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3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行刺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去年在华盛顿被宣判无罪以后,两名曾企图枪击前总统福特的女犯在狱中说,没击伤总统(福特)的行刺者被判终身监禁,击中总统(里根)的凶手反而逍遥法外。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监狱服刑的莎拉说:“精神病倒成了富人的辩护借口。如果你用大量的金钱去聘请那些‘心理医生’和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律师,就可以洗脱罪名,不会坐牢。”莲娜·芳也说:“金钱是万能,欣克利能逃过法律制裁,就是因为他家里有钱;我没有钱,请不起律师,只能在狱中度过终生。”
    (赤水)


    意大利音乐家雷多尔菲最近举办了一场水下音乐晚会。
    听众们跳进温水游泳池,把耳朵侵入水里,就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音乐声是从安装在池中央的一个大球里发出来的,大球里挂着两个扬声器。
    意大利一家周刊说,水下音乐有特别的音乐效果,与水上听到的声音大不相同。(彭)。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一个失业的挖土机手拉雷,曾因藏有迷幻药被判刑五年,缓期执行。他最近对州立法庭法官沃尔克说,他正在失业,依靠女友帮助生活。现在他决定,宁愿入狱两年,也不愿靠女友吃闲饭。他对法官表示,希望在铁窗生活期间,经济能够复苏,这样,刑满后他便可以找到较好的职业。(益群)


    英国海关人员在一九八一年至八二年度破纪录地检查获得一百零四公斤的海洛因,价值二千万英镑(二千九百二十万美元)。官方说,这个数字仅仅是偷运入境毒品的总数一成。(小可)


    据新加坡《南洋商报》报道,日本一家电子公司,研制出一台能朗读文字的电脑,可以代替电视新闻报告员朗读新闻。
    在这台电脑的“脑子”里,设计人员为它储备了三十万组日语词汇,只要人们向它输出日文,它就能“照本宣科”读出来,即使是同一个字但读音不同、意思又有别的话,也能正确区别,念出不同的声韵。
    这个电脑出现差错的机会较少,据认为朗读的正确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五。
    (枫)


    据合众国际社三月七日自英国伦敦报道,英国一位名叫伊云妮·布朗的十八岁的姑娘,在男友嫌她双目失明而决定弃她而去之时,她非常伤心,于是以头撞墙求得一死。岂料数分钟后,她却破涕为笑,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她的头往墙一撞,竟然奇迹般的使她从十一岁起因一场大病而失明的双目恢复了视力。她立即召来男友告知这一喜讯,结果,两人和好如初,并很快地结了婚。(映雪)


    漫长的寒冬折磨着美国无家可归的穷人。旧金山流浪汉奥康拉文,入冬以来每晚都钻进垃圾箱里度过寒夜。一月十三日清晨,四十八岁的奥康拉文正在酣睡之时,被清洁工和垃圾一起倒进卡车箱,卡车司机听到车箱里有人大声呼救时,立即停机将奥康拉文救出,送进医院检查,发现一根肋骨压伤,可是因没有钱,只好拖着病身离开医院。(凡夫)


    【法国《世界报》四月一日社论】题:华盛顿赢得一分
    由于放弃了立场强硬的“零点方案”(拆除美苏在欧洲的所有中程核导弹),里根总统在这场欧洲导弹的大战役(目前还是在外交方面)中就赢得了一分。从撒切尔夫人的热情赞同到法国外交部表示的“极大兴趣”,美国所有的盟国都参加了这个赞颂演奏会。
    这是否意味着华盛顿的这一善意姿态将会产生魔术般的作用,并打开美苏在日内瓦关于限制核军备谈判的道路呢?在克里姆林宫公开做出反应之前,怀疑的情绪占着上风。
    从实质上说,里根提出的以零点目标代替零点方案确实没有改变什么东西。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然而,最大的困难并不在数量方面,而在质量方面。灾难是由于几年来苏联人在欧洲的军备竞赛中领先于美国人而造成的。象现在里根所建议的那样,可以考虑的最低点是,既能使一方增加其军备,而另一方又减少其军备。
    不幸的是,在外交史上还没有一个强国曾允许另一个强国增加军备而同时又减少自己的军备的先例。
    因此,人们可以认为(并且担心)谈判尚不能在西方国家开始部署美国的欧洲导弹(预定在今年年底)之前真正开始。因此,由于无法做得更完美,那时就将是通过确定美苏欧洲导弹的最高数额来限制两个既成事实了。但将是同等的还是不同的最高数额呢?里根强调“平等”,然而这也应该是一个合乎情理的谈判的主要目标。
    这件事显然是要冒风险的,已经是苏联第一副总理的葛罗米柯已预先警告过,在部署潘兴Ⅱ式导弹之后,“就不要幻想谈判还会象以前那样继续下去”。
    但是他毕竟没有说不继续进行谈判了。还无人知晓将怎样另搞出一个和平解决办法来。
    【法新社华盛顿三月三十一日电】此间观察家今天说,里根总统对中程核武器问题提出中间解决办法的用意是在今年年底在欧洲部署美制潘兴Ⅱ导弹和巡航导弹之前取悦欧洲的和平主义运动。
    里根昨天要求苏联同美国一起努力达成一个能“大量减少”欧洲的中程核力量的协议。但是,美国官员说总统故意不提出具体的削减数字,这样可以逼苏联人先提出建议,也就是先作出让步。
    照这里官方的想法,如果苏联当局拒绝里根的建议,那么欧洲舆论就会指责苏联人不肯灵活。


    【日本《产经新闻》三月三十日报道】题:苏联代表再次访问韩国
    在美苏两国同南北朝鲜“交叉交流”的活动日益增加的时候,两名苏联代表参加二十九日在汉城召开的国际合作社联盟执行委员会会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汉城认为,国际合作社联盟的苏联代表这次来韩国,是苏联再次确认了这样的方针,即不拒绝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人去韩国,促进同韩国的交流。
    韩国为了提高其国际地位,从一九七三年以来采取了对没有建交的共产党国家开放门户的政策,以期同中苏和东欧国家扩大交流。对此,苏联从去年以来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直拒绝前往韩国的态度,在对韩态度上表现了微妙的变化。另一方面,美国最近也允许派出的外交官在正式场合同北朝鲜外交官接触。这作为美苏进行的所谓交叉承认南北方前阶段的交叉接触的动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韩苏如此扩大接触一事,韩国政府采取慎重的态度,为了不刺激苏联,因而并未宣布。但是,韩国政府认为这同苏联和东欧国家参加今年十月在汉城召开的各国议会联盟大会以及一九八八年汉城奥运会有关系,所以表示热烈欢迎。


    【路透社华盛顿三月三十日电】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今天说,美国和国外的人们下周将能在电话中听到休斯敦地面控制站和航天机“挑战者”号之间的通话。
    这家公司说,海外的电话呼叫者可以拨他们国家的国际通话编码,再拨1—307—410—6272。他们按通常的国外收费标准支付电话费。
    该公司说,在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不提供这项服务。
    这项业务将在“挑战者”号预定在四月四日(格林威治时间十八点三十分)前七个半小时开始,并将继续进行,直至五天的飞行结束。


    【南斯拉夫《政治报》四月一日评论】题:中阿关系的新动向,中国人向地拉那发信号
    中国贸易专家小组访问阿尔巴尼亚,是五年来的第一个,从时间上看,同阿尔巴尼亚商务专员穆罕默德
    ·比吕克巴希突然离开北京回地拉那恰恰巧合,同阿尔巴尼亚在这里的通常极其谨慎的外交官的初步解释也是巧合的。他们说,“政治上的分歧不应成为恢复经济交流的障碍”。
    可以设想,中国人派遣贸易专家小组去阿尔巴尼亚,是有意识地向这个小伙伴作外交上的让步。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北京向地拉那发出了使冻结的关系解冻的第一个正式信号。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国一名副外长和一名外贸部副部长参加了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赵紫阳总理给阿迪尔·查尔查尼发了一封比纯礼节稍微热情一点的贺电。
    此后,阿尔巴尼亚拒绝了苏联新领袖安德罗波夫关于改善莫斯科和地拉那之间关系的建议。研究国际形势的中国人士当然也没有忽略美国报纸这时发表的消息。这些消息说,华盛顿正在讨论在什么时候同英国一起建议同阿尔巴尼亚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报纸对霍查的所有言论完全不予理睬。在谢胡神秘之死以前,对阿尔巴尼亚国内的事件也一直保持缄默。
    如果关于贸易的初步谈判能导致逐步恢复经济合作,那末,中国人就很可能注意到双边关系的政治方面和国际意义。如果认为贸易是恢复全面关系的先行者,是合乎逻辑的,其前提是这个信号要得到响应。
    鉴于大国在巴尔干和地中海的活动,中国人无疑注意到了今后的阿尔巴尼亚。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三月三十一日电】今天这里出版的南斯拉夫日报《政治报》援引中国可靠人士的话说,中国经济和外贸代表团上一周离开北京前往阿尔巴尼亚进行“秘密访问”。这次访问是自一九七五年两国经济关系中断以来的第一次。
    这家报纸援引上述人士的话说,中国希望在和平共处的原则的基础上同“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所有国家进行合作。


    【法新社波恩三月三十日电】西德前总理施密特将成为百万富翁。在他的政府下台后六个月的今天,他(六十四岁)成了一位非常受欢迎的报告人。从克利夫兰到华盛顿,从东京到卡尔加里,到处都在出高价争着请他作报告。
    施密特不久前巡回对美国的银行家和经济负责人们作了报告。
    德国报界说,他每作一次报告所得的津贴为二万到五万马克(六万到十五万法国法郎)。他下榻高级旅馆和乘飞机的费用也由当地支付。
    随后,他又去东京参加一个题为“世界经济的困难”的专题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基辛格和巴尔。这位社会民主党前总理总喜欢回忆说,“作为总理,我每天必须工作十六小时,每月收入三万六千马克”。他还将成为一家刊物《时代》周报的共同出版商。
    他说:“如果我全部接受自从我不任总理后所收到的邀请,那我就要不停地旅行两年。”


    一五五九年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和约
    一六九三年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宣布自己专权。
    一九三○年塔法里公爵成为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皇帝。
    一九七九年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被绞死。
    一九八二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继阿根廷夺取福克兰群岛后,下令向南太平洋派出大规模海军特混舰队。
    (美联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