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七月二十九日报道:
    英国著名作家、记者费利克斯·格林,今晨接受了本报记者访问,答复提问如下:
    记者:请你略谈一下最近这次到中国访问的目的和获得的新印象,好吗?
    格林:这是我第十二次到中国,以前的访问去过多处地方,这次只是到北京,目的是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这本书属于“时代一生活”出版社发行的介绍世界城市丛书。他们订计划前调查了二万名读者的意见,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希望知道北京,余下百分之十五希望介绍东京、伦敦等城市。因此他们要求我写这本书。
    这本书将不仅仅是旅游介绍,而想讲述人民的北京,讲述人民如何生活、组织工作。我拍了一万七千张照片,选出数百帧加插在书里,全书约四万字。
    我总的印象是觉得中国到达了一处分水岭。过去多年,中国是为自力更生奋斗,克服农业上的问题,和建立工业化的基础。这点现在已实现了,如今开始了真正引人瞩目的进展。中国较其他贫穷国家具有一项有利条件,就是没有外债,所有积累的资金都可以立即供自己社会运用。我曾经到过多个发展中国家,悬挂在他们颈项上的负累,是要偿还外债。例如墨西哥,百分之四十的外汇收入被定于偿还对美国的债款加利息。从整个拉丁美洲看,过去数年所得的外援,都要花在为借款缴纳的利息上,因此实际上没有援助。
    中国没有这问题,她达到了今天地步,再毋须每年忧虑秋收如何,她储备足够的粮食。有人说她要进口小麦,但同时她又出口大米。一位英国专家告诉我说,中国已是一个粮食的纯出口国。
    北京不再是一处“古董店”,它成为现代化城市,但具有别的现代化城市不同的特点——它的人民并不彼此隔膜,而是有紧密的关系,大家象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对此我很有感受。我第一次访问北京时,还见有运煤的骆驼,现在都是车辆了。近至一九三○年,北京还是一个每夜关上城门的旧城,今天是中国第五大工业城市,由消费城市变成了生产城市。
    我又第一次参观到中国的地下城。这是很使人惊异的建设。他们不仅建设一个新的地上城市,还建了一个地下城。
    我深刻的体会是觉得把三个方面结合,取得协调:政治方向、个人道德行为和工作态度。数年前由于越南战争的触发,美国青年勇敢地蔑视所有权威,要重建一个新社会。但他们都失败了,因为这三方面不能协调。他们有好的政治目标,但个人则有沉溺毒品、女人和无政府主义的行径。对于工作,他们越少做工夫越好,仅维持基本生活够了。因此三方面互相矛盾。但在中国,成功地结合起来。
    问:你在一九五七年首次访问中国后,曾说受到很大震动,因为从阅读西方报道所理解的,同中国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如今经过多年,你认为差距是否仍存在?
    答:无可否认是如此。西方对中国的理解,仍与实情有距离。在一方面,现在西方是较熟悉中国物质上的成就。第一次我访问中国回来,说他们在自制汽车,人们很惊讶。如今是知道和接受了中国的科技成就,数天前发射第三颗人造卫星,人们不以为怪。但在另一方面,对于这些物质成就如何得来,对于团结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哲学,许多人则不明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中国是变得更艰深了,因为中国人民经过清除刘少奇、批林批孔,以及目前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已变得更深涵地具有政治觉悟,这是西方人士不容易理解的。
    问:你谈到了中国筑地道,是否认为有此必要?上次你在港演说印支局势时,曾称“缓和”只是烟幕。在最近美苏“太空握手”和要召开欧安会时,对此有没有新的见地?
    答;所谓“缓和”,完全是骗局。两个超级大国既勾结,又进行剧烈争夺。如果真有缓和,为什么两国加紧扩军备战?苏联在这两三年里增加的军备是惊人的。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是怪异的,一方面彼此需要对方,如苏联要美国的科技,美国要有出口市场,因此双方有勾结的因素。但是基本是争夺。虽然知道核战争的毁灭性,如果一方面对败局时,仍要不惜进行核战的。
    我觉得战争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是处于战争前的局势,矛盾正在发展,正如在三十年代时一样。周恩来总理讲得很对,战争是可能发生的,问题是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所有“缓和”论调都是废话,应该看事实。苏联在积极扩军,而欧洲的政治和经济正分崩离析,英、法、意等国没有足够的军力防御苏联,只得靠美国,危险因素很大,这些就是事实。
    中国的地道对于正面被核弹击中的地方,自然没有作用。但如果不被直接命中,就可以让人民安全疏散。其次,地道证明了中国是积极防御侵略战争,于是对敌人产生一种阻吓作用,使之要另谋打算。第三是中国人民经过这些努力提高了备战观念,他们不怕战争,深知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强大如美国既打不赢越南,有谁能战胜中国。因此他们是感到安全的。
    问:你曾在美国居住多年,认为公众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态度怎样?
    答:美国人民要比政府先进得多。他们知道中国一定要解决台湾省问题。经过越战后,他们不要美国牵涉入国外的侵略战争。现在达到了奇妙的处境,美国拥有强大的军力,但如果要派兵侵略别国,必要遭受国内人民强烈反对。美国军队唯一可以发挥的作用,是保卫本土。
    问:在《敌人》一书里,你研究了美国情况,认为她是帝国主义。你对于苏联有何看法?
    答:苏联形式上不存在私有制,然而是帝国主义。它要把自己的意旨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它存在一个特权阶级,要动用武力维护私利。我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的国家,把控制各国作为长远目标。我不认为它的第一目标是中国。它有第一目标是欧洲,因为控制了欧洲,它就立即居于世界列强的主导地位。它已进行了渗透活动,法国有亲苏的共产党,意大利有亲苏的共产党,葡萄牙的共产党也可能是亲苏的,英国一些工会受苏联的影响。目前是如此的境地:竟然是一些右派比左派更明白苏联的危险性。有些人以为苏联是社会主义的,企业国有化就是社会主义。实际上苏联已不是社会主义,把企业收归国有,仍只是国家资本主义,政府与大资本结合的结果,是希特勒式的政治经济情况,所以我同意中国所称,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以区别于一般的帝国主义。


    【美联社圣约瑟七月三十日电】美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另外十五个国家昨晚投票决定取消它们在十一年前对共产党古巴实行的经济和政治制裁。
    这个决议是以十六票对三票通过的,两票弃权。这个决议允许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随意同卡斯特罗的政府恢复外交和贸易关系。
    智利、乌拉圭和巴拉圭反对这个行动,而巴西和尼加拉瓜弃权。
    在表决后,墨西哥外长拉瓦萨兴高采烈。他说,“今天对美洲来说是解放的一天。”
    他又说,孤立古巴的企图是不公正的,现在,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收回了它们在一九六四年遭到损害的那部分主权”。
    同美国一道投票赞成取消制裁的国家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马、秘鲁、多米尼加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
    美国首席代表威廉·梅拉德发表声明说,这项决议使得“恰当地观察”古巴问题,“并允许我们把多方面的力量集中于本半球更加根本的问题”。
    阿根廷大使胡利奥·塞萨尔·卡拉萨莱斯欢呼这个表决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说,现在,本半球国家可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于拉美伟大的事业——团结和发展,不要无益的分散注意力,消除麻痹停顿的幽灵。”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题为《我国的三颗卫星》的资料,介绍我国三次发射的三颗人造卫星的情况,摘转如下:第一颗卫星奏《东方红》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腾空的,它可以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当时,许多人争相收听这个由我国古代编钟奏出来的《东方红》乐曲的前三句。第二颗卫星曾工作多年我国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腾空的。它是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在去年三月六日曾经刊登一篇报道说;“一颗中国的卫星绕地球转了三年。据西柏林威廉—弗尔斯特天文台台长哈罗·齐默尔说,这颗‘中国二号’卫星,还一直向地球发回测量数据,而且几乎还看不出电力的老化。齐默尔说,这颗卫星具有高质量的能源供应,迄今只有美国的卫星才能超过它。”第三颗卫星Y地最近与前两颗卫星成为鲜明对比的是运行轨道。上两颗卫星轨道的最远点,分别是二千三百多公里和一千八百多公里,这颗卫星的最远点则是四百六十八公里,与地球的距离缩短了很多。至于最近点,也同样地从四百多公里、二百多公里,缩到一百八十六公里了。
    由于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缩小,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从一百分钟以上缩减到九十一分钟。每昼夜绕地球十六圈新华社在公布第一颗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时,曾同时公布了世界各处观测卫星的时间表,差不多包括了全世界的著名城市。以第一颗卫星的速度来推算,它一昼夜可绕地球飞行十二圈。第三颗卫星既然可以一昼夜绕地球飞行十六圈,速度加快了三分之一,世界上就将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观测这颗卫星了。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名词解释》,全文转载如下:
    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球叫做卫星。例如月球绕着地球运转,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用人工制造的、发射出去绕着地球运转的物体,它象月球一样绕着地球转。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夹角度数表示什么?
    夹角小,发射火箭所需能量就较小;夹角越大,发射火箭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从夹角的大小可以看到发射火箭的力量。
    夹角小,卫星运行的轨道,就在赤道附近,离赤道远的地方看不到;夹角大,卫星运行的轨道在大部分的陆地上,因而许多地方都看得到。
    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的夹角是比较大的。第一颗是六十八点五度,第二颗是六十九点九度,现在这一颗是六十九度。(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夹角是六十五度,美国第一颗的夹角是三十五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