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10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最近,本刊收到不少离休、退休干部来信,就《参考消息》的订阅和投递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邮电部(1982)邮邮字1059号附件五中有关离休老干部订阅、投递《参考消息》及其他报刊的原则规定重新摘登如下。这方面读者意见,就不一一答复了。
    一、凡持有“老干部离休荣誉证”的读者,订阅《参考消息》及其他报刊时,各地邮局应热情接待,积极收订,最大限度地满足离休老干部的需求。
    二、离休老干部订阅《参考消息》及其他报刊后的投递办法:
    1、住在城市平房的,按址投递;设有信报箱的,投入信报箱内;住楼房的,投入底层信箱内;无信报箱的,由订户委托底层的住户或其他服务点代收;机关、部队和院校等大院设有传达室的,投交传达室。
    2、住在县以下集镇、公社、生产大队所在街道、村庄的,如当地设有自办、委办服务机构的,按址投递;家住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乡邮路线上的,要亲投;不在乡邮路线上的,可与乡邮人员协商,指定投到邮路上的适当地点转交,保证读者能及时收到所订报刊。
    3、住在邮电局(所)附近的,愿意到邮电局(所)自取报刊的,由邮电局发给“自取证”(格式自行设计),定时定点领取。
    4、离休老干部有亲属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团体工作的,欢迎由其亲属在本单位的报刊发行站代订,邮电局投送到代订单位。
    三、在家办公的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知名人士订阅投递《参考消息》及其他报刊,可参考一、二项规定办理。集中居住楼房的,应贯彻邮电部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九日邮邮字第五一八号文件精神办理。
    对其他退休干部,也可根据订户要求,结合当地情况,适当予以照顾,其具体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确定。
    四、如果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说印苏关系紧张的暗流是令人吃惊的,而且在新德里也是显眼的;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已出现摩擦,并且还涉及亲苏的印共的政策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二十九日文章】题:英·甘地同苏联的关系出了问题(尼·辛格发自新德里)
    对于象印苏那样结盟关系十分紧密的两国来说,它们之间关系紧张的暗流是令人吃惊的,而且在新德里也是显眼的。
    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已出现了摩擦,而且还涉及亲莫斯科的印共的政策。
    这些情况没有改变印度对苏政策的基本方向,但是这些情况提醒人们,印苏关系主要是基于利害关系的结合。
    苏联目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武器供应者。多年来由于实行以印度卢比结算的旨在保持贸易平衡的换货贸易,因而印苏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印度工业化的第一阶段过后,贸易魔幻般上升正在消失。
    由于英·甘地在经济上过去两年实行了放宽的政策,印度进口商宁肯买西方或日本的现代技术,从而使苏联销往印度的出口产品,除原油和石油产品这类常用和受欢迎的产品外都日趋减少。
    为了强调说明问题,苏联人已停购腰果,并削减了进口印度纺织品的定额,给印度生产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印度由于大批采购武器而大可不必采购其它产品,但苏联人坚持要新德里多买些重型机械产品。
    印度共产党一直使印度历届领导人感到恼火。在由几个党联合组成的人民党短命的执政时期(一九七七——八○年),德赛总理向苏联总理柯西金讲述了干涉印度内政所带来的恶果。
    在实际政治斗争方面受过较好训练的甘地夫人,曾利用印度共产党来达到她自己的目的。在甘地夫人的政府处于非常时期(一九七五——七七年)的时候,这个亲莫斯科的政党曾支持她。为了摆脱由于支持那个政府而造成的不得人心的局面,印度共产党后来完全改变了支持甘地夫人的做法,虽然这样做也是为了争取改善同另一个比较强的共产党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
    甘地夫人已使得印共的政策不仅在国内成为一个公开的争论点,而且在同苏联的关系上也成为一个公开的争论点。她实际上是暗示苏联人叫受他们保护的这个党支持她。
    莫斯科也做了一些姿态,设法让印共支持甘地夫人,但显然没有成功。新德里现在设想,由于预定在一年之内就要举行大选,苏联人不愿意把赌注全部押在甘地夫人身上。一九七七年的选举把苏联人大大激怒了,在那次选举中,甘地夫人被击败,被苏联人称之为反动的反对党一人民党上了台。
    甘地夫人通过最近开始公开活动的印共的一位党员转交给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一封信,这件事成为使这场争论再起的一个奇怪的插曲。这封信是在苏联今年六月庆祝战胜纳粹纪念日的时候写的,信中强调说明,印度国内的左派政治力量(意指印度共产党)正在妨碍她的工作,而不是助她一臂之力。
    带信人夏尔马没有受到安德罗波夫的接见(也许是由于安德罗波夫生病的缘故),同时苏联人采取了预防措施,向印共通报了这封信的内容。夏尔马后来被开除出印共的重要决策机构,这个行动进一步加深了党内的分裂。
    反英·甘地派在印度共产党内占多数,但是甘地夫人仍然有同情者,这些人倒是希望党支持她。与此同时,这位总理仍然要苏联人为印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七日报道】题:与世隔绝的阿尔巴尼亚准备领导班子的接班人
    长期执政的霍查在为接班人作准备。
    何时可能接班,现在尚不清楚。但是自今年年初以来,阿尔巴尼亚的这位爱激动的领导人就一直在把他的大量工作交给拉米兹·阿利雅去做。阿利雅是资格较老的政治局委员,在党内威信很高。也许跟阿利雅在党内的威望一样重要的是他的年龄。他现年五十八岁,与霍查不是同一代人。
    由于阿尔巴尼亚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国家,因此霍查不必担心在他离开舞台以后会出现这种影响阿尔巴尼亚权力结构的离心力。但是,看来霍查已觉察到要求改革的年轻一代不可避免地在施加压力。
    阿尔巴尼亚青年可以不出国旅行。但是,阿尔巴尼亚青年却多少知道一点外部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电台和电视台就在近旁,因此他们了解他们国家以外的事,正如笔者在两次访问时发现的,看来,阿尔巴尼亚青年对能了解国外情况是很高兴的。
    在一九八一年的代表大会上,霍查详细地阐述了使老同志光荣退休并使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必要性。今年整个一年中,阿利雅的所作所为就象一个似乎到时候就要接班的人。在实现领导班子年轻化过程中出现了几位比较年轻的人物,阿利雅显然处在首要地位。
    今年,阿利雅越来越到处露面,就象是霍查的“年轻的替身”。他在全国各地周游,发表讲话,正如阿尔巴尼亚新闻机构所说的,阿利雅同人民“亲密地”交谈,解释政策,听取他们提出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美联社莫斯科十二月四日电】苏联一家报纸四日首次透露了苏联秘密警察机构克格勃的一名新任副主席的姓名。
    苏共中央机关报《苏维埃俄罗斯报》是在一篇关于军队思想工作会议的报道中透露这位副主席的姓名的。这次会议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三日在莫斯科举行。
    在西方关于苏联机构的参考书上,找不到名字的克格勃副主席博布科夫在这次会议上发了言。在会议上发言的还有政治局候补委员多尔吉赫和波诺马廖夫等高级官员。
    内务部长费多尔丘克也在会议上发了言。费多尔丘克一九八二年五月从安德罗波夫手里接管了克格勃,然后在一年前调任现职。
    当时对费多尔丘克的任命预示克格勃对内务部的控制将明显加强。今年九月,内务部的一名官员证实,前克格勃副主席列热皮奥科夫和前克格勃官员沃斯特里科夫已成为费多尔丘克手下的两位副部长。因此可能已指定博布科夫接替列热皮奥科夫。
    西方参考书中还列入了另外两名克格勃副主席的名字:皮罗日科夫和叶莫霍诺夫中将。他们都是在一九七一年被任命的。
    齐涅夫上将是这个秘密警察机构的第一副主席。主席是切布里科夫。


    【路透社马尼拉十二月五日电】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的执政党今天显然已对菲律宾企业界施加的压力表示屈服,将它关于总统继任问题的建议打了折扣。
    新社会运动的议员在议会辩论这一问题之前举行了会议,支持一项妥协方案。
    这项方案要求,如果马科斯不任满他到一九八七年届满的任期,就将在他离任的六十天内举行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新任总统和副总统的任期为六年。
    菲律宾的企业界反对这项计划,提出应该在五月份议会选举时选出一名副总统。因此马科斯要求新社会运动的议员考虑这项建议。继任问题是菲律宾的一个主要问题。企业界认为,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在反对党领袖阿基诺八月份在马尼拉机场被谋杀之后一落千丈的菲律宾的国际信誉就不会恢复。


(十二月九日)
    波恩(多云-2℃—3℃)《斯图加特新闻》:苏联退出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巴黎(雾-7℃—-3℃)《世界报》:阿拉法特准备离开特里波利
    莫斯科(雪-5℃—-1℃)《消息报》:在黎巴嫩的美国佬滚回去
    伦敦(阵雨6℃—8℃)《泰晤士报》:叙利亚谋求苏联保证出兵,以此警告里根
    纽约(多云4℃—6℃)《纽约时报》:苏联人拒绝确定重新举行战略武器会谈的日期
    华盛顿(多云2℃—10℃)《华盛顿邮报》:苏联人中断战略武器会谈
    (合众国际社)


    【印报托新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印度政府已决定在西孟加拉邦和东北诸邦第一次建立二百五十四座瞭望塔。
    据说,建立这些瞭望塔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边界安全,以便有效地控制来自孟加拉国的渗透和边界上的走私以及其他的犯罪活动。
    据边境治安部队捐挥官说,这些瞭望塔将于明斩三月投入使用,这些塔配备着探照灯、夜间监视装置和战地电话。这位指挥官说,印度政府还增派了三营边境治安部队,部署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以加强东北部边界的安全。此外,在河边的高地设立更多的观察哨所,增加快艇和水上船只的使用。


说明:当裁判的人身上的外文为“欧洲”,弹头上的外文为“中子战”。(原载奥地利《新皇冠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