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月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中国直接谴责宫泽外相发言,同三木内阁划清界线,当前进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可能性较小》,摘要如下:
    十九日发表的新华社记者的述评,是中国正式报道机关首次对宫泽发言的直接谴责。这篇述评把宫泽认为中国支持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是“反效果”的发言,激烈地谴责为追随勃列日涅夫路线的胆小怕事的人的托词,同时,强调中国将继续支持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
    中国的态度似乎是,只是不消除三木内阁对华态度上的疑团,外交上就要划清界限,悬而未决的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当前进行的可能性较小。
    【共同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十九日,北京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报道了新华社强烈谴责宫泽外相九日谈话的述评。
    对于宫泽的谈话,新华社已经从东京报道了介绍日本各界谴责宫泽谈话的消息,而今天发表的是中国方面的直接评论,指责宫泽谈话是“污蔑中国人民”,“讨好苏修”。
    新华社如此不寻常地严厉谴责,表明中国对宫泽谈话表示愤慨。
    【共同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宫泽外相发表的“中国声援归还北方领土是增添麻烦”的谈话,十九日再次遭到中国的强烈反驳,日中关系自一九七二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已陷入最冷淡的状态。可以说,宫泽谈话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由日本方面提出并强调了日中关系是和日苏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为日本政府参加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地位增加了新的不利因素。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七月十九日报道:中国的正式报道机关指名谴责日本外相的发言,是一九七二年七月日中邦交正常化以来极不寻常的事例。可以认为,这表明了中国对于最近处于停滞状态的日中关系的强烈不满。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七月十九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宫泽发言引起了国内外的猜测》,摘要如下:
    宫泽外相的发言正在国内外造成影响。莫斯科广播七月十三日发表述评,对于宫泽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发言表示理解。继之,七月十四日台湾系统的报纸对于外相关于美中关系的发言好象表示欢迎似地大肆报道。对此,中国新华社七月十五日、十六日、十八日发出的消息,批判了外相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发言,《人民日报》也在国际版的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社会党的成田委员长在金泽市说,“这是践踏日中联合声明原则的背信行为”,等等。反应正在日益扩大。
    三木首相七月十五日召见外务事务次官佐藤,向他询问了外相发言的原委。福田副总理于宫泽与曼斯菲尔德举行会谈的翌日,在召集内阁会议之前,叫住外相问道:“那个发言是你讲的吗?”据说,在驻日外交使团中举行酒会等活动也始终都在谈论“宫泽发言”。社会党的副委员长江田也不解地说:“最近我和外国的大使聚餐时,他们总问我宫泽发言的背景,真不好办”。
    关于外相发言的意图,以在野党议员为中心的人持有一种严厉的批判态度,他们说,“宫泽虽被称之为自民党内的进步派(新右派),但正如他用‘政治解决’的办法处理金大中事件以及竭尽全力恢复日台航线一样,本来就是一个‘鹰派’。这次仅仅是流露了这样一个外相的真心话。”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不”,他的目的在于通过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稳定亚洲方面所起的作用,对日本人“在安全保障问题上的糊涂状态”进行“冲击疗法”。
    此外,也有人分析说:“洛克希德事件以来,宫泽也发出了争当总裁候选人的呼声,他是意识到党内鹰派而做出这些发言的。”最近,从自民党的部分领导干部的口中,也常常听到赞扬宫泽的话。
    在对宫泽发言的种种猜测中,似乎将归终到这样一种常识性的看法:即通过不久前的日美首脑会谈、同基辛格国务卿的会谈,外相判断“美中邦交正常化不会取得急剧的进展”,在这种展望的前提下,力图造成一种我国具有自主性的印象。


    【时事社东京七月十九日电】题:外务省反驳中国对宫泽的批评,日本的对苏认识不能同中国一致
    关于中国最近通过新华社谴责宫泽外相就北方领土问题的讲话一事,外务省首脑十九日晚表明了如下见解:“日本在对苏认识上不能同中国一致。我认为,这在日本国内已是常识。”
    此外,关于这次中国方面就北方领土问题发表的述评同中国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中表现出来的与苏联对抗的态度可能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位首脑说:“中国方面认为日本的对苏认识是天真的。如果以日中两国的对苏认识一致作为缔结日中条约的前提,那末,目前条约谈判是难以取得进展的。”
    关于中国方面谴责的外相的讲话,这位首脑还解释说:“正如秦野章议员提问题的方式所表明的那样,外相的讲话只是说,中国的一整访日代表团在日本国内发表言论并搞活动要求归还北方领土不是建设性的。不是全面地批评中国支持归还北方领土。”但是,他表示,不准备为了消除中国方面的“误会”而采取特别说明真意的外交措施。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九日电】题:粗暴的压力
    塔斯社政治评论员阿列克.谢·彼得罗夫写道:
    北京毫不掩饰自己的恶劣心情。不仅如此,北京简直是在大发雷霆。新华社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及其放肆无礼的腔调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外相的讲话成了毛派上层发怒的借口,这个讲话的内容实际上是呼吁中国不要干涉与它不相干的事务。日本外相宫泽在日本国会一个委员会讲话时提请人们注意北京想离
    间苏日关系的顽固企图。
    日本报刊,如《读卖新闻》指出,从日本国家利益的观点来看,外相的讲话是正确的。另一家《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我国正在致力于保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如果中国不喜欢这种立场,则日本是不能同意它的。」
    恰在此时,出现了来自北京的粗暴压力。新华社对日本政府和外相本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它俨然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他对苏联奉行合乎毛分子心意的政治方针。


    一九五六年,中国代表团的选手在北京经过选拔后,正在广州进行集训,准备前往墨尔本参加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同时,中国参加七个项目的运动员已经产生。
    但当我国运动员正在集训期间,由于布伦戴奇等少数敌视中国的奥委会头头故意制造“两个中国”,公然允许蒋帮参加。我国运动员对此表示无比愤怒。我国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六日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
    一九○八年失去一次主办机会的意大利,终于得偿所愿,在一九六○年在罗马主办了第十七届奥运,有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选手多达六千人。这届金牌分散在二十三个国家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比基那·亚比比,爆出个“大冷门”,夺走马拉松金牌。
    学生时代的亚比比,家境清贫,每天走好几英里路,奠定了他长跑的根基。这一届他在无人重视之下,以二小时十五分十六秒二跑毕二十六英里三百八十五码,夺得马拉松金牌。这是非洲选手在体坛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亚比比是非洲第一个夺得奥运田径金牌的人,从此亦揭示了非洲黑人在长跑上的实力。在以后多届奥运中,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突尼斯,都产生了前三名好手,获得前三名奖牌。
    在五十年代时曾吓得美国手忙脚乱的日本泳手,从这届起一落千丈,全部项目未夺得一面金牌,只有山中,也是唯一个人能取四百米自由式银牌。很奇怪,来自巴西的黑人曼奴山杜士,竟能以五十五秒四挤入男子一百米自由式的前三名,这是迄今奥运史上,唯一一个巴西人能夺游泳,特别是一百米自由式奖牌的人。
    一九六四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十月十日开幕,为期十五天,大部分时间天雨绵绵,但游泳和田径这两个主要项目,仍吸引不少观众入场。这届的高潮集中在游泳和田径两项上。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人气袋”亚比比,继第十七届罗马奥运后,以二小时十五分十六秒二再夺马拉松金牌,是至迄今为止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一九六八年亚比比因车祸成残废。
    处于领导地位的澳洲泳将,这届又有杰作。当恩·费莎连续三届夺取女子一百米自由式金牌,而且还是奥运史上第一个破一百米自由泳一分大关的女子,成绩是五十九秒五。在前后十二年内,还没有人能游在她前面。
    一万米赛跑原是长途项目,但这届选手的角逐出现白热化,冲线的前两名选手,竟以一秒半分胜负。
    第十八届奥运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亚洲的盛会,有来自九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千选手参加二十个项目比赛。东京奥林匹克运动场,最高容纳十万观众。
    日本为主办这届奥运,前后共花费了三十亿美元之巨,是当时历届中的最豪华的一届。
    除日本本身外,外国记者二千人涌到采访。
    东京大报章每日出纸多达四十张。从这届超,日本并利用人造卫星向世界作电视播送。
    这届的奥运村大小建筑物共三百座,可容七千二百人。不幸的是,东京奥运就是大型、挥霍、豪华的现代奥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届奥运主办国如墨西哥、西德慕尼黑以至今天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在主办上都出现天文数字的经费,成为影响奥运继续存在的其中一个因素。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二日,在有六千便衣警探渗入的九万观众围观下,奥运史上第一个女性跑手,手持火炬,走上九十步梯阶,燃点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的火焰。
    墨西哥在其首都墨西哥城举行这次奥运,事前遇到一些问题。墨京大学生为反对警察当局镇压暴行和保卫民主权利而进行示威。当局出动防暴队及坦克镇压。有些大学罢课,有些大学被坦克冲入,有不少师生被捕。此情下,各国选手亦退避三舍。最后第十九届奥运仍然在无意外下如期举行,有一百一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千选手参加。(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