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22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法新社曼谷五月十八日电】据昨天宣布,民主党的五位著名议员将于二十四日到中国去作十天访问。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克立·巴莫总理已批准了这次访问。
    这批人将在北京呆五天,然后再到上海,在那里呆三天。
    他们从上海再去北朝鲜的平壤,作几天的访问。
    披猜·拉达军曾在社尼·巴莫的政府中担任外交部长。绿·那纳曾任外交部副部长。那个政府曾执政大约两个星期,后来被克立·巴莫的政府推翻了。
    还有一批亲政府的议员已请议会议长同意派一批议员访问中国和其他共产党国家。但是,克立总理并不同意派亲政府的议员去,虽然他说,他不反对派一批议员到中国去。
    【本刊讯】泰国《曼谷邮报》五月十九日以《外长保证在九月以前同中国建交》为题报道:
    差提猜·春哈旺外长昨天(五月十八日)对本报主编说,泰国将在今年九月联大会议之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已经通知他,同曼谷建立外交关系是可行的。
    同时,差提猜说,泰国将向本周到达曼谷的北越代表团提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罢,让我们学会今后如何相处”。
    差提猜说,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准备同北越、南越、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举行一次会议。
    预料,将同行将从河内来的代表团讨论这个问题。
    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荷兰已表示愿意谈判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货物实行特惠关税的问题,即采取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相类似的作法。
    差提猜说:“我们必须在东南亚开始一个新纪元,那就是消除一切会使我们的邻国对我们产生怀疑的事情。”
    他已要求逃到泰国的所有老挝政界领导人尽快离开这个国家。他说,只允许王宝将军(在泰国)“暂时避难”。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建立一专门委员会来研究承认北京将对本国华人以及他们同泰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


    【印报托达卡五月二十一日电】孟加拉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贸易关系。
    孟加拉国的一位官方人士昨晚说,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的一个孟加拉国贸易代表团刚刚回国,它同中国签订了四项贸易协定。
    孟加拉国一位高级人士说,两国之间进行贸易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观察家们认为,这是朝着中孟关系正常化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们说,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将是为两国间建立外交关系举行正式会谈,看来这是迫在眉睫的。
    中国人邀请孟加拉国参加下届的广州交易会。
    孟加拉国代表也邀请中国参加由孟加拉国政府组织的将于今年十二月在达卡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


    【本刊讯】日本时事通讯社出版的《时事解说》三月十五日一期登载一篇文章,题目是《各国报纸和广播界的情况,同日本宣传界情况的比较》,摘要如下:美国报纸很厚首先分为报纸及电视和广播来看一看各国的实际情况。
    报纸的情况:在英国,第一流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等报纸的发行份数顶多不过是三十万份到五十万份。尽管这样,还是代表英国报界出色的舆论倡导者而得到国民的信任。发行成百万份的大众报纸《每日镜报》、《太阳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等报纸都很少刊登政治、外交、经济等可靠的消息,大半是登载态度不明确的读物和所谓“软性消息”。
    美国报纸的数量很大。例如,华盛顿发行的《华盛顿邮报》(只有晨报)的星期日版,有新闻、娱乐、体育、经济、住房等十二个项目,分别成册,总计达一百二十多页。此外还有附册,彩色的一周电视节目和以娱乐为中心的新闻两册。平日也在五十页以上。一流报纸是上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都是闻名的。还有地方团体发行许多称为地方报纸的中小报纸。
    法国报刊的特征是政党机关报刊占有和普通商业报刊同样的地位。读者也明显地分为“高级派”和“娱乐、生活派”。不同于中间派很多的日本,反映出知识界和工人阶级教养、生活态度的差别。
    法国报纸按发行份数多少来排列的话,高级周刊是《快报》(中间派)、《问题》周刊(执政党)、《新观察家》(社会党)等杂志,一般娱乐杂志是《巴黎竞赛画报》杂志和《法兰西时代》周刊等。此外,青年妇女界最欢迎的有《玛丽亚—克莱尔报》和《他》等流行杂志。一般报纸(日刊)中,《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世界报》等是闻名的。瑞士反而地区分散瑞士和日本报界的中央集权倾向完全相反,地区分散的倾向很强。这是因为国内没有统一的通用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还有罗曼斯语(瑞士的一种土语)等不同的语言在各地区分别使用。因此,没有象日本这样庞大的全国性报纸,各地区都用该地区通用的语言发行许多中小报纸。因此,总人口约六百三十万人的瑞士有日报一百多种,同人口比较,定期刊物很多。这是特点。
    加拿大也和瑞士一样,特点是地区性很强。目前发行约有一百二十种日刊报纸,但是以发行份数最多而自豪的《多伦多明星日报》也只是五十三、四万份左右。加拿大没有遍布全国的全国性报纸。以多伦多为中心发行的《环球邮报》在加拿大是最有权威的报纸,经济、政治方面都很充实,有“民族报纸”之称。但是发行份数还不到三十六万份,所以同日本的大报是不能相比的。消息多的电视各国电视普遍都是朴素的。
    例如,英国只有三个波道,公营的英国广播电台有两个波道,其余一个波道是民营各电台共同使用的。放映时间是上午九点或十一点开始,放映经常中断或暂时休息,除了周末,在夜里十二点结束,没有象日本这样的深夜节目,内容也没有对社会生活发生不良影响的。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三大电视台在全国布满电视网。
    在法国,电视广播是国家垄断事业。这是最大的特点。不同阶层阅读的新闻也不同英国用报纸和广播传达情报的力量是很大的。英国人喜欢报纸。广播也很发达,随时都能听到消息。生活、娱乐、影像等情报,总的说来,依靠报纸的程度很大。
    众所周知,英国是分阶层的社会。各阶层所阅读的报刊也不同。工人大体上是不读《泰晤士报》的。上流社会的人在人们面前是不看大众性报纸的。但电视又当别论。电视节目的编排是按整个社会的中间偏上安排的。黑白电视时代,知识分子看电视就有点难为情的样子。然而,彩色电视出现以后,这种风气淡薄了。电视逐渐在整个国民生活中占有巩固的地位。电视节目以国情、历史、传记为最受欢迎。无论在质和量方面传达消息都很丰富的美国,没有阶层的差别。普遍非常关心体育消息,经常议论。电视以“警察故事”为最多,常常因为暴力镜头而出问题。而且,美国人一般都喜欢闲谈,所以报纸也详细介绍上层人物的消息和时兴的消息。
    按不同阶层来看,法国的日刊报纸群众是一定看《世界报》,周刊杂志知识界一般是看《快报》,上层阶级看《巴黎竞赛画报》。
    在英国,有悠久传统的报纸都各有自己的固定读者,没有特别的批评和要求。但是,电视的历史还短,因此,男女关系和暴力等所谓丑恶节目总是成为批判的目标。而在美国,宣传机关坚守“报道自由和独立”的原则。


    【本刊讯】意大利《人民报》五月十八日以《中国注意我们》为题发表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问巴黎——在法国首都受到了破格的欢迎——
    是一桩具有头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明显地超过了两国双边的简单关系。实际上北京正在谋求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关系大调整的伟大进程。这一进程是随着一九七二年美国政策的倾向和共产党世界不平常的转变而开始的。从许多观点看,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只是这一进程的初步结果,而不是其原因。
    然而,东南亚这些事件毫无疑问是这种调整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中国——它好象已经克服了苏联可能入侵的那种着了魔似的担心,同时也好象受到它同美国关系的发展所诱惑——在试验其它道路。
    中国人慷慨献身的这些事件确实符合这种逻辑。中国人认为,苏联干涉对中国的威胁实际上是一个虚假的目标,莫斯科整个战略的中心目标仍然是欧洲。北京要同这样一个欧洲——
    许多人把这个欧洲描绘成不存在的、死亡的或濒于死亡的欧洲
    ——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向布鲁塞尔派了一位大使;而且北京特别要同这样一个欧洲对话。实际上中国正在以他们的并不粗鲁的风格向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他们不仅希望欧洲同美国保持紧密的接触,而且还希望欧洲加强它的独立自主的防御力量和统一;他们几乎在恳求英国不要犯离开欧洲共同体的大错误。
    从遥远的地方传给我们的这一信息应该加以注意,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时刻,即北京——它越来越抛弃了世界性超级革命的态度——正在有效地为自己及其近邻玩弄那张温和的牌。


    【本刊讯】香港《华侨晚报》五月十五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共拉拢共市与法国》的社评,摘要如下:
    中共最近有两个表面性质似不同的对外行动,充分显示其对外政策愈趋于稳健与正常。第一个是主动的派一名大使驻在布鲁塞尔欧洲共同市场总部;第二个派出副总理邓小平率领外长乔冠华与十九名代表访问巴黎。这两着棋的实质是有关连的,即实现中共所坚守的“贸易和政治为一体”的原则。
    中共作出这两个行动,摆脱过去对外的犹疑作风,急不及待的剑及履及。在比利时首相廷德曼斯去月访问北平,中共即表示考虑在将来某一时间委派一名大使驻欧洲共市,时隔半月,中共即趁欧洲共市副主席兼外务专员索姆斯爵士来访,马上表示决定与共市建立正式关系,积极考虑缔结贸易协定。
    在苏美拉拢渐密的形势下,中共怎会放弃这苏联引为目中钉的第三集团为友呢?
    中共派出副总理邓小平访法,征尘甫卸,即与法总理希拉克会谈,随即宣布两国今后经常举行外长会议。不待结束访问后发表联合声明时,即发表这重要协议。中共想今后在共市施展拳脚,必要有一个与国合作,法国是共市的老大哥,该是最佳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