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日经产业新闻》二月二十七日报道】题:三菱集团在尖端技术和信息方面结成联合阵线
    以三菱商事为干事公司,三菱集团二十多家企业将在三月分成立“技术联谊会”,作为新的集团组织。这个组织以各公司的技术最高负责人(副经理或专务董事)、研究所所长为主,进行定期协商。其目的是将它作为在发展尖端技术和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方面集中集团的智慧,联合研制尖端技术商品、联合推进有关最新技术的业务的大本营。三菱集团有一个总经理会,它决定整个集团的战略方向,名叫“金曜会,这个“技术联谊会”便是金曜会的“技术翻版”。这可以说是企业集团为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开展新的业务的空前未有的尝试。
    技术联谊会是三菱商事倡议成立的,该公司的技术室作事务局进行筹备工作,将于三月二十七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成立。
    在这个联谊会中,各公司将就各自领先进行的尖端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情况、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等与尖端技术有关的新业务计划等坦率地交换意见。
    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三菱集团建立自己的“技术库”。这种形势是:尖端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交换和相互提供最新技术情报是不可缺少的;希望极力避免重复投资、不必要的研究开发和开办业务方面的竞争;越来越需要不同行业之间就应用尖端技术、促进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业务等问题进行调整和合作。
    因此,三菱商事公司积极地向各企业作工作,促进了这个技术联谊会的成立。


    【波兰《政治》周刊一月二十一日报道】加拿大广播公司新技术事务顾问托马斯·艾德接受波兰记者采访,谈了他对微电子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和作用的看法。
    艾德博士说,微电子技术的迅速普及正迫使原有的工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种改革进行得如此迅速和如此广泛,以致于超过了人们的预料。
    微电子技术革命是一场关系到整个民族富裕还是贫穷的大事。譬如说加拿大吧,如果拒绝参加这次革命,很快就会跌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微电子技术,这是关系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利润、减少原料消耗、净化环境和加强人们相互交流的大事,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看看那些当年没有及时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吧,正经受着由此引起的各种后果。今天,参加微电子技术革命是必须的,否则就会落入文明发展的边缘地带。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变革,也是政治和社会变革,这种变革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今天许多人说的革命,实际上只是一个新时代的曙光。艾德博士说,不推广微电子技术的国家,不久的将来顶多还可以出售些原料。是否参加这场革命,将戏剧性地加大国家间发展上的差距。更有甚者,这个不断深化的鸿沟也关系到智力领域。发展电脑资料中心、发展卫星通讯、个人普遍使用电脑等,这一切异常有助于人的智力发展。同时也相对使与此无缘的人的智力减退。
    形势要求不发达和中等发达的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政治家要有富于幻想般的想象力,整个社会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代价。面对这场革命,贫穷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竭力摆脱落后状态。他们的希望在于,譬如开发软件,这需要的投资最少,又可以调动许多专家的往往是无处施展的才能。


    【美国《新闻周刊》三月九日报道】题:扁平电脑屏幕
    目前,计算机整机日趋小型化,但其部件——阴极射线管却仍是十磅重的大家伙。现在,有了扁平屏幕。明年,由于应用场致发光技术,小型计算机将比今天的便携式计算机屏幕更大、更亮。场致发光技术从三十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但直到最近制造商才想出如何应用在商业性生产上。场致发光屏幕是一块四分之三英寸厚的板,中间有磷光薄胶片,前后是带电极的绝缘板。当电子计算机的指令到达绝缘板上的电极时,磷光体就随着闪闪发光。这种固体屏幕仅重两磅,比TRS—80型100和NECPC—8200型电子计算机上的液晶屏幕更明亮,映出的内容也更多。


    【保通社索非亚三月十三日电】保加利亚计划到一九八五年底建成一个全国数据传输系统。
    这个系统建成之后,全国各地的所有计算中心之间将有可能广泛地交换各种各样的情报。同时,这个系统将确保这些计算中心同世界上的各个数据库取得联系。这个新系统的建立将促进国民经济管理和科技情报交流的某些过程的自动化。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三月二十一日电】今年南斯拉夫将开始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传输网。
    南斯拉夫专家取名为UPAK的这一传输系统将以整套通讯网为基础,并依靠现有的PTT传输线。该系统将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将在贝尔格莱德、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和萨拉热窝建立通讯中心,于明年完成;第二期工程将于一九九○年完成。


    【塔斯社列宁格勒二月十四日电】苏联水文学家认为,波罗的海海水正在缓慢地,但确定无疑地变得越来越清洁。
    苏联科学院海洋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发表的一篇报告说,向波罗的海排放有害物质的数量减少了。其中沿岸各城市,尤其是为净化城市污水进行大量工作的苏联沿岸城市污染波罗的海的现象明显地越来越少了。
    各条河流依旧带入大海大量有机物,这主要同从土壤里冲出来的农用肥料有关。海洋环境生物自动净化过程发展得也很迅速。每年仅仅通过捕捞的鱼类(年总捕捞量约一百万吨)就从波罗的海提取出二万七千吨氮,四千五百吨磷,十三万五千吨碳。每年沉积海底并形成矿物化合物的生物物质和有机物在四千四百万吨以
    上。


    据埃菲社三月十四日报道,国际出版者联合会在第二十二届大会上提供的资料表明,拉丁美洲地区最近几年出版书籍的数量有很大的增长。该地区在一九八三年共出版了三万六千多种新书。印书所用纸张的年消费量达三百吨。拉丁美洲主要出版书籍的国家是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此外,拉丁美洲每年出口书籍的收入为七千三百万美元,每年进口书籍的金额达三亿美元。
    据该国际出版机构说,拥有三亿人口的拉丁美洲共有一万个公共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部门同书籍市场之间缺少联系。这次大会是从三月十一日到三月十六日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全世界四十三个国家一千多名代表,中国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芹)


    【美联社加德满都三月九日电】加德满都,过去是西方的嬉皮士成群结队地涌来吸这里种植的大麻叶,如今尼泊尔的吸毒者却在放纵抽吸进口的烈性毒品。
    托马斯·加夫尼牧师在加德满都经营那里唯一的一个戒毒中心。据他说,尼泊尔青年吸烈性毒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加夫尼估计,尼泊尔有五千到八千人染上毒瘾,其中百分之九十九是本国人。他说,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精神颓废、缺少就业机会、家长管教不严以及毒品商人和贩卖者贪得无厌。


    【美国《新闻周刊》二月二十日报道】美国一位化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新的黄金提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本来应当抛弃的毫无价值的岩石中把一丁点黄金都滤出来。诺曼·哈伯说,这种技术用于低品位的矿石,譬如每吨只含有0.003盎司黄金的矿石时,比采矿业使用的标准的化学提取法——氯化过滤法更为有效。哈伯说,这种方法比氯化过滤法简单、迅速而且对环境也安全。
    用这种方法提取黄金,每一盎司黄金只需花费十美元。
    哈伯说,这种方法同黄金的“基础地质化学”有关,换句话说,同使得微细黄金粒子形成天然金块的化学机制有关。哈伯说,“我们的方法标志着自从氯化过滤法出现一百多年以来,在黄金化学中取得的第一次真正进展。”


    【法新社斯特拉斯堡(法国东部)三月六日电】题:五年后将出现新的人工心脏
    五年之后,全世界每年约有五万病人将能得益于一种新的人工心脏。
    这种新的人工心脏是由马塞的蒙蒂埃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制的。
    由欧洲动力装置制造公司制造的这种人工心脏,使用的是一种经过碳化的陶瓷材料。这种材料是为生产火箭的喷口而研制的。
    蒙蒂埃教授今天在斯特拉斯堡说,这种被叫做“科拉泵”的人工心脏,可以使病人在自己的心脏恢复正常工作之前,在二十个小时之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蒙蒂埃教授是在欧洲关于生物材料的腐蚀与渐变讨论会上讲这番话的。
    蒙蒂埃教授说,目前,还只在动物身上做过短时间的实验,但取得了完全成功。
    根据计划,一九八四年将把这种人工心脏长时间植入动物体内。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出生在国外的日本青年回国后普遍感到孤独,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后,好象来到异国他乡的陌生人。成千上万从外国回到日本的青年都面临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
    一些日本回国青年由于不能用流利的民族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遭人白眼,甚至亲戚朋友对他们“非日本式”生活方式感到厌烦,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接受的文化上的倒退。人们称他们是“浪人”。
    许多回国青年一回国,首先碰到的是找职业难。他们整天为寻找职业四处奔走,但却常常碰壁。公司不是考察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动不动就说:“他是从国外回来的!”拒绝录用他们。
    在受教育方面他们也受到歧视,他们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因为名牌大学招生时仍然强调一些传统的科目,如数学、日本文学和历史等,这些科目他们在国外学得很少。而他们的一些特长又得不到发挥,一些老师在上英语课时甚至不允许他们英语说得太流利。
    这些回国的青年人由于感到孤独、沮丧和倍受歧视,从而产生了对立情绪。据报道,一个十九岁的回国青年因为同他的家人吵架,结果用刀子把他的婶娘刺死,用扳钳把他的叔父打伤。日本报纸惊呼,这是“异国文化的冲击”。
    这些问题已引起日本当局的重视。去年,政府拨款七千一百万美元,用于和回国青年有关的项目,其中主要是在世界各大城市建立七十四所日本式学校,并为国外上学的日本儿童开周末补习班。目前,与父母在国外生活的日本学龄儿童大约有五万人。(王军)


    【法新社河内三月十日电】越南文化当局反对越南青年迷恋于西方的“刺激音乐”(迪斯科、摇摆舞和流行音乐),主张在青年中重新提倡民族音乐和歌曲。
    《西贡解放报》最近发表了一位著名音乐作曲家的文章,文章严厉批评了文化当局在一九七九、八○和八三年期间对西方文化“放松了”警惕,以致使“刺激”音乐渗透到所有的国家的(现代音乐的)歌舞剧团,把唱歌变成了“吼叫”,把伴奏音乐变成了“震耳欲聋的噪音”。
    他在对“西方国家的青年用音乐和歌曲作为反对社会非正义的武器”表示“同情”后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越南青年——“曾赢得全世界敬仰的英雄们”的子女们,现在竭力模仿他们父辈“手下败将们的生活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