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1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说中国粉碎“四人邦”后,随着国家、政府和经济的重新安排,有经验的党和军队干部掌握了国家的舵轮
    【本刊讯】瑞士《新苏黎世报》三月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人民代表大会指导性的目标》,摘要如下:
    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认了毛去世后在国家机构中所进行的一些变动,并通过对华的施政纲领和十年规划的赞同,通过宪法的修改和选举政府和国家机构,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前进,前进!”
    党报和军报一篇题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联合社论,强调人代会的主题是在本世纪末建成“伟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宣布了一个“新时期”和在华率领下的一次“新的长征”。国歌新歌词中说“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宏伟建设规划”的重点放在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改善供应、改革教育和促进科学文化上,这一点也体现在新宪法中,体现在政府的改组中。新领导要发动九亿人长征,它把目光朝向未来。集中在最高领导人身上根据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人民代表大会确认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选举叶剑英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新的委员长。这次选举结果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这样一来政府和国家的最高职位就由这两位执掌,这两个人在处理毛的继承人问题上和一九七六年秋天清除四人邦时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那时以来就由他们来共同领导党和军队的工作。
    党、军队和国家最高职务的这一集中,是要保证毛继承人领导的稳定和这三根政权支柱的统一与合作。领导层中的第三号人物邓(他一九七五年起草的纲领现在正付诸实现)主持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他在简短的致词中赞扬这次会议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他仍是第一副总理。李先念仍是政府中第二副总理。
    国务院从二十九个部、委增加到三十七个。政府的这一改组也从体制上表明了新的政策,在这方面,明显的是扩大中央对经济、财政和供销的领导。
    最重要的变动是国防部。七十六岁的徐向前元帅从叶帅那里接过了这个职位,并同时得到了第三副总理的头衔。巩固在清洗了“四人邦”和恢复了邓小平的名誉,并在一九七七年八月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改组了党的最高领导之后,随着国家、政府和经济的重新安排,在周和毛逝世后的急风暴雨式的过渡时期结束了。有经验的党和军队干部掌握了国家的舵轮。


    【本刊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时报》三月八日发表题为《跃进》的社论,摘要如下: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举行的首次会议,它确立了新的领导班子,预示着这个共和国在朝革命目标迈进的路上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会议决定的各项使命以及为今后十年规定的具体经济目标,为未来定了调子。确认华国锋先生既是共产党主席又是国务院总理一事,说明他在短短的时期内已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党内的信任。作为他的主要助手邓先生当然会在制订和执行政策方面为他分担责任。
    在对近几个月来涌现的国家新领导人的选择上,总的看来重点是年令和经验。这样做的一个明显目的是要为实现国家的新的跃进作准备。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跃进不会孤立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所形成的经济趋势之外,现代化、科学实验和加强科学是新的主要的考虑。华主席为中国提出的八个目标内包括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增加生产以及加强民主集中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也许不会不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讲实际的态度。
    总的目标是在今后十年内,通过技术改革,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独立的、相当全面的经济体系。毛主席生前树立的两个样板——农业样板大寨和工业样板大庆,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周恩来在一九七五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许下的要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一流工业国的诺言显然正在认真实行,并且显然得到了五届人大的拥护。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组织、纪律和矢志达到目的这几方面,群众的动员程度再次达到了很高水平。因此,看来中国已为朝着它所确定的目标大跃进作好了准备。


    【本刊讯】日本共同社驻北京记者边见三月七日晚发出一则消息,题目是《中国发表了新宪法,与现代化强国相适应》,摘要如下:
    中国七日发表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和公布的新宪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所做的修改宪法报告的全文。新宪法除反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保障“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建立反霸国际统一战线等去年八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党代会和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路线之外,还有加强国家机能,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职权扩大到相当于国家元首等内容。它的内容和中国要争取实现的“现代化强国”是相称的。
    它同一九七五年一月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旧宪法相比较。整个的结构没有变化。但是条文由三十条增加到六十条,内容也发生了大幅度变化。
    新宪法生动地表现了目前的政治:粉碎四人邦,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华国锋主席带头走上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新长征”。
    【时事社东京三月七日电】题:“从大乱走向大治”的中国现代化宪法,写进了“文化革命结束、解放台湾、三个世界论”
    北京七日电:七日公布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宪法首先在序言中写进了以下新内容:一、宣布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二、解放台湾;三、重新肯定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清洗了“四人帮”以后,“从大乱走向大治”是华国锋体制的口号,但由于写明了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和为“在本世纪内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要求团结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华侨等爱国人士,在对外政策中写上了“三个世界论”,这就表明要继承毛主席的路线。
    就第一章而言,新设了科学技术革新的项目(第十二条),明文规定了至高无上的课题
    ——现代化。在第一章第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二章的国家机关,与旧宪法相比,增加了条文,对于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构、法院和检察机关都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特别是新设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以监督下级检察院,取缔各种违法行为,这是引人注目的。
    对于国家机关的完备,第三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可以认为,这是谋求发扬民主。


    【塔斯社东京三月八日电】此间观察家们认为,中国报刊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新成员的名单,反映了从国家政权机关清除所谓“四人邦”的拥护者以后的情况。同时曾积极参加粉碎“四人邦”并同其信徒作斗争的那些人的地位正在加强。
    日本报刊认为,在实行“四个现代化”规划的过程中,北京领导集团内部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东京新闻》强调,换言之,中国的局势依旧是不稳定的。
    【本刊讯】捷克斯洛伐克《真理报》三月七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北京走老路》,摘要如下: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已于星期天在北京结束,世界公众对此会议十分注意。
    关于党内问题的许多言论以及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中,都提出了加强国家机构、加强纪律和扩大经济基地的规定。根据实现所谓四个现代化的口号,还把建立“现代化的国防”计算在内,以使中国在本世纪内成为“强大的国家”。显然他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国防”是国家的进一步“军国主义化”。华国锋关于中国将在对外政策中继续遵循毛关于“三个世界”的概念的声明也证明这一点。
    与此相联系他重复了惯有的反苏攻击。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把苏联视作主要敌人,正如法国《人道报》所指出,这一切“都符合美帝国主义的心意”。苏联的《真理报》补充说,这个庞大的国家尚未摆脱困难。然而可以看到,它仍想继续走自己的老路。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三月九日刊登该报记者雅各布发自北京的文章,题为《中国的新方针。新宪法象是一九五四年宪法和一九七五年宪法的综合》,摘要如下:
    中国新宪法全文已于三月七日公布。首先,这个宪法象是人民共和国前两个宪法的综合。一九七五年宪法的兰本受到了严格的尊重。另一方面,大部分新东西又是取之于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并且只是用来说明立法者的思想或以具体条文补充这个思想的。另一方面,也取消了一些在文化革命后的时髦提法,这些提法今天已不再合适了。例如,已不再提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了。
    在司法方面,最新的东西是恢复检察院,其使命是保证国务院各部门、国家各级地方机构、国家各级地方机构的人员和公民们实施宪法和法律。换言之,检察院充当着公民权利的合法性的卫士和公民的反对可能滥用权力的权利的保护者角色。与一九五四年后宪法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是,没有再肯定检察院的这些机构独立于国家的地方机构。宪法甚至明确规定地方的检察院应对相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应向各级代表大会汇报自己的工作。各级“人民法庭”,换言之各级法院,也是这样。这样,司法、行政和立法三权分立的主张都被排除了。
    根据目前的提法,新宪法自然给了生产和加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很大的地位。新宪法还表明有连续性(或者说是折衷的东西?),考虑到这个国家刚刚经历的政治动荡,这种连续性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一点,不只是在保持国家的主要结构方面(不设共和国主席,党的主席继续“担负三军司令”),而且在整个思想体系方面都表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