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路透社卢萨卡四月二十六日电】中国人修建的坦赞铁路——内陆国赞比亚通向世界贸易航线的生命线,北京在国外的最大援建工程——正出现问题。
    事故、缺少车皮、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拥挤和关于不满的工人搞破坏的报道,这一切已使这条铁路一九七六年七月正式通车时洋溢的热情失去了一部分光辉。
    铁路全长一千八百六十公里,从赞比亚的克皮里姆波希城到坦桑尼亚的港口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经过广漠的灌木地带。
    一支由大约一万五千名中国工人和三万六千赞比亚人和坦桑尼亚人组成的大军花费了五年时间建筑这条铁路,它被欢呼为一项造价四亿六千万美元的奇迹工程。
    这条铁路是作为赞比亚现有的通过白人统治的南部非洲的进出口运输线的替代路线,由最近独立的黑非洲强烈的政治热情设想出来的。
    坦赞铁路(跨过三百坐桥梁,穿过十九条隧道)碰到的大问题是如何对付赞比亚铜矿工业的运输要求,赞比亚一年生产出口的铜矿石在六十五万吨以上。
    根据这条铁路移交给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时公布的数字,这条铁路本应一年运载四百万吨商品,并在它的全部能力都得到利用时提高到七百万吨。但是,在第一年经营后公布的数字说,这条铁路在那个时期仅运载了一百一十二万二千吨,据说,这条铁路发生了三次大事故。
    据运输界人士说,这条铁路的两千一百节车皮有数百节正在修理。此外,在赞比亚卸货缓慢,根据中国人的设计,往返时间是十五天,目前却在二十五到三十天之间。
    这些人士说,由于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耽误和拥挤,赞比亚进口的九万吨商品在那里堆积如山,还堆积着等待出口的大约五万吨赞比亚铜。
    坦赞铁路种种问题的影响一定已经加剧了赞比亚正面临的长期经济危机,并且助长了国内政治斗争。


    说当福田告诉卡特说日本关于缔结日中条约的方针没有变时,卡特说增进日中关系是件可喜的事情,预祝成功
    【时事社东京五月四日电】题:日美以相同立场“展望世界”
    ——园田外相答记者问
    纽约三日电:福田首相一行结束了日美首脑会谈,三日晚到达纽约。时事社就这次日美首脑会谈的成果分别采访了陪同首相访美的园田外相和牛场对外经济相,并听取了他们对今后的外交和经济问题的意见。
    在采访过程中,园田外相暗示美国总统卡特访日可能明年实现,同时对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表现出热情。采访园田外相的内容如下:
    问:请你首先谈谈这次首脑会谈的成果。
    外相:本来认为日美贸易谈判很麻烦,但结果却非常顺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问:具体的成果有哪些?
    外相:过去的日美首脑会谈,只是在两国之间进行协商,而这次首脑会谈则不同于以前,日本听取了西德、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国家的意见和希望,并把它转告给了卡特总统。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好。另外,在两位首脑单独会谈时,“展望世界”成了最重要的议题。这意味着日美之间变成了这样一种关系:从互相合作的立场出发,站在同一立场上寻求同一方向。
    问:在这次会谈中,似乎花了很长时间谈亚洲问题。具体说来,讨论了什么内容?
    外相:美国方面通过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和副总统蒙代尔遍访东南亚表明了没有放松对亚洲的关心的态度。就是在这次会谈中也采取了要探讨点什么,认真听取我们的意见的态度。
    问:对缔结日中条约今后的步骤如何?
    外相:关于日中条约,福田首相解释说:谈判由于反霸问题中断了,又恢复,又中断。不过,缔结日中条约的方针没有变。对此,卡特总统说:增进日中关系是件可喜的事情,预祝成功。过去政府的态度是“对促进日中友好关系没有异议”。如果我多嘴多舌,又会引起议论,因此,现在什么也不能说。
    问:最后请你谈谈卡特访日的问题。
    外相:首相说,希望总统务必访日。总统说应该早日访日。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十八日以《日本钢铁联盟汇总一九七八年度钢铁供求展望,粗钢生产停留在一亿多吨的低水平》为题报道:
    日本钢铁联盟十七日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汇总了一九七八年度钢铁供求展望。据此估计,一九七八年度我国粗钢生产为一亿零一百万吨至一亿零四百万吨,比一九七七年度只略微增加百分之零点四至百分之三点三,这是自一九七五年度以来连续四年停留在一亿多吨的低水平。钢铁生产萎靡不振是因为以欧美为中心的出口减少,此外,在国内需求方面,造船部门的需求量减少,就是扩大公共事业,也缺乏大幅度增加钢铁需求量的力量。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五月号刊登《太平洋的果盘——菲律宾》一文,摘转如下:
    跟气候较冷地区的人谈起热带,他们的心目中总会泛出许多一片青翠的岛屿;在那里,灿烂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使岛上花果丛生。其实用这种美丽的憧憬来形容菲律宾,可说是虽不中亦不远。因为在一九七五年度该国十种主要输出品中,五种全属果类,计为香蕉、凤梨,以及椰树果实的三种衍生物椰子油、椰子肉和干椰子等。
    长久以来,椰子是菲律宾的经济支柱之一,该国所赚的每五美元就有一元来自椰子。实际上,椰子业是菲律宾由来已久的生计,该业雇用的职工共约一千二百万人,亦即每三个菲律宾人就有一个吃这行饭。事实上,该国的耕地约有四分之一是种植椰树,数约三百三十万株,每年出产八十五亿颗椰实,使菲律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除了椰子以外,近年该国香蕉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增加。虽则早在一九六四年的纪录,已显示该国的香蕉输出额达九万六千公斤,但实际上直至八年前,菲律宾才正式踏入世界的香蕉市场;那年菲律宾对日本输出三百五十八吨香蕉,总值约一万一千美元。从那时起,它的香蕉输出量即以惊人的速度跃升,到一九七五年已增至五十万零一千五百六十四公吨,共值三千八百七十万美元。这种巨幅增长的结果之一是,一般人把香蕉尊为菲律宾的“果中之王”,而该国也赢得“亚洲香蕉大王”的美誉。
    这些浑号并不离谱。仅在数年前,日本输入的香蕉大部还是由厄瓜多尔和台湾的蕉农供应;日本向是亚洲最大的香蕉市场,该国人民每年要吃下一百多万吨香蕉。可是到了一九七二年,菲律宾输往日本的香蕉已经赶过台湾,比后者多出十一万五千吨,再一年后就压倒厄瓜多尔而跃居首席。一九七五年,菲律宾香蕉已经攫得百分之七十五的日本市场;也在亚洲香蕉总输出量中占了百分之九十二强。同时它的外销市场已经扩展到韩国和中东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香蕉的品种有几百种之多,但只有少数具有商业价值。使菲律宾香蕉输出业崛起的一种蕉是巨型“卡文迪须”种,蕉农和顾客都喜欢它,因为味道好又能抗拒植物病。虽然这种蕉外型像株大树——走进一个这种的蕉园有如穿过一片广大的绿叶森林——实际上它是草本植物。
    但是各种问题已经接踵而来。诸如肥料、化学剂、运费和其他开销的成本增加,因而削薄了利润。同时由于十个主要产蕉国不断争夺市场,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现象仍旧形成一种威胁。
    菲律宾凤梨的国际贸易肇端于一九二○年代。在此之前,夏威夷是太平洋区的主要凤梨产区,但是一种名叫“水腊虫”的甲壳昆虫,一度使那里的凤梨大部枯萎,几乎彻底消灭了当地的凤梨工业。于是生产凤梨的大公司赶紧另找供应来源,结果戴尔蒙提有限公司在菲律宾岷答那峨岛中北部的布基农高原,找到了理想的土地,立时动手种植,同时拟订计划,在附近海岸建造罐头厂。但是在这时候,夏威夷的农业研究专家已经发现了解决水腊虫的办法。夏威夷的其他凤梨罐头厂立即中止开发新的凤梨种植区,可是戴尔蒙提公司决定继续推行原定计划,增设它的菲律宾包装有限公司。半世纪后的现在,与生产凤梨有关的公司在菲律宾数目剧增。而该业也替菲律宾赚得可观的外汇;在一九六五到七四年间,所赚的外汇从一千零六十万美元激增到三千四百八十万美元。
    菲律宾的高地因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和气温适宜,可以一年到头不断地生产凤梨。这种水果大都是从果实的冠部,也就是一枚凤梨“顶端”那丛叶子里长出来的,十八至二十四个月后就可以收割,而收割期可以用不同的种植时期或使用影响凤梨成长率的激素,来随意调节和控制。这种办法,也可使罐头厂里负责冲洗、分级、去皮、去芯,以及把凤梨切成片、块、凉拌用凤梨丁和榨汁等工作的工人,可以终年工作。
    虽然夏威夷现仍是世界位列第一的凤梨生产区,但是菲律宾凤梨的前景看起来非常光明。
    扩大生产凤梨和香蕉,已使菲律宾成为“太平洋的果盘”,而高踞“果王”宝坐的仍是椰子。不过,近年来农业专家对于它的椰子收成较前减低的情形,颇表关注。用更多土地种植椰树虽可使产量增加,但这几年来每株椰树的平均产量却不断下降——从一九六○年的四十五个椰实降到一九七三年的三十四个。肥料的缺乏、灌溉水利设备的不敷应用、两树的距离不适当、不合经济原则的椰园分布,以及没有更植树令已高的椰树等等,都是造成生产力减退的因素。
    为了挽救这种局势,菲律宾政府已经推行了一些补救方案,包括拨出专款,透过新设立的一批农村银行,供应果农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要。其他的计划则针对各种不同的需要,包括:训练果农采用改良的种植方法和耕地管理法;派发免费肥料;在要冲地点设立苗圃,准备每年供给一百多万株椰树苗,将不符经济原则的小椰田合并成为妥加管理的农场;以及培养产量很高的配种椰树等等。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四月十四日以《本社全国舆论调查,对福田的支持率迅速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为题报道:
    读卖新闻社于八、九日两天进行了全国舆论调查,探索了对内阁的支持率等舆论动向。
    自福田内阁于前年十二月成立以来,经本社调查,对福田内阁的支持率一直很低,在百分之二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五之间。这一次本社调查的结果,比三月份的调查减少了百分之五点三,降到百分之二十。它低于佐藤内阁后期的百分之二十三,低于因使用金钱搞参议院选举而受到猛烈批判的田中内阁后期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二,是一次很低的支持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