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47-01-01

1947-01-01新闻联播 文字版

新年试谈副刊和群众结合

第3版()<br/>专栏:<br/><br/>  新年试谈副刊和群众结合<br/> 林曦<br/> 今天是元旦,照例似乎应当来一篇“新年献辞”。可是空话无益,还是让我们来谈谈与咱们大家都有点关系的一个问题吧。<br/> 中国报纸的前身是“邸抄”,那多半是给做官的看的,谈的是皇帝老爷们的事情;第一份现代式的报纸是香港的《寰球报》,那多半是给官商们看的,谈的是华洋事务和商情。什么时候开始有副刊,懒得去查它了,只记得自己能看懂报纸的时候,还读的是上海《时报》上那种《礼拜六》式的茶余酒后的消闲小品;不消说,也不是一般大众能看得懂的了。后来新文艺性的刊物风行了,但那风行的圈子也还是局限在知识分子里面。<br/> 由新华日报打开头的各地党报出现,才真正有了完全站在人民立场的副刊。但所承接的却不能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圈子的旧传统。综合性的“新华副刊”迟至四一年才出现,圈子算是扩大到工人、学生和一部分公务员中了;可是到争民主的浪头高涨起来以后,却又觉得圈子还是太小。于是提出了副刊的与群众结合问题,一面走向简短活泼,一面创办“社会服务”。解放日报的四版,对开创和提高人民文化上是很有供献的。而去年九一检讨过后,也感到“我们的副刊和群众结合不够”(去年十月二十三日该刊),开辟了读者服务,思想座谈等栏。本刊是个小兄弟,刚刚学步,但读者对我们的鼓励也已经很大了。<br/>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作到副刊与群众结合呢?乔木同志希望是能少登些可有可无的“智识分子的议论”,“可是每天万把字的版面上挤满各种作者读者、各种内容形式的几十万稿件信件,切实而紧凑的传达着生活和战斗的各个侧面,传达着群众的嘈杂,好比生意旺盛的花园一样。”这就是说要把副刊的园地完全开放给群众,让各种各样的稿件信件能大量地从群众中涌来。<br/> 然而群众不是那么容易来的。怎样才能请得大家来?我们曾苦心摸索过一番。办新华信箱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经常而坚持地给群众解答一些切身问题,群众是会不断来的。“社会服务”的经验又增加了信心:那怕是代登一条“大众广告”那样小的事,就可以使更多的读者把报当做自己的报。二十多年的办报老手张恨水先生讲了一个秘诀:“看准一个时期读者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英国兄弟党的《工人日报》去年也有一番革新,他们再不板起面孔,专说不听,而想出各种各色的花样替群众办事。他们的电影评介告诉工人们如何去找好看的电影,很有成效。这都说明一个真理:要群众来,得传达出他们的生活和战斗,得满足群众的需要,得热心而经常地给群众办事。<br/> 所以今年的本刊,就打算本着这一个方向办。等我们稍微筹备一下之后,打算每隔一两期出一次“人民服务”,把读者顾问、大家谈、简复等更充实起来,并开辟一些新的东西,使能尽我们的一点微劳,多少给大家办点儿事。另外打算划出一些篇幅,作为干部同志们思想学习、经验交换的谈心的地方。为了解救知识上的饥渴,我们不会忘了采摘些文化科学以及各科知识的果品来奉献;许多读者既然关心延安、各解放区以及解放区以外各地的情况,我们自然应当随时转载、介绍。文艺性不会因综合而冲淡,我们希望来稿尽量采用形形色色的文艺形式,只不过要更注意到精练短小。一九四七年中,全边区三千万人民的自卫战斗、翻身、生产的各个侧面,都应当留下面影,大家动手来用朴素生动的大众语言刻画起来吧,我们把所有的栏目开向读者。来稿不以文字的成熟与否作取舍准则,只要有切实内容,同意的话,文字我们可以帮助修改。<br/> 就这样画个草图吧,以后我们一定根据读者同志们的意见随时修改。可是这个草图要想变成实际,大部分得靠从作者读者们中伸出来的手。写稿、提意见、提问题、组织对本刊的座谈……,这都是我们顶盼望的,让我们大家一同来把这个小小的花园搞得人声嘈杂,生意旺盛起来吧!

刘伯承将军在民间

第3版()<br/>专栏:<br/><br/>  刘伯承将军在民间<br/> 蔡公狄<br/> 由于刘师长(这一带人民都爱这样称呼刘伯承将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卫了人民的果实,各地人民对他的敬仰与爱戴,只要从我这次在武安的所见所闻就可以想见一般了:<br/> (一)“斯巴达将军比不过刘师长”<br/> 我在武安道上,和一位本地老教育界的中年人李向志先生谈起来,他说:“当我听到刘师长五次大捷消息时,就使我想起,古代英勇善战的斯巴达将军们的故事来:<br/> “有一次传令兵报告斯巴达将军说:‘敌人来得真多,他们的旌旗遮蔽了天空,’斯巴达将军听了后回答:‘那么我军就在敌人旌旗荫影里进行战斗吧’,斯巴达将军们,总算得英勇吧!但与我刘伯承将军相比,他们就逊色了落后了。当敌人用五十个旅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我们刘将军说:‘现在我军已消灭他十五个半旅了,这是第一个十五个半旅,接着还有第二、第三个十五个半旅的敌人,要我们来消灭。现在我军只活捉一个赵锡田,这是第一个赵锡田,接着还有第二、第三个赵锡田……。’<br/> “又有一次一位传令兵报告斯巴达将军说:‘敌人已经迫近我们城池了’,那斯巴达将军马上骂道:‘你这混蛋,为什么话说颠倒了,现在明明是我们城池接近了敌人!’这斯巴达英雄们的义愤,也算得精彩。看我们师长说吧:‘敌人损失了十五个半旅,侵占了我廿五座空城,如果敌人愿意用这个代价与我们换的话,我决与他交换’。这不仅说明了爱国自卫战争的意义,而且说明了天才战略必定战胜反动的进攻。<br/> “还有一次传令兵报告斯巴达将军说:‘我们城池已被敌人占领了’,那些将军们沉着的说:‘在我们喝汤的时候,不留意把讨厌的苍蝇带进来了,只要我们把汤放在桌上,保险那苍蝇会掉在热汤里。’我们师长呢?比他们更确切的说:‘敌人在我面前只有死,在空城里会被我军困死,游击队在敌后会把敌军拖死,在战场里我军制造了火海会把敌军烧死,如果还有活的俘虏,那么他们在反动的政治上也成了死人!’这话十足地表示出我们常胜将军的英雄气魄、和透辟的政治见解。”<br/> “让我说得更直截了当些吧!斯巴达将军够得上称作无比的英雄,但他们却比不过我们的人民英雄刘师长”。<br/> (二)“替俺们好好照料师长吧!”<br/> 小高壁妇救会,写了一封信给刘师长的爱人,据妇救会徐秘书告我说,她们是这样说的:<br/> “亲爱的刘师长的媳妇子:<br/> 咱不知道你姓啥名啥,也从来没有见过你的像片片,我们女人们,只依照乡俗来称呼你——媳妇子,你不会怪我们,使我们的性子吧?!<br/>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你,细一想就知道你一定是个人品不错的人。我们写信给你,不是为别的,而是要你更好好照顾师长,师长是你的丈夫,也是我们的救星。你爱护他,我们也同样爱护他。但是我村距师长不知远到那里去了,我们不能亲自去慰问与关心他,所以我们不能担的担子,请你替我们担上。从今天起,不仅尽你做妻子的责任,而且也嘱托你代表我们好好照料师长。<br/> 听说师长今年五十五岁了,如果在我村,像他这样上了寿的老人,就在家少动弹了、或不动弹了,可是师长还为了我们在前线辛苦奔忙。曾听一个前方下来战士说:“前方打仗,睡不好,吃不好,累得人又乏又疲,在这个冬冷天,不是霜,便是雪,还有北风黄土”,师长不仅受罪,而且还要透日透夜,想妙法打胜仗,听说每晚都睡不好觉,到现在打了五次大胜仗,不知道师长疲到怎样了?<br/> 所以希望你好好的,比过去更加关心他。我们希望你一定要把师长照顾得周周到到,使得师长没意见,如果不然的话,那我们就要向你提出意见了。<br/> 此致敬礼<br/> 小高壁妇救会敬上<br/> (三)大鼓书说的是:“常胜将军刘伯承”<br/> 我夜住东关,听说大鼓书。人们围了一大圈,听那说大鼓的老黑子,得意的念唱:小弦子一拉哼三哼呀……腿急的不能赶猪,心急的不能听书,听我慢慢道来:不说前朝后代,说的是今朝胜利将军刘伯承,诸位听我来表,刘师长五次大战胜了五场。第一仗打在陇海线,赵锡田那个师长投了降。蒋军初尝八路味,明是苦胆硬说是甜汤。狼夹尾巴上前线,荷泽二次作了战场,损兵折将人七千,这一次大大尝到辣子汤。瞎子趟河明明送死,送死送到巨野旁。三次大捷怎么样?打得那蒋军成千成万只叫娘,三次大捷人人高兴,党中央来电表扬再表扬。老将军来真勇将,赛过了当年周瑜加上诸葛亮。苍蝇无头还要乱飞,飞到鄄城倒大霉,两天两夜打完仗,俘掳个一一九旅刘旅长。联总探子不顶事,几千蒋军见阎王,老鼠吃闹菜临死还要乱蹦,一蹦蹦到滑县与濮阳。这一仗打了一天与两晚,刘师长就叫宣传干事布置会场。会场上争着两个活的胜利品:一个旅长李来一个杨。五次大捷打得好,五湖四海威名扬。<br/> “师长打仗赛过维通扫了北,师长打仗赛过宋朝杨家将,师长打仗赛过薛仁贵征了东,师长打仗赛过三国关云长,师长打仗赛过狄青平了南,师长打仗赛过精忠武穆王,……师长打仗好像吃麻糖(油条),吃冷吃热有主张,大的胜利还在后,等等吧,等等吧,明天要是打胜仗,听我再来说端详,再来说端详……。”

茅盾夫妇抵莫斯科

第3版()<br/>专栏:<br/><br/>  茅盾夫妇抵莫斯科<br/> 塔斯社报导: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夫妇已于上月二十五日抵莫斯科,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职员多人前往欢迎,茅盾此行系应该协会之请。

刘天昭还乡 坠子词

第3版()<br/>专栏:<br/><br/>  刘天昭还乡<br/> 坠子词<br/> 韩明<br/> 内战的炮火响连天,<br/> 蒋占区老百姓受尽摧残。<br/> 中央军进村庄血腥满面,<br/> 又奸淫又烧杀惨绝人寰。<br/> 比日本比汉奸没啥分辨,<br/> 有分别只不过美牌汉奸。<br/> 汪精卫当的是日本走狗,<br/> 蒋介石已做了美国儿男。<br/> 劝同胞对老蒋不要梦想,<br/> 遭殃军到你家你就知端。<br/> 也不管穷和富齐受摧残,<br/> 那分你是地主、农民会员。<br/> 南华县有一桩真情实事,<br/> 给大家作介绍细听一番。<br/> 小留集直串着鄄荷公路,<br/> 只处在南华县紧靠东边。<br/> 这集上有一个逃亡地主,<br/> 他名叫刘天昭惧罪逃窜。<br/> 他有个大儿刘学尧,<br/> 爷俩都是“还乡团”。<br/> 家中撇下婆媳俩,<br/> 还有闺女在家园。<br/> 闺女年长十八九,<br/> 媳妇不过二十三。<br/> 还有个二小刘二胖,<br/> 十四五岁正青年。<br/> 天昭的老婆邢氏女,<br/> 年纪到有四十三。<br/> 好地他有一顷二,<br/> 压迫穷人罪滔天。<br/> 虽然农会把他斗,<br/> 对他处理倒算宽。<br/> 好地留下二十亩,<br/> 还留一所好庄院。<br/> 全家应当来感谢,<br/> 不该去当“还乡团”。<br/> 人不见黄河心不死,<br/> 家不被害心不甘。<br/> 中央军把荷泽占,<br/> 小留群众不得安。<br/> 全村开了个动员会,<br/> 空室清野防汉奸。<br/> 青年男女要躲避,<br/> 蒋军来了不好玩。<br/> 曹县抓兵无其数,<br/> 许多妇女被轮奸。<br/> 大家听了很害怕,<br/> 惟有邢氏很喜欢。<br/> 人家都逃他不走,<br/> 大家把他劝一番。<br/> “叫你家小孩躲躲吧!<br/> 你没听南边逃难的把信传!?”<br/> 邢氏说着洋气话,<br/> 就向农会瞎胡言:<br/> “听这飞机丢炸弹,<br/> 听这大炮响连天。<br/> 这打仗就是为的俺,<br/> 为的俺全家把身翻。<br/> 谁在农会才有罪,<br/> 俺的天下在眼前。<br/> 俺小他爹回家转,<br/> 全家可过太平年。<br/> 他爷俩都在还乡队,<br/> 官官相护有牵连。<br/> 中央来了俺不怕,<br/> 我看着马上就变天。”<br/> 一片话说恼了小刘筒,<br/> 拦住邢氏问一番。<br/> “你别想的这么好,<br/> 到时候就叫你作了难。<br/> 还乡团管不了正规军,<br/> 进村就是一扫干。<br/> 把你的东西都拿净”,<br/> 邢氏说:“拿点东西我情愿。”<br/> 刘筒说“把你的小鸡都吃净”,<br/> 邢氏说“小鸡能值几个钱。”<br/> 刘筒说“把你的犍牛叫驴都牵走”,<br/> 邢氏说“牵走个骡子啥相干”。<br/> 刘筒说“抓你二小当兵去,”<br/> 邢氏说“拚上当几天还乡团”。<br/> 刘筒说“拉你的闺女媳妇搂着睡”,<br/> 一句话说的邢氏眼朝天,<br/> 她虽然没有说出口,<br/> 心里说当个太太也体面。<br/> 这本是邢氏心里话,<br/> 并没有说出唇外边。<br/> 她恼羞成怒破口骂:<br/> “该死的刘筒瞎胡言。<br/> 等你大哥回家转,<br/> 杀你的狗头报仇冤!”<br/> 他二人正在胡吵闹,<br/> 机枪大炮响的欢。<br/> 全村群众都逃走,<br/> 刘天昭全家在家院。<br/> 娘俩都把丈夫盼,<br/> 全家回来好团圆。<br/> 谁料想“还乡团”本没有胆,<br/> 军队在前他在后边。<br/> 五十五军把小留进,<br/> 大街小巷胡乱窜。<br/> 翻箱倒柜找八路,<br/> 所有的东西都抢干。<br/> 有一些群众没跑掉,<br/> 被他们赶到一个院。<br/> 逼着给他们挖工事,<br/> 又搬门板又搬砖。<br/> 满街上打的小鸡吱吱叫,<br/> 杀猪宰羊闹翻天。<br/> 谁不顺眼用枪打。<br/> 见了妇女就强奸。<br/> 集上的买卖也抢净,<br/> 又抢酒来又抢钱。<br/> 全集上受害咱不表,<br/> 单表邢氏在家院。<br/> 她见军队到集上,<br/> 一家大小笑连天。<br/> 闺女媳妇快烧水,<br/> 二小赶快去拿烟。<br/> 一会军队到他家,<br/> 邢氏迎接把话谈。<br/> “各位老总都来了,<br/> 盼你们盼的眼睛干。<br/> 俺儿当着还乡队,<br/> 他爹也当“还乡团”。<br/>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br/> 快喝水来快吸烟。”<br/> 众老总一听这些话,<br/> 心坎眼里很舒坦。<br/> 怪不得老婆这么好,<br/> 她的人当着“还乡团。”<br/> 厨房门口往里看,<br/> 里边有两个女少年。<br/> 闺女不过十八九,<br/> 媳妇二十有二三。<br/> 众老总越看越对眼,<br/> 兽性大发歹心按。<br/> 班长本是好色鬼,<br/> 心生巧计把脸翻。<br/> 一声喝住老婆婆,<br/> “不要拿话来哄俺。<br/> 听说你儿在八路,<br/> 家里那有“还乡团”?<br/> 说着就把上房进,<br/> 翻箱倒柜胡乱翻。<br/> 各个屋里翻一遍,<br/> 细的东西抢个干。<br/> 邢氏一见事不巧,<br/> 这些老总不认咱。<br/> 忙吩咐闺女媳妇逃走吧!<br/> 再等一会不好玩。<br/> 闺女媳妇才要走,<br/> 一齐上前把她拦。<br/> 班长拉住她闺女,<br/> 上房以内把门关,<br/> 一个拉住他媳妇;<br/> 拉进东房去强奸。<br/> 剩下的围住老婆婆,<br/> 拉住邢氏胡乱翻。<br/> 这个说“赶快给我买鸡子”;<br/> 那个说“赶快给我买洋烟”。<br/> 邢氏正在为难处,<br/> 听屋里哟哟哟惨叫唤。<br/> 邢氏被迫出门外,<br/> 见二小拿烟转回还。<br/> 邢氏接烟心头脑,<br/> 气的倒在地平川。<br/> 二小不知怎回事,<br/> 只得到家去看看。<br/> 一进二门就听见:<br/> 两个屋里闹的欢。<br/> 当兵的高兴得嗷嗷叫,<br/> 听着他姐姐哭连天。<br/> 这个说:“班长出来快换我,”<br/> 那个说“大家都得欢一欢”。<br/> 二小一听事不好,<br/> 脚尖一磨回门前。<br/> 见他母亲撅着嘴,<br/> 自己一阵心里酸。<br/> 听家中争夺轮奸嚷成一片,<br/> 是谁能救救这个好局面。<br/> 事不凑巧没有趣,<br/> 刘天昭跟着大儿回家园。<br/> 他知道军队到集上,<br/> 爷俩回家要看看。<br/> 出荷泽迈着四方步,<br/> 不觉来到大门前。<br/> 看见老婆橛着嘴,<br/> 二小低头泪连连。<br/> 心中不知怎么回事,<br/> 只得上前问一番。<br/> “军队来到咱门上,<br/> 你娘俩为啥不喜欢?”<br/> 邢氏一见丈夫到,<br/> 又急又恼把话言,<br/> “提起你那好军队,<br/> 现在咱家整一班。<br/> 东西抢个干干净,<br/> 又要鸡子又要烟。<br/> 要啥东西都不恼,<br/> 最可恨闺女媳妇被轮奸。<br/> 你赶快回家看一看,<br/> 咱闺女哭的真可怜。”<br/> 刘天昭一听瞪了眼,<br/> 他的大儿也无话言。<br/> 爷俩瞪了大半晌,<br/> 觉着这事怪丢脸。<br/> 再说到家问一问,<br/> 还恐怕军队不认“还乡团”。<br/> 再说不问这件事,<br/> 闺女媳妇被轮奸。<br/> 邢氏催着“快去吧,<br/> 孩子的痛苦你不知端。<br/> 一个两个还可在,<br/> 那多人孩子怎么缠?”<br/> 刘天昭处在两难地,<br/> 他大儿一阵怒冲天。<br/> 吼的一声“我要去,<br/> 欺负我家怎算完?!”<br/> 抢步要到家中去,<br/> 眼看就是乱子山。<br/> 提住弦子歇歇板,<br/> 这回书说到这里就算完。

太岳小学生争作 毛主席的好子弟

第3版()<br/>专栏:<br/><br/>  太岳小学生争作<br/> 毛主席的好子弟<br/> 读了《毛主席送子住劳动大学》一文后,此间许多人加强了劳动观念,尤其是尚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不少人订出自己的劳动计划。沁水高小,要从劳动生产中解决自己全年的日用费。洪洞不少学校学生,纷纷从事劳动,学习毛主席的儿子。阳城董封镇民办小学,全校学生在讨论这篇文章后,同样要在劳动生产中解决一部分花费,决定先给学校运炭,力气小的在街上担水卖,第一次已担炭一千二百八十四斤,赚钱一千一百五十五元,担水的也赚洋一千五百二十五元。(太岳分社电)

好好准备过春节 征求春联短剧秧歌

第3版()<br/>专栏:<br/><br/>  好好准备过春节<br/> 征求春联短剧秧歌<br/> 编者同志:<br/> 新年到了,我们机关俱乐部里,本来打算搞些文化娱乐,大家“红火”一番。但在开筹备会的时候,都说要排演几个剧看,可是苦于没有新鲜剧本,所以我们建议报纸,快登载些新鲜剧本,短的报告剧和秧歌更好。剧本内容,我看以反映我们自卫战争中军民英勇模范事例,翻身故事等为最合适,不知能不能作到?<br/> 军区司令部一人<br/> 从上面这一来信看,供给大家新鲜剧本,不只是军区司令部一处需要,而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好在现在到春节,还有二十来天,我们希望能为大家送些春节的礼物——新鲜短剧、秧歌、春联等以补过去的缺陷,让大家来过个热热闹闹的春节。但我们少数几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希望一切读者同志,大家动手,你来写个剧本,他来编个秧歌,你来编付春联,他来凑段鼓词,好在我们的现实斗争生活,非常丰富,大家动嘴的动嘴,动笔的动笔,赶快写寄给我们,以便早日采登,供各地选用。<br/> ——编者

多揭载蒋管区的黑暗

第3版()<br/>专栏:<br/><br/>  多揭载蒋管区的黑暗<br/> 副刊<br/> 肖健编辑同志:<br/> 下面是我对“你需要什么”的答复,我觉得我们解放区报纸,对蒋管区比较公正的报章上的言论及通讯等的转载和介绍是不够的,希望能补救这一点。因为,“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如果对蒋管区的黑暗有更多生动的揭载,就使得解放区的光明面在生活于他的怀抱中的人们心目中越发可爱。<br/> 根据乔木同志“短些,再短些”这一有力的提倡,“毛主席送子上劳动大学”,以一个九岁儿童的写作,能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影响,我以为应是副刊的努力方向之一。<br/> 书报介绍也是要紧的,比如外区出版的茅盾作“腐蚀”一书,在我们这里不停的传看中。报上不但应介绍,并应经过这大众的喉舌,去督促解放区的出版事业向“翻印外区有价值书籍”这方面走。

我们的愿望

第3版()<br/>专栏:<br/><br/>  我们的愿望<br/> 我们提出“你需要什么”的问题后,承蒙不少读者来信指教,对我们有很大的鼓励,现在先把最先接到的几封信发表出来。<br/> 四位同志的意见,都是很好的,我们将向着这些方面努力。但要能作到这些,还要靠读者随时和我们联系,大家设法、大家来作,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另外我们还希望广大读者,继续提供更多的意见。<br/> ——编者

多登短小文章、增设新栏

第3版()<br/>专栏:<br/><br/>  多登短小文章、增设新栏<br/> 刘正一<br/> 我和我所见到的好多同志,对报纸一般是不能彻头彻尾的细心阅读的,特别是长篇大论的东西,除了重要的专论或社论,很少看。对贵报副刊则短文都看。记得有一篇转载解放报的短文“短些,再短些”那个文章我最同意。<br/> 凡是有趣味的文章一定也是于我有帮助的,比如十二月十号这篇“吃了卒子再吃车”的小诗吧,当然属于有趣味的作品,可是我觉得也有帮助,——增加我的胜利信心,更加使我明确蒋介石的不仁不智!<br/> 书报评介,人物志(指写名人,战斗、生产、模范工作者,翻身英雄等以及反派人物),解放区风景介绍(主要使读者对解放区增加热爱),学校风光,市场一角,戏团活动,作品荐举,写作研究等,我都希望在这副刊里见到。总之,越简短、具体,能以小见大,就越好。<br/> 长篇大论的小说、长诗、论著等,那怕他是名家的也可以送到大本杂志上去登载。把报纸篇幅交给广大的老百姓。(当然,大学教授、作家、学生也都是老百姓,但摆起架子,下笔千言者,则当别论)。

希望成为文艺习作的园地

第3版()<br/>专栏:<br/><br/>  希望成为文艺习作的园地<br/> 可风<br/> (一)副刊应成为定期刊,确定名字,刊定报头为好。<br/> (二)副刊要有一定的明确方针,这方针最好是启发和指导读者中喜好革命的大众的工农兵的文艺青年,鼓起热忱,在文艺习作中向前迈进。本地区纯文艺性的刊物不多,且又是月刊,吸收外稿太少,希望这个副刊能成为青年同志文艺习作的园地。<br/> (三)今后应该多登载纯文艺性质的作品,以短小精悍、意味深长的为原则(特写和长篇通信应排在另版)。<br/> (四)排版力求活泼,例如最近的十二月十日这一期就比较过去许多期好。

培育更多的通讯员

第3版()<br/>专栏:<br/><br/>  培育更多的通讯员<br/> 郭直夫<br/> 副刊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我所见到的解放区”、追念鲁迅的文章、“川底的今昔”、“毛主席送子住劳动大学”、“书报评介”、“前线战士需要什么?”“王贵与李香香”、“平凡中的伟大”……笼统的说,十一月二十日,特别是本月十日的副刊,我觉得更是内容丰富、简短、新鲜有趣。如果再添点关于“写作指导”的短小文章,选拔几天内一二个出色典型的稿子,作具体的分析研究,这样也许能培育出更多的通讯员,教导一切幼稚的写作者。<br/> 有切实帮助的;有趣的文章,二者我都需要,最喜欢的是一篇文章,既实用且有趣。<br/> 所用语文,我还能够看懂。<br/> 这就是我的意见,未知以为然否?

两块砖头

第3版()<br/>专栏:<br/><br/>  两块砖头<br/> 稚微<br/> 在太行第二届群英大会的翻身展览馆里,参观的人群排成很长的行列,络绎不绝的拥挤进来。<br/> 我们几个人在忙着抄写那“几千年来地主过的是什么生活,穷人受些什么痛苦”的时候,“地主家绣花被子套丝绵;穷人家身铺席片头枕砖”,这两句话,吸引了我们的视线。<br/> 那红绸缎被子排在桌子上,破烂不堪的黑漆被子也放在一张穷窟窿破四角的席片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席片上放着的那两块砖头。<br/> 这两块砖头,是孙海梦父子俩的老朋友;又是他的:“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