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4日参考消息 第1版

    【美联社华盛顿二月二日新闻分析】(记者巴里·施韦德)
    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正悄悄地取得美国对外政策的控制权,削弱里根政府中比较保守的成员的影响。
    顾名思义,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珍妮·柯克帕特里克离任是加强了舒尔茨的力量,因为又拆除了里根政府中的一个势力中心。
    舒尔茨决不是自由派。他是一位强硬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对反美恐怖分子的袭击感到愤怒。他赞同里根的反共观点,但倾向于把他的思想同务实主义结合起来。
    他正在撤换出于党派考虑而任命的国务院高级官员和驻外大使,职业外交官们正在得势。
    舒尔茨采取的最重要的战略行动也许是同另一位前海军陆战队员、里根的国家安全助理罗伯特·麦克法兰结成一个准联盟。两人正在密切合作。
    里根在全球问题方面的第三位主要顾问、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的鹰派观点正面临着在影响中心受到孤立的风险。
    去年九月,在舒尔茨和麦克法兰极为保密地制订了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华盛顿同里根举行会谈的计划以后,两人的合作得到了加强。
    接着,麦克法兰上个月同舒尔茨一道参加了日内瓦会谈,同苏联就恢复美苏核武器谈判达成一项协议。从照片上看出,在舒尔茨打电话向里根汇报会谈取得突破的好消息的时候,麦克法兰站在一旁注视着。在麦克法兰的支持下,舒尔茨负责挑选了美国三位谈判代表——坎普尔曼、托尔和格利特曼。他正在安排一些国务院专家支持这三位谈判代表的工作。
    当然,在诸如同苏联签订条约的问题上,通常都是由总统作出最后决定。但是有些总统(例如里根)不象另一些总统(例如吉米·卡特),不大喜欢过问对外政策的细节问题。
    这就给他们的顾问们留有很多的活动余地。
    美国对莫斯科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策已开始带有明白无误的乔治·舒尔茨的印记。


    【南斯拉夫《信使报》一月三十日文章】题:雅尔塔:从误会到神话(作者克·菲亚奇科)
    今年是雅尔塔会议四十周年。八十年代初,当被称之为波兰“历史性震荡”事件爆发后,围绕雅尔塔会议又展开了一场论战。当时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的某些地方又可以听到关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在雅尔塔商定的对欧洲的划分是不可侵犯的和不可更改的”说法。一九六八年,苏联的坦克窒息了“布拉格之春”之后,东方也是这么理解的,而雅尔塔会议则是一九五六年的布达佩斯事件和一九五三年的东德事件的罪魁祸首。雅尔塔会议要对今天被划分的世界负责。
    雅尔塔会议是大国霸权主义的象征。大战最后几天如下一个插曲始终没有得到解释,有时候它还被利用来作为论据证明雅尔塔会议还是考虑到了地理政治划分的。这个插曲是,美军首先打进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并占领了若干城市,甚至包括兵临布拉格城下,而且已有三辆美军坦克开进了布拉格,这时却又突然决定撤退,让苏军作为解放者开进布拉格。邱吉尔为此曾指责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犹豫不决”,“错过了对东欧的面貌施加影响的机会”。
    雅尔塔会议是今天的霸权主义行为的象征,是今天的霸权主义的萌芽。
    苏联地理政治的扩张恰恰发生在东西方缓和时期,这一事实促使西方某些分析家和政治家对莫斯科进行指责说:“对西方来说,缓和是没有胜利者的和平,而对东方来说,缓和则是不战而胜”。莫斯科通过强调“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欧洲力量对比的不可更改性”,在世界其他地区夺取新的地方,而且总是在缓和时期这么做。阿富汗、印度支那、安哥拉是利用缓和来这样做的最新三个例子。莫斯科懂得利用这三个地方发生的事件来进行自己的扩张和扩大势力。雅尔塔会议因此得到了现代政治神话中的一个“伙伴”:缓和。法国总统密特朗曾说,苏联对这两个神话“利用得最多”。密特朗认为,“雅尔塔会议的后果不可能是永恒的”。


    【路透社堪培拉二月二日电】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今天前往美国,将同里根总统举行至关重要的会谈,这一会谈可能会决定它们两国同新西兰不稳固的防务条约的命运。霍克将在澳新美同盟处于最为严重的危机时刻会见里根和其他高级政府官员。这次危机是在去年七月惠灵顿宣布禁止核动力的和带有核武器的军舰前往新西兰后出现的。
    他还将同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就影响这两个重要的贸易伙伴的贸易和经济问题举行会谈。
    霍克在去华盛顿途中将在布鲁塞尔停留,并且将同欧洲共同体新的委员会主席雅各·德洛尔和共同市场其他高级官员进行会谈。


    【澳大利亚《时代报》二月二日报道】(记者贝克发自北京)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将在四月份对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
    他将是访问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的首脑,联邦政府正在为一次盛大的欢迎作准备工作。
    这次访问主要是在霍克总理去年二月份访问中国以后的一次亲善访问,但它可能给扩大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和粗钢的谈判一个推动。
    中国已经原则上同意跟哈默斯利铁矿公司一起向一处铁矿投资,而布罗肯希尔公司在中国人拒绝了关于向莫思博莱德—奎纳纳钢厂投资使之重新开工的建议以后,仍然在同中国人谈判可能再销售一批粗钢的问题。
    这次访问意味着,中国的四位最有权力的人物中有三位来澳大利亚访问了。


    【日本《朝日新闻》一月二十九日报道】题:中国将积极地同印度尼西亚改善关系(记者吉田实发自新加坡)
    正在新加坡访问的中国外长吴学谦,二十八日上午和下午精力充沛时同李光耀总理和达纳巴兰外长进行了会谈。当天晚上,吴外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单独采访,表明了中国对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态度。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吴外长谈到了最近印度尼西亚对中国与印尼关系正常化问题开始采取向前看的外交姿态,他说:“我们衷心欢迎印尼方面采取的措施”,表明了中国对实现中国和印尼关系正常化的积极姿态。这表明,中国要通过与已中断外交关系的印度尼西亚实现关系正常化来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团结,从而孤立越南。
    在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问题上,吴外长对印尼方面最近采取重新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并邀请中国代表参加万隆会议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等对华外交姿态表示欢迎,吴外长说,已故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第一次万隆会议,如果接到参加纪念仪式的正式邀请,我们将以向前看的积极态度来对待。
    通过同吴外长一个小时的谈话,给我的总印象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最高目标的中国对外开放体制已经确立下来,中国对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周围的亚洲各国建立和平关系,并在经济、贸易、技术方面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件事,是寄予极大的关心的。


    【美联社北京二月二日电】中国扬言再次进攻越南一举加剧了这两个共产党邻国间的宣传战,但是西方和亚洲国家的外交官说,中国的警告大概是一种恐吓,目的是压河内停止其在柬埔寨已进行六年之久的战争。
    这些外交官说,中国在一千一百五十公里长的中越边界沿线增加了部队和武器,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已经集结了一支足以发动进攻的兵力。这些外交官发表谈话的条件是不披露他们的姓名。
    一位消息灵通的外交官说:「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不大可能会发动进攻。」另外一位外交官说,他认为,中国的声明「纯系心理战,为的是让越南老是想着这种警告」。
    据信中国在中越边界沿线集结了二十万到三十万部队,越南集结了大约六十万部队。按照标准的军事战略,攻方的兵力应该超过守方。
    外交官们说,中国的战略目标之一是使越南无法把部署在中越边境附近的部队抽调到柬埔寨去作战。外交官们说,中国同越南进行军事对峙的另一个目的是对河内同莫斯科的关系日益加深和让苏联军舰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表示不快。中国认为苏联是对其安全的最大威胁。


    【法新社巴黎二月二日电】一起重大的间谍活动丑闻发生以后,法国召回驻新德里大使,法印关系看来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昨天宣布,塞尔日·布瓦德瓦将返回巴黎。十二天以前,在印度报纸报道一名法国外交官因从事间谍活动已被驱逐以后,法国驻新德里副武官阿兰
    ·博莱中校被召回国。
    印度报纸说,法国大使这一次是因印度政府的请求被召回国的。但是,无论是印度还是法国的官方都没有把这两件事同两星期以前发现重大间谍网一事联系起来,也没有把博莱中校和布瓦德瓦两人先后被召回国联系起来。
    法国外交部一直坚持说,这件事同法国无关。
    自从间谍网事件被揭露以来,看来印度和法国同样迫切希望两国关系不要有任何恶化,巴黎和新德里以前都说它们的关系“极好”。
    外交部昨天强调,法国已经要求印度“根据通常的程序”同意任命一位新大使来接替布瓦德瓦,它认为这样强调是合适的。
    布瓦德瓦是从一九八三年一月以来在新德里任大使的。
    自从密特朗总统的社会党政府在一九八一年上台以来,印度一直是法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的基石之一。
    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也是这方面政策的基石。
    法印关系恶化的时机对法国来说特别不幸,因为法国目前正同其他西方国家和东方集团国家进行竞争,争取同印度签订大笔武器合同。
    据悉,当间谍丑闻被揭露时,这些交易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定性阶段。这些交易中有一项合同是印度购买四百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大炮,仅这一项合同就价值十亿美元。
    十五名印度官员已经被捕,对他们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指控之一是:他们把购买武器计划、内阁会议的报告以及防务计划等的文本交给不止一个外国。
    印度报纸指责博莱中校从这些官员手里接受情报。


    【路透社香港二月二日电】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今天对记者说,中国已经邀请他访问中国的“旧都”南京。
    他说:“我们尚未确定访问日期,也还没作出具体安排。我期望能在今年夏季的某个时候成行。”他没有提供其他任何详细情况。
    尤德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一年曾经在英国当时驻南京的大使馆里工作。
    他后来曾在七十年代担任过英国驻北京的大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