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本刊讯】法国《晨报》四月二十九日以《世界上武器的出售:每分钟一百万美元》为题刊登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全世界每一分钟用于购买武器的开支近一百万美元(五百万法郎),这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作出的惊人结论,这一研究所刚刚公布了它的最近的报告。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它刚刚公布的一九七八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军费开支每分钟近一百万美元,二十多年来增长了一倍。
    在这个专门搜集关于装备和裁军情报的独立机构,自一九六八年以来,每年公布非常全面的年度报告,作为涉及裁军的参考文件。
    例如,一九七八年年刊指出:
    自一九七○年以来向第三世界进行的武器国际贸易已增长了百分之十五,这一贸易的全部合同(百分之九十)几乎由四个国家包下了,美国(占百分之三十八),苏联(占百分之三十四),英国(占百分之九)和法国(占百分之九)。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弗朗克·巴纳比博士也强调了军备竞赛在资源和人才方面的“难以令人置信的浪费”。
    从带有数字、地区分布图和图表的这一庞大数字中也可以看出,核冲突的可能性增长了而不是减少了。巴纳比博士至少看到了三个原因。核武器越来越精良。
    核扩散: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会拥有原子武器,在这方面巴纳比指出,应该用更确切的新的分类法来代替“拥有核武器国家和不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分类法,新的分类法是明确区分为有能力制造原子武器的国家和没有这种能力的国家。
    在全世界,武器贸易已经扩大。巴纳比博士认为,技术演变如此之快,以致于它不能使得政治负责人真正了解情况,因而使得不论西方还是东方这些负责人受到军事专家们的强大压力。


    自传的作者强调指出,“神童”或“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可能成才,甚至堕为庸才;舆论和大众不应过分强调和吹捧“天才”和“神童”,免得他们和社会割断联系,或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今年五月号刊载一篇书评,题目是《昔日神童的两本自传》,详细摘要如下:书名:
    《昔日神童——我的童年及青年》《我是个数学家——神童的后期生活》作者:诺伯特·威纳初版日期:
    《昔日神童》——一九五三年《我是个数学家》——一九五六年
    近来,本地有不少报章、杂志发表了一些文章,报道一些神童的惊人的智慧,并由此而引起人们对天才与神童问题的谈论和探讨。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天才?这个问题已争论甚久。过去有人强调天才之存在,亦有人对此论点进行批判。其实天才之存在与否,主要视乎对“天才”二字的释义。若云,天才者,生下来便无事不懂之人也,则答案自属否定。倘使把天才解释为“具有超越常人之智慧者”或“脑细胞功能特别活跃者”,则要承认其存在。对“神童”问题的疑问
    按西方国家近年推行的“智能测验”之标准,但凡IQ(智力商数)达到特曼指数150或以上的,便被称为天才级。此种智能测验不限于成人,儿童也可接受测验。据最新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集》指出,目前世界上拥有最高IQ的人是一个叫做金安容的南朝鲜儿童,他的IQ高达210。据称他在四岁零八个月时曾在日本的电视台表演,用朝、英、德、日等四国语言作诗,并利用微积分运算。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知识与才能虽非生而有之,但在发展上确需一定的素质。素质优越者发展自比常人迅速,殆无疑义。所谓素质,是指人的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特别是脑细胞功能这一个特点。脑是神经中枢,它控制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素质为人的才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举例而言,视觉器官的特性对绘画、雕刻、文物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之发展是很重要的;听觉器官的特性对音乐、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之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思维组织的特性对理论研究是重要的。
    专家指出,在儿童时期,脑袋的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训练。素质优越的儿童在有计划的培训下,可以迅速接受外界事物,从而显露出在绘画、音乐、数学、文学等方面的杰出才能,小小年纪便有一定的成绩,成为一般人口中的“神童”。然而,若训练无方,或环境不适当,素质优越的儿童长大后不一定会有杰出成就,沦为一般的人,甚至成为庸才、白痴也未可定。
    有一个人曾对“神童”的问题作出了大概是最中肯的回答,这个人就是诺伯特·威纳。十八岁得博士学位的神童
    诺伯特·威纳,美国人,为饮誉全球的数学大师和科学家。威纳对许多学科都具有浓厚兴趣,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威纳之父为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很早便发现其子的超人才能,自幼便加以培训以迄成材。威纳本人七岁便开始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十二岁进塔夫茨学院,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及后往英国剑桥大学随罗素和哈迪研究数学。一九一九年返美,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进行教学及研究工作,直至一九六四年三月中旬去世,时年六十九岁。
    威纳对现代新兴而又发展迅猛的通讯科学贡献甚大。他的名著《控制论》被奉为通讯科学的经典之作。他不但是通讯理论的先行者,也是最早发现数字计算机的威力和积极发展反馈系统理论的科学家。晚年期间,他致力于生物学与神经病学问题的研究,对脑电波及遗传学尤感兴趣。一九六三年,即逝世前一年,因对数学、工程学及生物科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获颁赠国家科学奖章。
    在威纳的众多著作中,有两本自传体的书,着重介绍他的童年及成长为数学家的历程。这两本书分别是《昔日神童——我的童年及青年》和《我是个数学家——神童的后期生活》。
    在《昔日神童》一书的绪言中,威纳就他本人的经历指出,所谓“神童”是指那些在求学之年(中学或以下)已具有达到成人智力标准的儿童,而把“神童”过分渲染是错误的。由于神童的出现是较为罕见的现象,故此经过夸大了或以讹传讹的作用和宣传,一般人最关心的是神童成长后的遭遇:是巨大的成功,还是惨痛的失败?几个神童的遭遇
    威纳认为这种极端的态度是错误的,不合理的,甚而是不公正的。它会使被称为神童的孩子失去自信,而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象被众星拱月般的捧起来的神童,要踏踏实实地回到普通人的行列中去,需要极其坚强的性格。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神童往往会产生一种幻觉:即他的事业一定要有巨大的成就,否则就视作失败——而事实却往往是这样。
    由于才能出众,威纳十二岁便被送进塔夫茨学院攻读。在体质和心理上,他还是个儿童,所以处身于成人中使他感到苦闷。父亲严厉的督促,师友热切的期望,对他造成了很大压力。在毕业礼的时候,他虽然分享了欢乐,但内心却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将来干什么?二是成功之希望几何?
    决定了往哈佛大学深造之后,第一个问题部分解决了。但第二个问题却益显强烈。威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却未被选进PBK联谊会(美国大学优秀生全国性荣誉组织)。落选的主要理由是因为有人怀疑神童的将来能否当得起这个崇高的荣誉。威纳至此方知道神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他慨叹地写道:“神童并不为社会所需。”
    社会的压力对神童产生强大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会引致精神及肉体的崩溃。威纳在书中讲述了其他四名与他同期进哈佛大学的神童之遭遇。其中一名叫西迪斯的神童进哈佛念一年级时只有十一岁。西迪斯之父为神经病医生,对子女之教育极端关注,但缺乏连贯的督促。西迪斯的主要兴趣是在数学方面,并且显露得很有天才。不幸的是,在哈佛学习了两、三年,获得有限的成功后,他便立即被聘请往新成立的休斯顿莱斯学院任职。由于思想未成熟,工作能力薄弱,西迪斯免不了碰个焦头烂额。其后,他因手持旗帜参加一次激进派的游行,被新闻记者大做文章。在这重重打击之下,西迪斯整个人崩溃了,他变成一个毫无进取心的普通人,得过且过的混饭吃,到二次大战结束后便因病逝世。
    另一个叫霍顿的神童因身体衰弱,在大学毕业那那一年患阑尾炎去世。一个叫伯利的神童毕业后被法兰克福特集团所罗致,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律师和政客。另一个名叫塞欣斯的,最后成为普通的乐师。
    总结几个神童的遭遇和结果,威纳认为社会人士的态度和家庭教育对神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那些负责雕塑人类灵魂的艺术家应该给予其作品正确的形象,并应认识到一个天才的生杀之权就是操纵在他们手上。他又以另一比喻指出,一种强力药物也是一种强力毒药;开方单的大夫一定要确实了解其剂量。神童怎样能够成功
    威纳比其他的神童幸运,因为他的父亲在他童年便抓紧他的教育,希望培训他成为一个学者。考取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老威纳又准许他到英国及德国进修,扩展了他的眼界,并使威纳受到当代大师如罗素、哈迪、穆尔等的熏陶,为他将来成为数学大师和伟大的科学家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昔日神童》一书中,威纳把自己的成长过程(到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为止)详尽的记录下来。
    在两本书的跋言中,威纳强调指出,“神童”或“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可能成才,甚至堕为庸才。
    就威纳本人的情况而言,所谓适当的环境,包括了他父亲对他的影响和培养,包括他自小便接触的学术界人士,包括了他的良师益友。所谓不断的努力,就是要艰苦卓绝的学习,要摆脱父亲定下的规范,在一般人中以普通人的姿态出现。
    威纳认为普通人在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形成其思想方法,到二十多岁时得到巩固并迅猛发展。“神童”优胜的地方是在年纪较小时便达到这个境界,但他提出警告说,如果没有巩固、成长和壮大这三个阶段,神童的优势便会消失。以他本人为例,他的事业开展得很早,但直到二十五岁之后,他的成绩才具雏型。他曾受过多方面的考验,走过不少弯路,才得到日后的成功。
    威纳以其切身体会向科研和教育界人士指出,培训素质优异的儿童是一项谨慎而长远的工作,决不能希冀短期内即有成效。舆论与大众不应过分强调和吹捧“天才”和“神童”,免得他们和社会割断了关系,或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其实“神童”也好,杰出的人才也好,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而已。正如威纳所指出,世界上真正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由占比例百分之五弱的专业科学家搞出来的。但是,没有其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协助,创造出一个高水平的科学空气,大部分的科研工作将不可能完成。
    总的来说,在“天才”与“神童”成为甚嚣尘上的话题的今天,读读威纳这位昔日神童的两本自传,有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