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纽约《华语快报》四月二十九日文章】题:关于《十年风木》(作者陆铿)
    蒋经国最近(一九八五年四月)在台北印行了《十年风木》一书,搜集自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先生逝世以来,他历年的思亲与励志之作。内容包括:
    一、主义、领袖、时艰、党责;二、梅台思亲;三、领袖慈父严师——父亲九十诞辰纪念文;四、其介如石——父亲逝世两周年纪念文;五、思亲励志报国——父亲九二诞辰纪念文;六、十月有感——父亲九三诞辰纪念抒忆;七、沉思于慈湖之畔;八、回顾苦难与充满希望的五年;九、难忘的一年;十、七年的思慕和信念
    ——父亲逝世七周年纪念文;十一、天下没有冲不过的风浪。
    本报从昨日起转载其一九八○年五月所作《难忘的一年》。所谓难忘是指一九七五年蒋老先生在是年逝世,蒋经国以日记记述了“父丧、国事、感怀”。诚如所言:“日记所记,虽只为个人心曲,却无不可以对人言”。故在其七十岁生日之时,予以公开。
    我们从公开的日记中,不但可以了解经国之为人,亦可窥知其政治信念和主张,以及台湾内外政策之方向。其中包括对中共、对“台独”、对美国、对世局的态度。以台湾与美国的关系而论,日记中虽说露出重视之情,但藉友人来信明确指出“外交无真友,势与利耳”。
    从“日记”中看不出丝毫与中共和谈之可能性,通篇日记提到中共,仍以“匪”相称。
    因此,我们读了《十年风木》这本书后,更加深了一种印象,即在蒋经国有生之年,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是不可能的。
    蒋经国在“日记”中指出,台湾社会进步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即“一种苟安而腐败的生活”。蒋经国强调,“这是我们最可怕的现象。”
    遗憾的是,这种现象虽远在十年前已经发觉,但因成了整个社会之病,故整治有心而无力,以致十年后由“十信”弊案爆发了震撼全岛、影响千千万万人生活的、令人痛心事件。
    虽然,经国先生一再提出“居安思危”,但正如他日记中所流露的一种情绪,面对台湾社会之繁荣,“颇有居安而不思危之虑”。
    他警告说,“世界局势如此,一旦有事,恐社会一时无适应危局之能力。”
    谈到“适应危局之能力”,联系到台外党外盛传的蒋经国有意培养其子蒋孝武接班的问题。但从日记中看不到一点迹象。相反地,倒多次提到孝章,即与俞大维儿子结婚的蒋经国之女。如二月十七日日记:
    “接章女来信说:‘最近这里天天下雨,虽然切望着阳光的出现,但大地又多么需要着这些雨水的洗涤与滋养。在人的生活中,不亦正是如此吗?生命的滋长并不靠美满的现实。’诚哉斯言。”
    九月十六日日记:“近来与章女通信中,常常谈起哲学上的许多问题,章女曾说:‘人生的价值,不仅是在与人共享欢乐,而更是在与人共分苦难’。这两句话反映了我的人生观,……”,也说明了蒋经国对此爱女之欣赏。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五月四日一期文章】题:汽车行业对中国实现汽车化抱有很大希望(记者田谷和明)
    日本汽车业界的对华出口,自去年夏天开始明显增加。但是,今年三月之后,增加的趋势突然停止。
    尽管如此,各家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热切关注却丝毫未减。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实现十亿人的汽车化社会是可以期待的,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不管怎么说,也是富有魅力的。
    中国自一九八六年起将实行第七个五年计划。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如果这个计划能按期实施,那么汽车运输量将一举增加十倍。所以,日本汽车业界怀有更大期望是很自然的。
    在中国国内组装汽车,大发汽车工业公司走在各厂家的前面。在接近中国的问题上,丰田和日产两家一流公司的态度比较慎重。它们从更加全面、更加长远的观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各方面看,迄今与中国往来最多的公司是丰田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公司采取以集团的形式与中国交往的体制。丰田公司不求在短期内见效,而是密切地注视着中国的基本建设,从长远的角度与中国交往。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摩托车市场。中国的潜在市场远远超过日本的需求量。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出现生活汽车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得经过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已经无法改变通向生活汽车化的大趋势了。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题:张学良儿孙在美国
    前年年底,由张学良的弟媳朱洛筠女士执笔,忆述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一荻)一文,在海外得到反应。张学良将军当年部属、现居美国的宁恩承,最近写信给朱洛筠,提供有关张学良、赵一荻的儿孙在美国的情况。这封信也提到赵四小姐曾患肺癌的情形。信上说:
    “附赐影印一荻夫人生平,文情并茂,绘影绘声,拜读之余,钦佩无极。汉公(指张学良,张字汉卿)得一荻夫人永生相随,患难与共,艰苦同尝,千古传奇,人间佳话。
    “一荻夫人到沈阳北陵,大概是一九二九年夏五、六月间,阎琳(张学良将军与赵一荻夫人的独生子)一九三○年生。闾琳有二子,老大名居信,系汉公所赐,适用英文名,很少人知其居信官名。他生于一九六二年,去年在斯坦福大学电机系毕业,已入研究院专攻电脑软件,拟修博士学位。此子很有天才,四年前得美国全国科学奖金,曾在各报宣传一时。他发明一件电脑机件,拥有专利,每年可得三万美元,得钱多少事小,其天才可喜可贺,乃张家门第之光也(也是中华民族之光)。
    “老二名居仰,亦系汉公的命名,生于一九六七年,现读高中二年级,也很聪明。闾琳之妻名陈淑贞,极贤慧,持家有法,教子有方,不愧名门淑女。其二子乃张家精英。
    “一荻夫人七年前得了肺癌,割去一肺,这些年健康很好,吉人天相,堪称奇迹。”
    张学良这位旧部信中提到的张学良的独生子张闾琳,即当年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由赵四小姐从香港亲自送去美国托朋友抚养的儿子,当时只有十岁。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是五十四岁的人了。


    【新加坡《联合晚报》五月十三日台北讯】以前,作家无名氏(卜乃夫)的二哥卜少夫曾说:「真奇怪,无名氏的恋爱对象,不是异邦人就是混血儿。」但无名氏现在的情人,却是道道地地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子,而且他即将娶她为妻,佳期订在本月十九日。
    现年六十八岁的无名氏现在拥着貌美而贤淑的未婚妻,含情脉脉地对关心他的友人说,「我们将白首偕老!」
    无名氏的「五月新娘」是芳龄三十的马福美小姐。十九日他们将于空军官兵活动中心,在各方的祝福声及喜悦声中,踩着婚礼的旋律踏上红毯的另一端。这两天,他们正兴致勃勃地整理位于石牌的新房,首先搬进来的是马小姐心爱的钢琴与电子琴,其次是无名氏汗牛充栋的丛书。
    牵引他俩的红线,是在一九八二年底马福美寄给无名氏表现无限爱慕之情的信。


    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黄土地》,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获得许多影评家和报刊的赞扬。电影节过后,该片在电影院放映,也受到观众的欢迎,卖座率很高。
    《年青人周报》发表施斋的文章说i“这几年我看中国电影由希望到失望,终于提不起劲去看了。……主要是中国电影刻板呆滞,婆婆妈妈,拖泥带水,缺少创意。这次电影节的《黄土地》却看得我目瞪口呆,使我的旧观念一扫而空,喜见中国能拍出这般成绩的电影。编、导、演、尤其是摄影,都具有颇高的水平。”
    《明报》一共发表了十多篇评论。《明报月刊》的评论说,《黄土地》是“出类拔萃之作,虽然它没有很多戏剧性的故事,但它的结构严谨,映像精炼,给人很大的震撼力,是一部不可多得之作。”《明报》一篇影评说:“有些场面令我感动不已,其中一场万人求雨的情景,仿佛是中国人对死寂的黄土发出怒吼。有些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无论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一个飞跃。”该报另一篇影评说:“电影散场后,大部分观众都留下来和导演陈凯歌、摄影师张艺谋讨论电影的内容。他们虽然一再强调自己来自大陆,但当大家谈到电影里所暗示中华民族的命运时,观众和导演的沟通,简直可以超越不同的政制,因为大家同是炎黄子孙嘛!”许多评论一致指出,影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高超的、不落俗套的手法,展示出民族的苦难,倾注了对人民无限的深情,所以把观众的心紧紧地揪住了。
    香港《信报》的影评说:“这部不谈哲理的电影,哲理味道却浓浓的。这是‘真正的电影’应具备的特质,《黄土地》可称得上做到这点。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样的‘真正电影’简直屈指可数,这更显得它的可贵。”《华侨日报》评论说:“整部戏没有刻意铺排渲染,却在平实中显出处处都有感人力量,还有多阙民谣插曲,听得悦耳,听得心酸,相得益彰。”
    影片的成功,令香港的电影界人士为中国电影界新人的成长而欣慰。影评家白杰明从澳大利亚寄给《大公报》的通讯说:“《黄土地》的可喜成果意味着一代年轻、有胆识和天赋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在内地已经崛起了。陈凯歌属影剧门第,但张艺谋白手起家,成绩优异,叫人刮目相看。”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五月十三日报道】题:美出版商竞争《蒋经国传》英译版(作者董鼎山)
    江南遗作《蒋经国传》,将有英文译本出版。美国几家大书局都表示有兴趣,它的英文本版权已由专门出售大陆书刊的“中国书刊社”购得。
    此书刊社老板名福斯特·斯托克韦尔。据说,此书英文本出版仍有事务上的困难,例如翻译的缓慢,不能赶及五月的“美国书商协会”的年会。
    据江南遗孀在旧金山的律师加奇克说,他也欢迎其他大书局标价竞争版权。据说,万神殿图书公司及哈泼—罗出版公司都已表示有意。可是他们要等翻译完成,再加审阅之后才能作出决定。加氏希望全书可于六月底之前译成。现已译好四章。
    《蒋经国传》中文本现在香港畅销。
    加律师说,这是一本严肃的政治传记,并非一册耸人听闻的通俗书。因为江南深懂国民党的政治制度。“花了整生著作此书”则是事实。加律师并说,江南的才华不下于美国名记者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白修德和《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的作者。


    【法新社香港五月三日电】塞奇威克集团今天说,中国已委托设在伦敦的塞奇威克集团作为它的再保险主要代理人,以便为在广东大亚湾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商业性核电站安排保险事宜。
    这一宣布说,此项委托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做出的。该公司还指定塞奇威克集团为它的顾问。
    这一宣布还说,塞奇威克公司是唯一在北京设有常驻代表的外国保险代理公司,它曾帮助中国为在南中国海勘探近海石油安排再保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