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濮阳四、六区新战士退回礼物
拒绝村干铺张浪费
【本报冀鲁豫七日电】濮阳县四、六区在参军运动中,某些村干对参军认识不够,大量捐款请新战士大吃大喝。如六区南李上村新战士,在区里报名回家后,村干就以欢送新战士为名,向群众捐款百万元。张海庄捐三十万元。四甲户村亦捐二十多万元,该村参军十三人,平均每人合两万元。新战士说:“俺参军为打老蒋,为大家除害,大家花这样多钱,还不如以后照顾好呢!”许多群众表面上对于捐款同意,其实内心亦不满。该款经新战士再三退回。马辛庄新战士临别时,提出三不要:一不要会餐,二不要路费,三不要鞋袜手巾等一切东西,博得群众赞扬。四区新战士拒绝浪费欢送,群众则以实际行动解决军属困难,新战士安心,家属满意,各村组织慰问团,给军属打水推磨,解决具体困难,后王岭新战士走后,妇会给没有鞋袜穿的军属做鞋袜。胡村新战士未走前,群众先就帮助军属修补房屋,新战士极欢喜。


第2版()
专栏:

  商言城村互相启发
做到“四愿”才报名
【本报冀鲁豫七日电】长垣十区商言城村群众,经过“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参军做到四愿(自愿、父愿、母愿、妻愿),全家同意才报名。自村干积极分子从县里开会回来后,经过各种动员大会,就展开各家酝酿,用了想想过去、比比现在的方法,互相启发。村指导员商文志,在县的村干积极分子大会上报了名,决心参军,回家后,他召集全家来讨论,想了想过去比了比现在,过去他五口人仅六亩地,是个贫农,现在翻身后上升为中农,还喂一头驴,他说:“俺家过去没吃的,受地主的气,没法提!过去一冬穿不上棉衣,现在九月里就穿上棉衣啦。”当他们想起灾荒年,一家分散到外讨饭吃时,引起全家抱头痛哭,他儿子商心常,当时即表示坚决随父亲去参军,他父亲说:“干吧,心常,你参军走就算孝敬了我,打不倒老蒋挖不倒地主的根,咱别回家!”心常老婆在他父子俩启发后,思想完全打通了,她在全村妇女大会上表明态度,说她坚决不拉腿,送丈夫参军。全村都在酝酿,家家商量送子送郎参军,打倒蒋介石,保住饭碗。商保桂对他儿子说:“咱家分了地,分了粮,有了吃啦。长垣城还未打,老蒋来了,饭碗还保不住,咱全家同意你去参军。”他儿就高高兴兴地报了名。现在全村做到父母妻子及自己都心愿,参军报名的已有十六人。


第2版()
专栏:

  参军故事
 田苏娥说动了丈夫的心
冀鲁豫分社
濮阳六区张仪村田苏娥,经过几次动员参军会后,便在一次妇女会议上表明了态度,要起模范作用,动员丈夫去参军。十五日晚上,她哄小孩睡下了,等了一会,她丈夫常心喜才由外面开会回来,“怎么到这时候才开完会!”苏娥问。“动员参军啦,弄了半天”;常心喜带着不耐烦的样子。苏娥接着往下问:“你们民兵有几个愿意去?”心喜说:“讨论了半天,都说老蒋应该打,应该参军,可是谁也没说去!”“你愿意去不?”苏娥追着问。“按理应该去,就是不愿意打仗!”田苏娥听了心喜这话,把打仗是老蒋逼的道理说了一遍,又说道:“你想想那二年,咱上山西逃荒成天受饥挨饿,小孩成天哭,现时分了九亩地,有吃有穿了,不杀死老蒋咱能不能过好日子?………”“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刚端上饭碗,还愿意团团圆圆过二年哩!”“我也是这样想,可是不打倒老蒋能放心不?”上山西逃荒时,逼的你非当阎锡山兵不行,还叫我再走一家,那时你也不说团圆啦!”她一面说,一面将被子伸好,准备要睡了。常心喜一面思想着,就睡下了。在被窝里,她就又咕噜起来:“前二年你盖过这被子吗?山西逃荒时咱三口伙盖一个破铺底!蒋五军在这时,吓的你成天去地里躲,睡过安生觉没有?这时房子也不透风啦,可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痛呀!………”一夜,田苏娥不断的说,常心喜不断的想。天明了,常心喜一面穿衣,一面说:“我是一定要报名。”“就怕你没胆!”田苏娥笑着又追了一句。早饭后,民兵会上已有六个报了名。心喜低着头,脸上直发烧,心里跳动着,拿不定主意,“报名吧,不愿离家;不报名,又觉没理,丢人!不能报仇灭蒋,永远过不好日子;老婆又说了那些话!……”散会了,心喜还呆着脸想着,不得已也慢慢走回家去,心想:“下次开会再说吧”。田苏娥见他愁眉苦脸的回来,但却故意的说:“听说你报名了?!”心喜红了脸,羞怯怯的说:“没等上我报,就散会啦!”“哼,我要是男子汉,头一次开会就报上啦。眼看老蒋快完了,再不打一锤就晚了!将来也坐坐火车,上南边转一圈!……”“你知道我不去吗?上午没等上,下午一定报”,“别说啦,等着穿新袜子新鞋吧,家里活请放心啦,小孩由我照管。咱包顿饺子吃吧。”田苏娥一面讥讽,一面安慰的说着。
十九日上午,铁佛寺庙前参军大会的会场上,全村一千多男女老少都到齐了,田苏娥和常心喜手拉手的从人群中走到台子上,全场马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田苏娥笑着说道:“为的打倒老蒋过好日子,我送丈夫参军,家里活我也不用大家照顾。”常心喜也扬起嗓子说:“我一心去打老蒋这个孬孙,保险不开小差,打不死老蒋不回家。”在震天的口号声中,常心喜走到新战士招待棚里,田苏娥走到新军属招待棚里。


第2版()
专栏:短论

  纠正强迫与浪费
这次参军运动,在广大翻身农民,特别是贫雇农觉悟的基础上,掀起了自觉自愿参加自己的阶级部队的热潮。思想高,质量好,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另外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即在这次参军运动中,为完成任务不择手段,强迫自动,甚至硬攀硬逼等强迫命令的不良作风仍然严重存在,而且相当普遍。即在报上登出“自报”的地方,如武安(见本报上月二十八日消息),和事实也并不完全一致,该县若干村庄,还存在着严重的强迫命令现象。
不管强迫命令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它都一定会造成不好的结果,都值得检讨与纠正。历年来对参军工作流行着一种错误想法,认为参军一定多少要带些强迫,有所谓“先强迫,后自愿”,“强迫与自愿结合”等谬论。这就造成不耐心的去进行思想动员,而采取简单方式。这些思想作风之所以产生,是站在群众头上考虑问题,是不相信群众的表现,必须加以肃清。有些地方并未真正组织与动员群众积极分子,仍把参军任务交给了自己不愿参军,只想别人参军的村干部,以致造成强迫命令现象,那是必然的了。
参军运动中的浪费现象,是与强迫命令相联系的,许多地方,村干一方面强迫青年参军,同时又命令群众“慰劳”,想借此制成“热潮”,掩盖自己的错误。这种现象也应严加制止和纠正。濮阳六区新战士拒受捐款,是翻身农民高度觉悟的表现,值得予以表扬。


第2版()
专栏:

  南乐吴村贫农骨干启发中农自觉参军
【本报冀鲁豫七日电】南乐吴村贫农为骨干,教育中农,普遍召开家庭会议,深入思想发动,达到完全自觉自愿参军。其工作经过共分两步:在全村群众大会上,提出参军任务后,就进入小组酝酿,当讨论:“因为啥打老蒋”时,大家都说:“因为他卖国,当美国的儿皇帝,不消灭老蒋咱翻身不牢靠。”但讨论到“打老蒋该谁去”时,开始因为许多人思想不通,有的说:“得果实多的人该去”。有的说:“干部应该去。”可是“参军打老蒋,咱们都有份,到底谁去呢?”贫农史连三说:“参军是不是完全是贫农的事?是不是中农也有一份?八年日本鬼子的压榨,中贫农谁没受过?蒋介石要卖国要叫咱当亡国奴,中农也不能不当。贫农受地主剥削,中农不是也不好过吗?”从贫农这些话中,中农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教育,觉悟进一步提高,认识到:“参军打老蒋,中农也有一份”。在逐步深入的讨论中,男女老少都感到“打老蒋是自己的责任。”在讨论过程中,许多青壮年都认识到:“参军打老蒋,人人都有份。”许多青壮年都愿意报名参军了。可是当时没让他们马上报名,而决定都回家去很好的开家庭会,让自己的父母妻子都高高兴兴的送自己参军。史恩远开家庭会时,先动员母亲说:“参军打老蒋,咱有一份,咱又是青年,咱不去叫谁去呢?反正我走了,家里总会有人照顾。”母亲想开了说:“去吧,年青人不打老蒋在家干啥?”夜晚他又跟老婆商量:“参军咱也有份,我决定要去。”老婆一听说他要参军,就大哭,他耐心的劝解:“你哭啥?你有啥难题?地里的活有人代耕,家里的零星活也有人照顾,我参军把老蒋早点打倒,回来咱不是尽过太平日子了!你说你哭啥?”老婆被他说服了,第二天高高兴兴的送他去报了名。


第2版()
专栏:

  永年通过救济工作
 组织贫民清算地主
【本报冀南七日电】永年通过救济工作发动群众,全城贫民起来闹翻身。我民主政府进城后,首先组织城关工作队,拨粮六万斤,计口发粮,进行急赈,很多灾民赖以活命。第二次于十月中旬又贷粮,通过贫民串通,共组织了四十八个贫民组,共六八六户,发粮是一六九九八斤,救济一五一一人(内抗属三七户,九九口),每人平均十斤,抗属十三斤。第三次在十一月初,又发放六○七户,救济一四三六人,用粮一○六七一斤。这次抗属增二斤,另外拨商业贷款一千万余元。这样通过救济工作,发动群众,共组织贫民组七十三个,计一一八八户,三三九人。四街四关由群众选举四个大组长,直属工作队领导。在救济当中,除一般进行阶级教育外,又整理组织改造组长十九名,清洗坏成份会员九名。各街大组长自动领导贫民宣誓,制定贫民会纪律:不给地主通气,不替地主藏东西,不受地主收买,不吃贿赂,不贪污果实,不包办代替,一切通过贫民组。这时地主害怕斗争,大吃大喝,拍卖东西,埋藏和疏散物资。只东街地主武吉符一户,衣服就卖了卅万元。贫民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确定大汉奸、大奸商、大地主一律管制起来。如高利贷起家的武湘屯,拥有一千二百亩地的大地主范朔甫,和李家、窦家等四大地主及其他奸霸约一百余户,都受到群众清算,据不完全统计,共没收冀钞一百万元,元宝四十二斤四两,银元四千元,金子一斤,其他衣物木器瓷器无算。在串联贫民封产归并资财中,从城外归来之贫民起作用很大。如南街贫民公推的大组长苗生得,自己就串联了三十三户贫民,他们自动监视地主,教育群众。如东街小组长同喜娘,三辈子挨饿,靠扫土拾粪卖果子吃。在救济中,他领了七八十斤小米后,三个孙子得以不死。斗争中表现很积极,又从王姓地主妇女身上搜出金镯子、金戒指、好衣物。有次脚脖扭着了,也照常工作。她说:“八路军是救命军,救了俺的命,俺就得好好为穷人办事。”


第2版()
专栏:

  单县民工陇海破袭中帮助砀东人民翻身
【本报冀鲁豫七日电】单县民工干部,在陇海路大破袭当中,帮助砀东群众翻身,领导分粮分浮财。黄堆区分了六个村庄三十五家地主的财产。蔡溜区分了两个庄地主财产,芳桂区分了两个村两户地主。单虞大队在三天内,发动十九个村的群众,分了十五户恶霸大地主的浮财。计共有二十二个村,在分粮分财中,群众掀起了反保甲长、反地主压迫、反饥饿的自觉运动。


第2版()
专栏:

  由集体纺省油到互助纺省工
高邑组织冬纺经验
【本报高邑讯】高邑在组织冬纺中有如下初步经验:一、由集体纺省油到互助纺省工。在号召组织起来开展百日纺织中,大部村庄妇女怕互助纺花吃亏(因有纺好纺劣,纺快纺慢),定分嫌麻烦,怕组织起来不自由等。根据妇女思想,领导上首先提出:“集体纺省油”,没有强调互助纺。这样全县大部村庄,都成立了纺织组,但大部分仍是各纺各的。在组织起来一块纺花后,妇女们体验到这样确是好。如北焦李春英组一个妇女说:“咱这十二人常是一纺半夜,如一人点一灯,用油一夜得二斤,要不是在一块纺,也顶不到十二点钟。”在一块纺巩固后,便向集体纺的道路发展。因各纺各的,每遇集自己拿上线到集上去卖,每五天顶少得误工一天。如集体纺,一集一个组有一个人就能卖了,即省了好多工。在妇女有了互助纺的要求后,即马上提出“互助纺省工”的口号。这时妇女很快便会响应。如孙家庄在这样号召后,即有十余个妇女集体买花集体卖线,每天按纺花的数量与质量进行订分。二、算具体帐鼓起纺织劲。在开始纺织时,有些妇女看不起纺织,有些人懒不想干,便算了具体帐,打通思想。如孙家庄在刚搞纺织时。有些妇女在开会时也说要纺,但下去即不干了,这时便在全村妇联会上,让大家算了帐,妇女们深刻认识了自己家当,不干不行。这时又拿上纺织的利益,打通思想,表扬了纺织模范李田(她在五天内纺二斤,赚了一千二百元,除供全家打油买盐外,还存了九百元)。接着又指出懒妇女×××不纺花,买油盐也没有钱。这样一来,大家认识了纺织重要,同时也认识了不纺花的耻辱,妇女们说:“咱以后可得好好纺哩,纺花是名利两得”。三、家中妇女具体分工。在开始纺织后,发现妇女存着“坐不下”“没工夫”“零碎活做不完”的具体困难(特别是有小孩的妇女)。在这样情况下,西关便组织了妇女家庭分工,如模范军属王洛儒家中有三个妇女,以前都不纺,后来家庭三人具体分了工,他儿媳因有两个小孩,抽出做家里零碎活,他女人、女儿单搞纺织,这样即解决了家庭活与纺织的矛盾。四、总结成绩,推动纺织。纺织开展了一个月,有些村做到了很大成绩,如孙家庄在一月纺织中赚了八十万元。抓住总结,进行启发,大家见到了纺织的实际利益,劲就更大了。如在总结会上妇女们反映说:“这一月还是没有好好纺,就赚了这样多的钱”,大家又互助挑了战,订了计划,每人每日纺线六两,织布的每天织布二斤。五、帮助妇女解决一切困难,今年的百日纺织运动中,县领导上提出每一个干部要确实组织纺织,更重要的是解决妇纺中的具体困难,合作社要多扶植。如城照、北焦、孙家庄等村都很好。城照合作社在一开始纺织,就知道纺织工具不够用,便找木匠制好纺车十四个,织机三张,低于市价四分之一卖给妇女。孙家庄合作社除制纺车外,并制成织机十张,也贷给了纺妇。(联合办公室)


第2版()
专栏:

  农业技术领导中的群众路线
——太行三专区一年农林工作检讨
十一月十五日,太行三专农林局召开了全专区各县主要劳动英雄技术能手会议,总结交流一年农业技术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几个主要问题上,为今后农业技术指导明确了方向与作法。
一、村技委会应走的道路
村技委会首先必须树立明确的阶级观点,打破过去存在的单纯技术观点。过去一般村技委会只注意吸收有技术的人参加,没有注意树立贫雇骨干,富农地主乘机混入,使不少技委会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而流于形式。土改以来,群众从切身的体验中认识了旧技委会的不起作用,因此不少村子群众自发的起来改组了技委会,清除了地主富农,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如黎城霍家窑技委会未改组前为地主富农所掌握,他们在工作上光说不做,有技术不露,甚至还进行破坏。在垡地时不交流耕作技术,下种时不负责调剂种子,反说:“贫雇群众投机,粮食这么贵,谁肯借。”后经群众改造,工作焕然一新。春耕时解决贫雇工具困难,组织打耙六面,抗旱下种时,又精研技术保证小苗出土,锄苗时又以土办法(杨桃根,苦槐树根等)组织群众杀虫。夏收时组织妇女、儿童拔掉四十亩小麦黑霉病,全村全年增产八三○石。
其次村技委会在工作方向与作法上,必须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成为组织与领导群众技术的组织。过去不少地方停留在单纯个人与技委会自己去研究,不去组织与领导群众技术,而自己研究出的技术又不经群众批准便硬交给群众执行,遇到困难行不通时不和群众商量,而向上级要办法,结果吃力不小成绩不大。如潞城黄牛蹄技委会,老想自己想出一种特殊办法,而不去集中提高群众技术,春耕时自己想不出新办法,便认为自己不行,群众提出意见则又埋怨上级不来。这一年来,不少地方从实际工作中已经认识到,技术能手和技委会不仅自己要有技术,更要善于组织群众技术,明确了这一点后,在作法上就不是单纯自己干,而是面向群众发现群众创造,组织群众经验,传播群众技术。自己研究出的技术也要先经群众批准,自己没办法时,不是面向上级而是和群众商量。平顺杨高村和黎城北流村便是这样发挥了群众的创造性,战胜了天灾虫害。
二、试验与推广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一年来试验与推广工作,虽已取得不少成绩,但严格检查起来,工作路线上还存在着极严重的“不从实际出发与不从群众出发”的主观主义非群众路线的作风。
在推广工作上,存在着主观主义与单纯任务观点,不照顾当地气候、肥料、土质、产量等生产条件,不考虑群众利益,不打通群众思想。推广优良品种时,只是盲目的分派推广数目字,因而造成某些村干部积极分子的任务观点,不顾当地能不能种,能不能收,一口咬定“上级号召啥,咱就推广啥”,“能种也得种,不能种也得种”,有些地区甚至规定“种的可以立功,不种的不能立功,种的就是进步,不种就是落后”。使得能推广的地区,群众也不愉快接受,不能种的地区更使群众受损失。如壶关石坡村天冷不宜种金皇后,硬让群众种,去年种了六百亩群众受了伤,今年又种三百亩还是没丰收。甚至有个别地区还划定留种区,不准种土庄稼,强迫拔掉青苗地,不照顾群众具体困难。
群众在这方面却是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与要求,能种啥种啥,啥能发家种啥。如黎城松后村,上面号召推广三大作物,本村群众根据当地条件只种金皇后不种一六九,山地并大量种蔓菁党参,结果成绩很好。
在选种上,还存在着狭隘观点,只认识三大作物是唯一的优良品种,选种时也只选三大作物,忽视了土优良品种的发现与提高。自己认为优良就是优良,也不经当地群众批准。不少区村干部便盲目的认为上边说优良就是优良,不知道在甲地好的在乙地就许会有缺点,结果在不能推广的地区就无办法可想,无啥可推广,使工作大受限制,忽视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增产。
群众却自有办法,如平顺群众把各种作物选回展览,群众公认那种好,那种就是好种,批准后再进行选种,结果不仅是三大作物,土作物也选出六七十种好种。
在试验工作上,喜欢作空洞长远的计划,不是从实际出发为群众现实利益服务。没有认识到只有解决了群众发家要求,才能有长远利益的实现,所以一年来,不管试验如何,对群众说,首先在抗旱中就没有作出成绩。有些试验是图新鲜而不顾群众要求,试种了不少洋货,如台湾瓜、外国鸡等,而没有把全力放在试验群众性的作物上。
三、技术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
首先技术工作必须与地方中心工作结合,必须了解中心工作是广大群众最普遍最迫切最现实的要求,只有合乎这个迫切的要求,技术工作才能贯彻,二者能够结合的好才能真正满足群众要求。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不能分开,技术干部抱单纯的技术观点,不管中心工作,结果形成裸体跳舞,有些群众就把这些人叫“金皇后、一六九干部”,反之,忽视技术工作,也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要求。由于对这问题的看法上有偏差,技术工作与地方行政工作也结合得不够,常是互相不了解,工作布置不统一,步骤不一致,力量不统一,各有一套,因之成绩不大,今后应认真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科学领导方法。


第2版()
专栏:

  黄河英雄
 安澜大会通讯之三
二十八号的这天上午,九声礼炮响后,三百多英雄中被选出的四十九名英雄,为喧扬的雅乐声送上英雄台。行署贾副主任,将为黄河斗争的胜利花,插在众英雄的胸前,从每个英雄到每个参加开会人的脸上,都挂起了无限胜利的欢乐。为首的第一名英雄是高成法,筑先县修金堤的人们,对这位四十来岁的翻身农民是很熟悉的,在金堤上修堤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半车土”,安澜大会上人们仍然喊他“半车土”,在复堤时,他挑着两个大土筐,从堤下爬到堤上,每担至少要挑一百八十斤到二百斤,别人用土车推一趟,他就挑两趟,他们那组的五个人,每人每天至少也要挑十二方土;复堤的最高潮中,他每天要挑到十四方土(按每方土合三千斤。战前国民党领导治河时,每人也只能推二、三方土。)高成法在金堤上创造了土工的最高纪录。他知道公家的财经困难,他在金堤上献土不要公家的米,筑先县的人民在他的影响下,节约了三四一一七斤米。
人们又谈起了那个三十来岁的甲等英雄江聚厉,他的外号“火车头”,他四车能推一方土,一车推七百多斤,安澜大会上的人都不信他能推七百多斤土,别人当面叫他推了一下,称了称七百四十斤。为了到堤工上多推土,他用五斗麦买了个新土车到堤上去。他们滑县五区江马厂二十七个突击队,和别村比赛时,他一气推了八十四车子,他常谈说:“为国家多出点力,有啥?”
人们又谈论起父亲挑战儿打擂的故事。一个人指着那个五十二岁的老头路广山,他是阳谷八区董庄人,虽然他已过了出工的年龄,一说修堤他爷俩个就去了。路广山是两次被选出的担架模范。豫北战役时,他曾四昼夜不换班;麦前参军运动时,他曾把胡子剃了去参军,可是大家不让他到前线去。当他向全小区里提出挑战时。没有一个敢和他应战的,他的儿子路殿明,也是积极推土的人,曾和农会长比赛了三天,不分胜负,他又与他父亲打起擂台来了,大战三天的结果,路殿明终于被他父亲战败了。今天老英雄路广山不断的笑着,他胸前大红花也在笑。
那个二十五、六岁的结实青年,他就是“爬山虎”,他大号叫杨振珠,郓北一区大杨庄人,他曾经受过县的表扬,曾与八十三个人作过比赛。那位五十九岁的老英雄熊保身,在英雄群中,他的年纪是数一数二了,他在胜利愉快的气氛中,显得年轻多了。他是平阴段工程队队长,黄河大泛时,康口险工曾三次出险,对岸的敌人疯狂的向着这些抢救水坝的工人们扫射,他虽然腿被摔坏了,但当时水急坝险,他怕别人完不成任务,他即冒着对岸蒋匪的扫射,把跌下的坝头用柴枝和石头排好,康口险工毕竟在老人家的带头抢救下,转危为安了。
那是个极其朴素而健壮的中年妇女,她是昆吾三区的赵子金,老庙的指导员,今年麦前复堤时,她带着三个妇女到堤上去,她曾与复堤的男人比赛过,她一次推过二十多车子土,他们村上完工后,曾动员大家帮助苗屯及华庄作工,自此引起了昆吾县的妇女上堤了。
龙凤英,这位年轻的女英雄,她是昆吾一区长庙的农会长,当时修堤时,她让村长和自卫队长在家工作,她背着两张席带着民工上堤了。她上堤后,并且作饭,还和男人一样的推土,她带着她村上的二十多个人,四天半完成了七天的任务。……
这些捍卫黄河的英雄,在他们胸前的大红花旁,又挂了颗黄河胜利的纪念章,照像机正在贪婪的摄下这些黄河的英雄们的肖像。


第2版()
专栏:

  孙家庄 纺织一个月赚洋八十万
【本报高邑讯】孙家庄百日纺织运动开展以来,由于思想动员好及合作社的积极扶植,一月内纺妇新发展了四十一名,加上旧有的纺妇占全村妇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四十一名妇女中,十四人学会了织布,大部学会了纺花,一月内共纺花九百八十七斤,可赚大洋七十万零八千元,织布一百廿八丈零八尺,可赚九万三千元,织纺共赚八十万元,能买卅四石多,能够一百卅八人吃一个月。经这样总结后,大家都感到这样又学会了本事,又多赚了钱,于是大家兴奋的提出三大行动口号:一、比赛挑战兴趣高,看看那组那人搞的好。二、互助纺织互助学,大家研究质量高。三、互助纺织夜里干,能省灯油还要改造懒汉。如改造过来的赵小枝,妇女们表扬她说:“赵小枝是懒汉,经过大家把她劝,打通思想大改变,又学织布又纺线,夜晚纺织半夜眠,经过改造加油干,,一月内纺线八斤半,全村妇女都称赞,家里也解决了不少的困难”。(孙家庄通讯组、振声、窗户)
【本报临城讯】临城五区南沟,过去纺织很不带劲,这次整理纺织时,检讨了过去纺织不起劲的原因是,纺织组织中没有清洗了斗争对象。检讨后即在纺织英雄马秋香的领导下,组织起五个纺织组,除白天纺织以外,还有两个组夜间集体纺花(青年妇女),为吸收老年妇女参加夜间纺织,青年妇女提出了老年妇女参加不拿油钱,现已有改荣等二老年妇女参加了夜间纺织。现据八天二十一人的统计,纺花三十六斤,织布四十斤。又一区乔家庄妇女,积极纺织,提出了“加劲搞纺织,赚钱渡荒年。”收秋后,即组织起十七个纺织组,一百零四个妇女,除白天纺织以外,每晚上每人还能纺花四两。六十余岁的老年妇女张大姐,开始纺花时借了人家十五两花,纺花一月,除还了人家的本以外,所赚的利钱买了八十斤煤、一两煮青,解决了吃油盐钱,现还存四千块钱的花。青年妇女史宋英,纺织一月赚布八尺、谷子二斗,现存二千块钱的花。(振文、二俊)
【本报平顺讯】平顺四区王曲,总结全年纺织,全村纺妇二百八十六人,总共纺花七千六百五十七斤,全村妇女大小人口一千一百五十四名,今冬均换成新衣服,每人平均穿布二丈五尺。除穿四千五百零七斤外,下留布线三千一百四十九斤,现除棉花本价外,每尺按三百二十元计,共能赚洋六百三十四万八千七百六十元,能折买谷一百零五石。纺英谢采青说:“过去不愿纺织,是咱妇女思想不明确,没有想到纺织是摇钱树。”经这个大算帐后,全村纺妇思想打通,当场订出今冬纺织发家计划。(文歧、建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