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31日参考消息 第2版

    【美《华盛顿邮报》一月二十一日奥伯多弗文章】中美两国的关系在正常化一年以后,出现了看起来似乎矛盾的情况。
    科技、贸易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交流正在稳步发展,美国一个使人印象深刻的代表团离开华盛顿前往北京进一步促进发展。
    在极敏感的安全方面,高级方面考虑中美两国进行自共产党在北京掌权以来第一次实际的军事合作。
    在美国方面,苏联入侵阿富汗打破了美国以前对世界共产主义的这两个敌对的中心采取的“不偏不倚的”政策,使美国的政策和言论大大接近北京长期以来的反苏方针。
    从国际上的种种情况来看,北京应当感到高兴。但是见多识广的美国官员认为,中国人正在估计形势,而不是在匆匆忙忙地利用新的事态发展。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美国官员对美国与北京的关系现在处于微妙阶段这一点是毫不怀疑的。最近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安全方面的发展,这个方面是华盛顿—北京—莫斯科三角关系中最敏感的方面。
    早就计划的国防部长布朗的中国之行,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进行全面的军事对话的第一步。苏联入侵阿富汗突然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把这次会谈从谈些泛泛的问题改变为谈一个非常具体的共同问题,并有进行具体的作战合作的可能性。
    在布朗与中国人讨论的问题中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美国飞机可以飞越中国领空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装备。这些飞行是为了交运美国的武器,甚至在必要时交运中国的武器。
    根据此间得到的谨慎的说法,中国人既没有接受也没有反对这种飞行。中国人采取的立场是:应当根据巴基斯坦自己的愿望判断应否这样做以及判断美国提出的关于协作援助巴基斯坦的其他建议。
    美国建议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建立一条供危机期间通信联络用的“热线”,同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热线”相似,这一建议没有被中国人接受,虽然仍在考虑之中。一些美国官员曾估计中国对于在这方面取得与苏联平等地位的机会会欣然接受,可是中国的反应却大不相同。总的说来,据报道,中国人对于中美关系取得实质进展的各种象征是小心留神的。
    一个星期前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对伊朗采取制裁措施的提案时,北京“不参加投票”(实际上是弃权),使华盛顿一些官员感到意外,因为在人质问题上中国一直对美国采取支持态度并开展了幕后的外交活动。现在他们认为,中国不参加投票是为了对华盛顿保持距离并且在第三世界中保持明确的“反帝”立场。
    虽然这些谨慎的声调已开始出现,但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一年结束的时候,两国关系的实质性方面仍在继续不断增长。据中国人统计,去年一年中有三百○八个官方代表团访问了美国。访问中国的美国旅游者约有四万人,还有数目未统计的一批美国代表团。
    在布朗访问期间,美国已表明它准备提供既可民用、也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比较先进的技术。计划中的由美国发射一颗中国通信卫星一事,将会慢慢发展,而不会急剧猛增。
    据估计,美国给中国提供“最惠国”贸易待遇,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信贷,以及双方的经济利益,将使美中贸易总额有新的增长。这方面的增长估计也将是缓慢而又不间断的——七八年是一十二亿美元,七九年增加到二十亿美元,今年估计将达到二十五亿到三十亿美元。


说美国家安全委员会支持同北京发展关系,但国务院一些官员倾向于慢慢来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月二十八日华莱士文章】美中两国现在正在结成新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已经使得这两个以前的仇敌同苏联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对抗。
    双方共同认识到,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威胁到国家的基本利益,是“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危险延伸。
    在国防部长布朗今年一月访问中国期间,显示出美中两国观点的这种一致。松散的联系现在,无论华盛顿还是北京都还没有谈论两国结成正式联盟的事。它们彼此都还存有戒心,现在谁都不需要、也不希望建立那样一种联系。
    但是,要使中美合作迅速取得进展,既不需要正式条约,也不需要联盟。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络绎不绝的正式访问仍将不断进行下去。每次访问都使两国之间靠得更近。
    这些访问,加上高级外交官员越来越频繁的磋商,是有效的手段,可以借以形成对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共同或联合的反应: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援助,对付越南在东南亚的扩张,或在泰国受到河内军队威胁时向泰国提供援助。
    要扩大美国对中国转让民用技术的范围,以使北京能得到美国的技术知识和设备(从卫星通讯设备到能作军事用途的直升飞机),也不需要结成联盟。
    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更快地批准进出口银行向北京提供贷款、给中国以“最惠国”贸易地位以及美国政府为在中国投资的私商提供保证。
    近几个月来,关于所有这些行动都对中国作过保证。但是,现在在卡特政府内,看来这些行动作为加强中国力量的全面努力的一部分肯定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了。一些受尊敬的学者预言,这仅仅是开始。
    最近由国防部出钱、由兰德公司写出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俄国“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将促使美国、日本和西欧在十年之内同北京结成联盟。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要是克里姆林宫继续试图用武力和卫星国包围中国——考虑到莫斯科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它采取这一方针的决心看来是坚定的——情况就尤其如此。
    亚洲的专家们指出,美国这种有意识地加强中国力量的作法,会使华盛顿同北京的关系更加对俄国不利,从而将进一步影响全球力量对比。这种局面又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产生影响。令人放心的信号美国要是进一步卷入亚洲事务,例如增进同北京的关系,那也使日本和其他亚洲盟国感到放心,相信美国决心继续成为一个太平洋的力量。
    不过,西欧是另一回事。在那里产生的影响将取决于中美关系实际上能走多远。发展正常化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人们对结成实际联盟却存有疑虑。
    英国工党希望同俄国保持或改善关系,反对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坚决的反苏立场,因此肯定会作出强烈的不利反应。西德(无论同俄国发生什么冲突,它都是欧洲的前线国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是,在向北京出售武器方面,即使美国赞同这样做,它也会畏缩不前,以免引起莫斯科的怨恨。
    美国充分利用中国这张牌的前景在卡特政府内也在引起争论。国家安全委员会热烈支持同北京发展关系。但是,国务院的一些官员却倾向于慢慢来,希望能把同莫斯科搞的缓和的一部分挽救下来。无论走哪条路,中美发展伙伴关系都是不可避免的。


    【美《纽约时报》一月二十一日威廉·萨菲尔文章】卡特手下的人不懂得发展中美地理政治关系所需要的那种坚定与敏感的结合。关键在于始终如一。
    但是,卡特的立场一直是不始终如一的。仅在一个月前,布朗在参院外委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以在表面上倾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办法加重苏联人的妄想狂”。
    然而,白宫内再生的鹰派一直在公开地提出一条相反的方针:我们对苏联行动的反应不仅仅是要把已经名存实亡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搁在一边,而且要以开始同中国人建立一种新的军事关系来惩罚俄国人。
    现在,向俄国人装出一副我们正在考虑这些选择方案的样子。中国人听到了我们公开发出的信号,但是他们知道布朗部长在私下里拿出的东西多么少。
    卡特先生正在设法采取一种两面讨好的作法,表面上开始建立美中军事关系而又不会构成挑衅性的现实。
    问题在于,卡特让苏联人来决定我们在什么时间和什么范围内同中国人打交道。当莫斯科强硬起来时,我们就暗示我们可能同北京做成什么大事,当莫斯科使紧张局势缓和时,我们又对北京采取冷淡态度。
    中国人看透了这一点。他们认为,美国的政策是受苏联人变幻不定的信号左右的,而不是美国总统对世界看法的一种延伸。


    【美《巴尔的摩太阳报》一月二十一日斯坦利·卡诺报道】卡特同北京的接近也可能证明是一次灾难。
    国防部长布朗最近在北京表示希望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关系”会由于他们共同敌视苏联而“扩大和加深”。
    但是那个目标是充满危险的,因为卡特政府自从去年正式承认北京以来,一直渴望用以对付俄国人的所谓“中国这张牌”,根本不是一张王牌。支持中国人对付苏联可能是危险的。
    这并不是否认美国和中国在阻挠苏联实现其在南亚的野心方面有着并行不悖的利益。但是,美国如果对中国人同俄国人之间规模更大的争端承担义务,那将是危险的。
    如果中苏之间发生一场大规模冲突,这样的义务可能把美国拖入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如果中国和越南之间的紧张关系再次引起战斗,这样的义务也可能使美国再次卷入东南亚事务。
    如果在安全方面同北京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这也会使美国更难以在一旦俄国人后退而在阿富汗和其他地方采取温和态度的时候同俄国人改善关系。最重要的是,如果认为中国能在三角竞争中充当真正抗衡苏联的力量,那是一种幻想。


    【美《华尔街日报》一月二十一日培根文章】一年来美中关系迅速发展,国防部长布朗最近的中国之行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华盛顿和北京所共同关心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次旅行突出表现为在一种可喜的意义上建立了友谊、在全球抱有共同的目标和在战略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大。
    在目前的和解期间,要突出过去的分歧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值得记住的是,虽然中国不是一个敌人,它也决不是通常那种具有共同的西方民主和经济价值概念的意义上的盟友。
    在意识形态、历史看法和经济组织上的巨大分歧,把华盛顿同北京分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