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2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二月二十七日发表该报记者星野的述评,题为《中国经济十年计划对日中关系也将产生影响》,摘要如下: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精采部分——华国锋总理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充满着力量的内容是,指出克服了“四人邦”政变所带来的政治危机、社会混乱,这将促使全体国民大团结、举国一致为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正象同一天《人民日报》社论所形容的那样,可以说这个报告是华政权向着“第二次长征”发出的出航号令。它显示中国最高领导人认真期望‘‘政局再不要变动”和“实现现代化”。
    报告说明“四个现代化”是已故周恩来总理十三年前提出来的并经上次人大决定下来的宿愿。然后报告阐明重新把到一九八五年的
    “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计划纲要”交付大会审议。
    十年计划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提出的中期计划。在发表大会快讯阶段,尚未介绍它的内容,但是它占了报告的主要部分。再有,它的最终年度和不久前在北京签字的以八年为期限的“日中长期贸易协议”(总额二百亿美元以上)相一致,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中,纳入了从日本进口成套设备等。与不远的将来应当缔结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联系起来,不能说与华政权下的日中关系无
    关
    。
    再有,华的报告要求在成为现代化基础的科学、教育、文化各领域,实现“中国型的文艺复兴”,希望重现“百家争鸣”。这一号召将填补文革时期的空白。它有以下背景:其一、召集这次大会之际,举行了相隔十三年的地方选举、根据符合宪法的手续选出了代表,进而又要求由广泛的除共产党以外的各党派、知识分子、国外华侨代表等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参加,以谋求全国的一致同意。
    另一点,在召开大会以前的阶段,就大量地恢复了在文革期间下台的有能力的、熟练的干部、学者、知识分子的职务,大刀阔斧地取代了在党、行政部门不讲实际的、无能的“空谈理论”的干部。


    【本刊讯】挪威《晚邮报》二月二十三日以《北京会议唱新调》为题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粉碎“四人邦”以后,中国的山河变得更加美丽和雄伟。结束了不敢讲话的压抑气氛。
    第五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引人注目的是一反十五年之惯例,预先准确地公布了开会的时间。这首先应该被看作是显示了华国锋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力量。
    从本届代表大会上中国人民将了解到,改革政策会给他们带来哪些新的好处,国外也会对“向世界开放”是否仍然为新的领导人的路线得到某些肯定。
    【本刊讯】丹麦《现实报》二月二十五日报道说:
    本届人大会议标志着中国从毛泽东逝世之后到粉碎“四人邦”那一充满着不安与革命紧张的时期过渡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将在“全国团结”的口号下召开。
    【本刊讯】芬兰《新芬兰报》二月二十六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分水岭》的社论说: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以便在议会方面批准权力结构上的改革。据信,这次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将公布修改后的宪法和批准对总理和政府其他成员的任命。尽管从各个省不断传出有关所谓四人邦的支持者造成紧张局面的消息,但是形势显然是稳定的。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意味着一个分水岭,是全国和睦的巨大象征。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三月六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国:聚会的时刻》,摘要如下:
    过去不露面的人露面了,中国国歌有新歌词了。当代表们源源不断来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他们在飞机场和火车站受到了大群表示良好祝愿人的欢迎。各个饭店里集中了一万名服务员为来宾们服务。全国的报纸都以通栏大标题欢呼人大召开。自从文化革命以来,中国领导人从未对一次政策性会议如此大吹大擂和事前这样宣传,也从未把一次全国性的秘密会议的门敞得那么大。
    主旨是团结,事前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更突出了这个主旨。聚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政协委员是创纪录的一千九百八十八人,其中有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代表,也有一些是多年没有露面的人。
    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主持了两天的会议,会议目的显然是要争取党的老干部、知识分子和华侨支持毛逝世以后的新时代。
    有台湾代表参加这次政协会议也表明,想要争取对国民党行政院长蒋经国的统治感到失望的台湾人的支持。
    【本刊讯】加拿大《环球邮报》二月二十七日登载该报记者弗雷泽发自北京的报道,题为《中国人代会在求实气氛中开幕》,摘要如下: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昨天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人大是中国搞民主政治的机构,相当于议会。会议在开幕时并未大事张扬,只有极少的华丽宣传词藻,这是同这个国家的求实而又乐观的态度相一致的。
    这是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举行的第一次人大会议,这次会议同一九七五年的四届人大形成鲜明对照。那次会议,领导人内部的争吵是激烈的,在大会结束之前,甚至没有公开宣布过开会。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二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二十六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了,召开这次代表大会这件事本身就表明,这里的领导层比多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稳定,但是通过卫星对今天的事件进行电视转播表明,中国现在希望人们看见它在按照它的宪法程序行事。


    【本刊讯】达喀尔二月二十七日消息:塞内加尔电视台二十七日晚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五届人大在北京隆重开幕的新闻片。以下是该台播放新闻片的评论:
    观察家认为,华主席是中国的新的实力派人物。
    华主席的报告只不过证实了他的国家对苏联的敌对,他重申北京忠实于毛主席制订的政策,即建立反对超级大国的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也是要整顿中国的国内政策,一位专家认为革命正在改变调子。
    华主席用了三个半小时为代表们确定了中国的政治大纲。
    文化革命的确结束了,四人邦也被埋葬了。
    人们特别强调必须实现工业化,并设法弥补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差距。
    这是坚决恢复秩序的时刻。在华主席发言之际,人们报道说在内地处决了反革命……不管怎么样,人们提醒说自从四人邦垮台以来,已经大大加强了纪律性。与此同时……政权明显地扩大了它的基础,展现出了更开明的中国的形象,在对外政策方面,则继续进行反对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
    【本刊讯】喀麦隆《喀麦隆论坛报》二月二十七日以《重点:实现国家现代化和解放台湾》为题报道:
    这是人民中国议会在这个国家经历周恩来的逝世、毛泽东的逝世和“四人邦”代表的激进势力的失败等动荡之后的第一次会议。
    人大第一次会议主要是(中共)主席、总理华国锋作了长达三小时的发言,基本上重申了去年八月中共十一大以来国家推行的政策的太纲。
    这次人大是在普遍乐观的气氛中开幕的,人们认为中国经过十年的政治和经济动乱后正在开始新的前进。华主席在发言中重申情况“比予期的还好”。
    此外,华主席号召军队作好解放台湾的一切准备。在国际方面重点放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斗争上。华说,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广大劳动群众掌握现代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二月
    二十七日晚刊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浅川的述评,题为《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华主席的政治报告改变了社会价值观》,全文如下:
    华国锋总理在中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知识分子的作用,作了超过予想的强调。这是再次确认要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科学技术,还必须有教育、文化的知识来作基础,否则很难达到。这同文革时代明显地轻视知识分子的做法比较来看,可以说是带有一种改变社会价值观的意义。
    这次大会的三千四百九十七名(开幕时出席的是三千四百五十六名)代表的构成是:工人代表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七,农民代表占百分之二十点六,知识分子占百分之十五。从比率上看,知识分子是仅次于工、农而位列第三。解放军占百分之十四点四,革命干部占百分之十三点四。从一贯的排列是“工农兵”这一点来看,也显示了这次知识分子已如何受到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在号召改变科学技术的落后,掀起教育、文化的新高潮中,再三强调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这同三年前的上届大会重视文革中产生的赤脚医生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等新生事物的作用,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文革中,仅仅由于是知识分子就被当作有反动性的阶层而遭到冷遇,“四人邦”时已呈停止活动状态的科学工作者、作家、歌手、演员已经陆续重新开始活动;文革以前的小说、电影象冲破关卡一样,在香港“复活”起来。但是,据说由于五十年代末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之后曾经搞过再批判,所以,在知识分子中也有人持再看看情况的态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知识分子的地位已得到保证,现代化这个国家要求,也在证实这种保证。因此,可以予想知识分子的活动将全面开花。但知识分子的活动始终是以“工人阶级领导”为前提,通过其活动方式,将表现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