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22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柬埔寨的古都是举世闻名的吴哥。只是到了公元一四三四年,金边城才被柬埔寨国王蓬黑阿·亚特选作新都。国王为何迁都金边?这其间有一段历史典故。
    公元一三七二年前后,在洞里萨河畔的一座山岗上住着一位富有的信奉佛教的寡妇,名叫奔夫人。在一个涨水季节的早晨,奔夫人在河岸上看到一棵大树随波漂流。当大树漂到奔夫人住处附近,遇到漩涡不能走脱。奔夫人便召集乡邻,一起划着独木船把树打捞到岸上。这时,发现这棵大树是个奇异的空心树,在树心里有四尊铜佛像和一尊石佛像。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异兆,说明这里是个圣地,连佛都想迁到此地居住。于是,奔夫人就请了村民把这座山岗加高,成为一座高山,并且在山峰上修建了一座宝塔安放五尊佛像。奔夫人以盛大的排场和隆重礼节请来了一些和尚祭奉这座宝塔。此后,人们称这座山是奔夫人山。这座山在华语译音里就称为金边。
    大约六十年后,国王蓬黑阿·亚特有意把京都迁离靠边境太近、易受外族侵犯的吴哥,便派遣官员和高僧到各地寻找适于建新都的地方。到了金边,他们看到此地位于洞里萨河和湄公河汇流处、风景秀丽,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地势适合定都。后来又因听当地居民讲述了奔夫人的故事而深受感动,一致认为把京都迁到金边也符合佛的心意。于是,他们返回吴哥把耳闻目睹的情况写成奏章呈递国王。国王看了大喜,决定迁都金边。(张训常)


    【西班牙《终极日报》三月八日文章】题:卡斯特罗想脱离苏联吗?
    在菲德尔·卡斯特罗身上正在出现一种明显而引人注目的征兆,那就是:他想脱离同苏联人的关系,他想寻找一条经济出路来摆脱古巴对苏联的种种依赖,他希望当苏联人进行报复时能得到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古巴提供二十万桶石油的保证。为此,他要求西班牙造船厂能尽快建造两艘超级油轮,因为,他对一九六○年的教训还记忆犹新。这个教训使他懂得,没有能源来源,没有输油渠道,要想独立只不过是一个天真的幻想。
    菲德尔·卡斯特罗有想返回拉美大家庭和脱离东欧集团的念头,是因为他已明白,让古巴纳入同莫斯科毗邻的那些苏联卫星国的文化和经济体系是不可行的。
    由于欧洲社会主义集团对古巴完全冷漠的态度和苏联人对古巴的生硬操纵,菲德尔·卡斯特罗对这种卑躬屈节做法已感到厌倦,对古巴成为莫斯科忠诚奴仆而始终进行“革命”冒险而感到不耐烦。
    一九七八年,当苏联需要一支雇佣军来保证它的舰队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而开往埃塞俄比亚的战略海岸时,它毫不费力地让驻扎在安哥拉的古巴军队发动了攻势。这是一次肮脏的交易,卡斯特罗意识到这一点,也曾想避免这样做,但是,最后还是屈从了。
    当一九八三年格林纳达事件发生时和一九八四年底美国和古巴之间潜伏着可能发生冲突的危险时,莫斯科却没有表示要支持哈瓦那,因为,苏联人有他们自己的政策、利益和首要任务。而古巴却是必须永远同苏联站在一起和作出牺牲,甚至去冒一旦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被核弹毁灭的危险。但是,苏联方面没有,也没有感到有必要对它的远方的安的列斯群岛上的这个卫星国承担同样的义务。
    这一点,是卡斯特罗无法接受的。
    卡斯特罗的性格和心理,永远使他从一种非从属的立场出发来处理关系。
    因此,他很少去苏联和东欧国家。
    的确,没有苏联等国的经济援助,他的政权是难以生存的。
    然而,对于菲德尔·卡斯特罗来说,更重要的是他所说的“国家尊严”,尽管这只不过是夸大了的他的个人尊严而已。
    卡斯特罗曾想以同他的拉美同僚——巴拿马的托里霍斯、牙买加的曼利和墨西哥的洛佩斯·波蒂略
    ——平起平坐的交往方式来同苏联总理交往,但是,他在克里姆林宫所碰到的常常是冷遇和疏远。
    这表明,在克里姆林宫主子的眼里,他只不过是靠寡头政治集团施舍支撑局面的一个远方殖民地长官。
    所有这些问题正在暴露出来
    。
    凡了解卡斯特罗心理和他个人历史的,对他的想法并不会感到惊奇。


    【日本《每日新闻》三月十八日报道】题:经互会要接近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和东方的经互会同正在日内瓦举行的美苏裁军谈判协调一致,开始为扩大外交和贸易关系采取行动。经互会将于四月在莫斯科举行执委会会议,估计在这次会议上将决定改善欧洲共同体同经互会关系的基本方针。其主要内容是:(一)同意欧洲共同体在经互会各成员国设立代表部(相当于大使馆),作为对等的待遇,经互会各国在布鲁塞尔开设代表部;(二)扩大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之间的贸易范围;(三)建立金融关系。
    欧洲共同体曾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以哈费尔坎普副主席的名义向经互会方面发去了信件,建议当时关系已冷到极点的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互相靠拢。可以认为,经互会方面这次的举动是对欧洲共同体三年前的呼吁作出的正式回答。
    经互会的核心国苏联自欧洲共同体成立以来一直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自一九八○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谈判破裂后,一直没有接触。正因为如此,欧洲共同体的权威人士认为,这次的举动“将导致苏联和经互会对西欧政策的根本转变”。
    欧洲共同体最注意的是,经互会方面不再坚持“使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之间的协定优先于双边协定”的主张,表现出了“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各国要个别地在贸易关系等方面推进签署双边协定”的灵活性。而上述主张是一九八○年底双方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
    关于其背景,欧洲共同体的权威人士分析有下述几点:(一)苏联意识到在军备竞赛中已落后于美国,它试图通过经互会接近欧洲共同体,从而分裂美欧;(二)估计美苏贸易会由于今年一月举行的美苏贸易高级事务级协商而扩大,因此为了保持平衡,要努力扩大与西欧的贸易。


    【法新社佛罗里达杰克逊维尔三月十五日电】一九三九年为希特勒造的一艘游艇本周以一美元的价格售出。游艇主人是一九七一年用五千美元买下它的,并花了十七万八千美元用于修复。
    后来,游艇主人霍勒斯·格拉斯因身体不佳和经济拮据不得不放弃对游艇的维修工作。他说,只要一美元,并支付积累的一万二千美元的债务,他就放弃这艘游艇。
    他说:“我为游艇付出的一切代价和我全家十二年的辛勤劳动都已付诸东流。”“东风”号游艇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
    在格拉斯出售游艇之前,船主曾几度易人。格拉斯本人为修理游艇花费了十三万一千美元,并得到二十个投资者资助的四万七千美元。
    游艇被马萨诸塞一位不知姓名的工程师买下,他同意付一万二千美元的支票,并打算把游艇送进一个军事博物馆。


美容热潮
    在莫斯科市最繁华的加里宁大街有一家美容研究所。它是三十年代设立的,原来是一家诊疗所,专门给烧伤及受外伤的人进行整形手术。但是,最近来此拜访的人有百分之六十是希望进行美容整形。其中有一半是年长者,他们希望减肥或能去掉脸上的皱纹,以此显得年轻。另一半是年轻人,他们希望把鼻子的外形改造得更为理想。还有不少生过孩子的妇女希望能使自己变粗的腰肢恢复原状。
    典型的俄国人的鼻子,鼻梁呈弧形,鼻头有些曲翘。鹰勾鼻子不符合俄国人的审美观点。我曾以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何种像貌的人都有,鼻子形状这样不足道的小事,何必多虑。可是,包括男青年在内,因鼻子外形而感到苦恼的青年,人数多得令人意外。
    美容研究所的所长对我说:“现在,在苏联,人们对衣食住方面的要求已基本实现。随之而来,人们对文化方面的关心就强烈起来。人体和容貌的美观当然也包括在文化的范畴。而且,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具备了实现这一愿望的经济条件。”
    年轻的女性,如果不需要进行美容手术,也大体懂得如何配制美容食品。
    例如,有一种方法是:用三茶杯大米加上切好的苹果丝,煮成稠粥,分三天吃。在这三天之内,除了可以喝不加糖的红茶之外,不要吃任何食物。
    这种方法被称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演员的美容法。
    不过,苏联妇女一过了婚前的黄金时代,就会很快地发胖。据此可以平心静气地得出结论,象上述做法那样节制饮食,是没有效用的。(五)


    【美国《新闻周刊》三月十八日报道】题:华盛顿——“安全迷”
    越来越多的里根政府官员出门要带保镖,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有些官员也许过份地花纳税人的钱来关心自己的安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玛格丽特·赫克勒带了保镖到马萨诸塞打官司办离婚。国防部长温伯格到杂货铺买东西要带保镖。农业部长布洛克如果没有保镖跟随,决不离开家门。白宫助理们证实,在里根领导下,对高级官员的保护比他的前任严密了。除了特工处以外,各种机构都提供保缥。
    内阁部长的助理们说,由于对某些政策有争议,他们的上司有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目标。布洛克自从就任农业部长后就一直有保镖,因为他是免费就餐证计划的主管人,可能引起“靠福利救济的人”的愤怒。前内政部长沃特昼夜有保缥保护。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皮尔斯有两个保镖。


    【纽约《每日新闻》三月十二日报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要求财政部撤消保卫他的特工人员,这样他可以在政府不负担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安排自己的私人保镖。
    尼克松的发言人说,尼克松若干时候以来对国家财政赤字问题深为关注并希望自己对此有所帮助。现年七十二岁的尼克松在三月八日致财政部长贝克的信中说,从现在起他将谢绝由政府提供的特工人员的保护。另据一位华盛顿的消息灵通人士说,尼克松这样做是因为他感到他的安全费用对纳税人来说负担过重。
    参议员奇尔斯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争取通过立法取消担任过总统职位的人在离任五年之后的特别人员保护。他对尼克松此举大为赞赏,他宣称这条消息对促进议案的通过将是个佳音。他说尼克松认识到了总有一天纳税人将没有义务为这种安全保护付款。他指出尼克松此举十分有益,希望能促使其他前总统效法这一榜样。


    图中穿军服者身上写着“五角大楼”,刺刀上三人身上分别写着“食品券”、“艺术基金”、“卫生保健”。    (原载美国《每日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