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9日参考消息 第4版

    【合众国际社伦敦五月二十六日电】(记者:罗伯特·穆塞尔)题:一名英国双重间谍的回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胆量过人的双重间谍埃迪·查普曼,在盟国军队进攻西欧时正在柏林,现在他可以说明他当时在那里的所作所为,以及为什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德国首都感到震惊但并没有绝望了。
    埃迪·查普曼实际上是一名英国间谍,那时是作为一名信得过的英国“叛徒”呆在柏林的。纳粹德国为了对他进行考验而分配给他的任务是破坏伦敦附近的重要设施。后来德国的空中侦察机证明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那些“破坏”是由英国的伪装专家们造出来的。
    完成任务后,德国授予他铁十字勋章,接着召他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埃迪·查普曼在战争中的活动现在可以和盘托出,公诸于众,因为他不再受到官方保密法限制了。
    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人们都难以相信的故事,特别是因为这个故事出自一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的老祖父一辈人之口,这位老爷爷现在伦敦郊区经营一家名叫申利洛奇的俱乐部。
    战争初期,德国人占领了英吉利海峡中的几个小岛时,作为精锐的英国禁卫军旅的叛徒和地下社会著名人物的埃迪·查普曼正在岛上服刑。
    查普曼多才多艺,既是一名出色锁匠,又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人。他使德国人相信,他别无他求,唯一的愿望就是向把他投入监狱的英国人复仇。于是,德国人把他送往欧洲大陆接受训练,充当一名德国间谍。然后空投到英国。他一着陆,立即同伦敦警察厅取得了联系。
    他按照德国主子的指示“爆炸了”一家飞机制造厂后,返回了德国,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
    一九四四年盟军大规模进攻开始。前几天,他应召去柏林,德国人命令他参与一项计划。他说,希特勒认为,这项计划将会迫使美英接受比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要缓和一些的作法。
    查普曼说:“德国人知道,美国人和英国人总会在某地登陆。但是他们相信,他们的两种新式秘密武器——‘嗡嗡弹’(或称V—1飞弹)和‘火箭’(或称V—2)将使英国国内战线遭到严重破坏并使他们魂飞魄散,从而不惜任何代价要求和平。”
    查普曼接受的任务是返回伦敦,报告“嗡嗡弹”的弹着点,这样德国人可以调整制导系统,彻底摧毁伦敦市心脏地区,其中包括议会大厦、白金汉宫和唐宁街十号首相宫邸。
    六月十三日上午,也就是盟军大规模进攻日一周以后,V式武器(V代表胜利)投入了战斗。
    在以后的三个月中,德国向伦敦发射了八千多枚这种自行推进的炸弹。这些炸弹的时速为六百四十公里,那时只有速度最快的飞机才能追上它们。但是经受过战争锻炼而变得坚强的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昼夜处于戒备状态,此外还有大批高射炮群拦截它们,因此只有两千三百枚这样的炸弹打进这道防空屏幕。
    而查普曼奉英国情报局之命,忙于向德国发回错误的弹着点,以迷惑他们。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只有四枚自行推进炸弹通过防幕,九十七枚被击落,不久后英国政府宣布取得了有条件的胜利。
    停战之后,查普曼曾短暂重操旧业,因倒卖外币而被判刑。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法庭上,伦敦警察厅特工部负责人竟然为他辩护,要求宽恕这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身是胆的人”。


    【合众国际社斯图加特五月二十六日电】(记者菲利甫·威廉斯)题:沙漠之狐最后一战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早晨七时三十分,埃尔温·隆美尔在卧室附近的书房里拿起了电话。他的十五岁的儿子曼弗雷德坐在他的身边。
    隆美尔在诺曼底的参谋长汉斯·斯派达尔在电话中向他宣读盟军登陆的第一批简报,他那古铜色的脸上毫无表情。
    隆美尔明白,如果报告是真的话,那就意味着纳粹第三帝国的末日到了。
    四十年之后,埃尔温的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清楚地记得,他和当时担任希特勒的英吉利海峡防务司令的父亲在等待进一步证实这些报告时的情景,他们悄悄地谈论着斯派达尔报告消息中的可怕的细节。
    上午十点钟,这位曾在出任希特勒非洲军司令时建立了卓越战功而以沙漠之狐闻名于世的陆军元帅再也沉不住气了。他要通了电话,然而得到的回答是:这一不幸的消息终成了可怕的现实。
    盟军已登陆了,使欧洲征服者的德国处境狼狈不堪。
    曼弗雷德回忆说:「当时他立即通知司机快来,半小时后,他乘坐一辆黑色汽车走了。在我再次见到父亲时,他说,除了叫喊之外,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可打的了。」
    对于隆美尔,从斯图加特附近的赫林根长途坐车返回法国前线,必定是无休止的漫长的路程。
    两天前,他离开驻扎在法国海岸线的军队,回到家中庆祝他妻子的生日。海军和气象部门都报告说,海峡中海浪险恶,天气恶劣,盟军在两个星期内登陆是「不可能的」,因此,他的心情是平静的。
    以前一连几个月,他来回疾驰在从荷兰到比斯开湾的海岸线上,向守军发出威胁,要他们加强防御工事,以实现他制定的计划,不等盟军建立滩头阵地就把他们统统赶下大海去。
    但是,德国人这时正在他们即将土崩瓦解的东部战线同向前挺进的苏联红军作战,而东线在军需物资的供应方面一向是受到优待的。
    曼弗雷德说:「结果是沿岸的防御力量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曼弗雷德现年五十五岁,基督教民主党人,现在担任斯图加特市市长。
    六月六日下午五时隆美尔抵达诺曼底时,盟军已经大批登陆。
    他希望他们可能会因为供给问题而受阻,但是第二天,他发现盟军已经在海滩外建起了人工港,这使他们免除了许多困难。
    他暂时遏阻了敌人。但滩头阵地必然会扩展为全面战斗。
    曼弗雷德回忆说:「他回国去见希特勒,遭到一顿臭骂。他说,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只能当一名下士。他告诉我,「希特勒将把我们全都毁掉,他是不是真的要等到俄国人打进柏林呢?」」
    「他说,他不赞成干掉希特勒。他一再说,「一个英勇死去的希特勒要比活着的希特勒更危险。」
    「他和反对派取得一致的意见是:盟军打来时,他准备率部投降。那将是在西线媾和的心理上最佳时机,然后拒俄国人于德国国境之外。」
    七月七日,隆美尔的汽车在法国遭到英国战斗机的俯冲扫射。
    他受了重伤,被送进医院。
    三天以后,一些阴谋者在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总部安放了一枚特制炸弹。他们铤而走险,要在盟军感到胜利在望和只能以他们的条件实现和平之前杀死希特勒。
    但是希特勒脱险了,事后希特勒下令进行残酷报复。
    在一名受伤的密谋者精神错乱后的胡言乱语以后盖世太保对阴谋者的严刑拷打中,出现了隆美尔的名字。
    十月十四日,隆美尔为这次暴动付出了代价。
    曼弗雷德说,那天他上午休假,从离不远的高炮部队回到家中,见到了不久才出医院回家休养的父亲。
    曼弗雷德说:「气氛令人窒息。我的母亲心神不定。屋外布满了盖世太保,屋内两名参谋部的将军同我父亲谈话。他们要求单独见他,接着走进父亲的书房。」
    曼弗雷德说:「过了一会儿,他们走出书房,我父亲先对我的母亲说,接着又对我说,他只能再活二十分钟。
    他说,元首鉴于他在北非的赫赫战功,允许他服毒自杀,而且并不对家属和部下采取行动。父亲说,他死后将举行大规模的国葬,而且将向公众宣布他去世的消息。」


    五月八日,美国为哈里·杜鲁门诞辰一百周年举行了纪念仪式。当杜鲁门上台时,人们对这位总统的才干表示怀疑,但是,上台以后,他的名望得到迅速提高。
    杜鲁门是密苏里州人,他是在罗斯福总统一九四五年四月逝世后当上总统的。
    看来,举行仪式纪念杜鲁门先生一事反映出:杜鲁门先生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名望的美国总统之一。
    杜鲁门一八八四年五月八日出生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场。高中毕业以后,由于家里太穷而没能上大学。因此,他当过农民,做过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当过兵。复员后,他在堪萨斯城开了一
    男子服装用品店。
    当男子服装用品店在一九二二年倒闭以后,杜鲁门转而搞政治,加入了民主党。
    一九三五年,他当选为参议员,从此以后,他一直在参议院工作,直到一九四四年罗斯福挑选他当副总统时为止。仅仅三个月之后,由于罗斯福逝世,他被推上了总统职位。
    一九五二年,六十八岁的杜鲁门宣布他决定退出政界。
    杜鲁门一生中的最后二十年是在密苏里度过的,他在那里写回忆录。(法新社)
    五月八日是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的百岁诞辰。
    回顾一下杜鲁门执掌美国大权时期所做的重大外交政策决定,大概包括下列几项:
    ①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杜鲁门与英国及苏俄领袖在波茨坦举行会议,达成战后对轴心国的处理协议。
    ②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及十四日,杜鲁门下令对日本的广岛及长崎先后投掷了原子弹。
    ③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杜鲁门向国会要求紧急援助希腊及土耳其,以围堵共党势力的扩张,此即闻名于世的“杜鲁门主义”。
    ④一九四七年六月五日,杜鲁门的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方案”,以加速西欧的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中复兴,此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
    ⑤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产生。
    ⑥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杜鲁门提出所谓的“第四点计划”,亦即对贫穷的低度开发国家的技术援助计划,以防止共产势力在这些国家渗透伸展,
    ⑦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韩战爆发,杜鲁门迅速派美军至南韩,并宣布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
    杜鲁门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逝世,已故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称赞杜鲁门做过一些“伟大而英勇的决定”。(摘自台湾《中国时报》)


    【本刊讯】今年六月六日,是二次大战时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四十周年纪念日。
    西方一些通讯社为此播发了特稿。下面两篇是合众国际社的专访稿,分别报道了当时英吉利海峡防线德军司令隆美尔的儿子和打入希特勒谍报机构的英国间谍查普曼对当年有关情况的回忆。现译载如下,以飨读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