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8日参考消息 第4版

    【共同社北京八月十三日电】(记者:边见)题:表明反对归还两岛论
    纪登奎副总理十三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归还北方领土运动活动家访华团(团长是坂本德松)一行。指出最近在日本归还北方领土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提出了“归还齿舞、色丹两岛论”,说:“提出这种意见是因为害怕苏联。”同时,他重申,中国支持全部归还包括国后、择捉在内的四岛。这位副总理还说:“自从毛主席在一九六四年表明支持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运动以来,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可以认为,纪登奎副总理这一天的谈话,是中国对日本以先归还两岛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方式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抱有强烈的戒心。


说中国人民现在显得更加团结和强大,他们决心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要使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本刊讯】《孟加拉国时报》八月七日刊登乔杜里的文章,题为《中国继续前进》,摘要如下:
    一九七六年,我在毛主席逝世的前夕访问了中国,那时有很多猜测(其中有一些是荒唐的),说毛主席逝世后,中国会爆发内战;说中国会出现亲莫斯科派、亲美派以及其他许多诸如此类的离奇悲观预言。
    现在,我刚刚在中国参观访问了大约两个星期后回来。这里顺便提一下,这是我一九七○年以来第三次访问中国。中国显得更加团结更加强大了。他们决心实现毛主席和周恩来要使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把它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到北京那一天,邓小平恢复了职务,“四人帮”被开除出党。人民赞成党的决定,表现出象毛主席教导的纪律、团结和献身精神。使我和其他最近去中国的许多访问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毛主席团结路线的胜利。毛给中国人带来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最重要的是,毛使中国人对他们自己的命运有了新的信心。
    在毛的领导下,中国成了现代史上第一个成功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如吃、穿、住和医疗——的国家,而且,中国的社会平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尊严得到了恢复——给第三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在中国,看不到第三世界国家中最常见的现象——饥饿的儿童流落在街头,贫病的老人在求医乞食。
    “毛主席作为一个人是死了,但是导师和哲学家毛将是永生的。”在华主席领导下,中国现在正在开展三大运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通过“阶级斗争”,中国就会象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不断革命”,这样,中国就会避免象苏联出现的那样的修正主义危险。通过“生产斗争”,中国正在大力加速工农业的经济发展。通过“科学实验”,中国将继续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进步。它也在实现武装部队现代化。
    关于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最高级外交决策人对我说,中国将继续奉行毛和周的政策(包括反对扩张主义图谋和称霸野心)。
    我还十分高兴地看到,中孟友谊在深度和热情程度方面都在迅速发展。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八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荷兰人向大自然的挑战——化沧海为桑田》,摘转如下:
    一个法国人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
    将荷兰人与上帝相提并论,难免有夸张的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这句话多玩味一番,也许会发现两者之间有个神奇的共同点——他们都能将汪洋变成陆地。
    荷兰,这个占地三百三十万公顷(约三万三千七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国家,依偎在欧洲大陆西北海岸的一角,从地形上看,这是一个面临北海的三角洲地带,三条来自大陆的河流,都抢着在这里入海,最富名气的莱茵河,到了这个没有山、没有谷的平原,也莲步轻移,依依不舍起来。它似乎有意在临出海以前,饱览一番此处的地平线风光。
    像这样众水汇集的一块洼地,海湾、湖沼到处,滨水而居的荷兰人,从祖先时代,便学会了“如何与水和平共存”的技能。荷兰的历史,大而至飘洋过海找寻新大陆,小而至修堤筑坝、农田水利,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水上活动史。化沧海为桑田今日荷兰境内,半数以上居民脚下所踩的干泥巴地,都是昔日海水滞留或波涛汹涌的水泽地带,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均低于海平面(最低点为海平面下六又二分之一米)。外来的观光客,在阿姆斯特丹南方的史基堡机场下机之后,第一步就踏上了一个大湖底。换言之,整个机场就是一个湖水被抽干了的“人造地”。
    这些人造地,全都有堤防保护着;海湾沿岸、河流两岸以及围绕着各大小岛屿上的堤防总长达好几百公里长,只要有一处决口,海水就随时可自天而降,而将半个荷兰泡将起来。人造地的形成一块人造地形成的原理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设法将浅水地区的水抽引他处,水域的底部自然露出,日久化为干地。这就是荷兰人赶走海水,化汪洋为陆地的秘诀。
    远在十一世纪时,荷兰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牛羊,便在低地堆造山丘,筑屋而居,然后他们在山丘与山丘之间又修堤,造坝,山丘和海堤连锁围堵起来,使堤内地区与外海隔绝,然后在一些贵族与商贾的支持下,他们又在堤内挖沟渠,并配合其他各种方法,将境内多余的水排出堤外,堤内就形成了一块无中生有的人造地。
    到了十五世纪,风车发明了以后,排水的工作,得以改善。以海风为原动力的风车、沿着人造地的外缘筑起。密集在每一条沟渠的排水口处,夜以继日地将低处的雨水和没有出处的河水抽至水位较区内还要高的海里。使新生地永远保持适度的干燥。
    几世纪相传,辘辘而转的风车已经被马力巨大的现代化抽水站所取代。再加以经验的累积,技术的改善,造地的工程,愈趋于庞大。从小块地到大块地,从浅水区到深水区。至今为止,全荷兰完成的人造陆地,总数已达五十七万公顷。
    荷兰西北部的内海区(现改名为爱瑟湖),五十年来已经完成了三个空前大的人造岛,一个半岛。最后一个大岛亦将于一九八○年完成。每一个新生的人造岛,平均面积在一百英亩以上。
    前述任何一个人造岛,在海堤围成后,排水工程至少需时一至两年。挖沟渠,造运河的工作均同时并进。初期的泥泞地,是咸涩的,经年累月后,咸味或被雨水冲刷,经由运河带走;或经抽水机送进清水冲洗(水从东边抽进,再从西边排出,大地彻底洗了澡之后,就可供农耕之用)。如此一来,经过几个春秋之后,土地变肥,地上的芥菜,换成了绿油油的马铃薯田;黄澄澄的麦浪,送来麦香;黑白色相间的乳牛及绵羊群,散见各处;公路、农庄、购物中心、露天音乐场也都陆续建起。
    (上)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八月十四日刊登乔海寄自美国的来信,题目是《怀念周总理——记檀香山华侨看〈周总理永垂不朽〉》,摘要如下:
    八月,檀香山著名的花灵顿中学,应该还是虫声唧唧、园林寂静的暑假场所。不过今夕黄昏,却出现了一大批来自檀岛四面八方的华侨及几位外籍朋友;尽管人群中有相熟的亲友在互打招呼,然而大多数都是各不相熟,但是大家为了看看已故周总理的光辉形象,一起到来出席今晚这个由新近成立的“夏威夷华人促进会”所主办的《周总理永垂不朽》的电影晚会。
    是次电影晚会已经是第二次举办的了。早在上月十九号,该会曾在麦坚尼中学礼堂举行过首次活动,看过该片的侨胞,深受感动,广泛在檀岛华人社会中称颂。我虽是远从得州暂寄夏省,然而也在事后听到消息。想到去年一月八日,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逝世,噩耗传到海外,爱国侨胞同声哀泣,当时个人心中就有个念头,希望可在海外看到纪念周总理的新闻纪录片上映,以表哀思。可惜我埠华人绝少,根本无华人团体存在,故难接影片放映,只是听说旧金山及洛杉矶、纽约等地华人众多的美国城市内,曾先后放映过该历史文献片。在这段时刻,个人怀念总理之情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打倒“四人帮”、揭发出这伙不齿于中国人民的丧心病狂的蠢虫,陷害总理的桩桩铁证后,这个想法尤为强烈。故此知道今晚是二度举办这个电影晚会时,我绝早便相约友人,在七时电影放映之前,提早到达会场。
    也许是心怀此念的侨胞亦不少,当我抵达那里时,礼堂之外已是人影幢幢了。主办当局在礼堂门前,安放了一个小卖部,出售来自祖国大陆的新书刊、画册及总理遗照。我细心观看,其中有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洪若诗所著的《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及《三打白骨精》的英文彩色画书。还有周总理一生的英雄业迹的图片简介。黑白与彩色的照片,勾画出敬爱的总理七十八个金光闪闪的春天来,让观众在电影放映之前,心中先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心里不禁赞赏主办者设想的周到。
    七时正,电影晚会开始之前,主办当局中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华侨,分别以浓重的中山口音及流利的英文,简介他们主办这次电影晚会的目的及推崇周总理的伟大一生。为了照顾土生的华人及外国朋友,在影片放映当中,分别配上中、英文字幕,以便各界观众也可以完整观看。
    一位移居檀岛达四十七年的退休文员表示:看到纪录片内的总理,贵为一个首脑,竟然下厂打铁,入乡挑土,与人民同劳动,同吃饭,深深打动心弦。总理与人民的关系,真是如鱼似水,人民对于他的逝世所感到的莫大痛苦,自是有着血肉的关联。
    一位曾是香港梨园子弟,今日落籍夏威夷当餐厅侍者的表示:今晚她也被影片的追悼场面所感染,自发地下泪起来。对于祖国各地群众的心伤泪流的情景,她也由衷意识到这是真情流露。“总理功盖天地,但为人做事却光明磊落,勤恳谦虚,单是去世后要求火化及将骨灰撒遍祖国河山来看,足见他真是高风亮节,活在人心!”
    抹去眼镜上的朦胧泪花,我与朋友随着人群离开会场。踏着溶溶月色,我们边走边谈。总理离开我们已年半多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仍在我们心中,似觉他仍是日夜战斗在北京中南海内,这是由于他的革命一生的感染天下使然。
    今天的祖国,在“四害”被除后,一切显得朝气蓬勃,志壮气豪,祖国人民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把中国建成一个各方面现代化的国家,以迎接二十一一世纪的到来,以慰总理英魂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