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2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说中国提出“一买三合作”的方针,目的在于根据自力更生原则扶植国内产业;这使日方的好处有可能减少,有关业界似将采取新对策
    【《日本经济新闻》七月二十七日报道】题:中国在订购成套设备方面提出“一买三合作”的新方针
    从初春开始,中国购买成套设备的交易几年来第一次开始活跃起来。但中国政府当局在向我国的商社和成套设备公司订货时,进一步加强了“一买三合作”的新方针。所谓“一买三合作”,就是从日本引进包括软件在内的技术(一买),最终设计、机器的供应、成套设备的开工和生产技术,尽量由中国方面负担(三合作)。人们认为,结束经济调整的中国提出这一新方针的目的在于,根据自力更生的原则,扶植国内产业,同时,节约外汇,推进国产化政策。但是,如果贯彻这一方针,那么,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的好处就有可能减少,有关业界似将被迫采取新的对策。
    “一买三合作”的方针,是中国政府当局今年初春以来订购新的成套设备时提示给日本有关企业的。
    据说,中国方面的新方针是:中国没有的技术,特别是软件全部从日本引进。但是,一、所需要的机器和装置,尽量在中国的有关工厂生产;二、在设计方面,基本设计委托给日本方面,但最终设计由中国方面负担;三、关于成套设备的开工,中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日本的技术人员合作,负责生产技术和指导质量管理。
    人们认为,中国所以现在提出“一买三合作”方针,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一直强烈表明了既节约外汇又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态度。据认为,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大约一百二十亿美元,黄金储备大约四十亿美元,虽然未必能说苦于外汇短缺,但想有效地运用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外汇。
    而且,中国作为经济现代化计划的一根支柱,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张扶植和振兴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国内工业。在推进现代化计划的情况下,再次强有力地推行这种国产化政策。据说,这也是提出“一买三合作”方针的基本动机。特别在设计方面,中国方面想自己搞最终设计,其目的在于积累设计知识。这一点值得注意。


    匈牙利农业随着工业化生产体系的普遍推广经历了一场大的技术革命。从西方引进的生产工艺虽然促进了匈农业大幅度的增产,但也使生产费用提高了。近年来,匈为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采取了种种措施。
    匈农业是消耗能源和原料较多的部门。七十年代,匈农业年平均使用的原料价值一千五百亿福林以上,生产资料的使用量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其中工业品的消费量几乎增长一倍。饲料占原料使用量的百分之四十。如果每生产一公斤猪肉所需饲料减少十毫克,全国每年可节约二十万至二十五万吨的饲料。匈科研人员现已研究出一些节能、节原料的新工艺。
    湿玉米储藏法:这是匈近年来发明的一种节能高效储藏法。一九八二年湿储藏玉米七十万吨,一九八三年计划湿储藏二百万吨。湿储藏玉米易与肉类和牛奶工业副产品制作混合饲料。不烘干可加快玉米的收藏,这样每吨可以节约三十至四十公斤的燃料。
    广泛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废料:据统计,匈农业每年要累积一千二百万吨以上的副产品和废料,现有技术条件至少可以利用七百万吨的废料。农业和林业燃料每年可产生相当于三十万吨石油的热能。一些工业企业已开始生产适于燃烧农业副产品的锅炉,并制定了用废料代替液体能源的有效方法。
    充分利用匈丰富的地热资源:匈全国地下热水的储藏量达五千亿立方米。匈利用地热栽培水果和蔬菜节约的燃料相当于匈全国能源需要量的百分之十五。全国百分之八十的温室(面积达五十多万平方米)是用地下热水生产蔬菜的。这种办法使匈每年节约五万吨石油。
    改变整治土壤制度和扩大早熟品种的播种面积:仅仅正确选择整治土壤的方法这一项,每公顷就可节能百分之二十。匈目前正在扩大早熟并在湿度较小时可以收割的品种的播种面积。这也是节能的好办法。
    鼓励农业企业兴建化肥库:匈农业施用化肥和农药的费用超过了能源的费用。目前,匈全国共有二十个化肥库。只能储存总化肥量的百分之十。多修建化肥库,使化肥得到专门的存放,就可将目前百分之十五有效物质的损耗减少到百分之五。由于财政条件有限,政府援助企业协作兴建化肥库。(李淑华)


    【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七月十二日报道】中国的四个机构在福建省组建一个投资一亿美元的联合企业,这个企业可以作为中国进口技术的一个范例。
    中国人士说,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中国银行、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和厦门经济特区开发公司,签署了一项在厦门建立一座感光材料厂的初步协议。建立这个联合企业的合同不久将签字。
    这个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之一。这家工厂将从美国的伊斯曼·柯达公司购买四千万美元高级胶片生产设备。联合企业六月份与柯达公司签署了购买设备的协议。
    这家工厂主要将生产彩色胶片,供国内使用和出口。中国人士说,搞这个联合业将为中国节省数百万美元外汇。
    厦门感光材料厂——这个企业的暂用名——所用的外汇,是由它的股东们筹集起来的。这家企业打算通过向外国企业出售产品来抵偿外汇开支。建设这家新工厂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在于,它是中国银行同意购买股份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之一。中国银行今年早些时候对上海的两个联合企业投了资。这两个联合企业是由中国的一些机构和外国公司合办的。最近这件事反映出中国银行放宽政策和在推动中国经济方面日益增长的作用。


    【本刊讯】据蒙古《真理报》报道,泽登巴尔在七月十九日召开的蒙党十八大六中全会上说:“农牧业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好使我们感到不安。”
    泽登巴尔又说,据中央统计局统计,今年成畜损失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点三倍,仔畜损失比去年同期增加二点四倍。这不仅给今年的增畜计划造成了很大困难,而且也给现行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造成了很大困难。
    蒙古计划今年育羔不得少于九百四十万头。这是去年实际完成的数字,今年的计划并没有增加。但蒙古《真理报》七月七日发表的蒙今年上半年计划执行结果称,截止七月一日,全国育羔仅达八百一十万头,与计划相差一百三十万头。
    (孙承平)


    【西班牙《改革十六》五月二日报道】目前世界造船业有两大特点,一是船主需求不足;二是东方国家竞争力强和成本低。在欧洲,除西班牙外,所有国家都已开始实行减产和裁减人员的改革计划。
    到今年三月底,联邦德国宣布部分停产和解雇五千名工人。在造船业危机前,在德国造船厂工作的有四万七千人,目前只剩下了一半。英国已解雇了三万名工人,预计到一九八六年,欧洲国家的造船业方能恢复生气,尽管有人悲观地认为,到一九九○年,欧洲也不能恢复到一九七七年的水平。
    日本在世界商船建造方面仍居首位,一九八二年造船量达八百二十万吨,占世界市场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五(西班牙只占百分之五)。其次是南朝鲜,造船量是一百四十万吨。
    另一个重要的造船国家是巴西。由于世界造船业危机和它本国的经济困难,目前它的造船业正在遇到严重的困难。预计不久将解雇一万名工人,这占它的造船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有很大减产,巴西造船厂的产量仍将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一八九○年荷兰画家凡·高(又译梵谷)开枪自杀身亡。
    一九四○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始对英国进行全面闪击战。
    一九四六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对轴心国的二十一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草拟条约。
    一九六七年哥伦比亚发生大地震。
    一九七五年美洲国家组织结束自一九六四年开始的对古巴的禁运。
    生日在今天的有: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一八八三——一九四五)。
    (美联社)


五、难以消除的苦恼
    最近二十年中,匈牙利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两倍和一倍,猪肉产量提高一倍多,家禽产量提高两倍多,农畜产品总出口量提高了四倍。然而匈农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农业社之间贫富悬殊,农业技术人材仍感不足,分配制度还有不完善之处。但人们目前谈论最多的,还是生产成本问题。匈牙利农业当前的最大弱点是成本过高。一位经济界的朋友对我们说,匈农作物生产若想收回成本,每公顷玉米产量必须超过六吨,每公顷小麦产量必须超过四点二吨才行。否则,就需国家补贴。这对国家财政无疑是很大负担。据了解,生产成本高的原因很多,与浪费、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形势造成的恶劣影响。
    匈农业生产资料,来自工业的产品占百分之七十。国内外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费用自然也水涨船高。特别是匈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生产要耗用大量能源,这是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的关键。我们去过的每个农场、农业社,几乎都有巨大的粮食烘干厂、种子工厂、饲料加工厂和饲养场等。它们主要都是烧油。然而匈牙利本国的石油产量很低,每年只有二百万吨,需要量的百分之八十靠进口。有关材料表明,一九七二年匈出口一百二十四公斤玉米或十七公斤肉,可以从美元市场换回一吨石油。到一九八○年,进口一吨石油则需要出口一千四百九十公斤玉米或一百五十公斤肉。在这样恶劣的对外经济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非易事。匈牙利是靠外贸生存的国家,百分之四十的农畜产品用于出口。生产成本不降低,农畜产品在世界市场便难以立足,国民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匈牙利人士都对此表示忧虑。
    这个国家的农业虽已实现了现代化,但技术装备与西方先进的农业国相比还差得很远,只有尽快赶上才能求得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客观条件却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计划局农业司顾问贝拉妮忧虑地说,“匈牙利使用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是七十年代初从西方进口的,现在急需更新换代。国家为了改善国际支付平衡状况,严格限制进口,农业企业难以及时获得西方最新的技术设备。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匈牙利经济在六十年代末向西方开放以后曾经受益不浅。但由于与西方挂钩较紧,动荡的世界经济风云给它投下了可怕的阴影,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完)


    【法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七日电】根据立法局今天的会议所通过的一项决议,从九月一日起,香港将不再称为“殖民地”。
    香港政府本着立法局决议的精神主动地取消了“殖民地”这个词而用“香港”这个词再代替它,并且用“公款”来代替“殖民地基金”。
    这种在措词方面的改变是根据一个工作组的报告进行的,这个工作组是尤德总督在去年十月份任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