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6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路透社北京十月七日电】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生产稻谷最多的省份四川省今年中稻收获量达到创纪录的一千六百六十万吨,比一九八一年增产百分之六点四。
    西方农业专家说,这个数字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中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几乎可以肯定会超过去年的三亿二千五百万吨。也很可能超过创纪录的一九七九年的产量——三亿三千二百万吨。
    【路透社北京九月三日电】西方专家今天说,若干年来中国第一次出口大量原棉。
    他们说,这笔交易是向欧洲出售高级棉花。
    他们说,中国正在安排再向日本、香港和亚洲其他国家出售一些棉花。
    专家们说,出售棉花一事反映出中国的棉花生产增长迅速。去年,棉花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二百九十七万吨,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九点六。
    大阪的工业界人士说,中国上个月向日本进口商试探,在中断了四年之后可能恢复对日本的原棉出口。
    如果质量令人满意,一家大进口商每年将会进货五十万包。
    由于棉花产量增加,中国的棉花进口量也大大减少了。


    【美联社东京十月六日电】(特派记者:约翰
    ·罗德里克)题:参加中国绘画展览会的美国人说中国画“绝无仅有”
    一位有影响的美国东方学专家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中国绘画展览,是在中国国境以外举办的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中国画展览会,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展览会是由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和堪萨斯市的纳尔逊·加勒里—阿特金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会展出了收藏的二百八十一幅中国画。这些画令人惊叹不已,因为它们是集两千年来中国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才能之大成,是观众一生中难以看到的展品。
    然而,堪萨斯博物馆荣誉馆长劳·西克曼说:“我们将不再提供如此大量的画展了,因为冒的风险太大。这些画太容易损坏了。”
    克利夫兰博物馆馆长谢尔曼·李补充说:“这些中国画是用三架大型客机运来的。这些画几乎是两个博物馆所收藏的全部中国画。请想一想,假如其中一架飞机坠毁,就是国宝的损失。”
    这个展览会起先在美国克利夫兰和堪萨斯展出,并在纽约以较小规模展出了“中国八个朝代的绘画”。这些中国画在日本展出后将再也不拿出去展览了。展览会十月五日开幕,到十一月十四日结束。
    在这些联合画展中,一百八十一件来自克里夫兰博物馆,一百件来自堪萨斯博物馆,这些展品都是无价之宝。
    这些稀罕之物中,有两幅中国画是西克曼于一九三一年在天津从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那里获得的。这两幅画是:宋朝一位不知姓名的艺术大师画的《雪霁泛舟图》和明朝画家沈周画的《荷花》。
    三年之后,溥仪变成了满洲国傀儡皇帝,把故宫博物馆大量的珍宝带到满洲去了。在满洲国崩溃之时,五百幅珍贵的中国画中的一部分被分给侍从们和一些民间人士了。
    美国堪萨斯博物馆搞到了其中的十四幅画。一九四九年国民党逃走时,把许多画又带到台湾去了。
    西克曼说:“我们很感激日本人保存了其中的许多画。”
    虽然波士顿博物馆和华盛顿的格里尔·加勒里博物馆的收藏品能与此次画展比拟,但是它们未能获准把展品运往国外去展览。
    据估计,在美国值得展览的第一流中国画顶多不超过五百幅。


    【美联社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十月十八日电】威斯康星州州长和中国黑龙江省省长今天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谋求为这两个地区进行学术、技术和文化交流铺平道路。
    威斯康星州州长李·德赖弗斯在协定上签字后说:“经过这种多方面的交流,我们能够变成密切相关的人民,双方可以通过交流知识、交流诚挚的友谊来谋求和平。”
    黑龙江省省长说:“祝黑龙江省和威斯康星州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
    他们两位都说,签订了这项协定后,这两个地区就更便于进行贸易,更便于鼓励在教育、农业、技术、文化活动和体育方面相互交往了。他们说,威斯康星和黑龙江的地理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相似,都强调畜牧业。


    【法新社巴黎十月十二日电】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今天在这里发表的报告《世界能源展望》中说,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原油产量可能达到每天二百三十万桶至三百万桶。
    但是,该机构说,由于在划定近海特许开发区方面进展缓慢,所以,要达到上述估计产量的上限是“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因此,这份报告暗示,中国在一九八一年每天生产二百一十万桶原油的基础上,只能缓慢的增长。
    报告说:“工业人士现在认为,八十年代后五年,中国的石油出口可能在每天十万桶到五十万桶之间,这要看近海石油勘探开发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以及中国能否在整个八十年代把国内石油消费保持在现有水平或略高于目前的水平上。”
    报告说,到九十年代,“‘当勘探近海石油的工作产生充分效果后”,石油出口会有增加。
    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只有在“松辽和华北两个陆上油田的产量保持稳定、近海地区每天生产大约一百五十万桶、西部省份可能还要生产一些”的情况下,中国的产量才能达到上述估计数字的上限。


    【巴黎出版的《未来》周刊十月二日一期文章】题:埃及为对付经济危机而实行紧缩
    埃及最近的内阁变动,反映穆巴拉克总统强调在他的时代的这一阶段先要抓埃及的经济问题。埃及经济面临的两个最突出问题是:
    第一、人口增长率每年高达百分之二点八,这意味着每年要增添一百二十万张嘴。
    第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膨胀率估计在百分之二十五以内。
    穆巴拉克曾在今年纪念七月革命三十周年时发表的讲话中,分析了埃及财政和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居首位的是国家对一些消费品实行补贴的政策。
    在本财政年度内,估计政府用于补贴政策的开支将达到二十亿四千万埃镑,相当于二十四亿六千六百万美元。
    在这类开支中,仅补贴面包价格一项,国家就用去九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也就是说,面包吞噬了埃及从苏伊士运河通行费中得到的全部收入,另外还要加上两亿美元。
    除了补贴面包价格外,埃及支出四亿九千七百万美元用于补贴粮食、油、糖的价格,也就是说,超过国家从旅游业得到的全部收入。
    在国家把钱用于消费的同时,生产明显地下降。例如,埃及曾每年出口六十四万多吨大米,而从一九八○年起已完全停止出口,并且不排除它成为一个大米进口国。
    一九八一——一九八二财政年度内,埃及从两个主要外汇来源——苏伊士运河和旅游业——中得到的收入下降了。原估计苏伊士运河的收入为十亿两千四百万美元,而实际收入只有七亿八千万美元。旅游业也是如此,收入为三亿九千五百万美元,而官方原先的估计为五亿七千九百万美元。另一方面,本财政年度内政府的工资开支估计为二十九亿八千万美元,而国库债务连同利息达二十亿七千三百万美元,国家的外债一百三十二亿美元,本国债务九十二亿六千八百万美元。
    由此可见埃及经济问题的严重性。新的经济班子正致力于通过一项开放的、紧缩消费开支的政策来对付这一问题。新的对付办法局限于两个平衡的方面:
    一、在国内,将进一步强调在三年内逐步限制对某些消费品的官方补贴,在这以后,取消对一些消费品的补贴,减少对另一些的补贴,但不涉及生活必需品,如面包。然而,执行这些措施意味着使消费品屈从于市场供求力量,从而必将导致这些商品价格上涨。
    二、在对外方面,通过穆巴拉克同尼迈里达成的根据两国的经济一体化宪章统一若干经济组织的协议,已开始看到埃及正走向唯一向它开放的阿拉伯经济合作领域。按照上述宪章,从埃及阿斯旺到苏丹丹卡拉的尼罗河流域地区将成为两国第一个联合农业项目,将利用该地区的产品来满足两国对蔬菜和家禽的消费。
    国内的紧缩措施以及从国外筹措更多的政府贷款表明,在没有阿拉伯援助的情况下,光是埃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美援无法扭转埃及的经济局势。
    至于埃及—苏丹经济一体化,虽然对两国和本地区来说具有影响与意义,但至少在短期内不能弥补埃及经济构成中的“阿拉伯石油因素”。


    【日本《每日新闻》九月二十八日报道】题:原材料产业进一步减产
    钢铁、石油化学、炼铝、水泥以及合成纤维等原材料产业,减产的势头进一步加大。其原因是由于内需的停滞,需求业界的订货不景气,加之出口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性萧条长期化,使产量在逐月下降。如果原材料产业的各个工厂进一步减产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势必有一天会发展成为就业问题。
    被认为是拥有占世界第一位的国际竞争力的“原材料产业的优等生”
    ——钢铁业,也突然阴云密布。今年上半期粗钢产量还说得过去,可是,从六、七月份开始,由于国内外需求突然减少,预计七至九月的实际产量为二千四百万吨,这样,年产一亿吨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不了。
    据通产省前些时候发表的粗钢生产预测说,十至十二月一期将进一步减少到二千三百五十五万吨,高炉的开工率将低于百分之六十。
    因此,一九八二年粗钢年产量都必将低于一亿吨,大约退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在钢铁业界,最大的公司新日铁公司决定在室兰和广畑两炼铁所各关闭一座高炉,各公司也都在重新研究生产体制,同时,对多余的人员已开始另行分配工作和进行培训。在直接遭受到两次石油冲击之后,又转为结构性萧条的石油化学业界,不仅国内需求不振,而且遭到了进口热潮的袭击。成为结构性萧条象征的炼铝业的减产,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据业界人士说,从九月份的生产来看,年产量似乎连三十万吨都达不到。产业结构审议会于去年秋天提出了“国内年产量七十万吨的指标”,作为最低限度的生存办法。但是,工厂相继关闭,公司相继解散,原来六家公司、十四个工厂的生产规模,现在减少了一半,只有五家公司、七个工厂。水泥业界,由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和住宅业萧条,库存急剧增加,自九月份以来,各大水泥公司都已停窑,下决心继续减产。合成纤维业界,主要产品——聚脂长纤维,由于纺织品出口不振而需求下降,自春天实行的减产体制,在十至十二月仍旧不会改变。预计比上一年同期减产百分之十一。


    【台湾《经济日报》十月十五日译载文章】题:日本基本产业仍暗云低垂
    日本造船业的订单急剧下降,不景气的情况已告恶化,占新船订单大部分的出口船舶订单四——六月合计共四十二艘,六十一万八千总吨,比去年同期的一百零七艘,一百七十万七千总吨锐减达百分之六十四之多。七月份的出口船只订单实绩为二十六艘,二十二万四千总吨,仅及去年四月高峰时期九十七万总吨的四分之一左右。
    造船业界原希望今年夏季景气可略为回升,但鉴于最近情况更加恶化,预料短期内难有复苏之望。
    因此,预测今年度出口船只订单必跌破三百万总吨大关以下,比上次不景气时期一九七八年度的三百二十二万总吨为低。有鉴于目前世界上船舶的过剩,一般认为,在两、三年内船舶市场不会复苏。
    各造船厂家目前掌握的订单数量已不足维持一年的工期,虽然一九八三年度的作业尚不成问题,但如将船东取消订单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则情况实不容乐观。
    在业绩方面,由于许多船东纷纷要求延长交货期限,各厂家的利润将会下降,而明年度的不景气会更为明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