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他认为中国向西方开放的作法是一种有益的政策,应通过加强美中关系予以鼓励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国务院的高级亚洲问题专家今天说,中国向西方开放的作法是一种有益的政策,应当通过加强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来加以鼓励。
    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在准备在全国民主党妇女俱乐部发表的一篇政策问题讲话中,保证要尽快同北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看来似乎是政府所做的最坚定的保证。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新作法,反映出它希望通过同西方和日本合作,而不是通过对抗或孤立来加强它的实力。”
    他说,这已有助于在东亚实现新的均衡,但是他警告说,这种新的均势既不是稳定的,也不是持久的,特别是因为太平洋地区各共产党国家之间发生竞争。
    他说:“中国坚持它的新方针将对形成一个东亚各独立国家的稳定体系具有主要的影响。
    “即使只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和加强现在正在产生成果的对话也是极其重要的。”
    霍尔布鲁克还提出了美国关于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问题的声明中通常都提到的两项条件:
    ——美国将考虑到它对台湾人民所负的义务,美国“相信我们将能够继续保持我们同台湾之间的许多互利的关系”。
    ——关于同北京建立正式关系问题没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他说,建立这样的关系不会解决美国同中国之间的所有问题或分歧意见,但是这个进程将会消除引起“没有必要的对抗或误解”的可能性,从而将会巩固我们的关系。
    霍尔布鲁克的讲话,是自从可以明显看出大陆中国正在发生重要政治变动以来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员发表的第一次这样的讲话。


    【路透社布鲁塞尔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共同市场委员会和苏联集团经济组织经互会的三天会谈今天上午结束,会谈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路透社说这次改组使勃列日涅夫的地位得到新的加强;美联社说契尔年科迅速升到最高层使他在为接替勃列日涅夫而展开一场勾心斗角的斗争中成为一个有待注视的人物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记者:罗伯特·埃文斯)苏联今晚宣布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进行了改组,这次改组使共产党领导人、国家主席勃列日涅夫的地位得到了新的加强。
    克里姆林宫首脑的心腹之一、六十七岁的契尔年科进入了党的政治局,而第一副总理马祖罗夫被撵出了这个机构,据料,他还将失去他在政府中的职位。
    另一位同勃列日涅夫共事多年的官员是七十二岁的吉洪诺夫,他同马祖罗夫并列第一副总理已有两年,现被选为这个国家有实权的核心的候补委员。
    高加索格鲁吉亚共和国党的首脑谢瓦尔德纳泽(他在一九七六年苏共二十五大上的发言是最热烈赞扬勃列日涅夫的发言之一)也成了一名候补委员。
    这次改组是在共产党的制定政策的中央委员会举行为期一天的全体会议结束时宣布的,中央委员会大约由二百八十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
    第五项变动是让俄罗斯南部主要的农业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的首脑,四十七岁的戈尔巴乔夫任莫斯科的中央委员会常任机构的书记。斯塔夫罗波尔是一个同克里姆林宫的高级思想家苏斯洛夫有着多年联系的地区,苏斯洛夫的地位在十三人的政治局中是同七十一岁的勃列日涅夫的地位一样重要,他的地位在最近几个月中看来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外交分析家们说,看来无疑的是,戈尔巴乔夫将担任负责农业方面的书记的职位,这个职务长期以来是由政治局委员、七月份已去世的库拉科夫担任的。
    六十四岁的马祖罗夫是现在平均年龄六十八岁的政治局中较年青的成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他最可能是现在仍然担任政府首脑的七十四岁的柯西金总理的继承人。
    马祖罗夫是白俄罗斯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同纳粹军队作战的游击队的领导人,他从来就没有同勃列日涅夫合作过,当一九七六年吉洪诺夫和他一样被提升为第一副总理时,他的地位似乎就衰落了。
    今晚官方所作的这项公布说,他被解除政治局的职务是“因健康原因和他的要求”。而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西方观察家们说,契尔年科迅速晋升到最高层,使他在党内为接替勃列日涅夫而展开的一场勾心斗角的斗争中成了一个有待注视的人物。勃列日涅夫今年七十一岁,身体很不好。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塔斯社今天宣布,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契尔年科已从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被提升为政治局委员。
    西方外交界人士说,契尔年科在过去的两年半当中在苏联最高领导层中地位上升得出人意外的快。
    他在一九七六年三月第二十五次党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苏共中央书记,仅仅一年之后就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这些外交界人士说,这样迅速地晋升可能使他成为在为接替七十一岁的勃列日涅夫而施展的活动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人物。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西方外交官员们说,契尔年科和吉洪诺夫的晋升是增强了勃列日涅夫的势力,表明他仍牢牢地掌握着控制权。
    勃列日涅夫在中央全会上讲了话。
    在勃列日涅夫讲话之后,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八项决议,要求党政各级组织执行勃列日涅夫的指示。
    看来这位领导人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有力地保持着他在党内的实力地位。
    吉洪诺夫被任命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一事是勃列日涅夫的又一个忠诚的同事进入了克里姆林宫最高领导集团。
    象勃列日涅夫一样,吉洪诺夫是出生在乌克兰第聂伯河地区的人,年青时曾被培养为冶金工程师。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苏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公报说,马祖罗夫被解除职务是“应他由于健康原因提出的请求”,但是观察家们说,这种提法掩盖不住这样一个事实:官方是把经济工作的严重过失归咎于他的。
    勃列日涅夫今天在一篇非常激烈的讲话中谴责了苏联经济在工农业和运输业方面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缺点,特别是强调指出缺少肉类和其他消费品。


    这样实际上争端也就得到解决了。几十个发言者讲了话,包括反党集团的成员,除了莫洛托夫外,他们都承认了错误。他们都被撤销了国家和党内的一切职务。
    狡猾的策略家赫鲁晓夫使伏罗希洛夫得救了(“这个老头儿什么也不干了,而且什么也不会干了,但他却以为他还是一个青年人的领袖呢”),由于他的名声大,他被挽救并被允许留下来。布尔加宁得到了一次最后的党内警告,鉴于他是处于总理的地位,这一处分将不予公布。他非常及时地转变过来了。在莫斯科的几次会议上,布尔加宁说他的行为象疯子的一样。
    赫鲁晓夫曾在米丘诺维奇面前把布尔加宁称为“一个笨蛋,他过去是,将来也将继续是一个笨蛋”。
    米丘诺维奇猜测说,经受了所有的政权的考验,而仍然活下来的米高扬,很可能是扮演了某种两面派角色的;不管怎么样,他这次还是安全地过来了。
    赫鲁晓夫在一次漫长的谈话中,把全部细节告诉了米丘诺维奇,他还说反党集团也曾要求克格勃头子谢罗夫下台,因为他掌握对他们不利的档案材料。
    赫鲁晓夫最恨的一个人是谢皮洛夫,他过去曾经是赫鲁晓夫保护的人之一,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报社编辑经过中央委员会书记职务,当上了外交部长——尽管他什么也不懂。他把文件和外交声明看成私人财产。他是用国家费用出版这些文件的(人们说他把收入装进自己腰包)。莫洛托夫被派到蒙古当大使,马林科夫到中亚某地当发电站经理,其他的人也在一些地方得到了次要的工作。
    就这样,赫鲁晓夫在匈牙利起义后已经削弱了的地位,又牢固地恢复了。立即,而不是偶然地,在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之间又开始出现更好的气氛。
    几个月之后,又出现一个小尾巴:出于人们意料,朱可夫元帅在正式访问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回国后,立即从飞机上被送到主席团的会议。人们指责他过多地作为主要人物出风头,他把自己摆在党之上——人们可以想想他说过的话:“只有我命令,坦克才可以开动”。无论是他对赫鲁晓夫的很大的帮助——在同反党集团的斗争中,他把住得很远的中央委员集中起来了——还是他在战争中的功劳,都无济于事。
    莫洛托夫在蒙古米丘诺维奇在莫斯科首先拜访的人之一是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虽然他一贯反对接近贝尔格莱德,并且在一九四八年同斯大林一起签署了导致分裂的俄国的信件,他还是极其热情地接见了这位南斯拉夫人。
    一九五七年九月,这位南斯拉夫人当上了驻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大使。蒙古人很热情地欢迎了米丘诺维奇,这一点触怒了捷克人(当时只有布拉格、平壤、莫斯科和北京在乌兰巴托有大使馆)。
    米丘诺维奇写道,蒙古百分之百地受俄国影响——这是因为它保护西伯利亚东南翼反对中国。俄国人建了一条通往北京的铁路,在那儿建了城市和工厂,训练军队和成批的蒙古专家。
    在蒙古,占支配地位的是游牧的畜牧业。蒙古有九十万居民,而有两千六百万头牲畜。米丘诺维奇就在第一次访问中发现了官方的谈话伙伴和陪同人员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对现在实际上已完全消失的成吉斯汗在十三世纪建立的蒙古帝国,他们仍感到自豪;对居住在俄国(在贝加尔湖和蒙古边界之间)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中“已有一半以上不会说蒙古人的祖国语言而说俄语”这一事实,他们感到可悲。虽然斯大林在一九四二年命令蒙古推广运用西里尔(即俄语)字母,而且蒙古于一九四七年也这样做了,国家元首桑布和年轻的蒙古记者仍然使用着传统的蒙古文字(写法是从上往下)。
    一九五八年三月,米丘诺维奇第二次访问了蒙古,并出席了蒙古党代会。他在那儿又见到了莫洛托夫,后者作为俄国大使,实际上在那儿过着流放生活。这是很奇怪的地位:莫洛托夫既是大使,同时又被责骂和污辱为敌视党的分子。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仍然尊敬他。
    莫洛托夫被指定为米丘诺维奇的顾问。
    莫洛托夫认为蒙古人是完全不懂技术的民族:他们把汽车或卡车看成马或骆驼;他们象骑上动物身上似的跳到座位上,抓住方向盘就驾驶汽车。因此事故和故障很多。(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