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8日参考消息 第2版

    【香港《快报》七月十三日文章】(作者:曾慧燕)最近因采访关系,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日子。
    值得一赞的是北京现时的出租汽车服务比半年前改善多了。由于有关方面采用一套奖罚分明的制度,多劳多得,不再像以前的「大锅饭」制度,而且有了灵活性,例如以前司机从甲饭店载客到乙饭店时,是不准再从乙饭店载客到丙饭店的,必须原车驶回甲饭店,这样既浪费了燃油,也造成出租汽车供不应求。现在就不同了,小车已可随意走动载客。说完交通,又使我想起北京市的宾馆服务问题。不提犹可,一提真是「意见多箩箩」,事缘记者在京期间,常常被宾馆服务员「搅得睡不好觉」。真不明白是谁的好教导,服务员每天早上七时半便要开始敲门端水送茶,不管你是已经起床或仍在梦中,总之他非要锲而不舍地将你敲醒为止。送开水的服务员走了,接着还有搞清洁卫生的。最惨的是我们这些做记者的,每天晚上发完新闻后已是深夜,常常凌晨一、二时才入寐,睡不过五六小时,便被吵醒。因此大家碰头时说起此事来都叫苦连天。
    据大家「交流情报」,清早敲门的现象在北京多间宾馆都十分流行,意见提得算多了,就不知为什么不见改善。在我们下榻的燕京饭店,本来是一间以接待外宾为主的高级宾馆,但这种情况亦十分严重。


    【纽约《美洲华侨日报》七月二十八日——三十日文章】中国合资法的颁布和经济特区的创立在国际经济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应,激起了一阵对中国的投资热潮。但到目前为止,中外合资的状况远远未达到人们预期的水平。《中国商业评论》最近评论说:“美国公司对在中国投资的热情已消失了许多”。
    国外这几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但数目小,而且仅有极少量来自于跨国公司,多数是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公司。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丰富,拥有庞大的劳工市场,可为什么跨国公司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失去在中国投资的热情呢?这篇文章将试图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中国未能在吸引外资方面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首先,虽然中国已向法律健全迈出了一大步,但目前关于对外交往的法律还难于适应当前的形势。很多外国公司认为,中国的法律笼统、不全面,对纳税、合约和劳工方面的规章还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其次,官僚体系是外国在中国投资的一大障碍。中国对这方面的决策程序漫长,级级上报,一桩小事情往往要拖上很久才能有结果。据报道,有些外国公司经常与中央政府签定合同后,由于地方政府不合作,而无法实施条款内容,所以这些公司又不得不与地方政府重新谈判条件。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项合资协议的签定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漫长的谈判过程经常给外国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为时间对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是至关紧要的。
    另外,中国方面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常常成为无法成功经营一个合资企业的困难。由于长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的体制,中国的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灵活性。他们对现代的管理和生产方式难于适应。
    以上提到的问题都是一些技术性的方面,随着中国在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逐渐地得以克服。但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有些实质性的目标是与外国公司的投资目的背道而驰的。这也是中国无法吸引预期外资额的关键问题。
    目前,中国采用的仍然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外资为辅的战略,因而外资所扮演的角色仅是要更新现存的工业体系。换句话说,中国仅想利用合资经营来获得短缺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而外商的投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利润,这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中国的现行政策要求合资经营趋向于出口型,国内市场要绝对受到保护。而大部分外商却希望在中国打开一个市场,获得利润。其次,在技术转让问题上也存在双方目标不协调的地方。中国的发展战略是要通过合资经营来获得所需的技术,更新其国内工业的水平,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能力。从长期角度来讲,这就对外国公司造成了一种威胁。美国一食品公司的经理说:“我们不能把技术出让给另一个国家,使这个国家最终和我们竞争起来”。中国对某种外国商品开放市场则要取决于它是否能获得技术和增加其出口量,这也是外商不愿冒险大笔在中国投资的主要原因。
    中国奉行现在的经济发展政策可能是有其长远的部署,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引进外资设立合资经营企业无疑会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至于如何协调中国的发展战略与外商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将是目前有待研究的课题。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电脑的兴起,使得“在家办公”不再是一种梦想。以后的人可能会忘掉“通车上班”这个名词,代之而起的是:“通电上班”。
    据“电子服务无尽公司”的调查,美国有三百家的公司订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办法,允许某些员工利用电脑在家办公。
    南加州大学未来研究中心主任尼尔兹说,目前有二万到三万人至少是以兼职的方式“通电上班”——其中许多人每周只工作二或三天。
    他估计,本世纪末,美国劳动人口中会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是以某种方式“通电上班”。专家表示,“通电上班”最大的好处是生产力可大幅提高,平均提高幅度达百分之二十。
    NYNEX公司自从实施了“通电上班”后,发表新服务和新产品的准备时间由十二周减为三点五周,“我很轻松地提高了工作量一倍,””NYNEX经理耐特说,“而且不只工作量提高,工作速度也会加快,因为你现在是工作导向,而非时钟导向”。
    “通电上班”的其它优点如下:
    一、在家里办公,可以不受办公室一些杂事干扰而分心,因而使得工作速度提高。二、对残障人士来讲是一大福音。三、想要避免长途通车或是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的人,“通电上班”极具吸引力。既可节省车费和时间,又可省下把孩子送往托儿所的钱。
    但是通电上班也有缺点。许多人害怕与办公室失去日常接触后,晋升会有困难。也有人说,整日除了面对电脑外别无他人,长久下来怪寂寞的。(转载台湾《经济日报》)


    说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该用它的硬通货,从国外购买为迅速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生产设备和知识
    【《亚洲华尔街日报》七月十三日——十四日文章】题:中国积存大量现金表明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阿曼达·贝内特)
    目前,第三世界债台高筑。中国却与众不同,它手里的钱很多。外贸盈余、华侨汇款以及接待外国游客的收入,已使北京获得的外汇数额大大增加。一九八○年,中国有外汇仅二十二亿六千万美元,去年底增加到一百四十三亿四千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末又增加到一百五十六亿九千万美元。另外,中国还有五十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与此同时,中国的外债只有三十亿美元,是按人口平均债务最少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外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积存大量外汇,而且外债很少,这表明存在着一些使它经济发展放慢的问题。他们说,中国应当用它的硬通货收入,从国外购买为迅速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生产设备和知识。
    但是,由于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和发达的基础设施,使得它不能象所希望的那样快一些把这笔钱花出去。
    造成把蛋留在窝里的其他因素包括,中国官僚机构的保守主义、对于过去的错误记忆犹新以及花钱节俭等。而且,压倒上述各项因素的一个因素是,他们意识到,为了开发中国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将需要巨额资金,还要向国外大量借债,因此就不大敢动这笔钱。
    最近,中国一些官员们大力主张加快使用中国的外汇资金。
    节俭也是使资金花费放慢的原因。中国今后几年打算投资兴建几个耗资达几十亿美元的项目,其中包括华南核电站和石油、煤炭的开发。一位西方银行家说,一旦中国东南沿海发现油田,中国人承担部分开发费用的话,就会很容易把他们的储备花光。其他的大型运输、能源、通讯项目几乎能把中国愿意借贷的钱全花进去,因此,有许多外国人又认为,中国慢慢来的做法是明智的。


    【日本《钻石》周刊七月十四日一期文章】题:野村证券公司以“情报资本主义”为口号发起挑战
    大型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公司要开始彻底改变面貌了。它的目标是要成为“金融巨人”。
    野村证券公司一九八三年第三季度末的顾客储存资产额为十八万六千亿日元,比前一年增加了四万二千亿日元,每天平均增加一百一十五亿日元。野村证券公司的顾客储存资产额从一九八三年第三季度以来又迅速增加,每天平均以一百七十亿日元的幅度继续增加。据说,其秘密在于冷静地观察和准确地分析时代的趋势,掌握市场潜在需要,迅速整备好相应的体制,并同营业活动结合起来。最新例子是,今年七月一日新成立的“中国室”。中国室是海外营业总部里的一个部门,“推动日本企业在中国开展事业”。
    野村证券公司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几乎全部安排了海外活动的布局,只有非洲没有它的海外据点。中国是剩下的最大的市场。掌握趋势,需要优先,彻底协调的野村证券公司,靠它的搜集和分析情报的能力和采取对策的迅速性又得了一分。
    “情报资本主义”——野村证券公司创造的这句话开始传开了。年初,野村证券公司又在利用新方法和情报方面大放异彩。
    在日本武道馆召开例行的新春讨论会时,舞台设施和表演足以使与会者感到惊异。用两颗通信卫星把东京和纽约联系起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巴登通过会场正面的巨幅银幕,对在场的投资人直接讲了话。为此,花掉了成亿日元费用,但是作为“情报资本主义”的野村证券公司的广告,恐怕可以说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经营开发部是今年七月一日新设的部门之一。新设这个部表明野村证券公司的情报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象野村证券公司那样,不是原则上而是具体地抓情报的企业是极少的。
    为谁,送什么情报,这是野村证券公司情报战略的基本内容。迄今为止,对许多企业来说,“把情报送给谁”的这个“谁”就是大企业和业务对象。野村证券公司以一个整套的体系,把“可以变成钱的情报”送给希望得到同骨干企业日常经营有直接联系的人的手中。这就是新设的经营开发部的目的。野村证券公司已经有了三个在金融界出类拔萃的计算机网络。这就是业务、情报、国防三个网络,这只是中枢神经。
    一九八三年底,野村证券公司在公司所属的各分公司都设了企画情报科。各企画情报课规模不一样,一般是有一名男课长和三至六名女职员。全公司共有三百名女职员在企画情报课工作。企画情报课在各分公司起到地区情报编辑部的职能。各分公司从前年开始分别为不同顾客编辑“野村证券公司传真情报”。
    情报巨人是成为金融巨人的台阶。在考虑到五年以后或十年以后的金融战争的时候,对野村证券公司来说,不得不把情报当成为数不多的王牌。早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野村证券公司内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不是卖股票这张纸,而是卖包括情报的附加价值高的服务。”在这之后,它向情报工作和引进计算机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据说,单对软件的投资累计就超过一千亿日元。
    据说,再过五年,日本也将开始“大金融公司间的团体赛”。这不是过去那种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综合金融服务公司之间的、新型的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野村证券公司能否被评价为金融巨人,将要看这场大金融公司团体赛的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