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6日参考消息 第2版

    【《亚洲华尔街日报》二月十三日报道】题:中国大量输出石油震撼太平洋地区市场
    去年,中国一举成为太平洋地区生产和输出石油的大国,这使企业界大感诧异,因为企业界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只不过是个勘探沿海油田的新领域,不会成为一个石油出口量日益增加的国家。
    企业界人士说,中国前不久同新加坡和美国签订了一些定期炼油合同,每天提炼近二十万桶原油。这些人士还说,中国一九八四年的原油出口量比一九八三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而且在亚洲市场上控制了某些石油加工产品(例如粗柴油)的现货交易。
    中国一九八四年平均每天生产二百三十万桶原油,是亚洲最大的产油国,它同印度尼西亚等传统石油输出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国新的石油销售能力,已经引起石油输出国组织唯一的亚洲成员国印度尼西亚的担忧,因为北京已经取代雅加达,成为在新加坡定期提炼原油的最大主顾。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出口计划有四项目标:在国外提炼大量原油;打入新加坡和美国的重要现货市场,以便直接出口更多的原油;改变过份依赖日本的状况;为过剩的石油加工产品,特别是为可供柴油机使用的粗柴油寻找新市场。
    新加坡一直是中国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对象。去年年初,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同新加坡的壳牌东方石油公司签订了一项每天加工两万桶中国大庆原油的合同。新加坡的炼油厂都乐意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做生意。新加坡的六家炼油厂中已经有五家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两到三年的合同,每天为中国加工十一万桶大庆和胜利油田的原油。
    北京已要求新加坡允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一个办事处,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石油的兴趣越来越大。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活动范围也扩大到了美国。美国的沿海公司已同中国签订协定,每天在新泽西州伊格尔角的一座炼油厂为中国提炼三万桶大庆原油。美国企业界的人士说,沿海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炼油厂也将同中国签订一项每天提炼三万到四万五千桶大庆原油的合同。亚洲的一些原油商指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庆和胜利油田的现货原油日益增加。
    一位商人估计,美国一九八五年将平均每天从中国进口三万桶现货原油。
    虽然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一直在采取措施摆脱只向东京出口原油的状况,但日本仍然是中国原油的最重要的市场。东京一九八四年平均每天从中国购买了二十二万桶原油,比一九八三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三。


    苏联汉学家艾德林为我国诗人艾青七十五岁寿辰在二月二十六日的《文学报》上发表文章,题为《寄语艾青》。
    文章说:
    中国的杰出诗人艾青已经七十五岁了,他把全部心血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如果把“文化革命”期间他被迫沉默的时间除外,他从未间断过创作。艾青重返文坛之后,仍然像以前一样精力充沛地创作诗歌。
    艾青是个有世界性眼光的诗人,他到过许多国家,也到过苏联。一九八三年,他把国外题材的诗歌收集在一起,出了单行本。因而,我们再次读到了他的关于贝加尔湖的诗:“姑娘在路边挥手,祝东方客人一路顺风。”我们读到他在莫斯科时,如何在一个深秋的傍晚在普希金纪念碑前漫步,读到了他的关于西伯利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诗,关于乌兰诺娃的诗。我们同诗人有着共同的回忆,它们促进着我们两国的友谊。
    亲爱的艾青,感谢你,在五十年代的诗歌中,有一首关于我的诗,它的最后一句是:“愿友谊在和平的土地上生长,开花”。你的诗歌,对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和平满怀热望。苏联读者作为你的朋友,在你七十五寿辰之际,祝你长寿,继续为祖国和人类创作。(琦)


    【法新社新德里二月十三日电】新德里公布的法—印两国外贸统计表表明,一九八四年,印度已成为法国在亚洲的第二贸易市场。
    去年法国对印度的出口额达三十三亿六千万法郎,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一而一九八三年,法国对印度出口额是二十二亿八千万法郎。
    去年印度对法国的出口增加了不到百分之十五,达十九亿八千万法郎,八三年是十七亿三千万法郎。
    法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从六亿五千六百万法郎增加到十三亿八千万法郎。
    与此同时,印度对法国的出口却大幅度减少,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纺织品、石油产品和手工首饰。


    【美国《世界报》月刊一月号报道】题:改革不仅仅在中国进行(作者:西尔维乌·布鲁坎)
    (原编者按:中国势如破竹的经济改革冲破了守旧派的束缚。东欧、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也回响起同样的经济改革的马蹄声。在东欧,工人承担起对生产资料和生产管理的监督任务。在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人们重新认识到企业家精神所具有的创造力量。在东南亚,经济自由先于政治自由而到来。各国的变革力量各不相同,改革也各不相同。但是中心推动力则是相同的:取消当前的控制以调动市场的力量,朝着创造财富的方向努力前进)。
    位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一端的中国,同另一端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一起,开始彻底的经济改革,农业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最尖锐问题是市场体制。
    如何在保持对市场力量控制的情况下把市场体制纳入中央计划,如何在不改变基本政治结构的条件下做到这一点。这些都是共产党国家政府在八十年代其余时间内将要全力解决的问题。
    去年,东欧主张改革的力量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
    在匈牙利,经过几个月的辩论和犹豫不决后,中央委员会决定通过采取挑选工厂厂长和经理的新方式,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这再次表明,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采取社会—政治措施,确保工人参加管理。新的法律规定,大公司的厂长和经理必须由工厂委员会选举。工厂委员会由工人、厂方代表、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在波兰,经济改革是失败了,原因是工人不能参加管理,中央的官员能够破坏走向权力下放的每一个步骤。
    走上市场改革之路的保加利亚,决定将中央经济机构精减到是低限度,以避免机构的“平行和重叠”。国家现在可以授权工业企业利用某些生产资料。某些工业企业可以自行规定生产指标和作出关于价格及工资问题的决定,只要不忘记国家计划的主要目标就行。保加利亚外债不多并有大胆的技术进步战略。它的创纪录的成就是几乎平均每人有一吨半粮食。
    另一方面,苏联却连续第六年歉收。然而,去年十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却再次把重点放到粗放式发展上,即计划通过实施一项需要大量投资的计划来扩大耕地面积。此外,克里姆林宫在继续调整苏联经济的过程中,将不得不总是考虑到一个世界大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和完全的国际环境的需要。因此,改革将不得不进行得非常谨慎和缓慢。


    【联邦德国《时代》周报报道】这是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现象:去年一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向意大利企业的投资超过五十亿马克。
    意大利仿佛是进行投资交易的独一无二的大集市。去年十二月,在罗马议会财政委员会上,人们商量国际金融财团拉扎兄弟公司是否可以参与基本上国有的工业筹资银行——中期信贷银行。欧洲酸奶之王热尔维/达诺纳公司——想要买下意大利最大的食品公司布伊托尼—佩鲁吉纳公司。德国联盟保险公司拿出十亿多马克购买意大利第二大保险集团——米兰亚德里亚联合保险公司的多数股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七亿五千万马克,获得了奥利维蒂公司四分之一的股票。这是一家美国公司投入意大利经济的最大一笔款额。纽约一家造酒厂为蒙塔尔奇诺的班菲托斯卡纳造酒厂花了三亿马克投资。
    化学和制药工业的买主也唯恐落后。今年被外国人购买的股票的三分之一属这两个部门。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和瑞典人主要购买中小专业企业。制药工业二分之一以上的生产能力现在已处于外国控制之下。
    哥本哈根图博格酒厂,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购进德雷赫酒厂股票。阿姆斯特丹的海内肯啤酒康采恩买进撒丁岛伊西努莎酒厂股票。意大利最大的造纸集团法布里,以三亿五千万马克让给英—奥曼德尔康采恩。在美国,正在就意大利旅馆业最大的公司——西加公司(它是意大利几乎全部豪华旅馆的所有者)的出售问题进行谈判。瑞典电器公司通过接管扎努西公司而取得了欧洲家用电器市场的优势地位。阿拉伯人和日本人,甚至苏联人也在意大利四处寻找基地。
    斯帕多利尼和克拉克西联合政府给意大利带来了转折。在许多人看来,罗马放宽了对经济过程的控制,即使步子迈得不大,但已放松了完全僵化了的国家行政管理。经济界巧妙地利用社会政治局势缓和所提供的机会,使意大利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短短几年内大大提高了。


    【英国《金融时报》二月二十六日报道】中国的学生将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方面接受电气、电子、电信与波导管联合会的训练。这是英国一个工会第一次从事这种事业。工会的负责人员三月三日动身去中国,为该联合会的秘书长埃里克·哈蒙德所说的“为增进英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而作的独特的努力”去完成各种安排。
    按照该联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的安排,第一批将有二十四名中国学生接受八个星期的专门训练,他们全都是技术人员。第一批人预定在五月份开始受训。迄今为止,已有三十名学生通过了初步考试,课程将在这些工会负责人员访问期间最后商定。头四个星期,这些学生将在该联合会设在萨里的卡德姆训练中心上新技术课,接着在关心向中国出口的大公司里工作两个星期(联合会希望大公司中能包括中央电力局、英国通用电器公司、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福特公司和越野汽车公司)。然后再到卡德姆学习两周即完成这次训练。
    哈蒙德在给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及贸易和工业大臣诺曼·特比特的信中说,这件事不仅是联合会关心的事。“我们希望这个切实可行的国际援助,将为增进英中贸易关系作出贡献。”


    美国民航委员会主席认为,在自由竞争中旅客可得到更好的服务
    【本报讯】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美国民航委员会于去年十二月底宣布结束其对美国航空公司的管制使命。这是美国政府对空运业放松管制以后取消的第一个政府管理机构。
    从一九三八年起,美国民航委员会开始严格管理并监督民用航空的各方面业务,包括票价和航线的选择。到一九七八年,美国政府提出对航空公司放松管制,国内各航空公司可以任意飞往任何地点,也可以任意提高或降低票价,任何人只要有财政保证并符合安全要求都可以成立航空公司。
    六年来,委员会的职能逐渐减弱,委员会主席麦克朗认为在自由竞争中,旅客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