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2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路透社伦敦一月三日电】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开始对海外广播,至今已整整五十个年头了。它现在使用三十七种语言播音。广播公司说,尽管预算削减了,但是它在全世界的听众仍然不断增加。现在的听众不仅同收听其他国家对外广播的听众相比是最多的,而且也是英国广播公司历史上最多的。
    由于英国经济困难,因此,广播公司负责人正在解决削减开支带来的问题。他们奉保守党政府的命令,已经停止用意大利语、马耳他语和西班牙语对欧洲广播。
    他们抱怨说,在其他国家的政府不惜花巨款改进对外广播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使用的却是旧式的设备。
    从广播的时间来说,苏联和美国的广播现在已远远超过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美苏两国每周的广播节目都超过二千小时,为英国广播公司的三倍。
    俄国人现在用八十四种语言播音,美国人用四十七种语言播音。
    尽管如此,英国广播公司说,它在全世界的听众仍然不断增加,并为它的美好声誉感到自豪。广播公司负责人说,听众的人数和他们的反应可以证明这一点。
    英国广播公司总经理道格拉斯·马格里奇说,“我们迫切需要新的发射台。
    “但是由于经费一再削减(九年来削减了六次),改进设备的计划不得不搁置起来。甚至到今天,英国广播公司对苏联的广播大多数还是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旧式发射机进行的。
    “的确,世界各国政府从来没有象现在那样在国际广播方面花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
    “六年来,苏联的对外广播增加了一百多小时。
    “在里根总统任职期间里,‘美国之音’的投资大大增加。
    “法国和日本过去从来不是对海外广播的主要国家,可是现在就要大发展了。”
    但是,尽管经费削减,目前除了每年七千万英镑预算以外,还有一些新的投资。
    英国国内和海外的一些发射台正在实现现代化,并计划在香港和东非建立新的转播站以提高广播的质量。
    英国广播公司也在采用卫星新技术以改进听众收听效果。


    【塔斯社巴黎一月六日电】法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建立职业训练制度的计划。这个计划被叫做“里古计划”,其宗旨是要解决法国青年的一个最迫切问题,即就业问题。
    迄今为止,许多中学生由于没有钱不能接受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没有经过职业训练就走向生活。他们因而几乎没有机会找到工作。
    这项计划是共产党人部长马歇尔·里古领导的职业培训部制定的。根据计划,在国家监督下建立的职业训练班,将能使十六岁至十八岁的法国青年获得职业。
    职业培训部告诉记者,从去年九月以来,各地训练班招生委员会已同几万名男女青年进行了座谈。
    座谈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职业。招生委员会还在考虑各工业区将来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情况。
    现在,已约有五万名青年在训练班里学习,今年秋天,训练班将可接纳三十万人。
    新制度的特点是,对青年的训练,多数是直接在企业里进行,这便于吸收最熟练和有经验的人员来教学。
    “里古计划”的使命是要帮助解决法国极其尖锐的青年就业问题,他们目前已约占法国二百多万失业大军中的半数。


    【德新社利雅得一月十三日电】今天有消息说,沙特阿拉伯正在这里建立中东最大的动物园,将耗资四千二百万美元。
    动物园有人工造成的公园景色,种植有进口的树木和灌溉设施,园内将有六百多种动物。
    利雅得市政府发言人今天说,动物园将于一九八五年以前开放。


    【美联社伦敦一月十八日电】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彼得斯的朋友今天说,斯维特兰娜·彼得斯已从美国迁到英国来了,她带着十一岁的女儿在这里过着
    清静的生活。
    英国广播公司一位负责人乔纳森·斯特达尔说,彼得斯夫人(五十六岁)第一次来英国是在一九八一年八月,那时,她是为参加由新闻权威马尔科姆·马格里奇编导的有关她的生平的电视专题节目的工作而来的。
    斯特达尔说:「她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底迁来这里,她只想过清清静静的生活。」他说,她希望继续著书立说,但「她不希望与任何记者谈话」。《每日邮报》杂谈专栏作家奈杰尔·登普斯特今天说,斯大林的女儿现在住在英格兰东部某个地方。


    一月二十四日,本刊译载了苏联《科学与生活》杂志的一篇《从耐火砖中提炼黄金》的短文。两位读者来信对此文提出质疑。现将来信摘登如下: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高级工程师孙启俊同志来信说:我认为,从耐火砖中根本不可能获得百分之五的铜及同样数量的金和银,因为耐火砖中不可能包含如此数量的金属元素。“这消息是不确切的,没有普遍意义”。在富铜矿中也不可能含有如此多的铜。如是指在熔炼金或铜的熔池中的废砖,在接触熔池的部分,可能有金属残品,其工业价值就要从数量上分析了。因此,至少应指出所使用的特定条件。
    《参考消息》是我喜爱的一份报纸,它丰富了中、老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希望把它办得更好。徐州市经济委员会的明哲同志来信说:关于废耐火砖中稀贵金属的含量是否有误。据了解,一般废耐火砖中不会含有这样大的惊人的稀贵金属。


    【本刊讯】东京消息:日本《世界周报》一九八三年新年号刊登一组报道,总题:现在世界上人们在读什么书?这组报道由时事社驻中、美、苏等八个国家的记者撰写。中国——《跟我学》最畅销
    时事社驻北京记者日暮高则说,中央电视台英语广播讲座的教材《跟我学》,是目前中国的“头号畅销书”,这个情况反映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了中国“国际交流的扩大”。
    这位记者还说,‘‘各阶层读得比较多的小说”则是谌容的《人到中年》;这篇小说“故事并不复杂,却见地深刻,词语尖锐,吸引读者”,“在知识分子中间反响巨大”,“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焦躁心情”。
    美国——人们读卡特、尼克松、约翰逊的回忆录
    时事社驻华盛顿记者草野彻说,在美国,“读书界的热门书是‘政治读物’”,例如几位前总统的回忆录,包括卡特的《保持信念》,尼克松的《领袖录》,约翰逊的《走向权力之路》。再就是“科学幻想读物”,例如《天外来客》、阿瑟·克拉克的《二○一○年,遨游太空续集》、詹姆斯·米切纳的《太空》。
    这位记者说,女演员珍·方达的《健美操》乃是“一本长时间的畅销书”。介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的书《伊丽莎白·泰勒:绝代影星》也是一本被人广为阅读的书。苏联——人们竞相阅读“书店里不卖的书”
    时事社驻莫斯科记者中泽孝之说:“在苏联,人们只读书店里不卖的书,不管它是古典还是新著,也不问其发行份数。”他说,现在莫斯科的书店里“买不到”普希金、契呵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的作品,人们“‘很想买到”莎士比亚、莫泊桑、海明威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还说,“‘苏联人喜读推理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福尔摩斯》是大热门书,但是买不到”,因此,书,在苏联“也是黑市上的投机对象”。
    中泽说:莫斯科的书店里,“政治图书部最清闲”,“知识分子中间偷偷地传阅索尔仁尼琴、马克西莫夫、阿克肖诺夫等被驱逐出苏联的反体制作家写的书”。泰国——有钱人读《我》,没钱人读《宿缘》
    时事社驻曼谷记者名越健郎说,泰国的有钱人
    ——“第一流企业、官厅、外资企业的高级职员”、“有钱人家的女大学生”爱读一本题为《我》的“女性杂志”,其内容是“时装、男性论、做菜、体育和恋爱小说”,发行三万份,“只在曼谷才买得到”。收入不多的人“读得多”的则是一本题为《宿缘》的杂志,发行量为三十万份,其内容“主要是社会丑闻、传闻”。这位记者说,这本杂志上有一个栏目,供读者“诉说自己的苦恼”,因此受到欢迎,这“反映了泰国社会的断面”。巴西——《我克里斯蒂娜,十三岁》长期畅销
    时事社驻圣保罗记者明石康快说,在巴西已经畅销了半年多的热门书,是西德记者写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我克里斯蒂娜,十三岁。麻药与卖春》。为何如此?这位记者援引巴西圣保罗大学文学系教授萨米拉·卢内斯的话说:“在克里斯蒂娜身上发生的事情,在今天已是一个普遍现象,不限于西德,也包含了圣保罗等大城市共同存在的问题。问题由父母离婚所引起,这一点特别重要。”
    明石还说,路易斯·菲尔南多·贝利西摩写的二十四篇讽刺短篇集《巴热的批评家》,以及描写巴西左翼领导人的小说《血的洗礼》,也是畅销书。法国——女作家写的宫廷小说受人欢迎
    时事社驻巴黎记者井口智彦说:“这一两年,法国出现了人们爱读女作家写的历史小说的热潮。”这种历史小说,如弗朗索瓦·尚德纳戈尔的《国王之路》,内容是路易十四与其情妇的故事。再有一部是写路易十五时渡海去美洲冒险的故事的《蓬甘别墅》。井口说这些小说的读者,“百分之七十是女性”。
    这位记者认为,此类历史小说所以畅销,是因为现今的法国人生活在“没有把握的时代,所以眼睛朝过去看,企图从中找到某种宽慰和勇气”。英国——热门书是有关马岛战争的书
    时事社驻伦敦记者莲见博昭说,目前,“有关福克兰纷争的书是热门书”,“半年来出了十一种这个主题的书”,例如《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组写的《福克兰战争全貌》。
    他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司令强调要增强常规军备,这“也促进了这个热潮”。
    在这场战争中丧生的英国军官戴维·廷克在战争期间写的家信,由他父亲整理出版,取名为《来自福克兰的信件》,很受英国读者欢迎。这位英国女皇陛下的海军上尉在家信中写道:这是“英国迄今打过的战争中最无意义的战争”。莲见说廷克的信“使读者大为感动”。西德——反映现实问题的书吸引读者
    时事社驻汉堡记者佐佐木秀说,前西德政府发言人克劳斯·伯林写施密特前总理下台内幕的书——《赫尔穆特·施密特总理的最后日子》,是畅销书。另一本是历史学家巴林教授写的《权力更迭》。佐佐木说,米夏埃尔·恩特写的《没完没了的话》也受到读者注意,因为这本小说写了“如何教育品行学习都差的学生的问题”,“反映了西德的社会形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