及至假期回家,家里检查他的衣服时,发现少了一件,质问泽东同志,泽东同志照实的说了出来。<br/> (注)乡间知道的一些琐事,例如过年时家里杀了一口猪,母亲将猪血作汤待客。里面放些南粉条,可以吃到正月底二月初。<br/> 一个诚实的孩子<br/> 毛泽东同志从小就很忠厚诚实,从小作事就很踏实。他父亲叫他和他弟弟去收田里的拖泥豆。弟弟佻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检。豆稀,捡起来容易些,面积也宽些。泽东同志却不图铺张表面,而踏踏实实地作。他捡那块长得密密的地方,老老实实,一颗一颗地摘捡。这样时间要得多,但面积却比较小。父亲来了,随便一看,竟称赞弟弟而责备哥哥,但泽东同志不以为意。<br/> 也是姓毛的一个邻人,把自己的猪卖给了泽东同志的父亲。说好了价,也交了些钱,但是没有立即赶猪回家。过了十来天,猪价又涨了,父亲叫泽东同志把猪赶回来。泽东同志到了邻家,邻人说:“猪价涨了;我又喂了十多天,现在我是不卖了。”泽东同志说:“是呀!你又喂了十多天,还是说好了那些钱,你当然不卖了。”泽东同志空手回到家里………<br/> 韶山冲的人们到现在还都传说着这些故事,“润芝(毛泽东同志的号)先生从小就是很讲礼性(讲理)的”——他们说。<br/> (未完待续)

毛主席能治神经病

第3版()<br/>专栏:小故事<br/><br/> 毛主席能治神经病<br/> 在延安中央医院里,住过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好同志,他原来是我们军队里的团级干部,长年奋斗因劳致疾,患了很严重的脑病——神经错乱。<br/> 他虽然在休养期间,但心里总是放不下去,想念着自己的部队,梦里还作着对敌斗争的事情,常常弄不好就跳起来,好像面临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样子,奔跑、喊叫:“打………杀………”最初,医生和护士们,谁也对他干急没有办法。<br/> 后来,偶然有同志对他说:“你这样作对自己的身体是不好的。党中央许多同志为了你,心里都很难过,毛主席已告诉过我们,要你好好听我们的话。”<br/> 他听了这话,随从着护士回到病房,不再想什么,睡眠代替了混乱的念头。之后,同志们摸住了这个规律,每逢他的病犯了,护士们就拿同样的话来安慰他:<br/> “好同志咧,听我们的话,安静下来吧!这是毛主席的决定。”<br/> 他的回答,总是重复着一类的句子:“好,好。我是一个共产党员,绝对服从党的利益,我听从你们的劝告,我一定要服从毛主席的决定。”<br/> 经过了一个时期,他的病好了。他非常感谢党中央,他跑去见毛主席,好像一旦见了久别的父母,高兴的流出泪来,“毛主席,你知道我在医院里听了你的话吧?不然,我不会到这里来。”他说。<br/> “我相信你会听我的话,就像你相信他们的话一样。回到战斗的工作岗位上去吧!党性永远是我党一切行动的力量。”毛主席热烈的握着他的手。<br/> (霄)

蒋区学生大罢课

第3版()<br/>专栏:时事新快板<br/><br/> 蒋区学生大罢课<br/> 金钢声<br/> 老乡们,快快传:<br/> 美国鬼子兵欺侮咱;<br/> 各地学生起来了,<br/> 罢课游行闹翻天。<br/> 圣诞节,前一天,<br/> 两个美军撒了欢,<br/> 等在电影院门口,<br/> 一心要把中国女人玩。<br/> 姓沈的,女学生,<br/> 独自离开电影院,<br/> 两个野兽赶上去,<br/> 一左一右把她拦,<br/> 拉到操场树林里,<br/> 轮流替换来强奸。<br/> 有人见到不敢管,<br/> 报告警察也不动弹,<br/> 美国宪兵请来到,<br/> 一个抓到一个窜。<br/> 可怜那十七岁的沈姓女,<br/> 昏迷不醒泪涟涟,<br/> 若问他住啥学校?<br/> 北京大学先修班;<br/> 事情出在哪一地?<br/> 北平城里靠近东单。<br/> 这些美兵哪里来?<br/> 老蒋磕头把他搬。<br/> 老乡们,想想看:<br/> 怎不叫人怒冲天!<br/> 怎不叫人怒冲天!<br/> 北平学生怒冲冲,<br/> 决定示威大游行。<br/> 蒋家政府心惊怕,<br/> 命令校长压学生;<br/> 学生不管这一套,<br/> 腊月三十把课停。<br/> 三万多人排大队,<br/> 吼声震动北平城。<br/> 叫老乡,你听听,<br/> 口号喊得多么凶:<br/> “美军滚出中国去!”<br/> “行凶的兽兵要严惩!”<br/> 三万条臂膀一齐挥,<br/> 四人一排一阵风,<br/> 小传单,大标语,<br/> 贴到美军总部大门中。<br/> 一辆美军吉普街上过,<br/> 马上贴成个花纸灯。<br/> 电报打到美国去,<br/> 不撤美兵那不中!<br/> 从北平、到天津,<br/> 上海、杭州到南京。<br/> 大学生,中学生,<br/> 男学生,女学生,<br/> 一齐起来、抗议、示威、游行把课停。<br/> 包围天津市政府,<br/> 过年的宴席摆不成;<br/> 上海学生提得好:<br/> “抵制美货”要实行;<br/> 南京包围美使馆,<br/> 书面质问斯徒雷登。<br/> 老蒋一见心害怕,<br/> 下令不准把报登。<br/> 禁止游行不准闹,<br/> 好像强奸他很欢迎。<br/> 又派特务学生狗,<br/> 说那女生不正经。<br/> 大学教授也怒恼,<br/> 主张开除狗学生。<br/> 一九四七元旦起,<br/> 学生运动热烘烘。<br/> 先锋总是学生打,<br/> 跟后起来各阶层,<br/> 轰轰烈烈来响应,<br/> 一齐要赶走美国兵。<br/> 反对老蒋把国卖,<br/> 独裁的天下他坐不成。<br/> 独裁的天下他坐不成。

吴满有教子

第3版()<br/>专栏:<br/><br/> 吴满有教子<br/> (按:这篇文章是吴满有的小儿子吴仲贵写的,他现在延安市完小读书。)<br/> “你妈妈死的时候,你才四岁,那时咱家里穷,三天两头没米下锅,寒冬腊月冻的混身发抖。可怜呀!你妈跟上我受了一辈子苦,临死啦,连想吃口面都没吃到嘴啊!”爸爸每逢说起妈妈,就籁籁的流下泪来,我也暗暗的跟着哭了。<br/> 爸爸说:“你妈丢下一家走啦,咱一家还得活嘛!没办法,我就带上你哥背柴进城去卖,一天卖上一块钱,就得半块钱上税,背柴把背压驼了,一天还是不够一天吃,熬的我混身痛,坐不下,睡不下,一倒在路上歇歇,就得你哥往起扶。有一次,天黑了,我一个人卖罢柴往回走,走到半路上跌倒了,爬也爬不起,就在石崖底下躺了一夜。那时候,学校的门槛高,咱们穷人腿短,跨不进去,只好一辈子不识字,做牛做马。”<br/> “到三六年上,咱这达红了,共产党赶走了地主官僚,咱家分下了一百垧地,光景一天比一天好了,你迩刻看看咱家的粮囤、羊圈、牛棚、猪呀!羊呀!牛呀!要啥有啥,这都是毛主席领导的咱们翻了身啊!”爸爸每逢说到毛主席,就高兴的笑起来,我也高兴的跟着笑了。<br/> “迩刻的学校,就是给咱们庄稼汉办的,学校就是咱们自己的学校!你在学校里可要好好的用心读书,你是庄稼汉出身,你是庄稼汉的儿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一样,要好好帮助学校生产,不要把生产忘掉了。”爸爸说到生产两个字,说的特别有劲,我也听的特别真。<br/> 我一定要牢牢记着爸爸的话,一定要实现爸爸的希望。

苏联爱国自卫战争诗选之一 金色头发翘耸耸

第3版()<br/>专栏:<br/><br/> 苏联爱国自卫战争诗选之一<br/> 金色头发翘耸耸<br/> 列白杰夫·库马赤 作<br/> 爱国自卫战争需要诗,可是战争的诗是不容易写好的。我们从本期起,陆续介绍几篇苏联爱国自卫战争诗的杰作,作为楷模,也作为启发,希望有更多歌颂我们自卫战争的好诗出现。这些诗选自《苏联卫国战争诗选》(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版),但为了便于传诵,我们在文字上加了一些润色。<br/> 我们的海军中队里,<br/> 来了一个新弟兄,<br/> 他的脸上满是雀斑,<br/> 金色头发翘耸耸。<br/> 这家伙说话不宏亮,<br/> 个子不高肩不宽,<br/> 应该说一句老实话,<br/> 样子实在很难看。<br/> 上过火线的水手们,<br/> 大家看了叹口气:<br/> “新兵,怎么这样糟糕,<br/> 不是丘八,是小鸡。”<br/> 他没有喝过咸海水,<br/> 也没看见过炮火!…<br/> 他见了枪子和炮弹,<br/> 准得跪下把头磕!…<br/> 过了一天海军步兵<br/> 去作激烈的战斗,——<br/> 奉令到重要公路上,<br/> 去把德军全打走。<br/> 你真想不到,那小鸡,<br/> 金色头发翘耸耸,<br/> 在进攻中竟表现出<br/> 是个水手真英雄!<br/> 他打翻十来个德国兵,<br/> 领头跳进了战壕,<br/> 我们看,——这家伙真行,<br/> 分明我们的同道!<br/> 战斗一过,我们大伙,<br/> 一片纷纷谈论声:<br/> “不是小鸡,他是小鹰!<br/> 不是小鹰,是大鹰!”<br/> 我们一看,这位伙伴,<br/> 金色头发翘耸耸,<br/> 好似立刻高了一尺,<br/> 看来十分地英勇。<br/> 雀斑已经看不出了,<br/> 举止也好看得很……<br/> 你得知道,这就叫做<br/> 真正的战斗精神。<br/> (林陵译)

唱旧戏、莫浪费

第3版()<br/>专栏:大家谈<br/><br/> 唱旧戏、莫浪费<br/> 编辑同志:<br/> 近来沙河不少村庄,风行唱旧戏,像左村就成立了一个剧团,买旧戏箱就花了二三十万元;又如白塔村村干部,写了一台旧戏,花了五六万元。这样大唱旧戏,不仅宣传了封建文化,而且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沙河县政府已出了布告,予以禁止。我想新年到了,各地群众及机关,都要搞娱乐,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希望大家来共同研究,以防止不正当的娱乐及不必要的浪费。<br/> 读者鲁克<br/> 鲁克同志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大家很好的注意。今年由于我区农民翻了身,自卫战争获得了很大胜利,群众都喜气洋洋,要求搞娱乐,这是很可喜的现象。但在搞娱乐中,也确实要注意,旧戏是可以唱的,而唱的旧戏的内容,最好不要是宣传封建毒素、颂扬封建秩序的东西,我们建议各地负宣教责任的工作部门,一要审定一些较好的旧戏在各地演;二是进行些改造旧戏的工作,编印一些短剧秧歌剧本,供各地采用;三是注意扶植农村剧团,加强对它的领导,提倡自编、自唱、自乐。同时在娱乐中,要注意节约,最好不要买戏箱,请戏班,一切自己村中解决。听说有不少村拿着斗争果实,大花大用,都是不好的。对于这个问题,还希望大家多提出些具体改进意见来。<br/> ——编者

吴拐小学是怎样改造的?

第3版()<br/>专栏:<br/><br/> 吴拐小学是怎样改造的?<br/> 季完@<br/> 深入动员生学<br/> 吴拐小学原设荣村因不适中,去秋搬到吴拐,这就引起了荣村的不满,甚至有的人说:“咱不去了!”我为动员荣村的儿童上学,每夜去该村集合儿童在一块,教歌、游戏、玩笑,使他们渐渐觉着老师可爱,靠近老师。同时叫儿童组互相比赛,看那组动员的学生多,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有八十多名入学。<br/> 学习与生产<br/> 春耕时,多数学生家里盼牲口推粪耩地,活非常多,于是学生就组成互助组,每组选正副组长,有活的向组长报告,组长酌量轻重缓急,领着全组在下午下课后去做。特别要紧的活,不上课就去。学生家活多的如王自英(十三岁),家有十七亩地,全靠他和他祖父种;吴常善(十三岁),家有地十六亩,全靠他和母亲,学生不愿同他互助,以致他不能到校。学校就用突击办法,鼓励学生各找锄头,全体替他俩干一垧,做完了他两家的活,就这样很快的把几家贫苦学生的问题解决了。有几个须整天锄地的学生,虽不能到校,就在吃早饭、午饭、和晚上三个时间学习,他们与校内的学生学习得也差不多。课外学习,每人准备一个生字本,请假时把生字给他写在本子上,如吴顺往瓦岗给他姨家送花,就在本子上写了句“吴顺送花走姨家”,结果他写会了,认会了。家长吴喜南说:“俺二小推磨哩,推一会就写写,不一会就把“推磨”两个字写会了”。<br/> 课外活动<br/> 开始清晨唱歌跑步,学生不感多大兴趣,便改为扫叶子,我和他们也争着扫。荥奎生扫叶子时脱光了脊梁,出了满身大汗。上课时就编了几句:“荥奎生,真苦干;扫叶子,起模范”。让学生学习。下雪后,叶子没法扫了,学生还是起得很早,就发动拾粪,划吴拐、枣科、荣村三个村的学生为三个组,每个组再分两个小组,每天早晨一小组派出一人去拾粪。当时怕学生嫌拾粪不好看,我便起早带头;学生见到老师拾粪,有不拾的也拾起来了。拾了粪的,就在名册上记“劳动点”,这更使学生注意了,拾的越发有劲。我常早起到村边背地里等着,看到底谁起得早,是否偷粪,这样一做,学生就更觉得老师调查得详细,也不敢哄老师了。于是学生上下学都背着粪箕拾粪。到放假时,一共拾了两大车,卖了一千七百元,每人买了一个粪箕子,家长都很高兴的说:“又念书,又勤劳”。<br/> 荣贵田变好了<br/> 学生荣贵田不跟这个闹,就跟那个打骂,村上没人敢说,家里人也没办法,全体学生要求把他开除,我想开除也不是办法。先前学生不和他说话,不与他接触,我特别跟他说话,与他接近,学生提他的意见时,我就专意找出他的优点,在大家面前说:“贵田有好处,只要他好好的改缺点,将来一定很有希望”。因此他就慢慢的好起来,早起叫学生上学扫叶子拾粪,后来被大家选为模范和组长,又选为队长。群众对我说:“上学不错,很坏的小孩子都变好了”。<br/> 帮助群众<br/> 放学后,我与群众坐在一块,拉些家常话,遇有找帮忙的马上给他办。学生吴永庆他家晒粉皮没人贴,来找老师,就给他贴了半晌。学生广安他爹来找栽红薯,挑水特别远,我就给他挑了一晌。在办冬学时,夜里我轮着向三个村帮助村干部讲政治课。这样,不光群众与教员融洽了,村干部看到教员是村的助手,开会时也和教员商量,有事也找教员办。对教员与学校的问题,也解决得特别及时与周到。

无敌的英雄们

第3版()<br/>专栏:<br/><br/> 无敌的英雄们<br/> 柯蓝 汤洛<br/> 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于四四年南下抗日,途中被顽固军队重重包围,去年十月胜利突围到达陕甘宁边区,下面是他们在路上的一些小故事。<br/> 一、没有路了<br/> 王震部队三天只吃了一顿南瓜,现在歇在八面山的深沟里,大家十分疲惫。侦察员跑来报告说:“敌人把几个出去的山口子都堵住了,咱们没有路出山。情况很危险………”王胡子(即王震同志)说:“再没有旁的路子吗?”“再没有了!”侦察员说:“山太陡,又是大树,爬不出去。”王胡子说:“不怕!人民的军队不会被困死在这里的。”马上他命令了大家去找老百姓问路。真的,老百姓是疼爱人民军队的。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发胡子花白花白的,拉了根拐杖走过来了,他说:“同志!那边高山上有一条小路可以出去,只是不好走,我这一辈也只上去采过两回药,于今二十多年不走了。”王震望着那插入云空的山峰,命令说:“派一个连拿大刀走前面,砍出那条路来!”就这样,部队突围出来了。<br/> 二、扯裤裆<br/> 白雨哗啦啦的下,队伍淋的像水鸡,枪筒里灌进了泥水,机关枪变成了泥棒棒,手榴弹也变成了水鸡蛋,翻过一架山,蒋军挡住了去路,战士叫道:“连长!前边发现了敌人!”“打!”连长命令道:“机关枪架到前面高地去!”机关枪架起来了,战士又叫道:“枪筒里灌了水,打不响,衣服全是湿的,没有干布没法擦。”连长把裤子往下一脱,扯下裤裆说:“他妈的!怕这困难吗?给你块干布。”机关枪射手接过裤裆布,擦了枪,机枪便叫起来了,打垮了敌人的进攻。<br/> 三、宿营<br/> 王震同志在一棵老树底下听一个侦察员报告:敌人已经堵住了山口,他的精神振作了一下。接着眼皮又慢慢垂了下来,他一连有七八天没有睡过好觉了…………这时天色已经快黑了,王震同志说:<br/> “咱们在这里宿营吧!咱们就敢在狼窝跟前睡觉。”疲乏的战士们一倒在地上就睡得呼呼的了。两手抱着枪,屈着腿,一个一个乱七八糟的躺着,王震同志,是八路军的一个旅长,他没有睡。他一个人在战士们的周围走来走去,两眼望着前面那扎有敌人的山头,他在防备着敌人。

法国大画家 毕加索的艺术观 世界艺术家侧影

第3版()<br/>专栏:<br/><br/> 法国大画家<br/> 毕加索的艺术观<br/> 世界艺术家侧影<br/> 胡品清译<br/> 这位天才、这位最著名的近代画家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么样。他黑的皮肤,白的头发,深的皱纹和宁静的神态都充分表现了慈和。<br/> 他有一个大绘画室在巴黎的市中心,那屋子很高,有黑的栋梁,白的天花板。他有一只瘦长的狗叫卡斯北克,毕加索告诉我们说,卡斯北克是高加索山的最高峰。他墙上和画架上有许多画,全透露着愁惨的气氛,主要的色泽是灰、黑、和深蓝。有一张是一个曼陀铃形的女郎,斜倚在沙发上;另一个却像一个弯曲的烟囱。有的是描绘地震混乱中却带着神秘的和谐,这便是我们久仰的毕加索。战争,侵略和恐怖已使他更年青,更有力。<br/> “有一个关于你的故事是真的吗?一天,一个德国特务拿着一张翻印的“格尔尼卡”(一个曾遭德国惨炸的西班牙城)问你:“这是你的作品吗?”你回答说:‘不,是你的’!”<br/> “‘是真的,’毕加索笑着说:‘德国人常常要来看我,但是却借口说是要欣赏我的画,我送给他们我的名片和翻印的‘格尔尼卡’;并且对他们说:‘留着吧,纪念品。’”<br/> “有的美国报纸说你曾加入共产党,这件事不过是你的幻想,而且说你曾说过‘艺术和政治是没有关系的。’”<br/> 这时毕加索面部表情突然变得很紧张:<br/> “我没有说过这种话,都是谣言。”<br/> “共产党懂得你的画吗?”一个美国小姐问。<br/> “有的懂,有的不懂。如同有人懂爱因斯坦,有人不懂一样。等一等,这是很重要的,让我给你们来个书面谈话。”<br/> 几分钟以后毕加索回来了,从袖珍日记上撕下了两页,上面有几行铅笔写的草率的字迹:<br/> “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只要有眼睛便是画家,有耳朵便是音乐家,有心弦便是诗人,有筋肉便是拳师吗?不,艺术家也是有政治观的人,他静观世界大事,然后他把它的意义在艺术中反映出来。一个人怎么能同人类和世界隔绝呢?不,艺术的目的不仅在装饰房屋和厅堂、绘画也是防敌和攻敌的武器。”<br/> “这样解释你明白吗?”毕加索急切的问。<br/> “再清楚没有了。假如人们不懂你的画,这些字他们一定能懂。”

不识字的王小三

第3版()<br/>专栏:<br/><br/> 不识字的王小三<br/> 刘勒<br/> 俺村里有个王小三,<br/> 在街上摆着个杂货摊;<br/> 只因他睁眼瞎子不识字,<br/> 记账要账净闹稀罕;<br/> 有人买了他五个鸡蛋,<br/> 他就在账本上划了五个圈;<br/> 后来人家还了账,<br/> 他就在圈上拉了一条线;<br/> 到了年底他又要账,<br/> 硬说人家欠他一串糖葫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