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5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本世纪初,在西伯利亚东面雅库特的猎人们,沿着西伯利亚太加地区的利那河下游,追逐北极白狐和黑貂。一天,他们在一块手掌般深的地方发掘,发现冒出了一些独特的弯曲木头。最初他们以为是木材,近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都是巨大的长牙。
    雅库特猎人相信,这是海象的长牙,而且这种象身躯异常巨大,他们知道,这些牙一定能卖得好价钱,人们会用它来做成避邪的护身符或雕刻成饰物。他们在发掘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象牙,于是一种生意兴隆的象牙买卖就开始了。
    以后,一块长牙落入一个研究者的手上,他来西伯利亚度假,原是为了猎熊和狼,没想到得到了这一块长牙,他很快就辨认出这块保持得十分完整的半公尺长牙,是一支猛犸象牙。当时苏联政府给他提供了必要物资,要他将真相弄清楚。
    时隔不久,秘密就揭开,这种兴隆的生意结束了。一些动物学家被召集来到这个地方,他们站在如此巨大的猛犸象坟场前,大大吃惊。大约有二、三十只这种原始世界的大象,互相重叠或紧靠着躺在一个很深的地穴里。千百年来它们受着冰雪的保护掩埋,全身完整地被保存下来,只有部分长牙已经被善于做生意的雅库特人锯去。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这里是猛犸象的发源地,当年猛犸象一定群居于这一带,后来被突然的灾祸将它们全部杀死。可能猛犸象在躲避暴风雪中互相挤在一起,却被一阵巨大的旋风将它们埋葬在数尺深的雪墙里面,猛犸象因此而灭种。
    发掘地点受到安全保护,让科学家进行采挖,继续研究猛犸象“失踪”之谜。(摘自香港《快报》)


    近二十年来,蒙古的考古工作有所发展。其境内的考古遗存主要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和被称为“原始艺术”的岩画,青铜器和铁器早期时代的墓葬与岩画,匈奴时代的墓葬、古城、鹿石和岩画,突厥时代的如尼文碑铭、石雕像和“围墙”,回纥时代的如尼文碑铭和古城,契丹时代和蒙古时代的古城等。重要成果有:
    (一)岩画。蒙古境内的岩画分布在十一个省的四十六处地方。有代表性的岩画群是:科布多省辉特—青格勒洞穴颜料野兽岩画,属于石器时代;前杭爱省特布希乌拉凿刻车辆岩画,属于青铜器时代;中央省博克多乌拉墨绘女子岩画,属于蒙古时代。
    (二)墓葬。近年来,在蒙古境内发现的古墓群有:昌德曼古基群,地址在乌兰固木市附近,墓葬类型有木椁石冢墓、木椁土冢墓、石相墓、石箱石冢墓,出土物有青铜器、铁器、陶器,年代定在公元前七至三世纪;乌兰固木古墓群,地址在乌兰固木市附近,墓葬类型有木椁集体墓、石箱单人和双人墓,死者成屈肢侧卧式,出土物有青铜带扣、铁制刀剑、素面陶罐,年代定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达尔汗匈奴墓,地址在达尔汗市附近,墓葬类型有木棺和木棺木椁墓,出土物是三件用赭石绘制着斜网状花纹的陶罐,年代定在公元二至一世纪。
    (三)古城。蒙古境内发现了大量古代游牧民古城遗址。属于匈奴时代的有中央省巴彦德勒格尔古城,成四角形,环以土墙,城中央有一高台和石英地墓,似为宫殿式房屋的基址。属于回纥时代的有后杭爱省布尔嘎斯台古城,成长方形,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住封建主,外城住平民。属于契丹时代的有肯特省宗赫雷姆古城,成正方形,城内有十字相交的大街将城市分为四部分。属于蒙古时代的有哈尔和林,此城有宫殿式建筑,但无城墙。
    (四)如尼文碑铭。近二十年,蒙古境内又陆续发现了若干方属于突厥一回纥时代的如尼文碑铭,如后杭爱省的布古特碑,为粟特—梵文双语碑铭;南戈壁省的塞不莱碑铭,为粟特—古突厥文双语碑铭;后杭爱省的塔里亚特碑铭,为古突厥文碑铭;中戈壁省的雀林碑铭,为古突厥文碑铭;布尔干省阿尔哈嫩山铭文,为古突厥文。
    (陈弘法)


    【塔斯社雅库茨克十月二十五日电】一百多万年以前就有人存在。苏联考古学家在雅库特(东西伯利亚)中部的季林格—尤里亚赫村永久性冻土中,发现了经过人手加工的石器;这些石器的大概年龄有一百五十万年至二百万年。
    在总共只有二千六百二十二平方米的面积内找到了大约一千五百件无疑都同人的手有关的文物。
    由此可见,与东非古猿同时,在雅库特中部也存在着人。


    【阿曼《观察家》报报道】苏联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了一座木乃伊“城”。
    据苏联报纸报道,苏联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大山洞里发现了一个群落的人和牲口的死体,但由于有无数的小虫的保护,这些在好几个世纪以前丧身的人和动物仍没有腐烂,干涸成了木乃伊。
    这个山洞在帕米尔—阿尔泰山脉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面。为了下到这个山洞,考古学家们向下爬了七十五米的几乎垂直的悬崖,当他们爬上地面时,他们才发现了这个山洞的“隐身卫士”。成千上万个细小透明的小虱向他们飞来,起初他们以为是尘土,但一停在皮肤上,就开始叮人,叮咬后溃成脓疮。这些小虱很毒,人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就有死亡的危险。
    因此,苏联科学家们认为,山洞里的人和牲口是被这种小虫咬死的,这种小虫是引起当地山区人民所称的“黑死病”(瘟疫)的原因。



    【日本《国际贸易》十月号文章】题:日本印刷业正向高技术水平发展
    近年来,日本的印刷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制版、印刷和装订等工作都在大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节省了劳动力。
    在制版部门,由于价格昂贵的自动编辑制版机的普及型机种业已问世,从大印刷企业向制版专业公司引人机器的范围扩大了,仅一九八三年一年全国经确认的就达五十一台。其中有三十一台设置在东京,也有一家制版公司引进几台普及型机种的情况。
    从机器的使用情况看:创造性的工作仍要化费相当多的时间,同时需要做这种工作的情况并不那么多,只是在修改原稿,删除不必要的局部时才这样做。
    自动编辑机是作为生产性机械还是作为创造性机械来使用,眼下在日本尚有争议。作生产性机械使用时,其功能是合成和贴字的自动化,作创造性机械使用时是把图象数字化,然后合为新图象。
    近来,日本印刷业的订货趋向于多品种,少量化。眼下已研制成在八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换版按钮操作的机械。还研制成了靠计算机控制在一分钟之内便可完成给定值工作的系统。
    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其优点是准备时间缩短,纸的废品率低,质量均一化,操作安全。准备时间缩短是指关键点的确定、给定值调整、油墨调整和最终套色的准备时间缩短。在减少废品纸方面,套色过程中经常出现废品,实现色调自动化控制以后纸的废品率减少了一半以上。所谓质量均一化是指以前熟练工才能做到的色调控制已实现了自动化。再加上远距离操作不接触机械,所以在安全操作方面较好。
    印刷制版业界比其他产业更期待采用新的生产手段,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制版系统尚未发展成大范围的网络系统。倘若诸如通讯卫星和光导网络等同当今的传输技术有关的技术都达到实用阶段,那么这些技术在印刷制版领域中的应用更是不可估量的。


    【《纽约时报》报道】题:前任伦敦主编被任命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编辑部主任
    伦敦《泰晤士报》前任主编哈罗德·埃文斯已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新的所有人莫蒂默·朱克曼任命为该刊编辑部主任。
    朱克曼说,自一九七六年以来一直在这家周刊任主编的马文·斯通将继续任主编,负责该杂志日常的新闻报道和社论。
    《大西洋》月刊也归朱克曼所有。该月刊总经理詹姆斯·格拉斯曼被任命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执行副总经理。他将负责杂志的业务活动。
    埃文斯现在是《大西洋》月刊出版社的总编辑。没有宣布埃文斯是否将保留这个头衔。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十六日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前主编彼得·伯德·马丁正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佛市筹建一个通讯社,专门向工业国家提供有关发展中国家情况的特稿,以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马丁曾在《时代》和《货币》杂志供职二十多年。一九七八年,他就任汉诺佛市的当代世界事务学会和大学教职员国际联合会会长,从事年轻学者和记者的培训工作,以促进国际间的了解与合作。几年来,他参加过许多有关穷国与富国之间文化差距的国际会议,发现花了大量钱财讨论这个问题。而收效却甚微。因此,他把建立通讯社视为减缓国际冲突、增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一个显然切实可行”的办法。
    马丁筹建的通讯社定名为南—北新闻社。这将是一个国际性的非赢利新闻机构,专向美国、英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报刊提供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分析性新闻和特稿。这个新闻社头四年的经费预计为七十一万一千美元,现已从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埃克森教育基金会等私人机构筹集到五十七万美元。它计划明年正式成立,每天发稿两条。只要有一百三十四家报社订阅,新闻社的财政收支即可保持平衡。
    美国新闻界人士赞赏马丁这一计划但却担心这家未来的新闻社播发的有关第三世界的新闻不能吸引美国报刊的读者。
    马丁认为,新闻社的稿件只要富有人情味,诸如战争和政治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就能打进美国的新闻市场。为此,他打算招收两种不同类型的记者。一种是在当代世界事务学会和大学教职员国际联合会工作的学者,他们负责撰写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有一定深度的背景性新闻。另一种是从五十来个发展中国家录用的当地记者,他们负责提供人们普遍感兴趣的社会新闻。为了提高第三世界记者的写作水平,马丁计划每年给其中的三名佼佼者颁发一笔为期两年的奖学金。奖学金获得者先在汉诺佛市的达特茅斯学院和新闻社学习与见习一年,再用一年的时间周游美国,在其他大学参观和学习。回国之后,他们为新闻社工作一年,然后挑选另一个当地记者取代自己。这样,新闻社就可在全世界逐渐建立起一个记者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