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香港《经济导报》十月一日一期刊登一篇香港捷成洋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该报记者的座谈纪录,题为《对中国进口技术、设备的建议和展望》,转载如下:
    目前,我国为着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提早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在出口更多商品的同时,也从各方面进口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香港,有不少贸易机构是和我国有这方面的业务往来的,究竟它们对同中国贸易有什么看法?对中国进口设备和技术的方式方法有何建议?对前景又怎样估计?最近,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和香港捷成洋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座谈。以下是这次座谈的摘要纪录。
    本报记者:在和中国贸易期间,你们认为中国方面在贸易方法、运输方法、设备仪器使用保养等方面,有何优缺点呢?
    吕雅士:在和中国做贸易以来,我一直感到中国的商业道德很好,特别是有坦率的态度。
    翁永清:在使用进口设备和仪器方面,中国一般是比较小心保养的。我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西门子一些十五年至二十年前的产品还能正常运行,证明这些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很好。但是,一些新的设备,例如高度复杂的电子设备的维修保养,对中国的人员来说恐怕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主要是技术跟不上。现在这方面已有改进,例如开设技术训练班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例子。
    徐广生:在化工原料贸易上,我认为交易时间不应局限在每年两届交易会上。由于化工原料价格经常起落,对买家是很不利的。还有就是,很多国家都有官方公布的出入口数字,唯独中国没有,在很多时候,使我们难于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以便和各厂家开展贸易洽谈,这方面也希望有所改善。再有就是,试用一种农药或医药,西方国家都有官方的临场试验结果公布,这样可使制造商容易了解其产品的优缺点,改进产品质量。但中国对这方面是比较忽视的。至于运输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化工原料产品从汉堡到上海的运输一直出现船位缺乏的情况,有些原料制造出来,一直拖了七、八个月仍未能运出,这对制造商来说,一方面造成资金的积压,另一方面外国仓租也贵,造成制造商的损失。据我所知,目前西德汉堡到香港的船位是比较充裕的,把货品从汉堡先装船运到香港再转陆路运往上海,我想是可以加以考虑的。
    甘明亚:我也希望能知道机械仪器使用的结果,以便改进质量,更适合中国的使用,让机械设备发挥更大的效能。同时,在机械使用和保养方面,中国的工人喜欢采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当然,有些时候达到的效果,使外国人也要佩服中国人民的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能使机器受到损坏,甚至损坏后,制造商也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在什么情况下损坏的。故此,我希望中国和外国的技术交流次数再增加一些,也希望中国能够多派一些接触实际生产业务的人员到外国去考察。同时,在到中国交流技术和洽谈业务时,申请批证的情况是:目前即使得到有关方面支持,办理手续也要等上十天。中国能否给在工作上有需要的人发出多次有效的入境证,以简化入境手续?
    翁永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商检局在签发商检证时比较简单化和公式化,对于用什么方式检验,对货物的处理和运输方式都不明确,以致造成在索赔问题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徐广生:对于入境签证太迟,我也认为是不好的。例如欧洲一些厂家的工程师来远东或其它地方交流技术,都有一定的计划,中国方面由于通知或签证太迟,往往要使他们整个行程改变,甚至失去前往中国的机会,这一点是很可惜的。
    甘明亚: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改善,但希望今后能改进得大一些。
    徐广生:对于技术交流会,我觉得有些时候提出的讨论题目太大;同时,听众和参与讨论者究竟是质料控制方面的人员或负责生产的人员呢?他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我希望今后双方在交流会准备期间能多交换一些资料。
    甘明亚: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有这么一个分别:中国技术人员知识范围比较广,但缺乏深度;德国技术人员有深度,但面很窄。因此不少德国技术人员希望能有的放矢,双方得益,如只在枝节问题上交流,搔不到痒处,作用不大。
    本报记者:很高兴能听到各位的宝贵意见。现在,各位是不是可以谈谈对同中国贸易今后趋势的看法?
    吕雅士:总的来说,随着中国和西欧关系的日益发展,肯定中国和西欧的贸易同样会有大的发展。捷成洋行对这点是有充分信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怎样做,固然取决于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我们的立场上,是希望对中国的外贸有所帮助,并把这种希望落实到买卖双方的贸易中去。捷成洋行将继续派人到中国,一如既往地把最新的技术和资料向中国提供,以加快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徐广生: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点来说,中国将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家,因为只要有了化工生产设备,成品的生产是会不断增加的。我们今后的第二出路,反而是向中国多购买化工原料。我再提一点建议,就是希望中国方面能在进口设备使用和化学品施用时,让外国技术人员和他们一起实地研究。最后,我觉得有机会和中国做贸易很荣幸,心情也很舒畅。


    【合众国际社东京十月十六日电】美国驻日本大使曼斯菲尔德今天说,五家美国石油公司派了代表团到北京,以谋求在发展中国石油工业方面发挥作用。
    他在东京会见美国记者时说出这五家公司是联合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宾兹石油公司。
    他说,对美国公司来说,主要的有利条件是中国蕴藏的石油有一部分是在中国近海的深水之下,“而我们的有利条件是唯一能够制造深海石油钻机的人”。
    他还说,中美尚未建立完全的外交关系,这可能使美国实业界参加中国新的工业化计划的作用受到限制。
    这位大使(他将于下星期日回美国述职)说,他不了解中美两国政府将于何时就关系正常化问题达成协议。
    他预言,世界下一个大油池将在东南亚海面发现,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沿海岛屿的主权问题上有争论,因此,可能使开发推迟几年。
    他说,“在争论都解决时,我们可以预期这里将出现规模同沙特阿拉伯一样的石油复兴”
    他说,中国新领导人“大力主张稳定,他们非常可能取得成功”。
    他预言,在大约十至十五年内,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将购买大量的工业设备。他说,然后,中国可能“恢复它历来采取的自力更生的方针”。
    他说,目前,已经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日本和欧洲国家在向中国出售技术设备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他说,“这是一个新的中国政府,其领导人充满信心,这个政府有着迄今一直缺少的稳定。我认为这个政府的基础很牢固。”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十月十二日登载《时代—生活》杂志供稿部的戴维·德沃斯发自台北的报道,题为《台湾一本正经过节》,摘要如下:
    每年十月十日,孤独凄凉的中华民国就忘掉它的种种忧虑,在叫做“双十节”的狂欢中纵情吃喝玩乐。
    今年的国庆节是新总统蒋经国在今春就职以后第一个国庆节,特别充满节日气氛。
    大多数人每年到台湾来,与其说是表示政治上的支持,倒不如说是为了享受节日的欢乐。
    由政府出钱坐飞机来的捧场者、新闻记者和显要人物,都住在园山饭店,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有点象明朝的香炉。
    阅兵的时候也一样挖空心思。
    不过台湾有四十万人的军队并不只是讲讲排场、摆摆样子的。象这个国家一样,军队是按照战斗的要求组织起来的,它有各种各样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今年又第一次加上了台湾自造的由红外线制导的对空导弹。
    政府摆出来的架势叫人看起来就象入侵迫在眉睫一样。每天晚上,都给在大陆的特务发密码电报。电视上老是有人要观众报告可能是间谍的嫌疑分子。
    当然,想一想大陆上有八亿人,台湾的耀武扬威就无非是虚声恫吓。尽管如此,台湾自然是立足于实战的基础上的,虽然它并没有成功的希望,而且在这里只剩下了二十二个大使馆。
    说台湾就是中华民国,那只是一个空名,可是它的经济却并不是假的。虽然同它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还不到两打。同它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却超过了一百四十个。在每年九十四亿美元的出口的带动下,它的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八点一。它的每人平均收入是亚洲最高的,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


    【本刊讯】南斯拉夫《战斗报》十月十四日以《南斯拉夫篮球运动员德利巴希奇在中国医生那里治好了病》为题刊登一则消息,报道中国医生在马尼拉世界篮球锦标赛中为南斯拉夫运动员针灸,摘要如下:
    第一次到中国医生那里治疗以后,米·德利巴希奇感觉非常好,明天他有可能会参加对苏联队的比赛。
    “我觉得这位中国人真是一位神手,我们谁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德利巴希奇今天早晨非常激动地讲述着,他已经不再抚摸脊背了,几天来他的手没离开过那里。
    德利巴希奇说:“他首先看着我,并使劲用手挤压。一生中还从来没有任何东西使我这么痛过。这时他大笑起来,好象这一切都使他非常开心。接着他让我弯腰,等我弯过腰以后,他挥了挥手。我的房间里挤满了运动员,他们想看看为什么这位中国人笑得那么甜。”
    德利巴希奇继续讲道,“他取出针,为了使我不害怕,他先刺进了自己的手,同时象说了一个得意的笑话一样地笑着。他按住我的膝盖并开始寻找进针的部位,而我却害怕得呆住了。当他把针扎进去并开始捻针时,我突然感到一阵轻松。扎第二针时也感到很舒服。那时我觉得针灸真是一件好事情。”
    “他还给了我一些擦背的油、小药丸、针和药面。我们问他,我还能不能打球,中国人点点头。他挥了挥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的运动员和领导人都以深深敬畏的口吻谈论着这位中国人,好象他真是一位神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