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28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据日本文部省统计日本全国开办的“老人大学”和讲座共有四千多所,就读的老人有一百多万人
    【香港《大公报》三月七日文章】题:日本老人与老人大学
    日本近年有“第二人生”等新名词出现。所谓“第二人生”就是为五十五岁或六十岁退休之后的“‘准老人”准备开始新的生涯。尽管许多“准老人”在“第一人生”的阶段中,颇有作为,作了什么“长”之类,但进入“第二人生”,都只能做适合这个年龄的工作,大多数是停车场管理员、花园园丁、大厦看更、企业打杂之类。但许多退休者,转入“第二人生”之前,感情上的波动很大,精神压力也不小。他们须进入“第二人生”学习班,了解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各种转变,学习“第二人生”阶段的就业。
    另外一种更老的人,年龄在六、七十岁,他们宁愿以学习消磨其余年。于是一些“老人大学”应运而生。这些老年人的经济多半小康,儿女早已自立门户,他们不是自怨消极,而是宁愿寄托读书于晚年。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提倡。
    据日本文部省的统计,在全国以老人为对象而开办的、名为“老人大学”或“寿大学”的课程和讲座等,共达四千○七十一所。这些‘“大学”只要有二十名“学生”,每一学年上课最低不少于二十小时,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据统计,在这类“老人大学”就读的老人有一百○七万九千七百多人。
    这些老人上学之后的普遍变化是,精神停止颓丧,求生意志顽强,增强了自信。许多老人大学生以看书读报、运动、游戏等追求人生乐趣为余生的宗旨,灰色的意识大大下降,他们真正是以积极地生之意志对待生命的晚年。
    在众多老人大学之中,也有一些是颇正规的,例如北海道的北见市的老人大学。这间大学的二百多学生都在六旬以上,平均年龄为七十岁,最高年龄八十七岁。他们之中,虽然有一部分耳聋眼花,但上起课来那种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的态度,比年轻人的大学生并不逊色。
    这所北见老人大学的学制,和正规大学一样是四年,每一级学生五十人,每年四月到十一月为授课期,只是在严冬才停课。讲课时间为上午九时到十时半,十时半到十一时做广播体操,十一时至正午是俱乐部活动。老人大学生不是每天都上课,而是每星期五上课。此外,大学每年举办一次研修旅行,到外地“一宿两天”观光活动。
    上课的内容相当正规化。许多学生选修“交通与心理”、“年轻人心理”、“日圆价高造成不景气及日本经济的前景”、‘‘事业开拓的基础”等。讲师都是来自北海道大学、北见工业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等一流的现职教授、讲师。学习四年期满,通过毕业论文评选,毕业时照样戴方帽子获得学位。
    北见老人大学的二年级学生佐藤良一,今年已经六十九岁了。他原来是检察官,而且是法科大学毕业。但是他认为进入老人大学后,要学的东西太多,尽管所学的东西对社会所起的直接用途已不多,但丰富了人生。
    北见老人大学最老的学生、八十七岁的镰田龟洋说,他是这间大学的四年级学生,年轻时期太忙于生活,年老之后才从忙碌中解放出来,所以更想将时间用到学习方面。
    老太太松生实,今年六十九岁,她原是家庭主妇,年老后才有时间学各种知识,为此,她感到生活越来越充实。
    老人大学的俱乐部活动,有唱民谣、舞蹈、书法、园艺、吟诗五种,全体学生都可以参加。


    【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题:八十年代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注重名利(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阿斯廷答该刊记者问)
    问:阿斯廷教授,今天的大学生在八十年代可能对社会作出什么贡献?
    答:我们进行的研究表明,同大约十年前的青年相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是学疏才浅、追求物质利益和缺乏雄心壮志的人。
    问:你为什么这样说?
    答:首先,学术水平下降,这已有很多的报道。大学入学考试分数不高,就反映了这一点。同时,学生在中学里的考试分数却有了引人注目的提高。
    这两种趋向是同时出现的:一方面大学入学考试分数下降,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在中学学习时的分数却提高了。这种明显的矛盾可用以下事实说明:中学生所读的基本科目越来越少,学术才能未能发挥,然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上升了,因为在非学术性科目中得一个“优”是很容易的。
    问:是否有其它证据证明学术水平下降?
    答:有。学生们自己就承认他们的学术能力下降了。进大学后感到需要补课的学生人数增加了。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认为中学的打分标准太低。
    问:这是不是说,学生将不能跟上今后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和变化?
    答:这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一种前景。学术水平下降很可能就是在理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缺少合格的人才。这些学科是需要有学术才能的,数学尤其是这样。选读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生人数也大大下降。此外,选修哲学、历史、外语、古典文学等文科的学生的人数也不多。因为这些学科也需要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们既不读文科也不读理科,那么他们选读什么呢?他们选读商业学。商业对学生的学术水平的要求并不象理科和文科那么高。
    问:青年们对未来感到乐观还是悲观?
    答:他们不象十年前的青年那样认为他们能够对国家大事产生什么影响。他们比较悲观,认为政府或其它重要机构不大可能理会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问:他们在赚钱、实现个人愿望或对社会作出贡献方面有具体的目标吗?
    答:有一种追求物质利益的明显趋向。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学生说:他们想在经济上富裕,赚钱是生活中的一个目标。


    【路透社洛杉矶三月十四日电】座落在这里山上、俯瞰着太平洋的一所博物馆发觉自己发生了一个难题,如何每星期使用约一百万美元。据博物馆人员说,解决并不容易。
    这所规模比较小的格蒂博物馆刚刚成为全世界最富有博物馆之一,石油亿万富豪给它留下了一笔期待已久的财产。
    这笔遗产是格蒂石油公司的九百三十万张股票,其价值已从格蒂死时的七亿美元增加到十一亿美元。格蒂已于一九七六年六月死亡。一连串的民事诉讼和税务纠纷使这笔钱一直冻结到现在。
    这所博物馆的律师惠利说,这所博物馆被要求使用部分捐赠的基金,大约每年五千万美元。这个消息在全世界博物馆引起了震动,各博物馆认为,大规模抢购可能造成艺术品市场混乱,并抢夺其他博物馆购买艺术品的机会。
    格蒂博物馆一位发言人说,这所博物馆去年经营的费用只用了四百五十万美元。博物馆人员估计那里收藏的艺术品总值一亿五千万美元。甚至规模大得多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的预算也只不过二千七百万美元。
    格蒂博物馆的代理司库兼主计员斯坦尼斯基斯说,一个专家小组已经工作了几个月,以便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他说,建议的办法包括设立附属一家大学的美术学院和扩建这所博物馆。
    入场参观是免费的,参观者人数仅受到停车场车位的限制。今天这所博物馆的许多收藏品都是罗马和希腊的雕塑艺术品,专家们一般认为,这是在美国国内仅次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波士顿博物馆的最美好的收藏品。那里收藏的法国皇室家具,也被认为是美国国内最好的一部分。但是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所博物馆在绘画方面比较弱,尽管已收购了伦勃朗、鲁本斯、拉斐尔、凡迪克等大师的作品。(原载香港《文汇报》)


    罗马梵蒂冈博物馆为了使公众与学者都能研究几个世纪,或更前之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近年展示了一台复制美术作品的照像机。
    这台由波拉厂设计的一步成像式照像机,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对大幅的绘画进行拍摄,并制成极为逼真,尺寸与原作相近的彩色照片。该博物馆现在已经使用这台照像机对拉斐尔的名作《基督变容图》进行了复制,9×14英尺的复制品,是由四幅照片组合而成。该博物馆还对此画作了局部的复制,并且选择对一些细部作了放大处理。当这幅拉斐尔的名作细部放大三至四倍的时候,人们便能够看出作者在改画时留下的笔触、蛀虫所造成的损坏、及修复工作和剩下来没有完成的细节。
    这种照像机长度为二十一英尺,宽度为十八英尺,高度则为十八英尺,比起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使用的同类照像机还要大。它的具体操作如下:一、操作人员将镜头打开,并打开闪光灯;二、用电动的铜质洗印筒,将曝光后的感光材料压在印像材料上,在二十二秒钟内,这个洗印筒将即时显影剂铺满了整个印像材料;三、在一分钟之后,剥去夹层,这时即可得到一幅逼真的复制品了。(原载香港《明报》)


    【合众国际社开罗三月十一日电】文物博物馆主任艾哈迈德·卡德里今天说,一支美国考察队发掘出一具据认为是埃及最古老的人类骷髅。
    这支来自得克萨斯的达拉斯南部卫理公会大学的考察队的队长弗雷德·温多夫博士说,这是上个月在埃及南部避寒胜地阿斯旺西北方向的库巴尼亚地区发现的。那里离开罗大约九百六十公里。
    中东社援引卡德里的话说,这具石化的人骨“年代在六万到八万年之间,被认为是埃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
    温多夫对本社记者说,我们发现的这具人骨几乎是完整的,它“仍然处于象混凝土样的沉积物中,需要慢慢地把它剥离出来,在这之前,我们不能肯定地说明这具骷髅是属于现代人还是古人”。
    温多夫说,三月八日已把骨化石运到开罗的文物博物馆进行检验。


    【香港《明报》三月二十二日文章】题:海牙博物馆每年提供三千堂课
    欧洲的海牙博物馆,其独一无二之处,是拥有十八位专任教师,每年设计三千堂课,提供给海牙全市的中小学。学生们到博物馆来上课时,不必带笔记本,也不用做功课,并且一边听取有趣事物,又可看影片。
    这座博物馆已有八十年历史,在一九二九年搬来以前,原址是所幼稚园,在大门的走廊壁上,仍画有许多童稚的花鸟图案。对荷兰的孩子来说,认识大千世界,海牙的教育博物馆,担当了启蒙导师的角色。
    馆里的全年课程,都早在一年前排定,课表寄给海牙全市的中小学,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初高中,高职或专科学校,校方再与馆方进一步接洽何时轮流带学生来上课。
    课程每年配合时势和社会情况,都会更换内容,例如对现代人而言,金矿不重要,核能才与生活密切相关。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目的,馆里也有军器、二次大战图片展览,馆里的老师希望藉此教育下一代,人类会因战争罹受惨痛的灾难。
    比如上一门“土耳其风情”的课程时,课堂上的情景是这样的:墙上挂土耳其门帘、毛毡、马鞍、饭勺等等,墙脚四周堆置各种土耳其摆饰和器皿,十来个师专女学生坐在房间中央的小圆凳上听讲。教师则亲身示范土耳其人在地毯上的跪拜礼节,也放幻灯片,介绍土耳其的地理景观。
    学生到教育博物馆上课,老师也跟着在一旁听讲,他会先跟学生预习,或者回校后再讨论。博物馆老师随时是他们的顾问,馆方也借展品与教材给学校。
    教育博物馆的展览部分有六个:物理和科技、生物生态、民族学、历史与考古、地质学、视听电化器材。


    【法新社莫斯科二月二十一日电】《苏维埃俄罗斯报》今天报道,苏联一位工程师能讲三十八种语言。这位名叫欧仁尼·契尔尼雅夫斯基的工程师,从童年起,就开始学习各种语言和方言。他用乘地铁的时间来学习新的语种。从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方言,到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芬兰语等,他都理解。这位通晓多种语言的工程师从未离开过苏联。在三十八种语言里,他掌握了大约一百万个词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