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25日参考消息 第2版

    【香港《华人》月刊第五期文章】题:读高醇芳的花卉作品(作者江东)
    法籍华人画家高醇芳女士出身于中国江南书香门第,父亲高士愚为著名的中国书法家。醇芳从小就喜爱艺术,在音乐、舞蹈、美术各方面,均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到巴黎后,她发奋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不懈地进行探索。
    醇芳现为法中文化协会主席,身在巴黎,热心传播中华文化。近几年来,她在法国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中国名书画家作品展览,举行中国书画创作报告会,创办中国画学校和中国书法学校,培养了一批能作中国书画的法国青年学生,使法国人对中国画的各种表现力越来越感兴趣。醇芳女士在法国的辛勤创作与热情举办中国艺术教育之举,已被公认为是一位法籍的著名中国画画家和杰出的中国艺术教育家和国际社会活动家。
    高醇芳对东方绘画的意趣和画法,有多方面的心得,无论山水、动物、花卉,还是佛像和人物画,她无不精通,写意与工笔,双管兼长。她对花卉的描绘,在有本有源地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更是匠心独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中国画中的花卉作品,自“五代后蜀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故有‘没骨花枝’之称。”后北宋画家赵昌,亦作折枝没骨花卉,敷色丰润明透,清新自然,自称“写生赵昌”。今观醇芳花卉之作,亦采取中国传统没骨画意,但侧重立意传神。醇芳在创作花卉时,稍慢而稳,花姿媚柔。花卉属于静物,而她画的花卉通过形态与线条,反映出静中带动的旋律。高醇芳女士运用中国画的素质,结合西方社会的高尚情趣,创作出东方绘画的新内涵,使中国花卉作品更趋绚丽多姿,引向新的艺术世界。


    【《香港时报》五月三日文章】题:美太空中心的华裔“幕后英雄”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呼啸升空以后,全世界的中国人都翘首仰望苍穹,盼望“太空英雄”王赣骏博士完成任务安然归来。这时,也许有很多人忽略了在太空中心内外工作的许多华裔“幕后英雄”。
    在太空中心和邻近的一些象罗克威尔等合约公司(与美国太空总署签订合约发展太空工业的公司)内的华裔科学家们,不但要在每一次起飞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航天飞机飞行期间,还要随时在地面待命去解决航天飞机在天上所遭遇的困难,事后还须搜集一切资料,详加分析与改正,为下次飞行任务作最周全的策划。李前鹏参与航天飞机设计谈到开拓太空,人们第一件必须做的工作是设计一种可以邀游太空的飞行器。研究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的李前鹏博士,在太空中心参与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工作多年。
    他说,因为现有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都有它们的寿限(每架飞一百次即淘汰),他和同事们目前已开始着手设计“第二代”航天飞机,这种航天飞机也许在十五至二十年内便可问世。
    李前鹏博士也从事太空站的设计。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定型。林强研究飞行控制系统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里负责研究飞行控制系统的林强,曾参与每一次航天飞机飞行的准备工作。林强说:“这一次‘挑战者’号的任务跟前年‘哥伦比亚’号的任务大致相同,他率领手下的科学家们研究修改了‘挑战者’号的飞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不过这并非为了这次飞行的需要,而是基于长远的目标,为使航天飞机的飞行更稳定。”赵建华专攻防热问题研究太空物理的张元樵和机械工程专家赵建华,分别在罗克威尔公司主持热系统控制和防热保护系统的研究,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保护航天飞机,以及维护航天飞机内一切设施的功能。张元樵维护热控制系统张元元樵博士率领一组专家主持航天飞机中数百个热控制系统的维护,以使这些系统发挥正常功能,航天飞机舱内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让所有设备都能正常工作。材料专家唐鑫源在这些华裔科学家中,年龄较长的唐鑫源博士是一位材料专家。他这次为王赣骏等所穿的太空衣改换了一些“零件”,另外用一种新材料使航天飞机上厕所里的排泄物处理系统增加“吸收作用”,避免象前一次发生“结冻”问题。王匀鹏担任飞管工作每次航天飞机升空后便弄得神魂颠倒的王匀鹏博士又开始了他那每班十二小时的飞行管制工作。王匀鹏比喻自己就象一名必须“立刻作答”的学生一样,所受的压力很大。例如,“挑战者”号升空后便发现饮水器有问题、通讯系统也有杂音和回音,于是他马上设法解决问题,以遥控方式教太空人如何利用工具换掉饮水器上的一截管子。


    【香港《华人》今年第四期报道】心脏专家郑大宁医生出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医学院,留学美国十余年,获美国医学博士、美国专科文凭局内科专家及心脏专家文凭,并荣获美国血管专科学院上院士,曾任密歇根大学心导管手术专科高级院士及芝加哥拉什医科大学指导医师。郑医生应邀参加于去年十一月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举行的美国心脏学会第五十七届常年大会,并发表专题研究报告。事缘郑医生在密歇很大学任心导管手术专科高级院士时,曾将其研究心得的一部分写成报告,寄给美国心脏学会,经评议会评议后而被接受,刊载于去年十月出版的最具权威性的美国心脏学报,其内容系以郑医生为首设计的方程式来计算主动脉瓣的准确面积。
    在过去,美国及世界各国心脏专家诊察主动脉瓣狭窄症,都采用一九五三年美国医生戈林在哈佛大学任心脏内科院士时所设计的方程式,即先以导管从动脉插入,通过已呈狭窄之主动脉瓣口,直到左心室,以测出左心室血压之度数,另将导管置于主动脉瓣上,再测出该处血压之度数;然后以其所设计之方程式算出主动脉瓣面积的大小,如面积在一平方厘米以下,势将严重阻塞血液自心脏流到主动脉,非开刀换心瓣不可。以郑医生为首设计的方程式之应用,先用变频器在颈项的表皮测出颈动脉血压的描图,加上以超音波或其他不必动用导管插入的方法,以测出心脏每分钟血液的输出量及心脏跳动的次数,再依郑医生设计的方程式,即可计算主动脉瓣面积的大小,而断定是否需开刀换新心瓣,无需动用导管手术,检验方法安全可靠。


    【新加坡《联合晚报》五月六日文章】题:昔日歌女今日政坛人物——细说李香兰的一生
    三十四年前,李香兰的电影和歌曲,在中国、日本、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拥有数以亿计的影迷和歌迷,早期的《夜来香》,后来的《兰闺寂寂》和《三年》,是亚洲地区的人喜欢听喜欢唱的歌曲。从小歌女到政界要员
    十几年前开始,李香兰参加日本的执政党自由民主党,很快便成为实力充足又受选民支持的政界要员。
    今天,她的丈夫姓大鹰,她的日文名字是大鹰淑子,她同时也是日本执政党的重要领袖之一,代表日本处理同阿拉伯各国的外交关系。
    李香兰的经历非常曲折,先从日本人改做中国人,战后再恢复日本国籍,从舞台上的一名歌女,变成国际政界人物。
    她克服重重障碍走向成功之路,这对一个出身灯红酒绿的小歌女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虽然过了六十三岁,容貌仍然端庄华贵,气质一如从前。
    李香兰的经历是一段悲痛的二十世纪血泪史。一九二○年,中国和日本之间,虽然经常发生些不愉快的摩擦。但是,两国人民在文化、教育、艺术及个人友谊方面,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来往。李香兰的父母亲,是从日本到中国北方找出路的一对日本夫妇。听说她本来姓山口,生下来不久,她父母遭遇变故打击,于是由她父亲出面,要求当时驻守山东省一带的中国军的将领李先生(传说他只是个商人)领养李香兰。从此她跟养父姓李,改名为香兰。
    李将军是北方的军政重要人物,李香兰因此受到很好的教养,后来,还在北京鼎鼎有名的淑德女子中学就读。在李家长大的李香兰,不仅知书识礼,而且相貌出众,是个秀丽的大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了。受了八年日本铁蹄摧残的中国人民,恨透了日本军人的残暴行为。当日军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时,有人传说李香兰曾经在中日战争期间,充当日本军方间谍,窃取中国的军事情报交给日本军部。中国人激愤的情绪,使她面临被杀死的危险。
    幸好她被逮捕之后,交由中国跟美国双方的军事情报组办理,押在南京与上海之间一个时期,外界传说她已经在法场上被枪毙。后来,中美两国公正处理她的嫌疑问题,经过调查,证实了她的清白,才免于一死。为听歌发生暴动
    战后,中国国内动乱,李香兰被遣送到日本,她的养父李将军从此也下落不明。
    日本战后开始重建国家,歌艺方面的发展,也迅速地恢复到战前的盛况。
    一九五○年,日本维多唱片公司发售由李香兰灌唱的日本语歌曲《夜来香》,虽然是经济十分艰苦的战后,却卖出二十万张唱片,以当时听歌人数及购买力来计算,等于今天的五百万张左右的大数量,在歌坛上创下空前纪录。
    五十年代,李香兰拍过华语电影,那时她唱的歌曲,象《兰闺寂寂》和《三年》,在广大亚洲华人分布地区,受到欢迎。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一日,李香兰到东京的日剧剧场唱出她当时的名歌《苏州夜曲》,涌来了比座位多出七倍的听众,争着要进场,结果发生了一场暴动。最后剧场负责人,召来大批的警察和数辆救火车,以强力喷水设备,把暴动的群众驱散。
    战后,《夜来香》的日本版唱片在日本创下空前销售纪录。当年二十五岁的歌星李香兰曾伤心地说:“我很想念《夜来香》的作者黎锦光先生,是他创造了我,如果我能再见到黎先生,该是多么快乐的事……”
    黎锦光是四十年代战乱中的中国作词作曲家。他在一九四四年看过李香兰主演的影片《万世流芳》之后,决定给李香兰作一首歌曲。
    战争结束,李香兰返回日本,黎锦光失踪,直到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黎锦光受邀到日本访问,特地跟李香兰相聚。当选日本参议员
    当年的名作词作曲家已经年高七十四岁,而小歌女已经是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李香兰的丈夫大鹰先生,是现任日本驻斯里兰卡国的大使。她自己却以一百二十四万张巨额选票,当选为日本参议院议员。
    今天,日本人心目中的李香兰,是个了不起的政治人物,而且也是日本政界少有的外交家。
    特别对阿拉伯各国,李香兰是这个区域各国领袖的好朋友,也是具备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外交人才。
    她曾经多次访问西亚,并且亲笔写过一部《我爱阿拉伯》的书。


    【路透社新加坡电】新加坡正在大力挽救它的多姿多采的唐人街现存的部分,使它免遭毁坏或被摩天大楼所取代。
    新加坡昔日的唐人街多半消失了,成千上万的华人搬走了。新加坡市政计划人员已经制订计划,准备修缮一些已经坍塌的房子。一位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记者说:“每所房子的修缮费将达九千美元,每座楼房全面整修翻新需要十四万美元以上,比盖一座新楼的钱还多。”
    新加坡的唐人街是一八一九年后不久建的,它的建筑具有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混合风格。目前,唐人街的面积只剩下二点六平方公里,大概只有三百三十幢古香古色的三层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