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17日参考消息 第1版

    会谈延长了一个多小时,合众社说这可能表明在台湾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美官员说这是因为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并非出现任何僵局
    【合众国际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国务卿黑格的访华今天遇到了第一个障碍,由于讨论台湾问题,使得他与中国外长黄华的会谈不得不延长了一小时又四十五分钟。
    黑格星期日与黄华的第一次会晤以及当晚的宴会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因为双方都谨慎地避开了它们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而集中于讨论苏联扩张主义问题。
    星期一与黄华的会谈原定为两小时,中心是双边关系,美国官员说,美国与台湾的外交和军事联系问题必然会提出来。
    黑格的助手原定游览紫禁城,但是由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与黄华的会谈拖长(可能表明在台湾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次游览仓促地取消了。
    黑格一行会谈结束时比原定时间晚了一小时又四十五分钟,但是他们没有发表评论。黑格只是对着电视摄影机笑了一笑。
    中国方面在黑格来到前几天拟定了一种强硬的谈判态势,说在华盛顿没有中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前,他们不会同意与美国扩大军事合作。中国认为台湾是自己领土的一部分,指责说,美国向它出售武器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
    但是看来美国人无意放弃他们认为是一个可靠的经济与军事伙伴的台湾,并准备如实告诉中国方面,因此双方显然没有什么妥协的余地。
    里根政府认定,中国方面会认识到美国增加经济与军事援助的好处,而愿意把美国与台湾继续保持关系视而不见。
    【美联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在给中美关系灌注新的活力的一次努力中,美国国务卿黑格在今天举行的高级会谈中讨论了中国的防务问题,而且显然谈到了加强中美关系的重大障碍,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
    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说,黑格同黄华举行了第二轮的会谈,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的问题。他同薄一波副总理讨论了经济、技术合作和中美贸易的问题。他还会晤了国防部长耿飚,交换了对防务问题的意见。国务院的官员们后来拒绝谈论黑格会谈的内容,他们说,在星期三访问结束前作出任何评论都是不合适的。一位官员后来告诉记者说:“我们认为每次会谈都是非常友好的,而且气氛很融洽。”
    官员们说,今天会谈之所以延长了时间,是因为他们对各个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而不是由于出现任何僵局。


    【香港《百姓》半月刊六月十六日一期报道】题:闻姊姊病危宋美龄流泪
    纽约长岛消息:五月下旬孙夫人宋庆龄女士病危期间,台北的国民党主席蒋经国曾以函件及电话向居于纽约长岛的母亲、蒋夫人宋美龄女士问安。对于孙夫人之丧,蒋夫人无任何表示。惟据接近蒋夫人的人士透露,蒋夫人得其二姊病危及逝世消息时,曾多次流泪,并为其姊向上帝祷告。


    南通社驻京记者说,无论是对所走过的道路,还是对毛泽东的历史作用的评价,看来中国领导人都取得了一致
    【路透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中国一位高级官员说,中国共产党今天开始举行高级会议。
    这位官员对本社记者说,党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于今天开始,但是没有公开宣布,这种会议通常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举行的,直到结束后才宣布。
    外交人士说,这次会议很可能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原定去年底举行的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或者是一次预备会议。
    【美联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在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已开始召开一次重要会议的时候,一位高级领导人今天说,党在努力统一全党的思想,以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南通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题: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前夕(记者:巴戴尔)
    久久期待的和几次推迟的中共中央全会,应该在下周召开。据悉,议程是:通过一项历史性文件,对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毛泽东的作用作出评价,讨论经济问题,干部变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对外政策。
    据了解,无论对所走过的道路的评价还是对毛泽东的历史作用的评价,看来中国领导人都取得了一致。在贯彻中共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以便现实地看待和评价毛泽东对革命的贡献,抛弃把毛说过的一切话当作绝对真理和当作应该无保留地予以遵循的教条的那种作法。同时还批评了其他极端观点,这些观点把中国革命的一切错误的责任归咎于毛泽东,认为他的思想和实践是一切停滞和失误的主要罪人,并且由此得出结论说,它的思想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不能作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现实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毛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思想仍然是中国社会生义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纵观毛的全部活动,他的错误,特别是晚年的错误,其中包括“文化革命”,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在这方面还指出,没有把国家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所有错误和不幸的责任只归咎于毛泽东,而且其他领导人也有责任。
    分析所走过的道路,今天对中国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认清过去,而且是为了未来。可以预料,“历史性文件”在分析社会主义中国今天的发展和毛泽东的作用的同时,将指出一个新时期,中央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政策继续的时期。三中全会的宗旨和目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化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摆脱极左思想。
    在这方面,估计还要作出某种政治决议,借以确认去年十二月份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关于经济调整政策的决定。
    在中国业已开始的领导体制改革方面,应该作出关于干部变动的决定。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逐步地使党的职能同国家职能分开,取消终身制,使干部年轻化和更新成为一个正常的过程。在这次重要的中央会议上,还将谈到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据悉,还要讨论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对外政策。


    【美《华盛顿邮报》六月十四日报道】(高级记者默里·马德)黑格国务卿在北京的激烈讨论中,要急切地谈到里根政府的美一中一苏三角战略,他所要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极为棘手的美国向台湾提供新式战斗机问题。
    其他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各方面的美国决策人希望黑格在北京深入讨论的。
    问题: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能够改善它们在“平行”政策方面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阻止苏联投掷军事力量?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它需要什么样的美国技术援助,来弥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和不断发展的苏联军事先进水平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问题:美国和中国能够采取什么共同的行动来加强在阿富汗对苏联施加的压力?如何加强在柬埔寨向越南施加的压力?如何阻止苏联对非洲之角的渗透?
    如何扩大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共同利益?


    【合众国际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记者:吉姆·安德森)黑格国务卿访问中国的一个根本状况是,美国的两个政党在中国与台湾的问题上没有实质上的分歧。
    国务院和白宫在对华政策上也没有分歧,尽管在里根竞选总统时有些前后不一致的信号使北京和台湾都感到迷惑。
    黑格打算向北京和台湾说清楚,美国的对华政策大体上在过去十四年来四届政府中一直是延续下来的,因此可以预料这种方针还将继续下去。
    造成混乱的部分原因是,亲台湾的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政治中变得既畅谈无忌又有影响,尤其是在保守的加利福尼亚人士中间,这派人诱使总统和总统的一些高级顾问在竞选中发表批评性的言论,批评卡特政府在建立中美关系时对待台湾政权的方式。据悉,黑格认为那时对待台湾是冷淡的,也是不必要地麻木不仁的,但是卡特政府奉行的基本政策还是正确的,里根政府期间还将继续下去。
    因此,如果台湾和亲台湾的院外活动集团成员等待变化,他们注定要感到失望。如果北京政权害怕美国对台政策变化,它应当感到放心。
    但是在里根的对外政策范围内,同过去有程度上的区别。这些应当使北京政权感到放心,而不是使北京感到吃惊。
    ——有一种与中国政府的看法既接近又并行不悖的比较“坚定的”对苏态度。中国政府的看法是,世界的主要危险是苏联“霸权主义”。
    ——在向中国出售武器和高级技术上有一种比较宽厚的态度。
    ——政府将把侧重点放在贸易值上,作为推行对外政策的武器和恢复美国经济健康的手段。
    美国认为这些有利条件——战略、军事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应当大大超过中国人对美国同台湾继续保持高级关系感到的不快,尽管那些关系被说成是“非官方”关系。


    【美联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对于黑格的访问,官方持有礼貌的克制态度而不是热情相待,因为领导人要听听里根总统的政府打算如何处理它同台湾的微妙关系。
    中国的官方报纸没有在头版刊登黑格访问的消息。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外宾访问都加以突出的报道,但是这个行动被认为是中国可能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立场感到不悦的一种迹象。
    中国共产党报纸《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刊登了关于黑格的长篇报道,强调指出中美间的良好关系对世界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官方的新华通讯社指出,在黑格和黄华六月十四日举行的第一次会谈中,他们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意见分歧。它扼要地报道,他们在“诚挚、坦率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这种外交措词通常表明观点有分歧。
    一位接近领导的中国人士昨晚对记者说,他认为,对美国来说,在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同时要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是困难的。他说出售高性能飞机“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局势。”


    【美联社台北六月十五日电】台湾今天说,它正“密切注视”美国国务卿黑格的中国之行,并希望这次访问不会影响里根总统对台湾的政策,这是台湾官方第一次作出反应。外交部一高级官员在接见美联社记者时说:“我们希望里根政府将全面履行与台湾关系法”。
    这位官员说:“显然,在黑格国务卿结束他的访问后,美国必须有一项比较明确的对华政策。但是我们认为,里根总统必然会有一项不同于他的前任的政策,因为他非常了解台湾和共产主义。”
    他说,台湾希望美国在拟订对华政策时,注意到台湾的“独立和主权地位”。
    这表明,台湾担心里根政府可能会象他的三个前任一样屈服于中国的压力,制订一项不利于台湾的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