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5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二十日文章】题:中国大胆地推行现代化(记者:箱岛信一)
    我作为《朝日新闻》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从八月末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先后访问了北京等几个主要城市。我们所到之处都充满着破例地大胆进行经济改革的热情,这个巨大的邻国,以现代化为旗帜,正在拼命地调动一切积极性。对它这种干劲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批判林彪、四人帮结束的同时,表示把政策的重点置于现代化。这是一次同文化大革命诀别、迎来经济建设季节的会议。可以任意选择商品拥有一亿人口的四川省,在省内已经完成约四千个主要企业的改革。以国营工厂来说,过去的生产、销售、原材料、筹措资金和人事等都依靠国家上级机关统一安排,工厂本身只要完成分配到的生产指标就行了。而现在只要完成生产指标,其他时间内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几乎都由企业安排。现在变成不单纯是生产商品,而是要求生产能够销售的商品,因为即使是国营流通部门也拒绝购买粗制滥造的商品。
    要求企业的领导成员有经济管理能力,他们的权力也扩大了。
    在各地都看到了热闹的自由市场。在成都市内青石桥自由市场,笔者访问了一个卖鸭子和毛豆的少年,他说每天售货额为三、四十元人民币。他相当会做生意。听说对于市场,税务局只征收摆摊费,正式的征税工作仅仅是一部分。显示出增产的成果经济改革的成果在工、农业部门都已经以增加生产的形式表现出来。同一年前访华时相比较,妇女的服装进一步多采、街道也到处进行修建。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掀起建筑热潮,西安从今年春天起沿着环城的市内街道,筑起环状花园。
    报纸上连日来刊登漏税、厂长要求虚报原料、党的地方干部行贿等经济犯罪以及谴责这种现象的消息。
    在确定经济开放的今天,趁机乱用和过火的坏行为是国家建设的大敌,目前正在严厉追究中。合理主义与热情领导们毫无例外地慎重指出“改革还是初步阶段,应该克服的问题还很多”。同时,坚定不移地表示决心说:“新的路线是建立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的。”同迄今有明显不同的是:经济是活的,作为它本身潜在的规律而予以接受,并以运用它的合理主义作为基础的。
    可是,要控制中国这个巨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极为困难的,事先全部预料到市场所产生的作用和危险性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正在大胆地执行这种改革的时候,我感到中国已经踏上不会倒退的新长征的征途。


    【共同社北京十月三日电】题:胡总书记访日前谈抱负,朝着二十一世纪加强友好
    十一月下旬将访问日本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三日下午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报道界代表团,热情洋溢地谈了他对访日所寄予的抱负。他发表了致日本国民的谈话,说是想要在“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稳定和发展日中睦邻友好关系。
    胡总书记特别强调说明了朝着二十一世纪加强日中年轻一代的友好的必要性,说这是当前的课题。并且说,“发展中日睦邻关系,现在置于中国外交的重要地位上”,还表示决心说,他本人也要为发展日中关系“毕生倾注力量”。
    【时事社北京十月三日电】题:胡总书记向报道界代表团谈访日抱负,谋求睦邻友好关系的稳定发展
    十一月二十三日将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身份首次访问日本的胡耀邦总书记,三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报道界编辑、报道局长访华团,就访日的抱负、目的表明了见解。
    在谈话中,胡总书记用十五个中国字表明了访日的目的,这十五个字是:“谋求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稳定发展”。他并且表明了如下的抱负:想要通过“长期、多方面、不断前进”,建立起和平友好、平等互利关系。胡总书记还通过这次会见向日本的国民发表了如下的贺词:“请向日本人民转致我衷心的祝福。”
    同胡总书记的会见从下午三时半开始,进行了大约四十分钟。这位总书记把谈话集中在访日目的这一点上,表明了见解。
    这位总书记说,“我个人想毕生致力于这个事业”,明确地表示了要积极地加强以走向二十一世纪为目标的日中友好关系的意向。
    对于“日中之间存在妨害友好关系发展的障碍吗”这个问题,胡总书记断言“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说“一些人(对日中关系)持有若干疑问或者不太健康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可以防止,可以克服”;他对日中关系的现状和将来描绘了极其光明的前景。


    【路透社华盛顿十月三日电】关于对华政策的一个报告今天建议美国不同中国签订军事协议,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苏联加强其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力量。
    有影响的私人组织美国大西洋协会发表的报告说,美国应该对中国的武器要求作出答复,但是不应谋求与北京结成军事联盟。
    这个报告是由以前副国务卿亚·约翰逊为首的十五人委员会撰写的,在温伯格国防部长结束对中国的五天访问后不到一星期发表。
    委员会对美国和中国“过分强调”台湾表示不安。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三日电】一个对外政策研究团体今天建议美国避免把向中国出售武器作为目标,而应集中考虑有助于发展中国民用经济的技术转让。
    大西洋协会在一篇题为《今后十年的对华政策》的报告中说,“美国必须约束自己,不要情不自禁地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照美国的样子建立一支中国军事力量。”
    关于技术转让,报告说,美国应关心中国提出的“最有助于民用部门(如电讯、运输、供电、再生能源等等)的要求”。
    “对发展核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电子和反潜战以及收集情报有直接或重大帮助的技术,应继续不予转让,不过应该详细审查每一
    项技术,以确保按例行公事不予转让的只是一些最敏感的技术。”
    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应让“海峡两边的中国人”来解决这个争端。
    大西洋协会是一个非政府的两党联合组织,向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政策建议。


    【路透社北京十月三日电】中国今天指责英国首相玛·撒切尔发表“不恰当的谈话”为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会谈制造问题。
    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最近英国政府负责人士接连就香港前途问题发表不恰当的谈话,已引起各方的严重关切。”
    据新华社报道,他说:“目前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在进行,我们希望双方都抱诚意和合作态度,使谈判尽快获得积极结果。”
    他说:“英方负责人接连发表不恰当的谈话,只能增加谈判的困难,而无助于问题的合理解决。”
    这家通讯社说,这位发言人提到的讲话指的是撒切尔夫人九月二十三日和外交国务大臣卢斯九月二十八日的讲话。
    今天的谈话是中国人对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发起的一系列进攻中最新的一次攻击。新华社上周发表了一篇评论,强调中国在维持香港的繁荣方面所做的贡献。并贬低英国的作用。
    人们广泛地认为,这种提法说明,英国官员在会谈中坚持认为,如果北京治理这块殖民地,对实业界的信誉说来将是一场灾难,因此,在一九九七年以后,英国应该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人的评论也使英国官员感到恼火,他们认为中国人违犯了双方去年秋天开始会谈时作出的关于会谈内容要保密的保证。


    【香港《天天日报》九月二十九日社论】题:卢斯声明又将刺激北京造成香港不安
    英国外交国务大臣卢斯,日昨临走之时,谈到香港问题,一再强调“致力寻求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位次官还提到“英国必然履行对香港的承诺”。
    这种谈话听起来非常之可以讨一些香港人的欢喜,但事实上,前者不过是又搬出“三脚凳”那一套,后者则不过是“讲来讲去的一套”。
    北京的态度,一贯明确指出,香港主权治权不可或分,亦不允以香港为“第三只脚”,只是中国所要收回的领土。
    在此之情况下,我们理性地加以分析,这位大臣所说的,有多少是可以见诸事实的?
    不能见诸事实,则也不过是谈判中的“冷战手法”,而且当然刺激北京。
    北京看到这种谈话,当然也会加以反击,于是便又有人出而呼嚷:“北京制造香港不安”,似乎只有英国官方一味讲话就可以,北京的反击就不对,试问这是不是公平的事?
    所以,我们以为,如果要使谈判正常发展,免于香港人杌陧不安,必须英国官方先懂得沉默,不应久不久又来一些刺激北京的声明。


    【路透社莫斯科十月三日电】大多数西方国家的航空公司通往莫斯科的航班今天都恢复了正常,因为民航驾驶员们已取消了为了抗议苏联战斗机击落一架南朝鲜大型喷气式客机而进行的抵制。


    【法新社莫斯科十月一日电】在苏联对中美友好关系发展明显流露疑虑之际,关于如何使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费力的会谈将于下周在北京恢复。
    莫斯科对中国所表明的要奉行同两个超级大国保持等距离的政策的不安,始于上周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中国之行。
    温伯格访华期间传来了美国总统里根和中国总理赵紫阳将互访的消息,此外还有消息暗示华盛顿可能向北京提供武器。近日来有一些迹象表明,苏联对为使它同它的共产党大邻国的关系热乎起来所作的努力暗暗感到失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