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5日参考消息 第4版

    【美联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苏联公民今天表面上说,他们相信党的新领袖契尔年科将“使劳动人民增加收入”和“领导人民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但是,苏联人在私下不那么兴高采烈,他们说,契尔年科之所以得到了权力是因为比他强的领导人安德罗波夫逝世了。
    在契尔年科被任命为党中央总书记后几小时,西方记者在街头举行了非正式的民意测验。人民在回答西方记者的问题时对这位新领导人表示支持。
    一位名叫奥列格·斯维什尼科夫(六十五岁)的人说:“契尔年科是个很好的人选,但是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大变动。”
    与此相反,听到一个妇女对她的朋友说,很多苏联人反对选契尔年科。
    那个妇女说,人们认为契尔年科是死去的勃列日涅夫的同伙,选他担任苏联权力最大的工作是回到勃列日涅夫时代。
    她说:“我们将回到旧时代去。我们需要一位具有新思想的人,帮助我们向前进。”
    这些相反的看法使人看到苏联人学会在私下如何为人,在公开场合如何为人。政府不让苏联人随随便便地同来访的外国人谈话;在莫斯科许多人特别害怕与外国记者接触。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今天,苏联公民预言,契尔年科这位领导人比死去的安德罗波夫弱。
    有位妇女说:“我们认为他这位领导人不象安德罗波夫那样强,情况将恢复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时的样子。”
    她说:“契尔年科当选,谁都不感到意外。这几天到处传说他会当选。”
    很多人尚不知道他们的国家有了新的领导人。在别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
    一位年青人说:“人们对契尔年科并不了解得很多,选了这么一个老头,我们大多感到意外。”
    他又说:“我认为他不如安德罗波夫那样强,尽管他非常关心意识形态。”契尔年科在安德罗波夫手下分工负责意识形态工作,有位妇女说:“估计要开展一场共产主义宣传和思想运动。”


    【本刊讯】贝尔格莱德二月十三日消息:南斯拉夫《战斗报》和《政治报》十四日大量刊登了南驻苏记者发回的有关契尔年科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报道和文章。
    《战斗报》详细报道了契尔年科关于苏联对内和对外政策的“纲领性讲话”。
    报道说,苏联“新领袖强调继续奉行迄今的对内和对外政策”。《政治报》报道说,“契尔年科是勃列日涅夫的一个特别亲密的合作者”,契尔年科的“纲领性讲话”的明显特点是“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强团结和集体领导”,“坚持完善现实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加强纪律和责任、提高劳动生产率”。


    【路透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西方外交官今天说,在新领导人契尔年科领导下,苏联对外政策不会有急剧改变,但是从比较长期来看,有可能朝着采取比较调和的方针的方向改变。
    契尔年科在勃列日涅夫主席执政时期是东西方缓和的坚定支持者,他在今天接受担任总书记职务时发表的讲话中大力赞成两个实力集团之间实行和平共处。
    外交官说,过去契尔年科对西方的态度看来要比他的前任安德罗波夫温和,因而可能意味着他对谋求达成军备控制与合作的协议更负有义务。
    一位外交官说:“现在不会有贸然的改变。看来,克里姆林宫的对外政策是集体制定的,因此目前的方针多半会按现在这个样子继续下去。”
    他又说:“但是每个领导人都有机会对较长时期将起作用的方针施加影响,因此契尔年科可能选择采取一种比较调和的态度”。
    契尔年科在今天选举他当领导人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对西方大国既发出了威胁,又发出了呼吁。一位外交官说,契尔年科极不可能同将军们对抗,但是有某种理由认为,他可能比安德罗波夫略为急于达成限制军备协议。契尔年科在他今天的讲话中没有提到苏联同发展中国家或者中国的关系。一些外交官说,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契尔年科并没有提到北京。因为中国副总理万里出席安德罗波夫主席阴天的葬礼可能会为改善中苏关系的新行动提供一次机会。


    【法新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契尔年科七十二岁才晋升为苏联共产党首脑,比他的前任就任这一职务时的年龄都大。
    列宁是四十七岁时担任苏共首脑的,斯大林是四十三岁,赫鲁晓夫是五十九岁;勃列日涅夫是五十八岁,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时是六十八岁。
    若干年来,苏共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一直在六十七岁至六十九岁之间,书记处成员的平均年龄为六十五岁。
    契尔年科不是苏联领导人中年龄最大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现年七十四岁,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七十五岁。年龄最大的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库兹涅佐夫。今天是他的八十三岁生日。


    【塔斯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现播发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简历。
    契尔年科一九一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谢洛夫斯科耶区的大捷西村,俄罗斯人。
    一九三一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受过高等教育
    ——毕业于师范学院和联共(布)中央党务组织工作者高级党校。
    契尔年科早年就开始了劳动生涯,为富农当雇工。后来他的全部劳动活动都同共青团组织、然后是党组织内的领导工作联系在一起。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主持了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谢洛夫斯科耶区委宣传鼓动部的工作。一九三○年他志愿参加了红军。一九三三年以前在边防部队服役。曾担任边防哨所党组织书记。
    退役后,曾担任新谢洛夫斯科耶和乌亚尔区党委宣传鼓动部部长、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党的教育馆馆长、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党委宣传鼓动部副部长和该边疆区党委书记。
    从一九四三年起契尔年科在联共(布)中央党务组织工作者高级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从一九四五年起任奔萨州党委书记。一九四八年被任命为摩尔达维亚党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
    一九五六年,契尔年科被提拔到苏共中央机关工作,在那里他领导了宣传部的一个处的工作,同时被任命为《鼓动员》杂志编辑部的编委。从一九六○年起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处主任。一九六五年,契尔年科被任命为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他是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二十四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党的二十五大以后于一九七六年三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
    从一九七七年起他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从一九七八年起他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第七届至第十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第十届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契尔年科曾经是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国际会议的苏联代表团成员,参加过维也纳裁军问题谈判。
    契尔年科是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著名活动家。他在党委托给他的各个岗位上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才干、党的原则性、对列宁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契尔年科著有阐述提高党在苏联社会生活中的领导作用、完善党和国家工作的作风与方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迫切问题的许多学术著作。在苏共中央六月(一九八三年)全会上,契尔年科作了报告,报告中确定了苏共在当前情况下改进意识形态活动的主要方针。契尔年科由于为祖国立下了巨大功绩曾两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荣获三枚列宁勋章、三枚劳动红旗勋章和许多枚苏联奖章。他是列宁奖金获得者。
    契尔年科曾荣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奖赏。


    莫斯科(晴-20℃—-5℃)《真理报》:莫斯科向安德罗波夫遗体告别
    波恩(晴-4℃—3℃)《世界报》:党的领导人契尔年科是否仅是个过渡性人物
    罗马(晴0℃—9℃)《时代报》:康·契尔年科继承安德罗波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伦敦(晴4℃—7℃)《泰晤士报》:契尔年科接管权力,坚决保证搞缓和
    里约热内卢(晴21℃—32℃)《圣保罗州报》:苏联共产党新领导人契尔年科
    旧金山(多云9℃—14℃)《旧金山纪事报》:俄国人选择勃列日涅夫的老朋友契尔年科当领导人(合众国际社)


    【美联社莫斯科二月十一日电】安德罗波夫的遗孀今天第一次公开露面,在她死去的丈夫的棺材旁流泪。一位苏联人士说,这位遗孀名叫塔季扬娜。
    安德罗波夫夫人出现在苏联电视上时,身着黑丧服,头戴黑帽子。她的年龄多大还不清楚。她进入大厅时,好象强忍着悲痛,她的儿子和女儿搀扶着她。
    这位遗孀出现在用鲜花装饰的她的丈夫的灵枢旁时,平息了驻莫斯科的西方人的普遍谣传,即:安德罗波夫在多年前就因妻子死去或是离婚而成为一名鳏夫。人们在今天见到安德罗波夫夫人之前,长期来一直认为他从未再婚过。
    他的儿子伊戈尔是代表苏联出席两次重要欧安会和裁军会的外交官。
    据了解,安德罗波夫还有一个女儿,名叫伊琳娜,她是专门报道苏联戏剧和舞蹈的新闻工作者。


    【《纽约时报》二月十二日专稿】题:布什看到改善关系的机会(费德发自伦敦)
    副总统布什在前往莫斯科参加十四日为安德罗波夫举行的葬礼途中今天到达这里,他说,苏联更换领导人是改善美苏之间关系的一个机会。
    布什在希思罗机场说:「我们把这看成是一个转折点——有向前迈进的可能性——而且我们将抱着非常坦率的态度到那里去。」
    他说,苏联迅速更换领导人使里根总统有可能在十一月大选之前与新的领导会面。英首相去苏参加葬礼希望与苏领导人接触
    【英国《星期日镜报》二月十二日文章】玛·撒切尔首相明天将乘飞机去莫斯科,执行引人注目的和平使命。官方昨晚把她决定去参加安德罗波夫主席后天的葬礼说成是她「真诚希望」缓和东西方紧张关系的一个表示。
    她希望,她个人同苏联领导人进行接触将为将来同安德罗波夫的继承人举行首脑会议铺平道路。


    【美联社耶路撒冷二月十二日电】沙米尔总理今天敦促苏联直接同以色列谈判中东和平行动。
    沙米尔向他的自由运动美国问题积极分子们发表讲话说,「我们希望,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逝世能使苏联人改变政策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同以色列国进行自由而直接的对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