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8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五日刊登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白宫错打算盘》,摘要如下:
    把国防部长施莱辛格解职和使副总统洛克菲勒退出竞选,本来是要使一位地位正在下降的总统福特在政治上恢复活力,可是由于一项设想欠周到的计划执行不当,他赢得共和党提名的前景受到了进一步的损害。
    由于福特白宫是天生的笨手笨脚,要在把施莱辛格解职前几天宣布洛克菲勒退出七六年竞选的计划被弄糟了。尽管如此,白宫还是大大地过高估计了洛克菲勒退出竞选的政治好处,过低估计了施莱辛格在保守派共和党人中间的声誉。不仅如此,星期日和星期一的事件还使全国看到了一幅搞拜占庭式的阴谋和无情地处理人事的图景,而人们本来以为这些东西跟杰里·福特的友好、敦厚的总统风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的看法是几乎一律的:这是福特的一场灾难。
    白宫本想用这样一个计划来制止总统地位日益加速的下降局面:星期一,由洛克菲勒宣布他不适合竞选副总统
    ——这个占头条消息的事件是要安抚共和党占主导地位的右翼。星期三由福特解除施莱辛格的职务——这第二个事件是要表明总统坚决地掌握着对外事务。
    然而,对总统的计划来说不幸的是,《新闻周刊》的记者得到了风声。总统叫人受伤害之余又再受凌辱,建议任命施莱辛格为进出口银行行长或者驻伦敦大使。施莱辛格拒绝了。
    甚至在这样晚的时刻,白宫还希望把这个消息扣到洛克菲勒的致总统信发表之后。但是五角大楼人士把“‘星期日早上的大屠杀”消息泄露出来了。
    对福特来说更坏的是,人们得到的印象并不是总统果断地进行领导,而是基辛格国务卿在同施莱辛格的长期不和中最后取得了胜利。华盛顿的人普遍认为,基辛格在只是在名义上把他的国家安全顾问角色让给了为他所信任的门徒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中将的同时,排挤走了他的一个劲敌,从而巩固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控制权。
    基辛格和政府中的另一些人指出了这些事件的另一个操纵者:将在五角大楼接替施莱辛格的白宫办公厅主任、洛克菲勒的死敌唐纳德
    ·拉姆斯菲尔德。
    且撇开这种十分错综复杂的政治争斗不谈,白宫还低估了施莱辛格在国会内外的保守分子中的声望。这些保守分子认为,施莱辛格是政府内部的主张持强硬方针的反共派的代言人。虽然施莱辛格最近在国会中为恢复被削减的国防预算所作的尝试方面要求过急,但是他在共和党议员中很受尊敬,而且受尊敬的程度远远超过基辛格或前议员拉姆斯菲尔德。
    福特从来不喜欢施莱辛格的教授风度,他们私人之间的关系不睦最近则由于预算问题上的争论而加剧了。施莱辛格坚决拒绝根据总统选举年度的减税措施削减五角大楼的开支。
    在一些议员看来,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接替施莱辛格使洛克菲勒退出竞选一事黯然失色了。洛克菲勒问题成为福特同共和党右翼的唯一问题的日子在几周之前就已了结。一位保守派领导人对我们说:“我对福特的担心比对洛克菲勒的担心更大一些,而把施莱辛格搞掉尤其使我担心。”
    因此,福特总统以及他的包括拉姆斯菲尔德在内的最亲密的顾问继续错打了算盘,而这种错误是从他们认为罗纳德·里根决不会参加竞选的时候就开始了的。他们为了显示总统的领导权而试图搞掉政府中两个令人烦恼的成员,结果却只是把政府打得极为混乱而且使得里根的挑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劲有力了。


    【本刊讯】美国《太阳报》十月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北海石油使人们要求加强北约组织的团结》,摘要如下:
    据斯堪的纳维亚的防务负责人说,已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西方军事联盟的北翼,由于开发北海石油和可能在北冰洋发现更多的石油而更加重要了。
    尤其是在奥斯陆(它正忙于在北海钻探石油),制订防务计划的人现在在考虑开发沿海石油在军事上产生的影响。国防部最近拨款二亿五千万美元用以购买更多的远程巡逻机、至少七艘新的、现代化的沿海舰只和一艘能在公海作战的新的护卫舰。
    挪威防务负责人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加强团结,并进一步共同努力对付苏联在北方的军事集结。
    要求北约加强团结的因由之一,是奥斯陆和莫斯科在巴伦支海和其它地区的沿海矿藏开发权问题上有争论。但是0在北约内部,人们普遍同意这样的看法:苏联在北方扩充海上力量不仅对北极地区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大西洋的海上通道也是一个威胁。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苏联驻扎在北方的五个师同样感到关注。其中两个师在与挪威和芬兰交界的科拉半岛上。无论从陆地还是从海上向挪威发动进攻,科拉半岛都是一个补给品转运区。
    苏联的军事集结也影响了瑞典制订防务计划的工作。
    在斯德哥尔摩,国防部的一位官员指出,一旦发生战争,苏联就将需要在挪威的基地,尤其是用这些基地为它的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他指出,为了进攻挪威,俄国可能从陆上来(那样就可能侵犯芬兰和瑞典的中立地位),也可能从海上来。
    瑞典正在不断加强其北部的防务,希望增加力量之后会使俄国人倾向于作出从海上来的决定。


    【本刊讯】芬兰《新芬兰报》十一月一日发表一篇题为《欧安会之后的三个月》的社论,摘要如下:
    近几个月来,苏联的对外政策一直处于一种明显的动乱状态。人们认为说明这一点的一个例子是,法国总统德斯坦不久前访问莫斯科时受到了令人感到惊奇的冷遇。赫尔辛基宣言的第三篮子对莫斯科来说仍然是一个痛处,而且据许多西方领导人说,克里姆林宫仍然在国际上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同时在人道主义问题和限制人权问题上停步不前。
    今年八月,党的领袖勃列日涅夫暗示,莫斯科希望再举行一些双边会谈,然后它才开始履行欧安会最后文件规定的人道主义的义务。在莫斯科的西方观察家们当时已经认为,苏联将对有关在人道主义方面进行合作的段落作一种很有选择性的和字面上的解释。美国人已经指责莫斯科由于通过支持葡萄牙的共产党来干涉葡萄牙的事务而违反了欧安会的精神。
    所有这一切同几个月来在莫斯科进行的有关缓和政策的战略目标的辩论有关系。看来勃列日涅夫在一九七三年谈论的为遥远的将来所作的长期努力已经被放弃了,因为莫斯科现在正在为相当短的时期进行重新估计。毫无疑问,促使这样做的一些因素是西方世界的经济、货币和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罢工以及葡萄牙的事态发展等等。
    克里姆林宫现在所弹的调子和几个月以前完全不同了,当时世界生活在温暖的缓和烟雾之中。在欧安会之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已经变得非常谨慎了,不那么好说话了,甚至咄咄逼人了。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四日刊登一篇发自奥斯陆的专稿,题为《石油使挪威成为一个小心谨慎的经济巨人》,摘要如下:
    这个质朴的人口稀少的国家过去世世代代在欧洲扮演一个不显眼的角色,而现在正迅速地——稍微有点勉强地——以一个经济和政治的强国出现。
    挪威由于有了北海新发现的石油财富的支持,注定要成为西欧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和世界上最富的工业国之一。此外,石油还将把挪威卷入欧洲政治的主流,而它长期来一直是置身主流之外的。
    现任外交部石油和能源特别顾问佩尔·拉夫内(前驻中国大使)说:“挪威不再是一个伐木者和渔民的国家了。我们高度工业化了。我们是一个重要的国家。”
    财政部次官比·斯·奥莫最近说:“挪威将成为一个石油输出国,这一事实可能意味着挪威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将发生它近代史上最大的变化。挪威将有一个新型的工业,并预料有巨大的收入和稳定的财源。”
    挪威此刻面对着一个使工党政府、在野的保守党以及知识分子、公务员和商人都坐不住的石油宝库。自从一九七○年春在大陆架首次发现石油这件大事以来,以及一九七三年石油价格上涨之后,挪威人担心石油既是一项福利,也是一个负担。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表现了出来,这种情绪反映在下列事实上:政府严格限制石油生产定额,一一九七二年选民投票拒绝加入共同市场,官方不顾劳动力不足而限制外国工人,人们——特别是农民和渔民——坚持保护小村镇和地方分权是维护挪威生活方式的关键。
    然而挪威正在明显地——虽然是紧张不安地——摆脱它的相对的隔绝状态。这种隔绝状态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由于在它的幅员大于意大利或英国的领土上仅有四百万人口而加剧了。挪威外交大臣弗吕登隆最近对议会说,石油把挪威卷入主流,挪威必须习惯于这样的思想:同它的传统朋友将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而同它过去常认为是敌人的人则可能有了共同利益,这显然是指邻国苏联。
    这里的西方外交家认为,挪威是北大西洋联盟成员,又是苏联的邻国,仅此一端,它就会发现要象瑞典那样保持守势也是困难的。西欧和美国对挪威限制石油生产感到特别不高兴,挪威的石油生产到八十年代将增长到九千万吨。由于它是国际能源机构的一个联系成员,外交家们希望施加一些压力来促使它增加生产。
    挪威今年的石油生产可望到达九百万吨,正好是这个国家所消费的。明年可望达到二千五百万吨。即将下台的布拉特利首相的政府想把最后的生产保持在九千万吨。
    挪威人担心石油收入——一年可望达到十亿美元——将会吸引工人从北部(政府一直使劲地开发北部)流往南部,还担心象造船、农业、渔业、化学和铝这样一类的现有工业将会受到威胁。结果,社会结构就会受到损害,经济就会混乱。
    目前经济过分繁荣。事实上是百分之百就业。政府和商人鉴于挪威将开始获得巨大收入,正在增加国内投资,着手筹建更多的医院、学校和公路。
    虽然解决人力不足问题的一个明显办法是吸收外国劳动力,但挪威拒绝开放其边界。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决定,政府认为这是正确的,因为流入劳动力会引起社会动荡。过去十年里来挪威有近两万名外国工人,绝大多数是巴基斯坦人和南斯拉夫人。


返回顶部