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德新社东京九月十一日电】日本厚生省今天说,日本现在有一千五百六十三名百岁或百岁以上的老人,在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一百一十九岁的男子。
    这个数字表明今年百岁老人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二百零九名。厚生省说,他们中有三百四十七名是男子,一千二百十六人是女子。
    超过一百一十岁的只有一人,他是九州德之岛的泉重千代,年龄为一百一十九岁,他作为世界上活着的年龄最老的人被载人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日本政府将向九百五十四名在本财政年度已过百岁或将要过百岁的老人赠送银杯和其它纪念品。


    【塔斯社巴库九月四日电】在苏联阿塞拜疆(外高加索)南部有一个座落在高山上的村庄,村名叫比拉班德,它的学校里的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姓一个姓——盖达罗夫。他们全是一百一十九岁的退休老人阿卜杜拉·盖达罗夫的后代,这位老人开始学习文化时已经步入老年了,也就是在一九二○年苏维埃政权在边疆区获胜的时候。
    老人很聪明,是农村青年最好的顾问。但是他自己,用他的话说,一辈子都在向儿子和孙子们学习。他的后代现在有七十六个。老人还在同他们一起日积月累地掌握学校里的书本知识。阿卜杜拉特别喜好文学,在大学教这门学科的儿子阿利盖达尔曾辅导过他。
    现在,在长寿老人阿卜杜拉一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比半个世纪以前全州的教师还多。在他们家中还有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医生、农庄机械师等,其中许多人是在其他共和国上的学。


    本报编辑部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对本报登载的一些报道和文章的内容、观点、措词和名称,提出不同意见、批评、乃至「抗议」。对此,我们作如下说明:
    本报是一家国际时事参考性报纸,主要转载外国通讯社、国外和港台外文和中文消息及文章等,介绍世界各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技、体育、文艺等多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动向,供读者参考。为了帮助读者开阔眼界,了解世界,我们发表这些消息和文章时,均保持其原来面貌,中文稿件,文字只删不改。如外国通讯社把世界上一些地区甚至香港称为「国家」,台湾报刊把北京称为「北平」等,我们一般不予改动。
    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参考消息》将改为「限国内发行」。它作为参考性报纸的性质不改变。国内所有单位和公民个人无需证明信都可以到邮局订阅(随中央和地方报纸一起投递),为了避免新读者产生类似误解,我们特作此说明。


    本报自六月份起初步开展了为读者服务的提供信息业务,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人力和经验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如我们报道了外国的药品和出版的书,常有读者来信要求代购,或要求我们转信到国外。对于这类要求,我们恕难满足。
    本报九月三日发表的保加利亚用刨花和聚乙烯制成建筑材料,九月十一日发表日本改革黑板,九月十八日发表「打蛋器」式风车等稿后,均有读者来信希望得到进一步资料,我们已转告投稿人收集,有了进一步材料之后,我们再通知索取上述材料的个人和单位。


    【美国《新闻周刊》九月十七日报道】题:治疗老年骨病有新方
    美国有多达两千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其中许多患者认为,现在还无法控制这种疾病。幸运的是,医生们正在设法传播这样的福音:骨质疏松症可通过饮食、激素和锻炼加以预防或控制,在发病初期甚至可以用药物治愈。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种族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成年白人的骨质密度比黑人低百分之十,因此比较容易患这种疾病。对妇女来说,消瘦和矮小也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但是研究人员现在认识到,还有三种可以控制的最重要的因素。
    最容易纠正的因素也许是饮食中的钙质不足。人从二十五岁开始就应该注意摄取足够的钙,但是绝大多数注意热量的美国妇女限制食用钙质丰富的奶制品,每天只摄取四百五十到六百毫克的钙,远远达不到美国政府建议的从食物中摄取八百毫克的标准。骨质疏松症专家们现在一致认为,甚至这个标准都太低了。纽约康奈尔大学医疗中心的理查德·里夫林说:“钙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最重要的饮食因素。”他说,如果每天钙的摄取量增加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毫克,那就更有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了。
    低脂肪牛奶、酸乳酪、牡蛎、虾、扇贝、豆腐以及某些青菜,都是钙的最好来源,而不会使人发胖。也可以服用钙片。为了使钙得到充分吸收,服用适量的维他命D(每天四百到八百国际单位)也是必要的。加钙牛奶和阳光是理想的钙来源。
    对妇女来说,雌激素是第二种关键的保护因素。在绝经之后,卵巢就不再产生雌激素,于是骨质密度开始不断迅速下降。但是如果在绝经后几年之内开始服用少量雌激素,骨折的情况就会明显减少。许多医生和他们的病人都不肯利用雌激素预防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其理由有两点:首先,这样做可能大大增加患子宫癌的风险;其次,在妇女的余生中应不断地服用雌激素。不过,新的研究表明,把雌激素同孕酮合起来使用就会减少患子宫癌的可能性。
    对男女患的骨质疏松症都有影响的第三个、也是最近发现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不活动。据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产科学和妇科学教授莫里斯·诺特洛维茨说,以负重的姿势(如骑自行车、跑步或快步走)进行的锻炼促进新骨的形成。同服用足够的钙一样,早在三十五岁之前就必须开始进行经常的锻炼,以便使骨质密度达到顶峰。在绝经之后必须继续服用钙和坚持锻炼才能防止骨质密度出现不正常的损失。非常奇怪的是,身体过重也能减少发病的危险,因为体重的妇女产生的雌激素多,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负重的活动。
    检查:预防是眼前控制骨质疏松症的最好方法。但是即使真的发病,医生们现在的检查和治疗能力也比过去强得多了。一种先进的新技术是称为光子密度测量的低辐射扫描法,甚至骨质密度损失百分之一都能用这种技术检查出来。标准的X光只有在骨质密度损失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情况才能分辨出来。现在正进行一些研究,以便对几种可能有助于扭转骨质密度损失的化学药物是否有用进行估价。最有希望的化学药物似乎是氟化纳。一些研究人员推测,只消两三年的时间就能研究出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也就是将使骨头再生的方法。但是即使是现在,由于对钙、雌激素和锻炼对这种疾病的破坏的控制作用有了新的了解,它的威胁小了很多。


    【美联社莫斯科九月十三日电】九月十二日一期的苏联《文学报》(周刊)刊登一则消息说:在一位老妇住房的地底下,有一颗炸弹已埋藏了四十三年之久,当爆破专家最后决定清除这颗炸弹的时候,有两千人不得不从乌克兰别尔江斯克市撤出。
    这则消息说,这座亚速海海滨城市的街坊邻居们都把这位七十四岁的季·米·布拉甘佐娃称为“同炸弹住在一起的老奶奶”。
    四十三年前,当纳粹军向这座当时是小镇而今天却成为拥有十二万八千多居民的城市进攻的时候,一颗炸弹穿透布拉甘佐娃住房的屋顶钻入地下。
    在交战双方激烈战斗期间,当局没有时间过问这件事。
    所以,布拉甘佐娃将屋顶和地板修补修补,又继续在这所房子里住了下来。《文学报》说,关于这件事,这位老妇很有意见,可是当局一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前不久,当局在这个地区架设了电话线,通知爆破专家到这个地区调查埋藏在地下的爆炸物。
    布拉甘佐娃决定再试一试,请官方过问一下埋在她家地底下的那件危险物,这次写的信终于得到了积极的答复。
    《文学报》说,爆破专家发现,这位老妇睡的床下正好埋着那颗二百五十公斤重的炸弹。
    当局引爆了那颗炸弹,炸毁了这位老妇的住房。《文学报》说:“这位老奶奶家的炸弹已被清除,她不久将获得一所新住房。”


    【台湾《体育世界》九月十四日文章】人能活到八十岁,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人生大事。活到八十岁,每天竟然至少还能跑十公里以上的距离,更是一件难能可贵、令人惊讶而钦佩异常的事,在嘉义市,就住着这么一位老公公。说他是老公公,实在是有点不太恰当,他的外表看来,好象是五十多岁的人而已,顶多称个“老先生”,但是,一听到他是民国前六年出生的时候,不禁令人咋舌。
    他叫吴朝江,一个“疯”迷跑步的老跑者,跑了十余年,现在是退休在家,而哪里有比赛,就会看到他。今年台北迷你马拉松,他的赤脚和年龄,在比赛中出足了风头。(“迷你”为“小型”之意——本报编者注)


    莫斯科市第一小吃店厨师长谢苗·格里申已经一百零一岁。据说,他是全球年龄最大、工龄最长的厨师。
    这位老寿星须发皆白,满面红光,腰板硬朗,谈吐风趣,乍一看象位六、七十岁的大学教授。
    整整九十年前,他从图拉省的农村到莫斯科谋生,先在一家餐馆刷了两年盘子,随后又给厨师当下手,每天要洗几大桶菜,给四十多只鸡脱毛,累得眼冒金星,但他还是偷着看师父干活,悄悄地学西餐手艺。
    谢苗勤奋好学,两年后就到当时第一流的布拉格饭店掌勺,不久又升为厨师长。
    他说:「现在有些年青人光想造飞船,学核物理,其实,当厨师也很有意思。」他回忆起七、八十年前的一件事。
    一天晚上,谢苗当班,跑堂喊:「顾客叫你去!」他吓得半死不活。到餐厅一看,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端坐桌旁。原来大文豪很喜欢那天的菜,一问是图拉老乡做的,一定要当面道谢。大文豪亲自斟酒,谢苗婉拒:「我不会喝酒。」老托尔斯泰笑着说:「请便。不过要感谢您的手艺啊!」
    谢苗还毫不客气地当面提出过名作家基利亚罗夫斯基书中在炊事上的外行话,与大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话过人世沧桑。
    谢苗热爱苏维埃祖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餐厅生意清淡,他改学了司机。十月革命后驾车送赤卫队巡逻,到一九二一年革命政权稳固了才重新当他的厨师长。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已年近花甲,还想上前线,安排他给军人做饭,他才满意了。谢苗善于翻花样,红军战士对他的饭菜赞不绝口。
    谢苗能上能下。二十年前,他调到第一小吃店,这双会做三百多种名菜的「金手」要做大众菜了。很快,附近音乐学院的学生和剧院的演员都成了第一小吃店的常客,因为这儿的饭菜价廉物美。谢苗每天早上七时起床,喝一杯加糖的浓茶,吃一片黑面包,便兴冲冲地上班去了。有人问他今后的打算,老寿星漫不经心地说:「先凑满一百年工龄再说呗!」(世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