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25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西德伍佩尔塔尔市新闻广告局最近出版一本题为《伍佩尔塔尔——悬车之城》的小册子,介绍伍佩尔峡谷的悬空铁路运行情况,全文译载如下:
    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中部,离科隆四十公里的一个峡谷间有一座美丽的山城。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故乡、世界上著名的悬车之城
    ——伍佩尔塔尔。
    这个地方原来叫伍佩尔,德语中的“塔尔”即峡谷的意思,因此这个城市就以此为名:伍佩尔塔尔,也就是“伍佩尔峡谷”之意。山城有四十二万人。与这座城齐名的是该城的悬空铁路。
    穿过伍佩尔峡谷的悬车已经行驶七十五年了。还是在上一个世纪末,在科隆有一位名叫欧根的工程师设计了“单轨挂车”,一八九八年开始兴建,两年之后开始通车。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参加了通车典礼,并成了首批悬车乘客之一。这种悬车有许多优点:它不在陆地,也不在高空,而是在其中间。它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阻碍,也不受天气好坏的影响,又不象海面上的轮船那样摇晃颠簸,在空中沿着固定的轨道滑行,自由驶过。
    七十五年来已经有十二亿人被“吊”着穿过伍佩尔峡谷了,这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行程共两亿五千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转六千圈。
    悬空铁路全长十三点三公里,有四百七十二个钢梁支架,也就是有九百四十四只“钢腿”支撑着它,因此当地人又称它为“千条腿”。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八米到十二米。如果让一个油漆匠给钢架刷漆,那就得五百年才能完成。
    铁路全线有十六个车站,行驶一次三十分钟。列车内装有现代化的信号设备,人们不用耽心它的安全问题。自通车以来没有出过大的伤亡事故。
    只有一次例外。一九五○年一个马戏团想让它的一头小象乘该城的悬车观光一下峡谷山城的风光。
    但是小象图菲并没有这种兴趣,她冲破车箱倒栽下来,幸运的是小图菲只受了点轻伤。小图菲事件发生后又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该城第三代悬车诞生了,称为“兰桔”。它只用一人驾驶,司机室内有电视设备,每天有五万人次搭乘。每站月台上都有照像机出租站,也有摄影师为乘客摄影留念。在动物园站还建成了环形游览专线,乘客可以在悬车上鸟瞰园内的珍奇动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伍佩尔塔尔悬车设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战结束后,伍佩尔塔尔人民只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复了全部设备,一九四六年三月就全线通车了。现在“兰桔”悬车正全速向着二○○○年前进。


    【法新社纽约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迪迪埃·福克)在离华盛顿不远、开车不过两小时路程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奇怪的宗教派别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自十七世纪以来就没有什么变化。最近,小儿麻痹症在这些美国人中流行,但他们一开始仍然拒绝任何免疫治疗,他们相信上帝将会帮助他们。只是在美国卫生当局一再施加压力之后,他们才勉强地同意进行治疗。
    阿米什人完全拒绝接受现代生活。他们是反叛的瑞士主教雅各布
    ·阿曼的教民。他们最初来自巴勒登、阿尔萨斯和瑞士,他们是为了逃避欧洲的宗教迫害,大约在三百年前来到这里的。他们主要定居在中西部或宾夕法尼亚州。在这里,他们的组织有一万五千名成员。估计有八万阿米什人现在生活在美国。
    具有另一个时代的穿戴特点和习惯的阿米什人,看起来象康德哲学时代的欧洲农民。男人们穿着长长的黑色礼服大衣,戴着兔皮边的大宽沿帽。妇女们蔑视化妆品,她们穿着包裹全身的长袍。甚至孩子们也禁止穿鲜艳的衣服。
    用扣子被认为是轻浮的表现,因此用钩子来代替。
    在宾夕法尼亚州,居住在白色,宽敞的农舍里的阿米什人仍然维持过去的生活方式。在厨房里,他们用煤油灯照明,用烧木柴的炉子取暖,从来不使用美国人喜爱的一些节省劳力的小机器。阿米什人拒绝现代技术,在那里既看不到电线、也看不到电视天线和汽车。他们旅行时坐着黑色的马拉车,在远非是高速公路的路上行驶。
    阿米什人始终都是生态学家,他们懂得怎样从太阳和河流中取得能源。他们对现代设施的唯一妥协是有一个冷藏库,是由一部柴油发电机作动力的。
    阿米什人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在当地的市场上出售他们的蔬菜和乳制品,每个家庭都种植烟叶,但阿米什人从来不吸烟。
    阿米什人过着一种封闭式的生活。每个家庭发生的事情,如结婚洗礼或者葬礼才是人们集会的机会。
    阿米什人担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遭到现代生活的破坏,因此拒绝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结果同美国当局发生了冲突。一九七二年,最高法院规定,允许他们在他们自己的学校里按照他们的希望教育他们的孩子。
    这里的孩子们在十八岁以前,从来没有阅读过一份报纸,没有看过一场电影。但是到了十八岁的时候,他们必须决定是否希望接受洗礼和继续留在这个集体内。
    只有很少的人离开这个集体。
    阿米什这个宗教派别并不担心有人改变信仰,他们相信他们的信仰,近三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保持着为美国所允许的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以圣经中的一句话为根据的,即“不要向你周围的世界妥协”。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二十二日译载日本《每日新闻》访华团记者石川昌的一篇文章,题为《孔子故乡曲阜记行》,转载如下:会见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从山东省的“乡村车站”——兖州,乘车约行四十分钟,便接近孔子的故乡曲阜了。在这里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城墙和房屋。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一行被引入了两千年前“鲁国的世界”。
    我们在“孔子的子孙招待远方客人的地方”
    ——孔府的房屋度过一宵,心中真有说不出的复杂的感慨。就是这一座孔府,在四人帮全盛时期,被称为“万恶的怪人之家”,“孔老二是企图复辟奴隶制度的反动人物”。
    我们这次到曲阜之前,在北京时李先念副总理对我们说:“孔子作为教育家,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在谈话之中,还不时引用孔子的话。同四人帮时代相比,现在中国对孔子的看法已作出完全相反的评价。这种情形正显示中国在各个方面发生着急剧的价值转换的一面。因此,还未完全修复的曲阜的各种文物所显示的令人痛心的景象,象征着中国社会所受到的创伤。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孔繁银(五十二岁)的引导下,前往孔庙参观。我们看到的孔子像,是一位中等身材,不肥不瘦的好人的模样。正式的孔子嫡裔是在台湾的“七十七代”孔德成。关于“七十四”同“七十七”之差,据孔繁银解释:“第五十六代孔裔的第二个儿子是我(孔繁银)的祖先,从此之后代数的计算就不同了。”现在曲阜县人口有四十万,孔姓占四万人。被破坏石碑已修复但裂痕仍在据说孔庙是在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四七八年)鲁哀公在孔子的旧宅上兴建的。当时的规模还没有现在这样雄大。后来以北魏孝文帝为首的历代皇帝,都曾经修复加建。
    孔子死后,他的教诲通过他的弟子的宣传而发扬光大,形成为儒教,不但在中国,也对日本、朝鲜产生了影响。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过程,同历朝经过各种各样的人扩建孔庙的步伐是相通的。这个过程吸取了中国的民族素质,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因此,四人帮选择以批判孔子作为他们的路线斗争的对象,有人认为是以中国的文明为敌。
    四人帮为了找到批孔的理由,捏造了儒法斗争史观。这一套批孔理论无论怎样加以解释都是说不通的,四人帮的一套做法还是陷入了泥沼。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曲阜的许多有关孔子的文物受到怎样的对待,成为世界关心的目标。我们从弘道门出到大中门,对眼前行走的车辆大吃一惊。原来孔庙的东西两壁被拆掉修成道路了。据孔氏说明,这是文革期间,为了扩大交通而拆毁的。
    在奎文阁和大成门之间,原本立有许多石碑,但现在显眼的是这些石碑的断裂痕迹显著。据说文革期间,红卫兵将这些石碑推倒,打断。也有些石碑上面还有红卫兵用漆油写上“留”的字样。
    与我们的宿舍相邻的房屋,是孔子的子孙住居的,入口处开设有文物商店。曲阜自今年三月对外国人开放以来,到现在已有约一千人(包括海外华侨)到来参观过。一名孔庙文物破坏者被枪决在文物商店中听到中国人的谈话。记者问道:“破坏曲阜文物的人后来受到处分没有?”一个中年的商店经理出面回答说:“破坏得最厉害的人受到审判并被判处死刑。”
    据说被判处死刑的那个人,文革前是生产队的干部,一直对农民提出苛酷的要求。一九六四年时,两名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的社员批评了他,不料,触怒了他。从此这两个社员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后来自杀。四人帮时代,他在山东各地煽动批孔。但时代终于变了,去年秋天他被捕。
    那么孔子的子孙孔繁银是怎样的呢。想来他一定陷于困难的处境。孔氏微笑着说:“我也参加了批林批孔的斗争大会。”从他稳重的表情中,令人能感到他没有出卖灵魂。
    我们感到,这个地方的人,一大半以上是一面心里反对四人帮,一面参加批孔运动的。人民的这种阳奉阴违的精神,也使人看出曲阜的文物受到的破坏仍然能停留在最小的限度。孔德成的手书在曲阜有售文物商店出售的物品从曲阜的石刻到碑的拓本,种类很多。在拓本之中,孔庙碑的原拓文每幅三百元人民币左右。比起北京、西安的碑刻拓本并不太贵。
    但旧的拓本(古代的拓本)却少,而且纸质也不太好。
    我们在店内看到现在在台湾的七十七代孔子后代孔德成手书的拓本,标价七十元。旁边有几个中国人几乎一致的说:“欢迎他回归祖国!””“越快回来越好!”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同四人帮时代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广阔的森林和数不尽的墓碑之中,建有孔子陵墓。从陵墓到带着生活气息的孔子子孙的住宅等,使人对曲阜之游余兴未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孔子今后在中国思想界中,究竟应占什么样的地位,这一点我们未能详细地听到。
    李先念副总理说,孔子“作为教育家是伟大的”,还是令人不太理解。
    中国现在当然同四人帮时代什么都可加上理由强作解释的作法不同,今天大家都可提出意见,作出结论,这可以理解为中国显出了它的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