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21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本刊讯】香港《华侨晚报》五月十八日以《苏联世界性策略欲不战而能屈人》为题发表评论,全文如下:
    协调西欧各国防卫政策与军备问题的国际组织西欧同盟,定六月十九日在巴黎召开政治委员会议,英保守党下院议员贝纳特决定向会上提出一项建议:西欧、中共一致合作,共同对抗日趋增大的苏联的威胁,并将指出这是最有效的手段,贝纳特议员将强调指出:(一)中苏对立是决定性的。(二)西欧与中国在安全保障方面利害关系一致。(三)西欧、中共加强合作是对抗苏联军事威胁增大的适当手段。(四)对于中国同西欧接近,西欧方面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贝纳特议员之会有上述意见提出,当是受到下列情况的影响:三种因素构成影响一、中共最近决定整军经武,派出代表团往英法洽购军火;中共军事代表团更将于今年下半年访英国,报聘卡梅伦元帅上月的造访,此行当然亦与中共所号召的尽速使军备现代化计划有关。同时,中共一再暗示在苏联的侵略野心下,战争是无可避免的,目前军委会更无保留地说,苏联修正主义者包藏要使中共臣服的野心,大战总有无可避免爆发的一天,因此,中共应加紧准备进行反侵略战争。中共有此表示,使部分欧美人士引为同调。
    二、华邓……中共的政治作风,对西欧及东南亚各非共党国家的态度,都博得较为开明而温和,使西方国家对他的观感有所改变,而不如以前般深怀戒惧。
    三、苏联的侵略行动,近几个月来有变本加厉之势,刺激欧美各国,发生较为积极的反应。苏联战略刚柔并济苏联的世界性战略是不用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能称霸世界。
    苏联口口声声喊裁军,喊缓和,目的是蒙骗民主自由阵营各国,使各国始终维持着一个希望:“苏联也不想战争,只要大家肯迁就迁就,和平局势是总能保持下去的。”这样,害怕战争的人自然会在自己的国内,对一切抗苏的计划起破坏作用。
    在战术上,苏联采取的是“侵略性的世界游击战术”。不向强国开刀,只向弱国埋手,实行积小胜为大胜。从民主阵营的外国之外围开始,四面八方,由外而内地侵蚀进去。如此,则各国并无受到直接的利益损失,亦即无眼前的切肤之痛,对苏联便不会有“时日易丧,预及汝俱亡”之心,而作出积极的反抗。军事侵略政治颠覆在手段上,军事行动、政治颠覆行动并用,看客观环境而言。
    例如对安哥拉、索马里,以至现时开始进行的扎伊尔及罗得西亚,这四个小国,本身军力既不足,与欧美的利益关系亦不十分深,他便出动古巴军,前两者一击而中。
    对阿富汗,认为无须使用武力,他便支持当地的叛变力量去进行颠覆,亦能收预期目的。
    对伊朗便不同了,一则伊朗军备较强,古巴军对付不了,再则伊朗与欧美国家利益关系密切,发动军事侵略的话,会使欧美国家来一个“迫虎跳墙”,自己的战略步骤便被打乱了。
    在战略形势部署上,苏联自然不想陷入两面作战之局,所以,尽管中共如何叫嚣谩骂,苏联始终忍隐不发。此举目的有二:一、总希望有一日能把中共重新争取过来;二、纵不能达成目的,亦希望把中共安稳下来,使不至与欧美联手来一个两面夹攻。
    苏联三番四次要求中共修睦邦交,以至日前苏军冲进中共境内,而终肯低首下心道欠,一切作为,都是基于上述的战略原则。世界毒龙万国公敌苏联是一条“世界大毒龙”,四围喷毒火,四围吐毒涎,不把他打垮或制服,世界迟早成为他的囊中物。是则,贝纳特议员主张西欧与中共合作对付苏联的构想,是一项合乎当前世界形势的构想,那是无疑问的。然而,理应如此并不意味实际可行。贝纳特无疑可超卓的想象力,但他的计划的可行性实在太少,也太脆弱。


    【路透社科罗拉多五月十六日电】科学家们这里发现了一只保存完整类似狗一样大小的小恐龙,叫斯太哥沙鲁斯。科学家们希望这次发现有助于决定恐龙是否属于热血动物。
    美国国家园林局说,该小恐龙的骨架埋在一河床底,约有一亿四千万年之久。它是在恐龙的古址处被掘出的。(转载香港《文汇报》)


公报说,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为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八日电】题:联合公报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五月十八日接见了途经莫斯科的阿富汗民主人民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哈菲祖尔·阿明,并且同他进行了热情亲切的谈话。
    在谈话中,就苏联和阿富汗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阿明转交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塔拉基致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的一封信。
    阿明介绍了阿富汗四月革命的目的和任务。他强调指出,通过按照阿富汗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进行的这次革命,政权转到了在阿富汗民主人民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手中。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国家的经济落后状态,实施有利于阿富汗人民的进步改革。
    阿明以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领导人的名义,对苏联广泛和有效地帮助发展阿富汗的经济,帮助培训本国干部予以高度评价,并表示,确信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全面合作将得到加强和扩大。
    在就国际问题交换意见时,他们特别重视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特别裁军会议。他们强调指出,目前,没有比遏止军备竞赛、转而采取切实的真正裁军,尤其是核裁军措施更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了。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七日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阿明,今天在前往哈瓦那途中到达莫斯科。他是去古巴参加不结盟国家协调委员会会议的。塔斯社报道苏是会谈结束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十八日电】勃列日涅夫同墨西哥合众国总统洛佩斯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会谈业已结束。
    在讨论苏墨合作问题时指出了实现现有的条件来进一步加强苏墨之间在贸易、科学技术、文化和其他领域的友好关系的途径。
    双方就发表苏墨联合公报达成了协议。


    【本刊讯】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四月十六日刊载西西伯利亚石油勘探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涅斯捷罗夫的一篇文章,题为《从年轻时起培养科学家》,摘要如下:
    科学需要有才华的人,这个论点是无须证明的。同样无须证明的是:要大力发展科学,要把有才华的人吸收到科学中去,就需要扩充科学骨干。然而,根据现有材料,这种扩充的速度放慢了,从而科学骨干出现了明显的老化现象,科学家中青年的比重下降了。
    青年期,是一个科学家一生中最出成果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现在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一个青年科学家从学校的书桌到获得第一个学位,即得到正式的承认,至少需要十年。如何缩短这个时期?我觉得应当到学校的教室里去找,应当在他们到科研组织中初步踏上工作岗位时去找。
    把高等学校学生同科学研究所的青年专家作一番比较,我们很自然地可以发现一个特点。许多本来具有科学工作素养的学生,一进入科学研究所以后,就失去了这种素养。要再过五年到十年,才能重新获得这种素养。这还算是好的。比这更糟的是,他会变成研究所的一个包袱,或者干脆丢掉了科学。这里有不少原因。但据我们看,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高等院校跟研究所的联系很差。
    一个学生在高等学校时认为,他已达到了科学知识的顶峰。而一进入科学研究所,就会感到,科学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规。有许多本来认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其实尚处于刚开始的研究阶段,或者已被他所进去的那个单位完全否定了。本来是一个很积极的学生害怕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恐怕被人当作门外汉。他或者只承担一些没有什么争论的任务。如果对新手熟悉科学集体这个过程安排不当而任其自流,那么这种“腼腆”可能持续许多年。宝贵的创作时间就会白白浪费。而归根结蒂,受损害的不仅是个人,而且还有事业。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西西伯利亚石油勘探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教育青年之前,先要对他们作一番研究。一九七三年,我们设计了一张专门的表格,要青年们回答表中的问题。一个问题是,他们参不参加辅助科学活动?第二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认为有必要建立青年创作小组?对这两个问题,绝大多数刚开始工作的专家作了否定的答复。研究所认为这是一个警号。因为这表明对青年的工作中有疏忽的地方,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于是,党委里的青年工作小组加强了。对青年科学家代表会议的的准备工作更周密了。每个学部组织了新老工作人员训练班,把研究所的专论文集发给青年。行政上还请求部里颁布命令吸收共青团委代表参加学术委员会。组织了各种创作小组,让它们独立地去解决重大的学术课题。所有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要向青年专家们表明:他们有能力以同他们的老同事同样高的水平完成科学研究,使他们产生信心,并明确规定工作中的刺激条件。
    结果,在重要课题研究者中出现了许多青年研究人员。一九七六——七七年,他们完成了二十一项超额学术任务。
    研究所中现在实质上建立了一个青年小型研究所,能独立解决复杂而重要的科学任务。
    另一点也很重要: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不断提高,需要更扎实的知识,首先是那些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研究所制定了关于在基本科学研究方面工作的专门条例,结合我们研究的特点编制了基础工作主要方向的清单。我们觉得:让青年专家研究基础科目,能使他们有可能专攻某些科学方向,深入钻研课题的实质。如果一个青年专家深入掌握一门课程。他就能在这方面给自己的老同志解答问题,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加加强对自己的信心。
    最后,为了使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同科学研究所的工作接近,为了吸收学生参加科学工作,缩短科学研究集体中培养青年专家的时期,我们认为最好在研究所中设立分专业的高等学校研究基地
    。
    此外,我们还在研究一种有前景的形式,即到生产集体的某几种工作岗位上进行现场见习。这样做将有助于更快地在生产中推广科学研究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