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25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美洲华侨日报》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一日连载美国务院中国问题专家卡罗尔
    ·哈姆林在美《太平洋事务》季刊发表的文章,题为《一年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变化》。主要内容如下: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一九八二年,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北京开始突出中美利益的分歧,探索与苏联恢复较正常关系的可能。这个变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个决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压力战术。总的来说,中国改变外交政策说明中国改变了七十年代后期努力形成一个一心一意与苏联对抗的战略关系阵势的做法,现在中国对于主权独立、发展和安全的目标都给予较为同等的重视,更加体会到必需有一个经济、外交和军事的综合实力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一外交政策的细节还在逐步完善中,还有变通的余地。总之,这个政策看来更实际些。北京希望更紧密地同第三世界站在一起,更独立于美国,并愿意与苏联交往,但没有改变它为了安全和发展与西方保持密切联系的基本愿望。中国希望在追求其利益时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缓和与莫斯科的紧张关系,探索可以从莫斯科方面得到的好处,同时迫使河内谨慎行事,从而稳定中国疆界。同时,中国同苏联在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竞争可以更为有力。并且提醒华盛顿,中国总是有办法解决它的问题的,因此不可掉以轻心。中国决心根据美苏两国的表现同它们打交道,而不被它们利用为地理政治游戏中的马前卒。中美和中苏关系在北京看来,华盛顿的对台政策一向是块试金石。台湾问题所引起的中美关系紧张局面促使中国人重新评价七十年代末以加深中美关系为主导的中国对外政策。中国官方指责美国对中国不怀好意的次数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增加。只要台湾和香港仍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之外,它们就是一种紧张局势的焦点。而里根总统的政策的某些方面把这些棘手的问题又推上了显著的地位。中苏关系的解冻使华盛顿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在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看待苏联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中国在增加选择,确保本国利益的同时,扩大了同社会主义和进步党派的联系,并从技术和文化的接触开始,与苏联集团改善关系。为执行一种更为实际、更为灵活的外交政策,保护和扩大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属优先考虑之列。


    【法新社莫斯科十月二十二日电】一些分析家今天在这里说,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将于下星期五和星期六在这里举行首脑会议,可能要么宣布对北约组织在欧洲部署新的导弹采取报复措施,要么宣布一项新的谈判立场以推迟这些导弹的部署。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分析家预计会议将宣布采取报复性措施。
    分析家们指出,莫斯科已加紧了在宣传上做工作,宣扬西方敌人为了取得“军事霸权”而拒绝了一切合理解决办法。


    【共同社十月二十二日述评】题:中曾根外交的新起点——探索打开对苏关系
    从十月底到十一月下旬,西德总理科尔、美国总统里根、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等三国首脑要相继访问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意向是要把一系列的首脑会谈当成“国际国家”日本的新的政治外交的起点。
    同时,为了加强日本在西方的发言权,想加强对华关系,并作为明年以后的中长期外交课题,探索打开成为悬案的日苏关系
    。
    中曾根首相就任以来,一月访问韩国。从四月底到五月上旬访问东盟五国,为了密切同周围国家的关系,展开了“巩固立足点”的外交,在一月份访问美国时,“修复了面临破裂的日美关系”。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首相在五月下旬威廉斯堡首脑会议上表明了今后日本要在国际社会上积极地起政治作用和负起责任的决心。
    在这次的一联串首脑外交中,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日本是日美关系的“总完成”,中曾根首相想通过会谈确立“不可动摇的同盟关系”。特别是,首相把参与制定首脑会议关于裁军的政治声明评价为日本外交的转折点,表明要通过这次一系列首脑会谈使日本在国际上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起到经济作用,而且要作为“政治大国”起到政治作用。
    另一方面,以美苏为主轴的东西方关系正面临巨大转折,日本也要着眼建立对苏外交的立足点。中曾根首相早就有打开对苏关系的愿望,认为北方领土问题是“战后总清算”的问题之一。首相在这次国会表明信念的讲话中,一方面就击落大韩航空公司飞机事件严厉指责苏联,另一方面又始终采取了不能因该事件动摇日苏关系基础的基本态度,说“越是强大的对手越不能堵死对话的渠道。”重视同胡耀邦总书记的会谈,指望早日访华,也是因为这是巩固对苏外交的立足点所不可缺少的。
    首相的意向是要把这次首脑会谈作为中曾根外交的转折点。但是,在击落大韩航空公司飞机事件、仰光爆炸恐怖事件、阿基诺被暗杀等极其动荡的国际形势中,中曾根外交将第一次受到真正考验。


    【本刊讯】新德里十月二十三日消息:今天印度几家报纸报道和评述了中印会谈,主要内容如下:
    《政治家报》说:“印度方面显然相当重视即将举行的会谈,因为它意识到不可能立即出现突破,尤其是因为印度认为边界争端是根本问题,将优先解决这一问题。”
    《印度时报》说:“印度不希望使边界争端阻碍现在涉及其他领域的这次对话。不过,它已向中国当局表明,必须通过气氛坦率和积极的讨论达成处理边界争端的新态度。
    《国民先驱报》说:“印中关于关系正常化的第四轮会谈的特点是谨慎的乐观。两国都在心平气和与亲善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谈。”
    《印度快报》说:“双方将就若干国际问题正式交换意见,并找出一致和不一致的方面。”
    《印度教徒报》说:“在边界问题上,由于双方坚持自己所申明的立场,尚未取得多大进展。这次会谈仍将是为谈判寻求一个基础。”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月二十三日电】匈牙利日报《匈牙利民族报》今天评论了苏中副外长举行的第三轮会谈,说会谈“起了变化”。
    “毫无疑问,北京正在努力改善它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作出的努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成果。然而,中国的举止不会出现任何政治上和战略上有变化。”
    该报在追述温伯格九月的北京之行时说,这次访问的结果“可能是增加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重要性,并为里根总统争取重新当选提供了’弹药’”。
    “苏联领导认为,只要能扩大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有限成果,就会对中苏国家间的关系有好处(不能抱更多的期望),而且动乱的亚洲的紧张局势就能有所绶和。”


    【美联社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十月二十二日电】里根总统今天说,苏联“正在发动一场恐吓西方”和阻止在欧洲部署新中程核导弹的“运动”
    里根说:“苏联人正在发动一场恐吓西方的运动,但是不会得逞。”
    里根是在每周一次的广播讲话中讲这番话的。讲话昨天录音,今天播放,播放时他正在奥古斯塔的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里根说,苏联人拒绝接受美国一再提出的限制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建议。他说,“苏联人坚持要垄断”导弹。他又说,这意味着美国一个也不部署,而他们可以部署几百个。
    里根在指责苏联人的恐吓时说,苏联人警告土耳其不要使自己成为“核坟墓”: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称为“‘侵略的桥头堡”:对西德说,如果部署新导弹,它受到的军事威胁就会增加。
    里根说:“这不是和平缔造者讲的话,而是专搞恐吓的国家讲的话。不能想象有什么西方领导人会发出这种挑衅性的威胁”。
    里根说,美国将继续谈判,“只要谈判能取得突破。但是苏联人必须理解:北约组织的任务是保卫欧洲和维持和平,它为此工作了三十四年,今后将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美联社北卡罗来纳州勒任营十月二十三日电】据说士气极其高昂的新的海军陆战队今天登上直升飞机离开勒任营前往黎巴嫩,他们将接替在恐怖分子轰炸中被炸死炸伤的海军陆战队。
    在艾尔·格雷少将下令这批海军陆战队从勒任营开拔后不久,人们就看到部队登上巨型“休伊”式直升飞机,于下午三
    时开始分批离开机场。
    被炸死炸伤的海军陆战队属于六月份派去黎巴嫩的一支部队,原定十一月中回美国。这支部队原定由海军陆战队第二十二两栖作战部队接防,第二十二两栖作战部队已在十八日离开美国前往地中海,但由于格林纳达发生内乱而改往加勒比地区。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三日电】里根总统今天在白宫宣读了一篇关于在贝鲁特发生的使七十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和几十名法国士兵丧命的袭击事件的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今天上午我不打算回答任何问题,因为我们立刻就要就在本周这个悲惨的周末发生的事件举行会议。但是我要发表以下声明。
    “没有任何言词能够表达我们由于这些优秀的青年牺牲性命和另外许许多多人受伤而感到的哀伤和悲痛。也没有任何言词能够减轻这些青年的亲属的悲伤。“同样也没有任何言词能适当地表达出我们——我认为还有全体美国人——对这一卑鄙行为的义愤;几个月前在春季里在同一个城市贝鲁特市曾发生过使我们大使馆的几十人丧命的卑鄙行为。
    “但是我认为,我们全都应该认识到,这些行为已十分清楚地表明了那些在能够为所欲为把我们赶出这一地区之后掌权的人的野蛮本性。但是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决地使他们不能夺取这一极为重要的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或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