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3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日本《国际贸易》三月十五日报道】题:一九八三年日中贸易的课题——重要的是要打开局面(作者: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常务理事武吉次朗)打开局面的关键在中国方面自从中国大力强调“改造工厂”以来,时间已过去一年。去年年底通过的第六个五年计划也把改造工厂置于重要地位。
    中国如此态度鲜明地提出要致力于引进技术和更新设备一事,必将给今后的日中经济交流带来巨大影响。对改造工厂实行合作,已成为今年的重大课题。
    到现在为止,(日中之间)已经以各种形式,就几十项技术合作项目达成协议。中国的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提出的项目已达一千多项。
    但是,同中国方面热情洋溢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方面的态度一般说来却很慎重。
    原因何在?怎样才能打开这种局面?
    综合现状和经验来看,不得不说,其关键在中国方面。因此,我首先想冒昧地列举一些希望中国务必加以改善之处。
    一、中国方面在研究上花费时间过长,要求经常改变。
    在对工厂进行“诊断”、决定合作计划、询价和商谈的每个阶段,中方似乎在内部都需要履行上级批准的手续,这要花掉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在大纲批准之后,细节交给工厂办理,不是能够进展更快吗?还发生过计划常常变更、与初衷大相径庭的情况。有的项目甚至使人感到,内容未作反复推敲而仅仅表明了主观愿望。
    二、(日方某公司)对工厂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报告之后,(中方)却根据它向几家公司询价。希望今后能始终如一地同开始选定的伙伴合作。
    三、合作方面提供部分设备和技术时,很难对产品全面负责。在技术合作的情况下,由合作一方对产品全面负责是有困难的。这方面,最近也有处理得好的例子,但还有因固执己见而中止洽谈的情况发生。
    四、对技术指导费的定价一般说来很低。
    五、常常提出以“好坏搭配”的产品来偿还技术指导费的要求。一般说来,对改造工厂实行合作将导致“竞争对手”的加强。厂商最关心的毕竟还是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希望中国方面更加重视“要了解努力推销产品的严酷性,不断学习”这一反映。
    好高骛远,会使本来能够谈成的交易破产。首先从可能合作的地方着手,以可行方式和规模做起,在获得实效的同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然后再提高。我认为,这是最现实、对双方都有利的作法。如果商谈一开始,就提出“以产品抵偿”从而陷入僵局,将使双方都一无所获。创造互惠的典型去年,国家经委向本协会提出了有关在机械、电子零部件方面对工厂实行改造的项目,并不断取得进展,而今年将在化学工业等领域取得颇有系统的长足发展。
    现在,特别要求在各行各业创造出通过日中合作来改造工厂、转让技术、更新设备的种种典型。
    这个基本想法必须是平等互惠的。换言之,就是按国际惯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持久。
    我总觉得,最近中国在同西方企业打交道时,把“便宜就好”和“全部责任让对方承担”作为宗旨。谋求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分追求,以致失去用钱买不到的重要东西。


    【英国《卫报》三月三十一日报道】(记者:伊恩·赖特)题:希望越来越大的国家中国首次出现了消费品日趋丰富的现象,她正在寻求增加人们收入的新途径
    最近在北京出版的一家研究经济问题的刊物说,中国需要改革工资制度。这种改革是很关键的。毛的继承者们很希望加速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中国领导人正在寻求采取鼓励人民的措施。
    我到华东(这是中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去旅行了一次,一个极为明显的感受是人们充满信心:城镇和农村都是一片大兴土木和经济活动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相信,只要人民辛勤劳动,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政策将会收到效益。
    但迄今为止,这种改革的进展是不平衡的。农民,尤其是富裕地区、靠近城市自由市场的农民,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相当可观的报偿。知识分子还没有得到多大好处,象中学教员、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政府一般官员等,工资仍然很低。
    虽然他们的收入是低的,但许多人已很满足,因为他们的支出比收入低得多。
    官员们以赞许的口吻谈到了新富裕起来的农民
    ——“万元户”,而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人家收入不到“万元户”的四分之一。这难道不是一种令人烦恼的矛盾现象吗?他们回答说,这是政策,“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大量迹象表明,改革正在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农村——一旦中国摒弃了平均主义,中国就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不知道这种带差异的工资制度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虽然看来,它肯定会给人们带来好处。


    【新加坡《南洋·星洲联合晚报》三月二十六日文章】交通挤塞,车祸频仍,可以说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特点之一。人们每天在车上花的时间简直难以数计,而在车祸中伤亡者之多越来越骇人听闻。
    资料显示,平均每一万辆汽车死亡人数,英国为四点二人,美国为一点六人,日本为一点五人,许多发展中国家竟高达数十人。为了疏导交通,减少车祸,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但至今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良策。
    有些国家发展单向交通,即把一些较窄的城市街道通通定为单行道,只许汽车朝一个方向行驶,有些国家在城市的周围修筑环形大路,避免过境汽车进入市区,少者一环,多者内、中、外数环,这种办法有利有弊。
    目前较普遍采取的办法,是让车流入流“上天入地”,减轻地面交通负担,上天就是架设天桥,入地就是兴建地下铁道。香港就有号称第一流的天桥系统六十一条,但有些地方不能解决问题,世界上目前有三十五个国家近百个城市修建地下铁道。成为城市交通容量最大的工具,由于演变为地下街道,用以疏导地面行人,并设置了商店、电影院、餐室、仓库等一系列服务性单位。
    加拿大多伦多有“交通最方便的城市”之誉,那里的公共交通,便捷舒适,管理完善,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自备汽车,目前一些国家正在计划建立“集体运输”,即包括地下火车、公共汽车、电车、环城高速公路、远程高速公路等城市交通系统。美国国会于一九八○年通过了发展集体运输法案,计划拨款三百一十亿美元,作为十年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费用。新加坡在发展公共汽车交通方面卓有成绩,也成为各国争相仿效的对象。至于自行车的盛行,有轨电车的恢复,也都是解决城市交通的辅助手段。


    【《日本经济新闻》三月二十三日报道】资生堂本月二十二日宣布,该公司不久前同北京市就头发化妆品的生产签定了一项技术合作合同。这项合同四月下旬经北京市批准后生效。继美国埃冯公司之后,这是外国公司第二次同中国合作生产化妆品。。
    这项技术合作的内容是:资生堂向北京市提供生产洗发粉等三种类十三个品种的头发化妆品的技术指导。
    据称,资生堂的想法是把这项缔结协定作为杠杆,加深同中国的交流,等到将来化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时,与中国兴办共同事业。


    【多米尼加《加勒比报》二月十四日报道】在玻利维亚第二大城市圣克鲁斯市郊,有一家奇特的饭店,前往用餐的食客,只要按四百比索(二美元)的固定价格付款,即可随意美餐一顿肉食。
    这家饭店设在郊外,远远望去,犹如农舍。餐桌安放在低矮的屋檐下和庭院里,在绿荫掩映下,别有一番情趣。
    当然,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它的招牌:价格固定,随意用餐。店内供应烤牛肉、猪肉,腊肠、雪肠和杂碎。每餐四百比索。
    一位年轻招待手持食盘,内盛各种美味肉食,往来于餐桌之间,食客可任意取食。这家饭店店规奇特,吸引许多人前往一试,生意自然兴隆不衰。


    据西德《时代》周报二月二十五日报道,近几年来在欧洲共同体内的所有国家里,赋税和社会保险税负担大大增加。在卢森堡、荷兰和丹麦这几个国家里经济成果的一半以上都被纳入了国库。税收和社会保险税在经济成果中所占的百分比(表格见原版面)


住宅问题
    住宅问题,一直是日本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人民的居住条件是很困难的。由于原有住宅大量毁于战火,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缺房,当时仓库、兵营、学校等都用来住人,还有不少人不得不露宿。但是战后三十多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据统计,目前,东京都内的住宅数已达四百二十九万套,比居民户数多三十二万套。这一水平虽然略低于日本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从数量上看,大致达到了「均衡状态」。
    今天,漫步在东京都内,到处可以看到栉比林立的中、高层建筑,各种形式的住宅日益增多,不少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居民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住宅紧张问题已逐步得到缓和。
    据日本朋友的介绍,日本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快的原因之一,是住宅建造实现了工业化。早在一九六○年,日本成立了「公共住宅部件标准化委员会」,逐步实现了住宅门窗、厨房、卫生间以及供暖通风设备的标准化,尔后又多次采取措施,统一全国建筑材料制品、构件以及各种设备的标准,为它们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随之,由工厂大量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相继出现。日益增多的「装配式住宅」在解决城市居民住宅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近十年中间,日本在全国新建了大约一百六十万套这种住宅。由于这种住宅的墙壁、天花板、屋顶等部件全部都是由工厂生产的,在作业现场仅进行装配,所以精度高,工期短,建设速度比较迅速。为了保证这种住宅的质量,日本政府建设省建立了「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对于这种住宅的耐震、防火、通风、隔热、隔音、节能以及耐久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负责对工厂进行监督。
    在东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虽然一幢幢的建筑正在建设,却看不到大量堆积的建筑材料,施工现场不仅人少,而且也很干净。预制构件乃至浇灌用的水泥都是根据建筑进度和需要量及时运到工地。运抵施工现场后,直接使用,避免了两次装卸和运输。不少高层建筑往往是搭起钢架以后,覆盖上泡沫水泥外壁和化学石膏板的内壁,再加上内部整修就建成了一幢十层大厦,最多也只需十几个月。(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