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7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路透社开罗九月二十五日电】萨达特总统宣布,埃及今天将开始与以色列进行直接接触以便为和平谈判作好准备。
    他对电视记者说,副总统穆巴拉克“今天将着手建立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直接接触”,以便为会谈戴维营和平协议问题奠定基础。
    但是萨达特没有说清楚副总统将同谁开始进行接触。
    萨达特说,戴维营协议“将使持续了三十年、打过四次仗、充满了憎恨和痛苦的中东问题得到解决。现在一切都在转向友谊和睦邻关系”。
    总统是在签署了建立一个新的埃及政治组织——他的民族民主党——的文件以后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开罗电视台播送了他的谈话。他在谈话中说,一俟以色列议会就协议作出决定就开始和平谈判。以色列议会今天开始辩论协议。
    萨达特说,他正在休假,穆巴拉克将以代总统的身份与以色列进行接触。
    萨达特没有说他的假期将持续多长。但是他预定要在本星期四(二十八日)向全国发表关于戴维营协议的讲话。
    这一天是他的前任纳赛尔逝世八周年纪念日。
    萨达特总统说,他履行了去年十一月主动访问耶路撒冷以后向千百万人民所作的诺言,即他决不会让他们失望。
    他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个具有和平、友爱和兄弟情谊的新秩序的新世界。


    【法新社贝鲁特九月二十三日电】在中东经过戴维营以—埃协议之后的一周的紧张政治和外交活动,阿拉伯世界的分裂更加严重,并且无疑更加持久。今天出现了三派:“坚定阵线”(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叙利亚、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沉默阵线”(约旦、沙特阿拉伯、一些温和派阿拉伯国家)以及目前还团结的萨达特总统的阵营。
    观察家们指出,无论是刚刚结束的“坚定派首脑会议”还是星期日(二十四日)结束在中东的“说服访问”的美国国务卿,都没有能够使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放弃它们的保留态度。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美国众议院今天举行表决,允许向北京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有限贷款,与此同时继续禁止贷款给苏联购买物品。
    表决结果是三百二十五票对六十二票。
    参议院在九月七日通过了一项将同意对中国的购买承担更多费用的法案。参众两院联合委员会必须在国会举行最后表决以前解决一些不同提法。
    他们说,美国粮食的主要买主苏联是被排斥在贸易贷款计划的扩展范围之外的,因为它在今年的审判中对持不同政见者实行了一些严厉的处罚。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题:白宫九月二十五日(星期一)消息
    新闻发布会:新闻秘书鲍威尔在总统向国际货币基本组织发表讲话的前后分别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谈到了中东问题:
    鲍威尔说,万斯在一次实际上是每周一次的外交政策会议(指万斯、蒙代尔、布热津斯基、布朗和乔丹同卡特一起举行的会议)上向卡特作了汇报。鲍威尔说,万斯全面地汇报了他同约旦、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官员举行的会谈情况,并在其后召开的内阁全体会议上重新作了较简短的汇报。
    他说,万斯带回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东道国提出的一些问题,鲍威尔说,这些问题“将会得到答复”。
    记者问鲍威尔·卡特是否预计到只会参加纲要中所规定的关于约旦河西岸的谈判,他说,他无法“推测”一个外国政府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他说,“没有人预计”约旦或沙特阿拉伯“会立即采取行动”。
    他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第一次形成了一种进程、一种基础,从而使侯赛因国王、约旦人和沙特阿拉伯人深感关切的许多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
    鲍威尔对一个提问题的人说,任何把万斯出访说成是失败的消息都是“非常错误的”。
    他说,任何“相当聪明的观察家”都会预料到人们会对万斯公开发表那样的评论。他又说,“十之八九不会马上再采取什么行动”,并且说,在短短的两三天之内,很难把“那次出访说成是成功或失败”。
    【路透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国务卿万斯今天告诉卡特总统,沙特阿拉伯和约旦暂不对戴维营最高级会议达成的协议作出判断。
    国务院发言人卡特说,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给万斯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它们对和平的进程极为关切,但是它们暂时还不打算确定它们最后的立场。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国务院一位发言人今天说,他没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消息,即在开罗朝着单独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采取行动之后,沙特阿拉伯已决定中断每年给埃及的十二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国务卿万斯在结束了对中东的游说旅行之后于今天上午回国,他将告诉卡特总统,戴维营协议具有取得成功的现实可能性。
    万斯在从大马士革(他六天活动的最后一站)飞回美国途中说:“我过去一直设想我们到达中东后人们会提出一些严重的困难问题要我们回答。人们果然向我提出了这些困难问题。
    “我个人认为,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回答,我现在仍然象我离开美国时那样认为,这些纲要为在中东实现真正的和平提供了基础。”


    【本刊讯】日本《信使周刊》九月十五日一期刊登田中清玄的文章,题目是《对美苏八十年代资源战略的认识,福田中东之行过于拘泥眼前利益》,摘要如下:
    日本现任首相访问中东各国,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因此,据说福田首相是干劲十足的。
    日本国内石油的需求,近百分之八十要从中东各国进口。因此,为了谋求稳定的供应,则要确认日本同中东各国的“相互依赖性”。据说,这就是首要的目的。那么,福田首相的中东之行不就仅仅是“乞讨外交”了吗?
    但是,现在全世界之所以注重中东形势,并不是因为象福田首相那样只认为眼前的利益是重要的。这是因为,美国也好,苏联也好,别的国家也好,都认为“中东和非洲同样是走向八十年代的能源资源的战略要地”。
    那么,各国的“资源战略”是如何交错的呢?众所周知,过去的中东是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对立”这种两极结构向前发展的。苏联对此进行了介入。其目的是要在八十年代确保矿物资源和控制石油。具体地说,就是要组成一个对沙特阿拉伯的包围网,沙特既是“石油宝库”,库又是“亲美”国家。如果在八十年代石油枯竭,石油资源供不应求的话,那么,苏联的计划经济就要破产。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控制中东的石油。正因如此,苏联以军事援助等等为诱饵,接近并介入了沙特阿拉伯周围的国家,如伊拉克、叙利亚、南北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等等,旨在组成一个包围网。而且也有确保非洲的矿物资源和军事据点的目的,并且企图向安哥拉和扎伊尔扩张,还想把由于国内矛盾而受到激烈振荡的罗得西亚和南非也控制起来。
    正是这个苏联,最近又在阿富汗——它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大产油国伊朗的邻国——通过政变成功地使阿富汗完全“亲苏化”了。苏联想以此为据点,来扰乱“亲美”的伊朗王国。据认为,前些时候在伊朗的大油田地区阿巴丹发生的火烧电影院事件,也很有可能是苏联唆使的。
    伊朗的另一个邻国伊拉克的动向也值得注
    意。
    伊朗也可以说是美国在中东的桥头堡。如果这样看,那么,伊拉克要算曾经是“苏联的桥头
    堡”。
    如果把这种形势置于考虑之中,那么,中国华国锋主席在对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进行“反苏宣传旅行”之后,于归途中到伊朗停留,这可以说完全是卓越的对国际问题的估计。尤其是再考虑到中国外长黄华六月份在美国同国务卿万斯会谈之后马上飞到发生纠纷的扎伊尔,在金沙萨机场一下飞机就发表了激烈的反苏讲话,那么,可以说美国同中国在对苏战略外交上现在已完全一致,可谓是“二人三足”……。
    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供应问题,现在,作为日本同沙特阿拉伯、日本同伊朗的双边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为了在八十年代生存下去,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要拼命交锋的问题。只为本国的稳定供应。这种短见的外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是和是战这样的如履薄冰的“戴维营会议”的高潮中,我国的福田首相搞了个“为日本提供石油”的“乞讨外交”。
    “大国日本”的首相,这样搞行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