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五月二十九日报道】题:稻山谈今后的日中关系
    去年九月同土光访华时见到了赵总理,我的印象他是一个热情的人。为了会见我们,他特地从地方飞回北京。他年富力强,充满活力。
    邦交正常化以来,日中两国已非常顺利地建立了心心相印的关系。关于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也没有象同其他国家那样发生贸易、经济摩擦,是最顺利的。
    虽然当初的经济发展十年规划已不可能实现了,但很快地就调整得符合国情,这是明智而坚实的。尤其在新的五年计划中,提出了重视平衡的方针,即重视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计划与财政的平衡,这是好事情。
    我想,日中经济合作如果以这种大调整以后的现实路线为基础,就将会顺利进行。
    煤炭是开发资源合作的主力。以一九八五年进口一千万吨为目标。因此,铁路和港口建设也正在走上轨道。以石油来说,在渤海湾第四口油井正在试钻。开发大陆架的石油似乎可指望开采相当大的数量,将来是“可观的”。以此为基础增加进口量,把出口成套设备作为回头货。我以为,如果是这样,那么,一时曾预料会缩小的贸易规模就会扎实地扩大。
    继煤炭和石油之后可以指望开发的第三种资源,就是在稀有金属等有色金属领域具体实施日中合办事业。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是以工程项目为主的,附带条件地提供贷款,大多已经固定下来。每年都向中国提供五百亿日元的贷款。采取单年提供方式的我国,要满足长期的贷款额,这在财政制度上是勉为其难的,也有行政、财政改革方面的限制,这是中国方面所了解的。
    改造现有老厂的想法,似乎已逐渐成为中国方面的主流。如果把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现有工厂实行现代化,提高生产能力,那么投资效果就会好,生产率也会提高。
    对于中国来说,为提高十亿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经济,就不可缺少地需要同日美两国等西方国家合作。中国对日本的期望尤其大。


    【日本《朝日新闻》五月十七日报道】题:春天还未来到中苏、中蒙边境(驻北京记者:横堀克己)
    记者最近从中国的哈尔滨出发,经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城镇满洲里,进入西伯利亚的边境城镇外贝加尔斯克;然后又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经同中国毗连的扎门乌德,到达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浩特。这次旅行乘坐的是连结莫斯科同北京的国际列车。在列车上看到中苏和中蒙边境仍然处于戒备森严的态势,深深感到春天仍然远远没有到来。
    关于北京至莫斯科之间的国际列车,苏联的列车是经东北,中国的列车是经乌兰巴托,把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乌兰乌德和北京连结起来。
    从北京站出发,经东北开往莫斯科的苏联列车,每周一次。乘坐这次列车的大多数旅客是苏联和东欧的外交官。中国办出境手续简单
    中国方面的出境手续很简单。海关工作人员上车检查的只是外币、电器和照相机之类。沿乌兰巴托铁路从蒙古进入中国时,在二连浩特办理入境手续也很简单。苏联列车员的警告一出满洲里车站,车窗两侧就展现出辽阔的没有人烟的荒野。那里是不高的丘陵地带,向四周望去可以看得很远。可能是由于禁止普通人入内的缘故,所以看不见一个人影。五、六分钟后,从列车左侧看到一座很高的瞭望台,这是中国方面的最前线。我刚要拍照,车厢房间的门哗啦一声打开了,一位苏联女列车员板着面孔走进来,通知说:“从这里往前禁止拍照。一直到赤塔都不准拍照。”这儿距西伯利亚铁路的赤塔站还有三百公里。由此可以看出,中苏边境的苏联一方是严格控制报道的地区。
    列车运行了十分钟之后,看到了石制界标,界标上面有苏联国徽,右侧用俄文写着“苏联”,左侧用俄文写着“中国”。这是苏联单方面设置的国界标志。由此开始,设置了铁丝网。很多苏联士兵守卫在铁路两旁,他们头戴皮帽子,身穿大翻领外套,手里提着自动步枪和无线电报话机。在他们身后停放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的T—34型坦克。在边境线上设置了多层铁丝网,到处都可以看到军事碉堡之类的设施。苏联戒备森严,这同中国的满洲里形成了鲜明对照。
    全副武装的苏联士兵上车后,以严肃的表情在车内进行检查。他们掀起铺设在车厢通道上的地毯,一块一块地卸下车窗上的遮阳板,把手伸进里面搜查。
    海关工作人员接着上车检查,他们对电器和照相机根本不看,而是向乘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把带的图书、文件和笔记本都拿出来。”他们逐页仔细地翻阅中国发行的地图册,并翻看所有的笔记本。海关工作人员发现了刊登着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和邓小平副主席照片的日本报纸剪报,便严厉地询问:“这是什么?”我回答:“这是报道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塔什干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消息。”海关工作人员又命令说:“翻译一下划红线的部分!”我翻译说:“苏联准备无条件地同中国举行谈判……”海关工作人员听后说:“原来是这样。”
    在外贝加尔斯克站,起重机吊起列车,换了车轮。中国的铁路轨道与日本的新干线铁轨相同,而苏联的轨道较宽。
    从中途车站上车的苏联人大部分是军人。在车站错车的货车,装载轻型坦克的也很多。在赤塔附近,设有庞大的通信基地,高耸空中的天线林立。的确,在到赤塔的这段路程中军事色彩浓厚,这大概是苏联方面禁止拍照的原因。
    据说一九八○年苏联军队在蒙古增加了一个师,在蒙古共驻扎着三个师。连结蒙古和中国的另一条铁路即乌兰巴托铁路,也全线禁止摄影。沾满泥垢的十几辆坦克用货车从中蒙边境运往乌兰巴托。在边境城镇乌门扎德上车检查的蒙古士兵,同苏联士兵一样,在车内进行详细地检查。
    在中苏货物运输协定中规定,物资经由满洲里
    ——外贝加尔斯克这条线运输。这对蒙古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乌兰巴托铁路由苏联和蒙古联合经营,两国对这条铁路的投资分别是百分之五十。蒙古当局人士说:现在同中苏关系密切时相比,运货手续费的收入减少到原来的八分之一。另外,蒙古也强烈希望扩大同日本的贸易。蒙古扩大向日本出口的障碍是运输线路问题,现在是经由西伯利亚铁路、从横滨——纳霍德卡——乌兰乌德——乌兰巴托,全程六千一百多公里。如果通过中国境内,那么,路程就可以缩短大约三分之一,为三千九百多公里。从这种意义上看,对蒙古来说,改善蒙中关系的经济利益较大。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日电】题:匈牙利住房建设合作社的作用在提高
    在匈牙利,合作建房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居重要地位。例如,在执行第一个十五年住房建设计划(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五年)过程中,交付使用的住宅的百分之六十三是用居民的个人存款建成的。第二个十五年计划(一九七六至一九九○年)规定,新住宅的百分之七十五要用这种办法来建设。不久前,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讨论了关于国家进一步支持个人建房问题。在全国,匈牙利全国消费合作社联合会住房总分会,是合作建房的主要协调者。分会在全国各个州设有自己的代表机构,它给住房建设者们提供帮助、建议,进行协商,监督住房合作社领导人的任免,监督遵守同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的期限,在不履行条款的情况下,给予财政制裁。
    适合合作建房的国有地皮,可向居民出租。地方苏维埃根据所需地皮的情况规定所利用地段的费用。然后编制预算、总的施工计划(这个计划由地方苏维埃批准)。在这之后再确定最终方案。
    整个合作住房的百分之三十是在居民的广泛参加下建设的。例如,承包单位只安装壁板、盖房顶、砌木框架以及完成其他必要的工作,而后,根据物资情况和爱好,居民自己再完成住宅内余下的工作。在许多城市和村镇,通过这种“半成品”的方法每年建造二百至三百套住宅。
    住房问题是匈牙利最尖锐的问题之一,因为全国将近一千一百万居民中大约有四十万人等待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大多数的年龄已达三十五岁。因此国家补贴十八万福林,即占合作住房总值的百分之四十,现在这个比重将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下,但同时居民各阶层各种不同的优惠也增加了。例如,新婚夫妇在参加合作社的情况下可从储蓄所为自己未出生的一个孩子领取三万福林,为两个孩子领取六万福林。
    起初,国家通过地方苏维埃对建立的合作社实行这样的办法:新住宅价值的一半分期付款(时间为三十五年)。这种合作建房的方法如今还在采用,同时,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广泛采用利用居民个人存款和企业资金建设住房的方法。要知道,在这个五年计划内,在三十九万套住宅中仅仅有十二万套将用国家资金建设。这样,建房合作社的作用将日益提高。


    【美《商业周刊》五月十日文章】题:美国煤炭出口不振
    美国煤炭出口商和中东产油国情况类似,也面临了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和收入减少的困境。从长期观点来看,欧亚两洲发电厂的用煤必然会激增,而使美国在一九九五年时,汽煤输出增加三倍,达到年出口两亿吨的水准,但是目前汽煤却销售无门。因此在出口市场不振的情况下,规模较小的美国煤炭公司可能倒闭。
    煤炭过剩已经使现货市场停顿,目前业界和政府官员认为,由于美国汽煤价格无法与其他产煤国竞争,因此一直到今年底止,美国汽煤出口商所能做成的现煤交易可能微乎其微,而且在欧市国家囤积的五千万吨存煤用完之前,情况不可能好转,据全美煤炭协会主席巴吉表示:“交易商说,今年汽煤出口恶劣的情况是三十年来所仅见。”据皮巴地公司煤炭业分析家柯亨说,今年欧市进口美国煤炭的数量会减少三百万吨。
    美国国际煤炭(行销)公司执行副总裁库佛伯格预测,若干美国煤矿及煤炭出口商可能会遭遇困难和危机,甚至会面临破产的噩运。世界各地的竞争都很激烈。汽煤价格低落使买方态度更为强硬,最近意大利主要水泥业意大利水泥公司就把现有的合约全部取销,和汽煤供应商重新磋商合约,结果供应价格下降了百分之十五。(转载五月十八日台湾《经济日报》)


    【德新社汉堡五月十六日电】西德人民正面临着公共服务事业日益衰退的时代。
    今年,数以百计的城市、城镇和乡村都关闭了它们的游泳池、青年娱乐中心和向老人提供的一切便利设施、以及他们的图书馆,熄灭路灯和停止使用自动扶梯。
    在不断地改善公共服务三十年后,这对西德人民将是一个巨大的震动。出现这一悲惨景象的真相是西德的八千七百五十个地方机构把用于服务事业的经费全部花光了。
    尽管,最近幼儿园、废品收购站、公共运输,甚至葬礼的收费都在急剧增加,但是,各级行政机构的岁人和支出的差额还是扩大了。
    去年,这些机构从税务、各种费用和政府的补贴中总共得到一千二百五十九亿西德马克。但同期它们的开支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六十五亿西德马克。
    去年,它们的亏空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还多,从一九八○年的五十一亿马克增加到一九八一年的一百零六亿马克。
    为了平衡它们的预算,地方机构增加了公共借款。
    今年的贷款数额可能大大超过一千亿马克。就是这样,这些机构一九八二年准备借贷的钱还不足以支付他们早些时候签订的借款合同上规定的利息。
    直截了当地说,西德这个福利国家越来越不行了。市长和地方议会都已智穷计尽,他们不知道从哪儿能弄到钱来偿还它们的债务和支付利息以及来维持城镇娱乐厅文化中心、音乐和体育网点的费用。
    资金短缺主要是由于经济衰退造成的。去年有一万一千家企业破产,一百七十万人失业。
    这些行政机构的税收岁入也随之下降。
    这些机构已开始从事节约运动,但不幸的是,主要牺牲品是失业人员、老人和病残者。
    去年秋天,波恩政府和十一个州的州政府都削减了福利费用的开支。现在城市、城镇和乡村机构也都跟着这样做。
    养老院、幼儿园、残废人的工作车间和其他的慈善机构得到的补贴都将不得不减少。所以要求社会福利救济的受益者要勒紧他们的裤腰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